2024年11月27日錄音
(文字整理僅供參考)
這段時間跟你們視頻,是比較頻繁的。因為現在這段時間啊,是特別特別關鍵的一個時期,是一個神取代人的過程。或者說,是一個人類,就構成人類的因素在消散,神透過了消散的人類的因素,進到了心靈和意識構建的這個空間裏面來。這個過程特別珍貴。
在這個過程之前的話,我一直講的是個人的修行過程,他是在一個性質上面的程度的累積。就是過去我是一個人類的修行者,在2022年1月20號之前,我是個人類的修行者,在人類修行者的基礎之上,不斷地去淨化你的人格,淨化你的體驗,淨化你的思想,從而讓你的人格變得高尚、純潔、純粹,變得透明。
到了2022年1月20號之後呢,我生命的性質就變了,祂那個性質就變成了純光了,變成了究竟普照智慧,呈現出來純光的靈性的這麼一種形態了。祂是一種純靈的光,或者說是,祂是一種純光的靈。
那麼現在這個階段呢,就是一個純光的靈啊,藉由見精的這個「能見」的性質,進入到了人的認知和意識這個體系裏面來。那麼,這個過程就特別罕見,你知道嗎?就非常罕見。這個就是神在取代人的過程,換句話說,是人在不斷地消失在靈性生命的過程。
你們要知道啊,我們人類所說的「自我」呀,一定一定指的是這個身體。我們講這個人死掉了,就指的是這具身體死掉了。我們講那個人誕生了,一定指的是這具身體誕生了,而不是他的意識誕生了。
意識是跟着身體來的,在孩子出生前的大概……就是具體的時間我忘了,大概是幾分鐘?幾分鐘還是幾十秒之內,他是沒有意識的,他的一切反應都是被動的。就是你用針扎他,你用火烤他,你把他怎麼怎麼樣,他是沒有任何反應的,他連生理反應都沒有,更別說心理反應了。
但是你說,如果說人類是意識的話,我們所說的,這個自我是我們的心靈主觀意願和我們的意識表達的話,那麼在孩子剛出生之後的那十幾分鐘之內,這具身體之內是沒有一個主觀自我意願和意識思維邏輯的,那麼這個人到底是活着的,還是死着的?這個孩子,剛出生的孩子,他到底是活的,還是死的?他沒有獨立人格的。
所以說,我們人類認為的這個自我,一定指的是這具身體,而這個自我呢,他是後天形成的。他是後天,隨着這個身體不斷地長大,適應外面的空間的這種變化,然後你的六根接受到了外界這種光電刺激的信息,然後觸及到了你,伴隨着你這個肉體胚胎啊,在胎兒出生之後,靈魂感知力跟胎兒結合在一起,形成的最初的那種感受。這種感受與六根接受到的信息相結合,反復刺激,反復確定,反復地儲存,最後形成了對刺激的固化的條件反射。那個反射就稱為「認知」。
我們心靈認知最初是,我們靈魂的感知被肉體細胞折射,變成了感受,感受跟六根信息的不斷地……就是被六根信息不斷地刺激,不斷地記憶,不斷地反復記憶、刺激,形成了固化的認知狀態,這時候認知就出現了。
所以說,在宗教裏面一直把他……就是在各個修行裏面,一直講的是六根六塵六識嘛。「眼耳鼻舌身意」是六根。「色聲香味觸法」是六塵,就是你的這個經驗。對,就是我們講的是這個心靈,對於我們六根攝取信息,沉澱、理解、體驗後的經驗,把他稱為「六塵」——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把他稱為「六塵」。還有最後一個,就是六識——看到、想到、聽到、聞到、嚐到、意識到,又把他稱為「六入」。六根六塵六識相互交融,形成了十八界,這個就是所謂的「三界六道」的由來。
被六根六塵牽引的心靈認知,就變成了「六識」。反過來講,當這個六識啊,當你的心靈認知啊,從所認知的這個「知」當中,能夠退回到那個「知」本身,就是認知本身內在的那個清澈性質去的時候,你的六根就會變成一根的。就「眼耳鼻舌身意」,他最後就會變成了,你內在那個清醒的知道;你的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最終也會變成了那個清醒的知道。你內心的認知呢,就會變成了一種沒有戴眼鏡的,高度近視眼的狀態。
也就是,你是高度近視眼,把眼鏡摘掉了之後,你什麼都沒看到,都看不到了,但是你眼睛「能見」的功能是存在的,你眼睛那個清醒的功能是存在的。那時候認知就會變成了一根,就變成了清醒的一種具有了知一切的能力,但是卻沒有任何了知的對境,那個就是你認知的本來的狀態。
這種狀態就非常接近了你的認知背後的靈魂感知力,而靈魂感知的核心就是見精。那個「能見」的清澈的性質是見精的本體。見精的本體,因為他有了「能見」的性質,他就必定會投射出來一個「所見」的內涵。
就像是我睜開眼睛的時候的話,就一定會看到光,如果沒有光的出現的話……就說我雖然具有「能見」的這種性質,但是我卻沒有一個「所見」的功能和狀態。當我睜開眼一瞬間,我一定會看到光的,或者一定會看到黑暗的,黑暗和光就是「能見」的性質,被「所見」的內涵所制約了。
不論我看到的黑暗,看到的灰色,還是看到的光明,他都是成為「所見」的內涵。「所見」的內涵,對於「能見」性質的遷移,「能見」性質在「所見」內涵當中的分別,這就會變成了境界。
這個境界不斷地牽引「能見」的性質,埋葬「能見」的性質,塑造「能見」的性質。「能見」的性質在「所見」內涵當中不斷地細分、不斷地記憶、不斷地經驗、不斷地沉澱、不斷地凝固,這種境界就會將「能見」的性質,塑造成為境界當中的主體。而境界當中的主體,那個主體的那種「能見」的細膩的經驗和細分的細念,將「能見」的性質,塑造成為了不同道裏面的眾生。
而這個「能見」的性質,被塑造成為了境界的主體之後,就一定有一個境界的主體,對境界認知的記憶細化,而形成固化的狀態,那個狀態就稱為「環境」。這個世界當中,因為有「我」,而有了一個「我」所認識的環境,明白吧?這就是世界。「世」指的是時間,過去現在未來;「界」指的是空間,十八界嘛,天上、地下、人間,這就是世界。
世界的緣起就在「見」與「所見」當中,而「見」與「所見」的根本的性質,就是那個「能見」的清澈。而那個「能見」的清澈的性質,當你的心靈透過人的感知靈魂的宇宙,折射為這個出生胎兒的內在的,微妙的微電流的那種形態、那種感受的時候,這種感受攀緣了孩子的六根,形成了對孩子六根攝取信息的刺激、反饋、記憶、經驗、沉澱,而變成了被沉澱後的經驗固化的感受的那種反應,那種反應就變成了人的認知,人的心靈認知。
而心靈認知,如果要是解脫了,那個孩子的六根信息的反射,形成的六塵記憶的沉澱,那個認知本身,他就會甦醒了認知背後,靈魂感知當中,那個「能見」的性質。換句話說,那個「能見」的性質,就取代了,被六根六塵境界沉澱、埋葬的,那個認知的那種分別。
人的內心的認知,就處在一種高度近視眼,但是沒有戴眼鏡的,那種清澈的狀態。而這種清澈的狀態,就會和靈魂內在的見精合在一起。換句話說,是見精突破了人的心靈認知,進入到了六根六塵六識的這個十八界裏面來。目前我就處在這個地方。
就是我內在的見精,已經突破了我的人格認知。就是我現在是一個沒有戴眼鏡的高度近視眼的狀態,但是我現在高度近視眼,他過去僅僅是一種清醒的狀態,而現在我這清醒的狀態呢,和神的光芒合在一起了。我背後的那個靈魂宇宙當中,那一道自天而降的,從穹頂而射入宇宙底層的,從生命的本源,照進生命境界的那一道神的光,現在進入到了我內在的這個認知的……就說是,人格認知的這個基點當中來了。
在祂沒有照進來之前,我僅僅是一個沒有戴眼鏡的高度近視眼。而祂照進來之後,此時此刻,在我內在呢,那個沒有戴眼鏡的高度近視眼,他不是清醒的嗎?而現在這種清醒,變成了一種純粹的生命。我不再是一個清醒的「人」,而是一個純澈、光明、無形無相,可以脫落身心意識而存在的純光的生命,就是我現在是這樣的狀態。
我現在此時此刻的狀態,就是這樣。今天是我輪迴第三天了,就是那個靈性的光明和宇宙已經過去了,所以我現在是處在這種光明和黑暗交界的過程。所以我現在,處在一個在人格認知內在,由人格認知內在過去的那種清醒,變成了見精的清澈,變成了那種無限自由、獨立、圓滿,不被任何境界所蒙蔽,不被任何的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的經驗所牽引的,純澈而完整的一種自由。
見精,他本身是一種自由,就他可以見一切,他在「能見」一切的清醒當中,和「所見」一切境界當中,他是來去自由。或者說,他是在一切境界當中,當下是圓滿無限的。他就是清澈本身而已,而清澈本身卻是具有智慧的。他是智慧,他不是思想。他是智慧,什麼叫「智慧」?一眼望到底,那個叫智慧。
然後我今天給你們講法的目的是什麼呢?我先告訴你們,就是一件特別特別、很奇怪很奇怪的事,你知道吧?很奇怪。就這件事情,是超出了我的預計,超出了我的人生當中所有的經驗,超出了我所有的想象,也超出了我整個修行過程當中,對於人類的認識。
什麼認識呢?我昨天跟你們講法的時候,我告訴你們一句話:修行的最基本的認知啊,最基本的那種觀念啊,就是要否定這具身體是你自己。你要否定這具身體是你自己,這具身體他真的不是你。這個是從你的邏輯上而言,從真理的角度上而言,從生命的性質和內涵上而言,對於你身體形象和身體感知、身體功能的否定。他是純理性的、純精神的,站在你的心意抽象的角度,對肉體的,在精神領域的否定,對吧?
而今天呢,我想告訴你們的是……就特別神奇的,就是人的身體,他是由細胞構成的,對吧?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身體,就你們看到的是一個整體,但是對於修行者而言呢,這具整體的人體形象下面,是由無數的細胞構成的。
而細胞誕生於什麼呢?細胞的構成成分不是蛋白質嗎,是吧?蛋白質之下是什麼東西呢?是人的核酸,對吧?核酸之下是什麼東西呢?是人的這個遺傳基因。遺傳基因下面是什麼東西呢?現在的人類的科技可能還沒有探索到那一步,但是我知道,他是一種生物的信息。
而生物的信息下面是什麼東西呢?他是一種靈魂的感知與肉體細胞結合,在不斷地派生、繁衍、分裂過程當中,聚合而成的一種生命記憶的沉澱。他是一種純生命的記憶。
而到今天為止,就在今天早上我醒來的時候,我看到了那些生命的記憶,就是我身體裏面,那個生命的記憶,我每一個細胞當中,構成我細胞的基底的那些生命的記憶,開始分解了。就是每一個細胞之內,都是一個小的世界,那個小世界裏面儲存了我今生,甚至於過去世的,有同等境界肉身的,那些細胞的生命記憶,開始在清澈的見精當中分解了。
這個就不是我在認知「這具身體不是我」了,而是我親身體驗到了「這具身體他真的不是我」。你們所說的自己,一定是這具身體。而這具身體的細胞,你們是看不到的,對吧?你們只能體驗到這個細胞總和的變化。
而我今天早上所感受到的,就說構成這個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的微觀下的,那種生命的基礎的生命的信息記憶,開始分解了。就好像是一滴油啊,掉在開水裏面的感覺,就瞬間變成了很多油珠。就一滴油,把它放到開水裏面,瞬間分解成很多油珠,就是那種感覺。
當這具身體內的生物信息、生命信息,開始分解的時候,這個細胞就不再是我啦。這個細胞內蘊含的,對於今生的這具身體,所經歷的、經驗的、記憶的,一切的那種環境的體驗,一切生理信息的經驗,一切生理經驗的儲存,所有今生細胞所成長過程當中,與外界發生的這種互動的,那些生物信息的本能的記憶,全部在消散過程。
換句話說,我在親眼看着我這一輩子前半生,每一天、每一分鐘、每一刻發生的事情,就在我內在的見精當中,像雲霧一樣飄起來、消散掉,飄起來、消散掉……到最後,在這具身心之內,就只剩下見精的清澈——那個「能見」的性質本身了。
而「所見」的內涵,最起碼在今生這具身體之內,所經驗到的50年的前半生的每一天——我平常我不可能想起來的!你瘋了你!我連昨天的事情,我都想不起來,更不要說我想起來我過去發生過什麼事。可是在今天早上,從我上幼兒園開始……沒有,好像在我沒有上幼兒園開始,這些東西,就說壓根我都不知道的,但是我現在全部都能想起來,你知道嗎?
就是因為這個細胞在分解的時候,他一定是從你最基準的那個細胞的感受……細胞是有感受的,那個感受就是細胞的記憶。這個細胞的記憶,會儲存在細胞的內核深處的生命體驗當中。現在那個生命體驗在分解的時候,就一下子還原出來,他形成體驗的那個場景,你知道嗎?我就一下子看到了,那我內在的見精就一下子看到了,小的時候,大概就一兩歲的時候,我住的那個環境,什麼樣的狀態,甚至穿的什麼樣的衣服,都看得很清楚。
你們聽清楚了啊,在細胞分裂,在細胞的記憶開始分裂的時候,開始消散的時候,內在的「見」,看到細胞分裂,很清醒地、很明了地看到細胞分裂的這個過程。細胞分裂一定是,會還原出這個細胞凝聚的那一刻的場景。要分裂,它一定是分裂的凝聚的那一刻,對吧?我小的時候是在什麼樣的環境當中,形成的細胞當中的記憶,那麼現在它分裂的時候,那個記憶就會浮現出來的。
那個記憶浮現出來了,就是那個細胞當中,對那個記憶開始凝固的那一瞬間,一定是帶有細胞凝固,對於當時環境的記憶與經驗的,是吧?但是我內在的那個見精啊,也就是現在在這具身體之內,那個真正的自己,看到當年的細胞內那個記憶,凝聚那個場景的時候,這個狀態就是未來你們死的時候的狀態。
人類死掉的時候,就是這種狀態。就是可以清醒地看到你的細胞當中的,最原始的對這具身體的記憶,對這具身體對於外界形成最初感受的那種經驗、記憶沉澱後,形成的場景。你們會體驗到,今天我所說的這一幕。
而且你的人生,你的細胞記憶當中,形成的最原始的那種細胞的記憶的場景,會記載着你在今生活着的每一分鐘、每一個剎那、每一個小時、每一天、每一週、每一月、每一年、每一個思想動機、每一個起心動念、每一個意識形態、每一個觀念和思想。你的愛恨情仇、你的主觀願望、你的主觀訴求、你的懊惱、你的狂喜、你的慾望、你的悔恨,一切一切全部,都在你的身體細胞的生命底層記憶當中,以境界化的狀態儲存着。而今天,在這具身體之內,他已經開始消散了。
哎呀,這個感覺,我真是覺得:原來活了50年的這個身體,他不是我呀。活了50年的身體,這個身體細胞是身體細胞,我是我。我不是這具身體細胞,我也不是被這具身體細胞牽引之後,形成的認知與意識,我是認知背後能見到認知的,那個「能見」的清澈而已。
你們知道人的這個意識,是受着身體制約的,你知道嗎?你的身體疼了,你的意識就會很痛苦;你身體餓了,你就要到處找東西吃;你這個喝多了水,膀胱脹了,你就要去找地方放水。你的意識和心靈感受,是受到這具身體的制約的,對不對?
可是你們要知道,身體本身啊,他有一個成長的過程,就是細胞本身,它有個成長的過程。而在成長的過程當中,細胞牽動了你內心的這個感受,就是那個微電流。那個嬰兒心中,最原始那個微電流的感受,形成的那種對於細胞本身,對於外界環境的溫度、光線、氣味,就是六根的這種信息的儲存。
六根信息的儲存啊,透過細胞了之後,他會在細胞當中留下印記的。然後傳遞到你的心識裏面來,你的心靈的認知對這種細胞的感受和反應,他會產生一種反饋和記憶,這個就變成了你的六入、六識。
細胞本身,它是有記憶——它會對於燙傷有記憶,對寒冷有記憶,對辣有記憶,對酸有記憶,對光有記憶,對黑暗有記憶。這個就是所謂的「六根」和「六塵」。現在我已經進入到了六塵分解的過程了。就是修行者已經……
我前面不是給你們講了嗎?就是我平常是處在一種,就說我內心很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的那個「知道」,但是我只有「知」沒有「道」,我是那個清澈的見精的本身。我是見精當中那個清澈的性質,但是我不受「所見」內涵所制約,這就是我已經解脫了六識。而我今天已經進入到了,開始解脫六塵,就是我開始解脫細胞本身的記憶了。
就為什麼有的人他就喜歡吃酸,有的人喜歡吃辣,這個不是你心裏想吃辣,而是你的細胞本身,它對於辣味的那種儲存,符合了你心識對於這具身體的那種熟悉狀態。吃到辣,你就想起了那個曾經吃辣的自己。你的所謂「人格」,就是由細胞內的感受,聚合你心靈的認知的經驗,而一層一層、一步一步、一段一段地堆積起來的。
你不相信嗎?現在把你整個的人生記憶拿走,delete,清空了,你空有一個清醒的心,你不知道自己是誰的,因為你沒有人格。要是你們今天證量現在到我這一步的時候,我現在對於,就說是那個六識啊,就說是見到、想到、聞到、嗅到、嚐到、觸及到的這個六識,已經很淡化了,現在已經進入到了六塵的分解了,就說「色聲香味觸法」——細胞記憶內的,對於外界生理信息感受的這種儲存,現在在分解過程了。要是到這一步的時候,你會對於外界一切信息特別敏感的。
過去我抽煙,你知道嗎?現在我戒煙了,我已經戒了一年了。對於你們而言,戒煙就是你戒煙了,你去掉了一個執着、一個習慣,你還是你,對於我不一樣的。當我不抽煙的時候,那個曾經抽煙的「我」就死掉了。而我內在,死掉了那個抽煙的「我」之後,就直接被清澈的見精所取代了。
我知道自己不抽煙了,但是我可以想得起來,當年那個抽煙的「我」的每一個心思、每一個體驗、每一個狀態、每一種感受、每一絲的對於煙的那種執着和被煙牽動的那種情緒。那個人格的自我,活生生地會浮現出來。那個不是一根煙的問題,而是我整個抽煙的歷史,構成的一段我的生命,明白嗎?
你們的人格也是一樣。你們的人格就是伴隨着你們的心意執着,形成的你在人世間,心意人格聚合你的靈魂感知,共同發生過的一段空間歷史,那個就是你的生命。如果說是,這段空間歷史被抹去了,光有一個人體,你的人體內在,是沒有對空間記憶的,就沒有一個你所謂的「人格」。你只有一個清醒地知道自己是這具身體的「知道」,但是你不知道自己是誰。人世間也沒有你活過的一生,明白吧?
所以說,這個人格是……他是有一個隨着身體熟悉外界環境,外界環境刺激身體,而帶動你的靈魂感知形成感受,感受變成認知的過程。人的人格是一個形成的過程,反過來講,人格就可以被淨化,人格就可以被分解,人格就可以被打散。打散的人格,就可以透出來靈魂內在的見精的清澈。這就是整個的修行的過程嘛,這個就是「人無我」呀。就這具身體之內,他並沒有一個獨立不變的完整的人格呀——「人無我」。
這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《四念住經》嘛。「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心無常,觀法無我」,這是一個版本。還有另外一個版本是:觀身是身,觀心是心,觀受是受,觀法是法。那個「觀」,觀的是誰呢?見精。見精當中那個「能見」的清澈,不隨着六根六塵六識所動搖,就是我目前這樣的狀態。不,我現在的狀態,已經不再是「觀身是身,觀受是受,觀心是心,觀法是法」了。我現在已經進入到了,這個構成身體的細胞的,這種感知境界的生命記憶開始分解了。構成六識的自我認知的這個記憶的細念,已經分解得差不多了。
所以說,當我是內在清澈的見精,已經突破到了心靈認知內在心意循環,六根六塵六識循環的這個體系當中的時候,這個體系本身就已經沒有辦法制約、蒙蔽、牽動、埋葬我內在的見精了。換句話說,在這具身體之內的人格的主體和本體,就不再是人類了,而是那清澈的見精折射出來,那生命亙古、完整的光芒。
我可以很確定地告訴你們,6年之後,我在人世間,可以行使神的權力。6年之後,將會有真正的神,純光的大智慧,或者說那種諸佛的大智慧,以純光的這種形態,在人世間展現,那個就是不可思議的神蹟。這種神蹟呀,和我馬上將要在人世間出現的神蹟,性質不一樣。
現在我所看到的世界,和你們看到的世界,是兩個世界。就是此時此刻,你們眼前看到的世界,他就是物質現象。你們看到的所謂的「世界」,就是物質現象!聽清楚了,你們看到的世界是光折射物質,投射在你們的視網膜當中,光信號轉成電信號,電信號又透過大腦的皮層,在那個視神經那一塊,又還原成為了這種電信號,你就看到了這個世界。這個世界對於你們而言是物質的,對吧?
這個世界從理論上來說,根本就不存在。因為一切物質下面,都是能量的聚合,而能量本身,不能稱之為「物質」。是因為你們的身心的局限,而折射了你們內在的感受,對於這種能量與你們身體相對應的穩定狀態,而賦予了相對應穩定狀態能量,予以「物質」的名稱,他就變成了名相世界——名稱與現象。物質本身是現象,然後你冠以這個現象以名稱,這就變成了你們眼中的、腦中的、心中的世界。世界是你們想出來的,這個世界在客觀上根本就不存在的。
而現在你們和我同處在同一個地球上,同一個空間當中,我們看到的世界,是完全不一樣的。你們看到的僅僅是一個空間,空間當中有物質,有各種各樣的物品。你們理解到的「世界」,有時間,有陽光,有空間,有水流,有山川大地。
在我眼中,在我的心靈內在的「能見」的清澈當中,我眼前看到的世界,是整個的華藏宇宙。我眼前看到的世界,就是每一個一粒米大的空間當中,就有一個無窮無盡的神佛的宇宙體系,完全展現出來。
你們看不到這個空間當中的,所謂的這種原子呀,所謂的這種……這怎麼講?就構成空氣的各種因素吧,什麼氧氣呀,這些東西你們看不到,對吧?對於我而言的話,我看到的根本就不是你們人類認為的這一層的物質,我看不到什麼所謂的氧氣、二氧化碳,我看不到這個東西。我看到的是比它們更微觀的東西。
為什麼呢?因為見精比起人的心識,要微觀得多得多得多。而你們現在看到的空間,只不過是你們的心靈認知,借助意識而呈現出來的確定感。你們的確定感,擾動了你認知背後,靈魂宇宙折射在認知當中的見精,就形成的這個空間。空間是你們見精的波動,那個稱為「空間」。而見精本身「能見」的性質,是要超過於空間的。而我現在就是那個性質。
所以說我看到的這個宇宙,就是當下,就說是無限無量的。你們所認為的這種空間當中,對於我而言,是無限無量、不可計數的諸佛的宇宙,是同時同步同地存在的。每一個針尖大的這麼一個空間當中,微觀下都是無窮無盡的,一尊如來的華藏世界。裏面有法界,裏面有靈性的天堂,裏面有「見」與「所見」構成的六道世界,微塵般充滿蒼穹,無窮無盡的六道眾生的繁華生命體系,一直到人間來。
這種狀態,我看到什麼,我體驗到什麼,都是……因為他是在修行過程當中的嘛,他都無所謂的。今天我就是特別特別震撼的,特別特別驚訝的,就一定要給你們講堂法的原因就是:這具身體,他真的不是我!
構成這具身體的每一個細胞,這些每一個細胞當中儲存的,這具身體成長的每一天的那個記憶,又凝固了細胞當中的那種生命的信息,變成了那個記憶的場景的時候,我能看到自己前半生活着的每一天,真的是每一天。從小到大每一天發生的,就我很多都,99%我全部都忘記了!他現在每一剎那,包括我在初中的時候,初一的時候,暗戀過那個女孩穿的什麼褲子,穿的什麼上衣,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,你知道吧?
看到他的時候,他們就是已經在分解的過程當中了。不然他們是構成我整個人格的基礎啊。我的人格過去喜歡過什麼,討厭過什麼,他會一直延續到今天,不斷地重複着那個喜歡和仇恨的基調,變成了我今天人格的固化。
而現在那些基調的本身形成的,那個場景、那個環境、那個記憶、那個氣息、那個經驗,那個細胞本初對於外界的,認知經驗刺激的那種凝固,已經開始融化、分解、消散了。就像一棟樓,從那個樓的地基開始,每一塊磚頭開始分解了,那個由地基上的磚頭,構建起來那個摩天大廈,它就開始,很快就灰飛煙滅了。
我跟你們講啊,現在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六識我已經分解了。六識我大概分解了有……2022年1月到現在吧,2025年,馬上到3年時間,我用了3年時間分解了六識,現在開始分解六塵了。
當細胞內儲存的,這個身體成長的每一天的記憶、經驗、場景和感受,都分解了之後,我整個前半生的情感體系、肉身的感知體系、肉身的經驗體系、肉身的慾望體系,都會隨着分解,都會隨着融化,都會隨着透明,都會隨着消失。也就是說,這個身體之內,我的人格的自我,會越來越淡。
換句話說,構成人格自我的各種因素,會越來越淡,最後分崩離析,這個人格就不存在了。那麼這具身體隨着……他也就會,不斷地因為內在肉體細胞,儲存的人生場景的熄滅、淡化、消融,而肉體本身、肉體細胞之內的,那種生命信息的消融,就為見精透過肉體細胞,而騰出空間來。
所以我現在就知道了,人體的光化是怎麼回事。我大概在幾個月前告訴過你們,當時我不是修行那個昆達里尼呀?身體一下往前推進了大概20年嘛,變成30歲了。後來我發現那個東西,他很容易……就他會將我的人格固化住的。他會讓我的人格,變成一個青春常駐,擁有無限能量和起死回生的,這麼一種擁有權力的人。他會讓我變成一個擁有永生和治癒疾病的,一個人間的教主。
就這種誘惑對於我來說,他是毒藥,你知道吧?然後我就放棄了。但是我當時告訴過你們一句話,我說:哪怕我現在放棄了,昆達里尼這種起死回生、逆天改命的、逆生長的、讓你青春永駐的能量狀態——現在我確實放棄了,我已經放棄了,但是3年之後,我的身體依舊會出現神蹟,依舊會變得青春煥發,依舊會變得青春永駐。為什麼呢?因為那是神的力量,而不再是昆達里尼這種外道的力量。
昆達里尼,就修行到那個魔神的宇宙當中去了。他們掌控着三界內一切眾生的生和死。我要想去的話,我會成為他們那個境界當中最高的王。但是現在我,就算不使用他們的昆達里尼,我的肌體依舊在變得年輕,這個就是神的力量。
而且未來的話,按照這麼發展,當構成細胞內的這些生命的元素的,最基準的生命信息的記憶,形成那種境界的沉澱,都在消融的時候,隨着我人格歷史的消融,隨着我整個人生境界感受、體驗、慾望的,這種形成過程的消融、消散、消失,我細胞內的生命的整體境界,就完全不再是細胞對於這一層空間反射沉澱的記憶,形成的凝固境界了。他的內在就會被見精的那個純澈的性質、清澈而自由的性質,而不斷地滲透進來,進入到細胞核內在的,那種最原始的生命基底的記憶當中去。
我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,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們這個過程。到最終這個細胞的生命記憶的那些空間當中,所有所記憶的場景、所記憶的經驗、所記憶的感受、所記憶的條件反射,形成的細胞固化的狀態,都被見精的清澈自由所取代的時候,那麼見精背後的純光的、純靈性的完整的生命,就會透過見精,進入到了細胞當中空出來的,這個環境當中來。這個細胞內就是靈性了,而不是細胞本身的這種記憶境界了,就不是細胞本身的生命的……
就說是細胞本身,他是一種原始的生命記憶的傳遞,就是父母留給子女遺產,就是類似於這種東西。細胞本身的緣起,他的最基本的那種生命基礎,是一種生命信息內涵的遺傳,是一種生命信息的沉澱、積累與遺傳。
到那一步的時候,當這個遺傳,當生命遺傳的這個生命信息,被純靈性的光明,順着見精的清澈,進到細胞內核裏面來,細胞內核啊,他就是純光了。純生命就是純光,純光就是無限,無限就是永恆,永恆就是超越了過去和未來。
這個身體,這個人的身體,在人世間的表現,到最終一步的時候,就會光化。因為他已經純靈了嘛,他是由純靈在取代了細胞內的,這些生命記憶的基礎,他就取代了細胞對於生命的記憶。他就不再被生命記憶的場景,所凝固了細胞狀態。細胞的表現,就不再受細胞內在生命既定的基因密碼所控制,細胞就會停止新陳代謝。細胞就會從生老病死、新陳代謝、誕生與死亡的,這個既定的記憶當中,這個既定的場景的模塊當中,就完全被靈性取代了。
靈性是完整的、無限的、永恆的、亙古的。亙古當中是沒有新陳代謝的,永恆當中是沒有生老病死的。那麼這具身體,在人世間那個空間表現出來,那就是天堂的現象——純光、純粹的光、純粹的愛、純粹的慈悲和無限的究竟的圓滿。那就是……現在只是神來了,到今天這一步是神來了;到30年之後,那個就是佛來了。但是祂的原理是一樣的,通道都是一樣的,程度不一樣。
現在是11月26日,馬上,還有2個月呀,當神,當那個見精當中「能見」的性質,徹底地熄滅了,我細胞內對於今生生活場景的每一天、每一個月、每一年、每一分鐘、每一個剎那的,情緒、感知、境界的那種沉澱的場景,全部消散完了之後,見精的那種清澈,就會成為了這具身體內,所有細胞本源的記憶。
見精就是清澈,就是自由,而取代了我這一生形成的,慾望、體驗、情感、感受的所有記憶之後,我的人格就會消散掉。那麼透過我這個人格,在人世間展現出來的,是什麼東西呢?
透過我這個現有的人格的心靈的認知和意識的思維的體系,表達出來的就是法,就是那個公正、無私、清白而高尚的生命的標準——那個就稱為「法」。什麼叫「法」?解脫生死的道路稱為「法」。在人世間就是維護眾生的良知,維護眾生的信仰,那種辦法、那種標準,稱為「法」。
法在人類這個境界當中,就是標準。法在修行者的境界當中,那個就是方向,就是出離心——出離心就是方向。法在修行到更高境界的那些修行者的當中呢,祂就是智慧。祂可以解開你內心裏的黑暗,解開你內在思量心的疑惑,那個就是智慧。法到了見精當中「能見」的性質,清澈自由的這個地方的人來講的話,什麼叫「法」?法就是對於「能見」性質的觀察。
那個時候就是……哎,這個東西講起來,那個就另外一堂法了,那個就是有分支,今天不講了。就是法在不同層次,對於不同層次的眾生,有不同的指導和約束力,這就是「法無定法」嘛。
但是萬法歸宗,這個「宗」是什麼東西呢?宗,就是當下的無生。當下,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,那個是為實相。是一切通向實相的道路,就稱為「法門」。在這個當下無生的普照智慧,在一切生滅當中,對於生滅眾生的指引和制約,稱為「法」——法無定法。萬法歸宗,歸宗的是人、眾生本來面目,就是當下圓滿的究竟——那個就是本來面目,祂什麼都沒發生過,祂沒有改變過,也沒有來去。
祂不會隨着你的心意而改變,但是祂卻沒有離開你的心意的分別。祂不會被你的情緒和感知所沾染,但是祂卻沒有離開你情緒和感知,只是被你情緒和感知所掩蓋了。但是掩蓋並不等於改變祂的性質,祂改變不了,因為祂是空性的。那個就是我們所說的「萬法歸宗」的「宗」。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是名如來。云何說法?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,是為說法。
按照今天的這個形勢來看呀,幾十年後,在我涅槃的時候,我很可能可以達到那種,我所說的,幾種圓滿的最高那一種。就身體徹底光化掉,徹底在這空間消失掉,然後在這空間當中,在虛空當中,出現一尊由純光構成的佛。我可能是能達到最高那種涅槃狀態。
現在我已經開始熄滅「六根六塵六識」的六塵了。六識我已經分解得差不多,但現在我留着六識。因為六根現在對於我,他只是工具而已,就是能看到、能想到、能觸,他只是工具而已。六識呢,就說看到、想到、觸及到的這種分別,就是我的心靈認知。我心靈認知的話,已經被分解了,大概80%都沒有了,現在只剩20%,讓我在人世間生活。所以我告訴你們,我的狀態內在平常是空白的嘛。
就是因為你們不是空白,你們不能了解空白。你們總覺得空白就是一種痴呆狀態,像傻子一樣,什麼都不知道了,空白的嘛。1加1等於幾?不知道。我連「1加1」這個問題,都聽不懂,你們認為這個是空白,知道嗎?你們認為的「空白」什麼都沒有,那個就是一種白痴的狀態、傻子的狀態。不是的,修行者的空白是你什麼都知道,但是這個一切的「知道」,卻沒有辦法帶動你。
就像我開車一樣。開車是需要感受的。我開車已經快3年了,每天都開車。雖然開的距離不遠,但是我每天都開,大概開三四十分鐘吧。我開了快3年了,我應該是有車感的,我上車的話,我對車應該很熟悉的。可是我現在上車了之後,每一天上車,就像我第一天摸車一樣的感覺。我的意識知道車的每一個功能、每一個按鈕、每一個操作、每一個系統,可是我對於車沒有感受,你知道吧?
什麼叫「空白」?我過去很喜歡吃肉的,沒有肉的話,那我簡直就在人世間活着毫無價值、毫無意義。現在我依舊吃肉,但是吃得很少。就說有的時候,到街上吃飯的話,有的時候別人點了,我吃上一兩口。
我知道那個是肉,我知道。我眼睛看到那個是肉,我的意識知道那個是肉,我的心靈認知,認知了我眼睛看到的和意識理解到的,我心靈知道我眼睛看到了肉。我的心靈知道,這個菜品的名相叫「肉」,可是我的內在對於肉,沒有氣息的記憶,我對肉沒有味覺的記憶,你知道嗎?我看到肉的時候,就是我看到一盤肉,跟看到一盤青菜,這兩者在我內心裏面的感受是平等的,你們知道嗎?
這種平等的狀態,這個叫……我剛跟你們說,叫「空白狀態」。就說你眼睛看到的一切,在你內在的見精當中,在你內在清澈的「能見」的性質當中,都是平等的,這個叫「身心空白」的狀態。
不是我什麼都不知道了,而是我所見的一切,聽到的一切,想到的一切,意識到的一切,感受到的一切,在我內在認知的那個見精的清澈當中,都是平等的。沒有愛好,沒有拒絕,沒有喜怒哀樂的情緒。喜怒哀樂的感受和記憶,全部蕩然無存。我知道這個善,我知道那個惡,但是善與惡,沒有辦法牽動我的感受與情緒。這個叫內心的「空白狀態」。
「善分別諸法相,於第一義而不動。」就說你什麼都明白,什麼都知道,什麼都了然,但是,知道歸知道,了然歸了然,內心對於知道的境界,沒有愛憎分別;內心對知道的食物,沒有執着與厭惡;內心對於知道的情感體驗,沒有拒絕與貪愛。平等、清澈、自由、圓滿,這個就是一個修行者內在空白的狀態。
這具身體,他確實不是我。而我僅僅是在用着這具身體,我用着殘存的20%的心靈認知。而我現在六根六塵,就說細胞當中記憶的,我整個人前半生生存的場景的感受和記憶,已經開始分解了,已經離我的這具身體的那種感受,越來越遙遠了,因為他們是形成感受的基礎。我現在看到這杯咖啡,我感覺到欣喜,是因為我曾經對其他事情感受到欣喜,而形成的欣喜的體驗,轉移到這杯咖啡上來了,你們能明白嗎?
現在我身體內在細胞,已經開始分解了最原始的,對於某一個事物形成欣喜的,那個場景、那個狀態、那個記憶、那個體驗的時候。當他分解完了,我再看到這杯咖啡的時候,就不再、就不可能有欣喜的感受了。因為感受的根本沒有了,感受的內涵沒有了,感受的情緒沒有了,那麼同樣的,感受的境界就消散掉了。
就像是一棟樓,從那個地基下面,最下面那塊磚開始拆起,當所有的磚全部拆完了,這個樓就沒有了。像這件衣服,從那個最基本的線頭開始,把它扽下來、扯開,你看這件衣服還是一整個衣服吧?它是由很多線構成的,你把那個線抽掉了,這個衣服就沒有了。
很奇妙噢,原來這個身體,他真的不是我。原來建立在這個身體之上的細胞記憶,對於外界空間的變化,形成的成長過程當中的生命的歷史,他也是假的,他也是虛構的。也就是說,這個自我人格,是在虛構的場景當中,幻化出來的一種心靈的凝固感。
當這個凝固感融解了,這個自我就沒有了,我前半生的人生就沒有了,也就同時不會有這個自我後半生人生的延續了。那麼有的就是在過去未來當下,不曾改變過的那永恆無限的原始生命的光明——神就到人間來了。
還有2個月,當神到人間來的時候,神蹟就會伴隨着這個人的講法,而在大地上,在地球上,在不同的世界當中,開始展現出來。但是那個不是我的力量啊,那是我的護法神的力量。
我現在還沒有在人世間行使神蹟的能力呢,那個都是我的護法的能力,我的護法的力量。我的護法對於人世間、地球上,一切宗教裏面那些最高等級的長老來說,那個都是他們的神靈,是他們不可逾越的權威,是他們的那些教主,他們的所謂的在地球上可以呼風喚雨的那些人的,他們心目當中的神靈、帝王、救主。
但是這些,我的這些護法,在我來看,他們僅僅是我的幫手而已,就像是我的司機一樣。你不能說我的園丁,你不能說我的保鏢,他們……他們對於人類來說是偉大的,他們對於純天堂的,就是以純光明的天堂,呈現出宇宙終極意識的那個「偉大」來說,那他們也確確實實是……就作為一個宇宙終極意識,作為法界佛的護法,那是他們的榮耀,那個不是我的榮耀,明白吧?
換句話說,我跟他們也不分的。他們是我的智慧在這個空間當中,呈現出來的一種表現形態而已。但是他們對於人類是絕對的偉大。2個月之後,在地上,不同世界當中,只要有我的講法錄音、文字,就會有神蹟出現。而這種神蹟出現,應該是可以達到,從明年開始可以達到50%以上——就10個人裏面學,5個人會出現神蹟。
而6年之後,也就是2030年吧,2030年,或者2031年,這個人,我這個人人體,就開始具有了靈性天堂的力量。那個時候就是我,這個修行者,在人世間開始具有了神的力量。就不是我的護法在做這件事情了,就是我自己本身、本人,具有了神力。神的力是什麼力呢?對於生命的救贖的力量,對於生命治癒的力量。神蹟正在一步步上演着,而且是超出於我的想象地上演着。
今天我是客觀地、被動地,在生理上面體驗了一下,這個身體細胞與我內在見精的分離。這簡直是……我跟你們舉個例子,你們就知道了。就說你們穿了件衣服呀,這件衣服很厚,它外面是呢子的,裏面是綢緞的,還有裏面這個襯是那個純棉的,一層一層套了好幾層。這個衣服從你記事起就穿着,到今天為止穿了幾十年,你沒有脫掉過。
而且一切教科書都告訴你,這個呢子就是你的身體,這件衣服就是你的人生,這件衣服沒有了,你的人生就消失掉了。所以你也就信以為真了。突然有一天,你發現這個呢子衣服是可以解開的,這個呢子衣服是可以分成碎片的,呢子衣服裏面的這個綢緞,這個純棉的內襯,也可以被分成碎片。
而你把呢子衣服,把它粉碎成粉末,把內在的內襯的綢緞和純棉的內衣,也粉碎成粉末之後,你發現,這件呢子衣服和呢子衣服裏面的內襯都沒有了,但是你還是存在的,只是你沒有形象而已。但是你不會隨着這件呢子衣服的死亡而死亡,不會隨着這個內在的,自我認知的純棉的內衣的死亡而死亡,你是不可能消滅掉的。因為你在這具身體當中,就從來沒有生過。
衣服是衣服,你是你,而你卻不被衣服所代表。衣服熄滅了,衣服消失了,而你本身卻是……用我現在實際體驗來說的話,你本身是一種無形無相的清澈,大自在、大自由的,當下不變的光。你是光,而不是現象;你是那個「能見」的性質,而不是「所見」的內涵——這個就是所謂的「成就者」。
唉呀!那個感覺就是特別地特別地美好。你說人世間怎麼就能活生生地出現神了呢!2025年的1月20號吧,這對於我這個修行者來說,這個是跨歷史的時刻,還有2個月。對於我這個修行者的身體所在的這個地球、這個人間來說,也是劃歷史的時刻。
咱們現在的這個紀元啊,就2024年,這個是以耶穌誕辰日來算的,就是耶穌誕辰那一天,是公元元年嘛。而未來,在我的宇宙當中,在我的世界當中,還有2個月,就是2025年1月20號,是神進入到人間的那一天。
未來應該是有50%,就10個人裏面,會有5個人出現神蹟的。另外5個人的話,不出現神蹟的原因有兩種:第一個,這個人的累世的業障,確實很大、很重。他那個像泥巴一樣,他太厚了,太厚了光透不過來;光透不過來,不能跟他的心靈發生相應,神蹟就不能發生了。還有一種就說是,福德資糧極度匱乏,他只有業,他沒有福德。
那個神蹟呀,祂不是一種單獨的生命。神,是一層生命境界,就超出於人類生命境界,在見精以上,都稱為「神」的。而見精像光一樣,他一定得要在水裏面,才能折射出來光的。他在泥土當中,也能折射出來他的微弱的那種輝光,他就會變成溫度、熱度,但是他不再會有光的顯現。所以可能會有一些……
就說有些人業力很重的,他那個神蹟展現只是剛開始有,後面就沒有了。那個不是神不靈了,而是他的業太深了,就透不過那麼很深的泥土,他自己又不主動去修行,他指望着神給他淨化業力,那怎麼可能呢!
你欠一分錢就要還一分錢的,只是神沒有出現之前,你欠的這個一分錢就要還一分錢,欠一萬就要還一萬;神出現之後,你欠一萬,可能你就還一百。還了一百了之後,那個另外的九千九百,可能就都是神替你償還了。
而且你要繼續地去依賴神的時候,你過去欠那個債一旦被還完了之後,他就會轉化為光的,轉化為了天道的那種福德。那種福德再繼續轉化,他會轉化為天堂的靈性。就說是把你從一個鬼,變成一尊神了。
同樣是一個業力的考驗,人就是還業,還業完了之後,你就是可能消除了業力,你就有了福報。你可能說是下一輩子當個人類呀,投生到那個有錢人家當一條狗啊,投生到動物園當個猴子呀,那都有可能了,對吧?最起碼你沒有轉生到餓鬼道去,你沒有進入地獄道。
轉生到餓鬼道,那一進去,那就沒有時間了。餓鬼道那個是宗教裏面,對於另外空間的描述。但是我看到的那個餓鬼道極其龐大,那個大概有3個銀河系那麼大。你進去了之後,那個裏面裝的不是這一茬人類的靈魂,那裏面裝的是不同歷史時期,不同的所謂的人間人類的靈魂,都在裏面,那個空間很漫長的。你進去,那個就沒時間了。
同樣的一個業障,對於一個修行者而言,你還了,還的時候很痛苦,但是那萬分之九千九百都被神承擔了,你只承擔一百。一百承擔完了之後,祂還給你的,不再是那種人世間的物質,不再是同等級的物質,而會變成了天上的,天人道的那種福報。
如果隨着你的心靈的更加的無私、純潔、高尚,更加的無我、虔誠、純潔,那麼,你償還的一百塊錢的這種災難,就會變成了淨化你自我的一個台階。你的自我熄滅了,你生命的靈性就會醒來。靈性醒來了,你就在天堂當中,你就永遠從生死輪迴當中解脫了。這一百塊錢的災難,就變成了你成佛的道路。
這一切的前提條件、基準條件,是因為有神在。神不在了,你欠一萬,還一萬,一分不能少。還完之後,繼續去當人;還完之後,繼續去當鬼;還完之後,繼續去輪迴,繼續去墮落,你沒有選擇的。就沒有選擇的權利,你的選擇,就是在因果輪迴的業障當中。要麼就說是,賴賬不還,賴賬不還的結果就是地獄,欠賬不還的結果那就是地獄。
因為三界的律法的基準啊,就是那個見精當中「能見」的性質,他是絕對的清澈,反過來講,他絕對的公正。你賴賬不還,就等於說是抵觸天意,就等於說是抵觸律法。違背三界律法,就一定會被三界律法所制約。你一個小小的鬼魂,怎麼可能跟三界律法抗衡呢?
哎呀,沒有神的出現,人類的靈魂,有的就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安慰。什麼叫自欺欺人的安慰呢?修行,在沒有神的狀態當中,所謂的「修行」,就是自欺欺人。我打禪,我禪修,我念經,我布施,我放生,我磕頭,我供養,我繞塔,我刺血抄經……試圖通過一切有為法,來覺醒生命內在的神性。神性是什麼你都不知道,你靠什麼覺醒,啊?
你想要去,就說是從中國到加拿大來,你沒有地圖。沒有地圖,你就只能去揣測,只能去摸索,而且你沒有渡海的工具。中間隔着個太平洋呢,你沒有這工具,你沒有渡海的工具,你光有地圖——就道聽途說幾句話,那個地圖,你也過不來。
就像釋迦牟尼佛那時候,在當年,他是一個國王吧,祂的傳記上講的。他是個國王,非常富有,但是他活得很苦悶。他不知道活着的意義何在。他覺得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,他覺得很痛苦,但是他又沒有辦法避免這種結果。他就向全國、全天下,發出昭告:有誰能告訴我,這個宇宙生命的真理實相,我願意將我的國家、我的財富全部贈予他。
沒有人響應,直到最終來了一個,好像是一個外道的修行者,還不是一個得道者,就是一個外道的修行者。他告訴這個國王,他說:王者,我有四句真理,但是需要你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來交換。那個國王,他說:仁者,只要你把這四句真理告訴我,你要多少錢,你盡管開口,國家我都可以送給你。
那個外道行者就笑了笑說:你這點國家呀,我還看不上,你這點錢我看不上的。那個國王說:那我怎麼樣才能讓你滿意呢?你把這個真理告訴我,讓我能夠知道人活着怎麼回事,人為什麼會死亡,這個世界和宇宙的真相是什麼。然後那個外道就說:在你身體上面,鑽一千個孔,鑽一千個眼,然後放一千個燈芯,灌滿酥油,把你的身體上面點滿這個燈,把你的老婆,把你的女兒送給我,供我娛樂。
這兩個條件,換成任何人都不可能答應的,當年的釋迦牟尼佛答應了。他就讓他的手下,在他的身體上鑽了一千個孔,點上燈芯,把他的身體像是燈一樣點燃,貢獻給諸天,把他的老婆和他的女兒交出來,奉獻給這個外道的修行者。因為他確實這麼做了,然後那個外道行者就告訴他幾句話。我看,叫什麼來着?「高者必墮,成者必毀。」就意思是任何事情,發展到一定程度了之後,就都會走向壞滅,大概就是這個意思。然後那個國王聽到了後,就非常開心。
後來的話,這四句偈只是講了「諸行無常」的這麼一種狀態,他還沒有講「諸法無我」,但是那個國王聽了之後就非常開心。然後那個外道行者就動用神力,一瞬間讓他身體上的傷口,一下都痊癒了。原來那個行者是天上的,好像哪一尊天王化現的。那個天王那層境界,他能知道什麼道理呀,他能知道什麼究竟法義呀?
但是就即便這樣,就聽聞一個天王那個層級的神靈講的法義,地上就會有修行者,心甘情願地付出生命的!你們想想神有多珍貴。就當年的釋迦牟尼佛扮演那個國王,要是遇到今天的我了,要是碰着今天的我,假如說今天的我,沒有重振真理,留下東西方古老智慧結合的道路的這個使命,如果我的使命不是這個使命——是需要無償地將真理留在人間的話,就今天我的證量,遇到釋迦牟尼佛那樣的國王,我也會提出同樣的要求的。
你想什麼呢?!你想給我點錢,就打發了我?我告訴你的是可以讓你從死亡當中解脫的東西,我告訴你的是可以讓你超凡入聖,讓你的生命改變生命性質的一條道路。而且,我作為一個修行的大成就者,我是有力量,淨化你的靈魂,喚醒你的靈魂,解脫你的靈魂,讓你的靈魂轉識成智,超凡入聖,進入到不生不滅的那種大光明境界去的。你怎麼可能能用人世間的這種國土、你的妻女、你的財富來回報我?
這些東西不是我看不上,那跟我要給你的,是不能對等的,你知道嗎?我給你的是光明,你給我的是泥土。如果說是當年的他,遇到了今天的這個我,那我對他的要求一樣,只會比那個外道修行者更高,你知道嗎?為什麼呢?不是說是我不慈悲,而是像釋迦牟尼佛當年那個國王那樣的人啊,太少見了。越是少見的靈魂,對他的要求就越高;越是罕見的靈魂,對他的那種要求,就越苛刻、越苛責。
苛責到最後,他真的能夠以他的生命,只愛真理,不愛他自己;他願意用他靈魂、他的生命的全部,去換取真理的偉大,就證明這個人的信仰,絕對的虔誠和絕對的純潔。那這個絕對虔誠而純潔的靈魂,對於今天的修行者而言,他就是一個值得我去度化的生命。我就會無償地、手把手地,親身帶他走過生命當中每一個關隘,直至他超凡入聖,直至他能夠解脫生死。
他所說的這個什麼供養他的國王、他的財富、他的妻女、他的權力,對於修行者而言的話,那個跟地上的糞土,沒有任何區別。因為我現在此時此刻,我每天活着的狀態,就是在華藏世界的那種繁榮與華麗當中。你們用肉眼看不到,並不意味着神看不到啊!你們生活在現象世界當中,被生老病死,被憂苦悲怨所纏繞着,並不意味着光明的神,也要被你們這種因果和憂愁纏繞着呀!
所以說,我們現在同等有着同樣的身體,但是我們這具身體之內的生命性質、境界、感受和體驗,所看到、所體驗到、經驗到的狀態,完全是不同的。我每天是在佛國當中,經歷着華藏世界的恢弘、巍峨、浩渺、無限、莊嚴與狂喜;而你們每天經歷的就是愛恨情仇、喜怒哀樂、七情六慾,知道吧?這個就是神跟人的區別。
真理是很難得的,沒有真理的話,沒有修行,所有的「修行」都是自欺欺人,就自娛自樂。玩完了這一生,就自娛自樂這一生之後,繼續去死,繼續去輪迴就行了,不要……你可以通過自娛自樂,可以滿足你這一世的心靈的空虛,當一個好人,死後靈魂可以到天道裏面享個幾百年福,這個是必定的。
因為這個三界內的因果律的最根本,就是那個能見的清澈。那個能見的清澈,他本身對於一切境界是不好不壞、不拒不離的。不拒絕也不離開,沒有好與壞的評價,他也沒有對於任何生命的拒絕與愛好。所以說你選擇了什麼,你會成為什麼,但是一切都是在見精那個清澈的能見性質上發生的,但是你不可能超越這個性質。
這個性質就叫「律法神」,這個性質就叫「因果」,這個性質——能見的清澈的性質,在三界六道,就通稱為「天意」。天意是不可違的。你可以上天,你可以成為一個三界內的神靈,你甚至於可以與天同齊。因為天是不同層次的天嘛,你可以在不同層次的空間當中,與那個空間的見精的性質,呈現出來的空間的範圍同齊,然後活個多少萬年,活過多少兆年,都有可能。但是你不能超越見精,你也沒法超越見精。因為超越見精,那就是終極意識,那就是我今天的狀態,你是沒法超越的。
除非那個天堂之主,以純光的完整,透過見精,進入到了認知與意識呈現出來的名相世界,你就有機會了。你就有機會超越見精,因為我是從見精外面來的。見精是純靈完整光明的折射倒影,就說是,純光是天堂,見精是天堂的倒影,這兩者是……或者說見精是純光陰影當中的夢境,見精是靈性的夢境。在夢境當中,對於這種靈性天堂的回憶,呈現出來見精的清澈。
你超越不了見精的,那不可能的事情。按照那個道理上來講的話,超越見精,就等於說是超越了分段生死了,就超越了境界生命,進入到了永恆的光明當中了,雖然那個光明祂不究竟、不徹底。祂超越了分段生死,祂依舊有一個非常微觀的變易生死的機制在裏面,所以才會有天堂的十層境界。所以才會有純靈性的,就純光靈性的終極意識,墮落為知覺夢境的過程。因為祂這個過程,叫「變易生死」。
而見精,當靈性變成見精,見精……在知覺的,對於純靈生命的記憶,呈現出來記憶的分別的時候,就體現出來了,見精的能見的清澈。見精那個能見的清澈,是靈性在夢境當中,對生命的回憶。你不可能透過回憶,然後穿越回憶本身,因為你本身在夢境當中,你是不可能穿越夢境的。只有清醒,只有不在夢境當中的,進入夢境,才可以喚醒在夢境當中的你,把你帶出夢境的,知道吧?所以說,沒有神,就沒有解脫;沒有神,就沒有修行;沒有光,就沒有希望。
今天我說的這個法,特別絕對,你知道嗎?因為我是親歷者,我是親證者。我知道什麼是甦醒,我知道什麼是覺悟,我知道什麼是沉睡,我知道什麼是分別,我知道什麼是輪迴,我也知道什麼是解脫。所以我才能夠講出,十方諸佛第一義的無上密法來。
而我講的這個法的話,你們可以去翻佛經,我跟所有的原始的諸佛所講的法,義一定是同一個,智慧一定是同一個,用的語言文字不一樣。我比過去的那些古佛們講的,要更加地系統、更加地立體。祂們只是留下來祂們的心路,和對於第一義諸佛法身的描述和論述。而我整個還原的是,從人到神,從神到天堂之主,從天堂之主到終極意識,從終極意識到大菩薩,從大菩薩到諸佛,從諸佛回歸到第一義那個悲能的,所有的過程。方方面面、從內到外、從上往下、從下往上的所有的境界,我全部都說了。
雖然我講的義,跟祂們是同一個義,我說的方向,都是諸佛所說同一個方向,我說的實相和諸佛所說的實相,不可能有任何區別,但是我比祂們要系統、要完整,我是有整個的宇宙體系的人。我所說的,沒有一句是謊言,所以我也沒有必要謙虛。因為謙虛本身,就是對事實的不尊重。
釋迦牟尼佛呀,還有一世是一個求道者,然後在一個山洞裏面,就在那兒苦苦打禪入定,渴望獲得這個真理,渴望獲得覺悟。打禪了半年一年,一直沒有什麼功效。突然間有一天呢,他聽到身邊有一個人,在那兒呻喚、呻吟呢:哎呀,諸行無常啊,為生滅法……
他睜開眼睛,「這兩句話好有深義呀!諸行無常,為生滅法」。他睜開眼睛一看,他腳前面趴了一個羅剎鬼。羅剎鬼就是古代印度,他們所說那個,可能是一種吃人的半人半獸的什麼東西吧,我也不太清楚啊。然後釋迦牟尼佛就說:你說完啊,你說完啊!那個羅剎鬼說:哎呀,我已經好幾個月沒吃飯了,我快餓死了,哪還有力氣說後面這兩句偈子呀。
釋迦牟尼佛說:你說吧,你說完之後,我把我的身體供養給你,你把我吃掉,但是你把剩下的兩句告訴我。它說:你保證哦。羅剎鬼說:你保證你要讓我吃掉你啊,我很餓了。釋迦牟尼佛說:我保證,我保證讓你吃掉我。那個羅剎鬼就說了:諸行無常,為生滅法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。這四句偈的這個境界,就很高了,這四句境界就要超過於剛才的那個國王,聽到那個外道的那層法了。
「諸行無常」,也就是說,一切現象都是生滅的,一切生滅都是無常的。也就是說,外界的世界和你看到這世界的身體,還有你的心識,他都是無常的、空幻的。當你認清楚這個世界和自我是空幻的,就已經接近於實相了,因為這世界和認知世界的自我,都是不存在的。
「諸行無常,為生滅法,生滅滅已」,這個就是到了原始、亙古、完整靈性,表達終極意識那個地方了。「生滅滅已」,終極意識那個地方就是「生滅滅已」。「寂滅為樂」,「寂滅」就是生滅歸入到了無生的覺性——寂滅為樂。「寂滅」,寂滅的是什麼?寂滅的是生滅的分別。就說是宇宙終極意識的那個存在感,從存在的生命光明表現當中,解脫了存在的制約,甦醒了無生普照的莊嚴智慧,這就是法界的完整。
「覺海性澄圓,圓澄覺元妙,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。」聽清楚,「所立照性亡」,「所立」,「所」就是宇宙終極意識,「立」就是靈性,「照」就是覺性,「照性」就是覺性和空性,就消失掉了。「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」,「迷妄」就是原始純粹的光明,呈現出來了靈性完整的國度,那就是天堂,這就是「迷妄有虛空」。「虛空」嘛,祂是存在感,就是「虛空」嘛。
「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」,因為有了光明,就會有了光明的倒影。倒影對於生命的不同層次的折射,形成了純靈透過於生命之光,折射在不同層次眾生的境界,這個就是「知覺乃眾生」。這就是靈性宇宙的變易生死的這個過程。這四句偈呀,這四句偈境界很高了。但是一般的人只能聽到這四句偈,但是他不知道背後的內涵指的是什麼。
我再給你們講,就是我這一生當中,最崇拜的兩個「人」。就對於我,今天我已經是一個大菩薩了,我已經是入了佛地的一個準佛陀了,但是你說我內心當中,我崇拜的「人」,真正能讓我堪稱為我的導師、我的楷模,兩個「人」:一個是觀世音菩薩,一個是文殊菩薩。這兩個「人」是我的,祂們算是我的兄長吧。
那個耶穌呢,那個是我生命的父親;釋迦牟尼佛是我智慧的父親,這兩個是我的父親。那個觀世音和文殊是我的兄長,就是我跟祂們的輩分是一樣的。30年之後我就是祂們。30年之後,你們記住我今天說的這句話——我就是觀世音菩薩,我就是文殊菩薩,不會有任何差異,很圓滿的十地菩薩。到今天為止,我應該是八地的第六層了。
「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,如是漸增,聞所聞盡」,這個就是見精能見的性質。「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」,就說是所見內涵,無法再制約能見的性質。「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,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,這個就是亙古、原始、完整的純光,呈現出來靈性天堂——「空覺極圓」。
「空所空滅」,這個就是我6年之後。「生滅既滅」就是6年之後的,大概再6年或者再10年。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」,這個就指的是終極意識。「生滅既滅」,這個就是釋迦牟尼佛聽到的那一句偈子: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。
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,那個就是宇宙終極意識裸然現前了。然後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」,就是覺性取代了終極意識,終極意識從靈性廣袤無限的原始、亙古、完整當中,不被完整所存在,就甦醒了終極意識背後,那無生無滅、普照十方的覺性,那就是十地菩薩,也稱為「佛」。
那個就是講的「諸行無常,為生滅法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」。那個「樂」,就是無生普照的圓滿。那個「樂」,就是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,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,這個就是法界的大樂。那是究竟普照、智慧圓明、慈悲圓滿、周遍無礙的諸佛的莊嚴。
你們好好去體驗一下,這個三段語言,祂們中間的相同之處。我們為什麼相信佛經呢?因為祂背後講的義,是不變的、不動的。祂為什麼不變不動呢?因為祂是無生的,祂是空性的,祂不可能被生滅的現象境界,所觸及,所改變。所以說,一切生滅現象境界,只要方向對,最終的那個點,最終那個性質,是同一個空性。所以說,就沒有離開眾生的佛,也沒有離開佛的眾生,這就是「煩惱即菩提」。
我再重新給你們念一遍啊。「諸行無常,為生滅法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」,這個是釋迦牟尼佛聽到的。「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,如是漸增,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,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,這個是靈性天堂。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,這個是宇宙終極意識。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,這個是覺性。
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」,十地。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,人無我,法無我。就這最後一句話——「獲二殊勝」,這個就是佛的境界。什麼叫「二殊勝」?人無我,法無我,不生不滅,究竟涅槃,這個是佛的境界。
就這一句話,涵蓋了多少修行者,生生世世多少萬年的修行經歷!所以說,我為什麼對觀自在菩薩,佩服得是五體投地?因為只有我這樣的生命,只有我這樣覺醒了生命本身智慧的大成就者,才能知道祂們的偉大,知道吧?
再給你們講,再重新念一遍。「覺海性澄圓,圓澄覺元妙,元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。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,想澄成國土,知覺乃眾生」,這個是文殊菩薩的。文殊菩薩是講的,從覺性到宇宙終極意識的過程,從宇宙終極意識,到見與所見分別境界、三界六道眾生的過程。
而觀自在菩薩是從眾生的角度,講的是,到了見精,「初於聞中」,「聞中」就是見精。「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」,這個就是見精在,就是能見的清澈,在所見的內涵當中,解脫所見內涵,就「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」。他一定是內涵嘛,內涵才會有「動靜二相」嘛。「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」,他就會甦醒了見精能見的清澈嘛,對吧?
「如是漸增,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,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。」「聞所聞盡」指的是見精的清澈。「盡聞不住」,見精不再被所見的內涵所牽動、所制約,他變成見精本身的清澈的時候,就是「盡聞不住」。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,這就甦醒了你的知覺內的那個靈性,那個靈性祂本身是完整、原始、亙古、永恆的智慧。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,這個就是靈性的完整。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,靈性的完整消退了,浮現出來靈性完整的性質——宇宙終極意識。這講的是多麼多麼真切、多麼多麼深邃、多麼多麼圓滿的,宇宙的實相啊!
現在我就在一步一步地履行着這個實相。當我到了這一步的時候,我才知道觀自在菩薩講的是什麼。祂講的真的是對呀!你說我怎麼可能不去崇拜這兩個人?你知道什麼叫崇拜?你夠得着的,才叫崇拜,你知道嗎?
對於像是耶穌那種究竟的愛,對於釋迦牟尼佛那種圓滿的智慧,那種崇拜的話,有沒有?因為祂們對於我而言,對於我的生命本質而言,祂們,一個是我生命的父親,一個是我智慧的父親。那個東西,你不能用「崇拜」而言,你夠不到祂們,知道吧?你只能說是一種信仰。對,我對於釋迦牟尼佛,對於耶穌,是信仰,那是我生命唯一的信仰,最堅貞的、最堅固的、最原始的、最渴望的信仰。我活着是為了信仰而活,我也可以為了我的信仰而死。但是我對觀世音菩薩,我對文殊,是崇拜,你知道,「崇拜」帶有感情色彩。
換句話說,我說一個不要臉的話:祂們是我的兄弟,祂們是我的兄長。30年之後,我會成為祂們,這個我可以百分之百、百分之一萬、百分之一千五百萬地肯定。因為我現在走的道路,就在印證着祂們曾經說過的法。我們是同等性質,甚至於接近於同等境界的同一類生命——是證入佛地的大菩薩。
如果不是今生我有這種使命和願望——要將東西方兩種亙古的智慧,合在一起,今天我所證到的這些「人成神,神成為光,光解脫生滅境界,從生死當中永遠超越」的這種方法,我只會留給釋迦牟尼佛這樣的人,我只會留給他。
因為這種人,是一心求法不計生死的人,他值得,他配得上。他配得上我用盡我的生命的全部,流盡我生命所有的心血,踐踏着我的軀體,踐踏着我的青春,踐踏着我的血液和我的信仰,走出來的這一條解脫死亡的真理之路。只有這樣的生命配得起。這樣的生命我對他是沒有任何索取的,沒有任何索求的。
換句話說,你貢獻給我什麼,我都是樂意的。你貢獻給我,就說是一把草,你從地上那個垃圾箱裏面,撿了一塊半個饅頭,你供養給我,我都會吃掉的,因為你貢獻的是你的信仰。就是我要釋迦牟尼佛這樣的靈魂,這樣的靈魂在我心底裏面,比什麼都重要,比一切都重要。
唉呀,如果一個人的信仰啊……每次想到這件事,我都很痛心。就過去,我在整個修行過程當中,我遇到過一些靈魂境界很高的人,真的是靈魂境界很高的。他們已經到了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這個地方,他們是從靈性宇宙下來的。
後來在修行境界當中,喚醒了靈性對於天堂的記憶。但是最後卻因為對於自我的維護、對於自我的熱愛,而他的心識選擇了這具肉體,而遺忘了靈性的真實、清白與純潔。他的靈性睡過去了,那麼他的心、心靈的認知,結合意識,就會變成了他的人格。
這種生命,就真的真的很可悲,你知道嗎?你知道什麼叫「買櫝還珠」啊?我看重的是他盒子裏面那個珍珠,我才會對你好的。但是你卻認為我看重的是你的盒子,而把那個珍珠扔掉了。當那個珍珠沒有的那一瞬間,你這個盒子對於我是一錢不值的。
我不是人世間的一個教主,我不需要人們對我的崇拜,人們給予我錢財供養,人們對於我,賦予我驅使人世間的這些奴隸,為我做牛做馬的這種權力——我是不要的。我是修行的人,我只要真理。在人世間,我只要釋迦牟尼佛那樣純粹、究竟、虔誠的靈魂,那種靈魂值得我付出一切。
要是碰着這種靈魂,如果真的能碰着釋迦牟尼佛那樣堅貞、純粹、勇猛,而徹底純潔的靈魂,我是願意付出一切的。就是你不是個窮鬼嗎?我養着你。我作為一個導師,雖然我也很窮,但是我願意養着你。就像是那個瑪爾巴上師,去培養那個米勒日巴佛一樣。神只看重神,你知道嗎?我不看重人類的,因為人類在我心目當中,是必死的鬼。鬼,你有什麼資格,讓神看重你呢?
就是你今天,對於這一尊人間的真神大菩薩的頂禮,那是你的榮耀,那是你的福報,不是我的福報。我什麼都不要的。我不要你們的恭敬,不要你們的崇拜,不要你們組織起來對於我的任何的幫助,更不會要你們的一分一毫的錢,也不會讓你們為我做任何事情。我們就是萍水相逢的,我們這輩子,永遠都不會有親身見面的機會。我對你們一無所取的。
所以說,頂禮這具身體內在的智慧,祂會為你的靈魂,培育生命未來的福報、榮耀,以及解脫的這種善緣。但是我對於你們,卻沒有任何的索取。因為一個鬼嘛,一尊神能對鬼要求什麼呢?雖然我在人世間是個窮鬼,但是我也不會要求你,將你的這些可憐的物質,就說是我去佔有,那個簡直是對於我信仰的玷污了。
這個法不是我的,這個法是十方如來的。我是依據着十方如來的智慧而覺醒的,我不可能去出賣我的信仰,不可能去出賣十方諸佛對於我的信任,到人世間去換取這些財富、名利、物質的。所以說,人間的任何東西,我都不會索取。
我想要達到30年之後那尊佛的代價,就是要徹底犧牲我後半生所有的生命,變成一個,人家叫什麼來着,叫「苦行僧」。就是後面30年,我以一個苦行僧的心態——一無所有、一無所得、一無所取的心態,在人世間,過完我後面的這個30年。從50歲一個中年人,變成一個徹徹底底老頭子,放棄我今生所有的慾望、願望、期望和渴望,我才能夠順順利利地,達到30年之後,那一尊佛的究竟莊嚴的清白。
我今生,我在人世間什麼都沒有,寂寞無聞、寂寂無聞、貧寒悲苦、清白清貧,這才能對得起我的信仰,知道嗎?就是我的一無所有,才能夠保證祂的莊嚴圓滿。反過來講,我如果借助於祂的智慧和威嚴,滿足了我人世間這個人的,任何一絲一毫的心念動機,我就是鬼,明白嗎?我等於說,出賣諸佛的智慧和威嚴,為我這麼一個人格自我的渴望,換取人世間的財富,我就是一個無恥、下流、卑鄙、要下地獄的鬼。
所以我為什麼說,是凡把佛法帶到人世間來,要在人世間形成宗教的,最終的結果都是無間地獄呢。佛法只讓你出離,佛法的核心是出離心,只有出離才能覺醒的。人生是一場夢境,沒有任何一個神,沒有任何一個正覺者,渴望在夢境當中,成立一個虛幻不實的世界的。離開夢境,離開夢境不再被因果相續的境界,所束縛了你的靈魂,在那一刻,你就是覺醒了過去未來,智慧普照十方的莊嚴的佛。佛是覺悟的意思。
所以說,我跟你們人類的這種關係呀,就是對於我是無償的——我對你們是無償的。但是,真正能讓我看重的,就是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的弟子,一句話——絕對虔誠,為了真理可以不惜生命的。這樣的弟子值得我去養的,雖然我也很窮,但是我願意,就是我有一口饅頭的話,我會分一半給你的,我得保證你和我都不餓死,然後咱們兩個可以共同地去證果。這樣的生命很少見。
我為什麼對我自己很相信呢?因為我就是這樣的生命。我這一輩子活着,只為着兩件事:一個是為了我的信仰而活着。我信仰的是什麼呢?信仰的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和耶穌那平等究竟的愛。第二個,為着我的良心而活着。我的良心不能撒謊,我的良心不能為我自己,我的良心不能夠見死不救,我的良心不能夠見到那些弱小的孩子受到屠戮、受到欺凌威脅的時候,而視若罔聞,這是我的良心。就是我這一輩子,就在為着這兩件事情而活:一個為真理,一個為良心。
我有的時候覺得呀,我說的話是不是挺狂妄的?可是我看我自己內心的動機,沒有。我不愛我這個自我的人格,但是我卻非常相信我這個人格背後的虔誠心,我對我自己特別相信。因為我正在做的,我已經做到的,就是類似於釋迦牟尼佛這樣,以身殉法的這種精神。
祂以身殉法,是因為祂的這種對於真理本能的渴望。釋迦牟尼佛多了不起呀!我之所以能做到像釋迦牟尼佛那樣的以身殉法——只愛真理,不愛自己,為了真理可以去犧牲自己,可以去粉身碎骨,不是因為我像釋迦牟尼佛那樣,想要參透宇宙當中的奧秘,不是的,而是因為我見過「祂」。
在我很小的時候,我就見過「祂」,五六歲吧,反正剛有記憶不久我就見過「祂」。然後到往後的話,大概每隔幾年,每隔兩三年見過「祂」,見「祂」一面。直到今天,大概我2個月能見「祂」一次。
當我見到「祂」的時候,一切的一切,時間、空間、世界、輪迴生死,一切的痛苦、一切的渴望、一切的人格、一切的輪迴當中的每一個事,全部都消失了。或者說,生死輪迴的過去,全部都在當下展現了。
當下展現,就證明展現的就不是你。就像是我看到我的手,眼睛是永遠看不到他自己的,他看到的一切都不是他自己,對不對,是這個道理吧?當我見到「祂」的時候,過去和未來,一切曾經的我和我的世界,全部都是浮現在眼前的。
而那種究竟、莊嚴,那一種浩瀚的慈悲和平等的清淨,那個是我太熟悉、太熟悉、太熟悉,那個才是我最原始、最真切,從來沒有改變過的我自己呀!我是在找我自己而已。我不甘心、我不情願在人世間做一個鬼,我也不甘心、不情願在人世間做一個教主,因為我是「祂」。「祂」那個地方,才是我最熟悉、最原始,從來沒有改變過的地方。
現在我越來越接近「祂」,現在我已經進到「祂」的心裏面去了,而眾生,全部都是在「祂」的身光當中。而我現在已經進入了「祂」那個光明的智慧當中了,就是我跟「祂」的智慧,現在是同一個身體了;就是我內在覺醒的身體,就是「祂」的智慧的表現;就是我們倆現在是同一個生命了,只是程度不一樣。
等到我完全回歸了,那個我無限熟悉的自己的時候,像今天所發生的這一切,像我今生所誕生的每一天,和我過去我的靈魂感知力當中,誕生過的我無量劫的過去,在「祂」那個地方,就是一剎那之間發生過的一個錯覺而已。
「祂」是從來沒有被發生過的,「祂」在一切發生當中,都是當下圓滿、清淨慈悲的。「祂」就是一切世界,一切世界當中,都是「祂」的周遍清淨。這就是「生死本涅槃」,這就是「煩惱即菩提」。
唉呀,特別特別感慨。你說神話傳說,他怎麼就變成真的了呢?人怎麼就真的能成神了呢?這個已經不是認識,不是境界,而是一種生理上的反應了。他是在我肉體細胞當中,細胞對於外界空間變化的儲存記憶,現在已經開始分解離開了我,不再蒙蔽我見精的清澈。見精的清澈當中,我整個前半生的人生,人格形成的整個過程,都在消散過程當中。那麼,這具身體之內,未來就只有見精了,只有那能見清澈的自由,完整而浮現出來光明的生命,這就是神到人間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