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定義生命?——壹

2021年12月31日 14:20

 

在三界內,是以具備「知覺與體驗」的個體,稱之為生命。

 

舉例說明:在一個大宴會廳內,熙熙攘攘幾千人。

 

嬰兒見到的,只是媽媽的笑容,感受母親的溫暖。至於其他一切,他雖見到了,卻視而不見。

 

因為對嬰兒而言,其餘的事物,在他的心靈認知中,尚未形成體驗,沒有體驗凝固,心靈認知就不會攝取意識,形成概念。

 

意識概念,與心靈體驗結合,才會形成人類眼中的世界。

 

如果體驗與概念沒有固化,嬰兒所見到的,都是未知且陌生的,也可以說是,視而不見。

 

孩童見到的,是形形色色的飲料,與琳琅滿目的糖果。

 

因為孩子對飲料和糖果有過體驗,並且頭腦記憶中,形成對糖果體驗的概念:這是巧克力,那是水果糖,是甜的是酸的。體驗儲存在心靈認知中,概念儲存在頭腦意識中。

 

心意相續,牽引認知,孩子的心意被曾經體驗的習氣牽動,眼睛中只見到了,心靈體驗所期盼的感受。

 

青年人見到的,是同齡的孩子。

在荷爾蒙爆棚的,青春洋溢中,青年人的目光,只會追隨自己心愛的人。

 

那個女孩真好看,怎樣才能引起她的注意?

這個女孩氣質高貴,怎樣才能接近她,又不引起她的反感?

 

如何在眾人之間,展現自己的才華,能夠吸引到中意女子的青睞?

 

這是年輕人精神集中,心心念念所想的事情。

至於宴會廳中,其他人其餘事物的存在,對於他而言,僅僅是眼睛看到了,內心卻並沒有見到。

 

中年人見到的,是親朋好友,是對自己生活有利的人物。

這個是某局的局長,那個是大公司總裁,這個是我的上司,那個是我的下屬……

 

如何進入上層社會的圈子,如何展現自己的價值,讓其他領導賞識我,能夠結交對我事業有幫助的人。

 

因為生活的壓力,對於事業上升的渴望,對未來生活的期許,宴會廳內,中年人只能見到,內心對利益衡量,所形成的功利動機。

 

宴會廳,對於中年人而言,只是社交場合。

 

他們眼中看到的,是利益的交換。對於利益以外的事情,他們即使看見了,內心也是見不到的。

 

家庭婦女見到的,是桌上菜餚的品質,心中所想的,是如何給孩子留下可口的飯菜。善於社交的女人們,笑靨如花的臉龐下,隱藏著挑剔的眼光。

 

這個女人身材保養得不錯,那個女人手裡提的包包,看上去像是限量版,這個闊太太脖子上戴的項鍊,看上去很昂貴,不知道是不是假貨?那個女人化妝真精緻,回頭得加個微信,向她請教一下。

 

廚師見到的,是桌子上,琳琅滿目菜餚的種類。

 

內心琢磨著,這些菜品的製作工序,自己做的菜餚,是否可口,能否獲得大家的好評。

 

好酒之人,眼中只看見了好酒。

這是茅台,那是五糧液。

 

好煙之人,眼中只看見了香煙。

這是中華煙,那是和天下。

 

負責安全工作的保安與警察,

他們見到的,是一個個形跡可疑的人。

 

試圖從每一個人,微細的舉動中,窺測到危險的破綻。

在危險尚未發生之前,就將不安全因素,扼殺在搖籃裡。

 

滿桌的菜餚酒水,他們是視而不見的。

 

宴會廳內,熙熙攘攘,熱熱鬧鬧,千人聚會。

每個人眼見的事物,都是統一的,不變的物質環境。

可是每個人心靈中,所見到的認知,卻截然不同。

 

這是為何?

 

因為,眾生皆以自身妄想,所現具體世界。

 

如何定義生命——貳

2021年12月31日 15:47

 

大宴會廳內,熙熙攘攘,形形色色幾千人。

 

嬰兒,少年,青年,壯年,老年人……

 

各類職業,各種身份,摻雜其中。

 

人們所處的物質環境,是統一的客觀現象。

 

可是每個人所見到的事物,卻因主觀願望的不同,而有了內涵境界的差異。

 

宴會廳,就是三界眾生的「共業」。

 

所見境界的內涵,是個體生命的「別業」。

 

眾生依據自身的妄想業障,主觀心意所現世界現象。

 

現實世界,真真切切,實實在在,是由眾生心識,意識投射所現的「名稱與顯相」。

 

在熱鬧非凡的宴會廳中,人們交杯換盞,熱情洋溢。

 

突然間停電了,宴會廳內一片漆黑。

 

小孩哭,大人叫,一時間混亂不堪。

 

剛才人們眼中所見的,富麗堂皇、光彩奪目的世界,因停電而陷入黑暗。

 

此刻,無論大人還是孩子,內心都充斥著緊張。

 

因為人們內心知道,停電了,生活陷入困境中。

 

知道停電的心靈確定,與見到光明宴會廳的,心靈明了,是同一個明了。

 

你處在光明中,心靈確定明白,你看見了世界。

 

停電後,你看不見世界,內心依舊明白,此刻你看不見世界。

 

所以,你看見與否,並不在你的眼睛。

 

見到,與沒見到,是心靈見性,通過意識分別,所展現出的境界差異。

 

內心清醒的「見」,並不會因為,眼睛見到世界,而增長了「見」的清澈;同樣,內心清醒的「見」,也不會因為,眼睛看不到世界,而減損了「見」的明晰。

 

無論意識如何分別事物,內心見到事物的清澈,並不會因為意識的分析,而改變了見性的純淨。

 

你見到猛獸感到恐懼,你見到天使感覺舒適。

 

內心能見,清醒確認,不會因為所見猛獸而蒙塵。

 

心中見性,清澈明了,不會因為所見天使而榮耀。

 

見,是眾生身語意的核心。

 

好了,下面所說的,是關鍵的核心。

 

心中見性,如果,被意識分別,被眼睛所見,被耳朵所聽,被身體所觸,被鼻子所嗅,被舌頭所嚐,被諸種境界所牽引、所蒙蔽、所帶動、所沉迷。

 

被六根,眼耳鼻舌身意所帶動。

 

受六塵,色聲香味觸法所蒙蔽。

 

心隨意轉,墮落塵境,心意相續,境界輪轉。

 

你就是凡夫俗子,你就是生死輪迴中,不見天日的鬼魂。

 

心中見性,被六根六塵蒙蔽,裹挾,沉淪在所見、所想、所觸、所聽、所聞、所嚐的體驗之中,受到境界慾望的薰洗,結合意識形成的概念,形成了粗重膚淺的感受思慮,被思慮感受所包裹的「見」,就是我們通俗所說的「靈魂」。

 

眾生雖然肉體活著,心中見性,卻沉迷慾望習氣,造就惡業妄念,渾渾噩噩,如行屍走肉般,心靈無法阻止意識的分別,心靈無法阻止慾望的牽動,心靈無法阻止身心的行為。

 

心靈無法阻止,身語意對心中「見精」的侵入。

被身語意所污染的見精,就註定被妄想習氣的川流,帶入境界輪轉的因果,輪轉的境界,就是三界六道,因果的兌現,就是生死現象。

 

因此,凡夫俗子,是無力解脫生死輪迴的。

因為你找不到自己的真心,

錯將身語意,眼耳鼻舌身意當作自己。

 

對於凡夫俗子而言,真心就是心中的見性,

那能見一切,明了一切,覺知一切,卻不被所見境界,所蒙蔽所帶動的,內心清澈清醒。

 

體察、覺察、體悟、感受自己的內心,尋覓到,心中能見世界的,清醒明了,這就是修行的基礎,也是修行的核心,更是修行的道路,也是修行的方向。

 

唯有明心,方可見性。

 

如何定義生命——叁

2021年12月31日 17:15

 

唯有正法修行者,可以反觀內心。

 

忘卻現實世界中,一切生存的環境因素。

遺忘身心意識中,所有慾望妄念的執迷。

 

隨著心中渾濁的貪婪慾望習氣,不斷簡化淨化,單純透明,直至消散,最終熄滅,

 

內心的見性,就會在慾望感受、習氣妄念消散的過程中,逐漸一層層地,展現出見性的本體,以及展現出見性的深層面目。

 

這個過程,就是解脫生與死的過程。

 

見性,見精,心靈明了,心靈清醒,是一個東西。

就是此時此刻,你心靈深處,

明白自己在做什麼的,清醒確認感。

 

隨著蒙蔽心靈認知的,心靈慾望感受淨化,

同時同步地,你的頭腦中,積聚的概念記憶,

就會同時得以淨化。

 

任何思維,都在感受中形成。

 

任何概念,都在體驗中形成。

 

任何境界,都在認知中形成。

 

感受單純了,思維就會淡化。

你會發覺,自己想不起來,曾經熟知的思維模式。

 

體驗淨化後,概念就會消失。

你會覺察,自己回憶不起,曾經熟悉的概念記憶。

 

認知分解後,自我與世界,就會消失。

你會極度震驚,會深刻驚訝地覺知,

原來活著的自我,以及自我生存的世界,

根本上只是內心境界,投射出的巨大幻相。

 

原來,活著的身體之中,

並沒有,一個真實不變的自己。

所謂的活著,僅僅是心願與意識,

概念與體驗,相續形成的妄念境界而已。

 

原來,活著的世界之中,

並沒有,真實不變的物質世界存在。

所謂的世界,僅僅是,物質因素的積累,

是各類元素、物質因素、能量微粒的層層疊疊組合。

在具體的、客觀的、現實的,物質現象下面,

確實沒有,任何固有不變的,名稱與性質,是真實存在。

 

原來,世界真的是,體驗與概念相續的組合。

原來,自我真的是,心對體驗與概念的認知。

 

自我之內,沒有主體;世界之下,沒有本體。

 

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;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。

 

這才是宇宙世界的實相,這才是三界生命的實質。

 

人無我,法無我。

 

隨著心靈境界的淡化,淨化,透明,分解,

心靈認知,也就同時淡化,昇華,透明,分解。

 

法無我,則世界只有名相,名相之下,實無世界。

人無我,則自我只是認知,認知之內,並無自我。

 

當心靈認知,隨著所認知的境界,

同步淨化,淡化,昇華,透明,分解。

 

認知,就在分解的過程中,

釋放出,在億萬萬劫的生命長河中,

被生命曾經的經驗凝固後,

封印在體驗深處的,無數無盡無量無邊的,

細膩妄念與細膩習氣。

 

這些無可計量的妄想與習氣,在心靈深層的,微觀空間中,

就會呈現出生命的形態,以及靈性的屬性。

 

這就是三摩地的開啟。

也是修行者,對累劫累世冤親債主的,超度救贖。

在這個過程中,修行者在心內世界的空間中,可以心想事成。

可以改天換地,可以呼風喚雨,可以瞬間移位到其他宇宙。

可以千變萬化,可以點石成金,可以起死回生。

 

但是,此類神通並非是,修行者自己功德圓滿後,

智慧心性,所展現的佛法神通。

其中有魔王的力量,也有神靈的能力。

或者是,外道神靈賜予的加持力。

修行者身邊會伴隨著鬼神、靈眾。

 

很多有成就的瑜伽師,就屬於這一類生命。

三摩地,是生死解脫的過程。

 

過程中一定伴有超常的體驗經歷。

此刻就看修行者,心念之間的選擇。

選擇利用能量滿足私慾,你就跟隨了魔王。

選擇堅信真理,以無私清淨作為標準,

你就追隨了如來。

 

其中的境界很危險,如果心靈經不起誘惑,

如果自我體驗深重,不願意捨棄自我感受,

自我的貪婪執念,在三摩地幻境中,隨著體驗分解的過程,

就會由貪婪執念,聚合累世妄念習氣,

在高層空間,形成新的身心靈體。

身心靈,就會折射自性光明,在高層空間投射出新世界。

 

這種世界,是心識慾望,貪婪執迷的投射。

往往會顯得金碧輝煌,富麗堂皇,驕奢淫逸。

但是,當修行者通過正法修行,積累的福報消散後,

修行者,會隨著心靈固化後的貪戀,妄念凝聚後的自我,

墮落地獄深處。

 

歷史上,很多很多有成就的修行者,

都沒能通過慾望,以及自我維護的死關。

 

唯有堅貞純潔的修行者,以純潔心靈接納一切,

就可以在安寧心地中,溫暖善解累世宿緣。

溫暖寬恕超度了眾生,接納諒解就解脫了靈魂。

 

當三摩地的過程,淨化昇華到最終一步,

心識儲存的,累世妄念習氣,都得以淨化分解,

心識最深處,基本的認知,也就變成透明的確認。

 

這一步,就是到了想,形成的最初。

想,思慮,是個體生命,有形體眾生的生命基礎。

 

想,隨著所想境界分解後,想,本身也就消失了。

就好像,肥皂泡,消失在水中。

 

肥皂泡,就是眾生內心的自我。

肥皂泡折射的光彩,就是世界。

 

自我的肥皂泡熄滅,也就沒有了生死輪迴中的人。

世界的肥皂泡熄滅,也就沒有了留駐生死的世界。

 

修行者,就踏出了生死。

以無量光芒的形態,永恆存在宇宙之中。

可以在三界內往來自由。

與天同壽,自在光明,無量法力,永恆不滅。

 

如何定義生命——肆

2021年12月31日 17:52

 

此刻的修行者,心中見性,

已經昇華擴展,形成了,身心內透明的,獨立空間。

 

見性轉為了覺知。

覺知呈現出空間。

 

空間是安寧的,透明的,極樂的,光明的。

修行者,每時每刻,沉浸在輕柔溫暖的,廣袤無垠安寧中。

以無邊無際,無始無終的空間,展現出新的生命形態。

 

空間內,細膩光芒的流動,越來越透明淨化。

安寧中,細膩思慮的殘留,越來越淡化遺忘。

 

最終,空間呈現出,覺知的性質。

最終,安寧呈現出,覺受的敏銳。

 

覺知,以敏銳覺受體現出——空間。

覺受,以單純覺知呈現出——存在。

 

此刻,覺者即所覺,覺即所覺者。

 

一念空滅,世界坍塌。

被覺知,鎖在存在中的,本初覺性徹底甦醒。

 

宛如目光,在沉迷所見的景象中,甦醒了清澈的性質。

宛若夢醒,睡醒覺的人,清醒中留不住一縷夢境。

 

此刻的生命,已經失去了形體意識之束縛。

生命是完全的智慧,以圓滿光明予以呈現。

 

生命宛如目光般清澈普照。

無生無滅,無來無去,無垢無淨,不增不減。

清淨圓滿,莊嚴十方,智慧無限,光明普照。

 

三界茫茫宇宙,層層蒼穹,於普照十方大智慧中,

宛若流過指尖的沙塵。

 

這是法界,是眾生意識身心,

完全分解後,覺性綻放的光明境界。

 

我也是一個月前,剛剛進入這裡。

法界,是圓明覺性所呈現。

 

覺性,性空,所以遍及一切。

覺性,體明,故而普照十方。

覺性,離幻,因此智慧無漏。

 

覺明空一體,本質不可說。

猶如目光清澈,明曉前方。

 

明曉的清醒,卻不是意識分別,可以形容可以闡述的。

 

法界,是光構成的宇宙,圓滿的佛,是無相的清淨光。

周遍一切,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。

於光明世界中,解脫了光芒形態,超越了明晰性質。

寂靜無生,如如不動。

 

大菩薩就好像,沉浸於景象中的目光,甦醒了清澈的性質。

如來則好像,甦醒的純澈目光,回歸到射出目光的眼睛中。

 

眼睛永遠看不到自己。

故不可得,無所得。

未曾發生,不可說。

若言如來有少法可得,即名謗佛。

 

法界中,不同的光芒形態構成了,

無限無際的,燦爛輝煌宇宙世界。

任何世界中,虛空遍滿金碧輝煌的光明宮殿。

琉璃鋪地,寶石為樹,神靈仙眾,層層疊疊充滿世界。

 

光明世界,是相互輝映,相互融洽的。

猶如蠟燭光、燈光、手電筒光、汽車大燈、太陽光,

雖然光芒形態各異,可是光明的性質是一體一性的。

 

光芒世界之間,猶如光與光,互融互透。

光芒與光明,是覺者智慧的呈現。

光明是智慧的無礙本性。

光芒是智慧的圓滿程度。

光芒越清淨光明越圓滿。

 

因此,眾生的光芒形態,與法界光明體性相融。

也就是眾生與覺者,心心相印。

 

法界的形態,越往上越不可說。

因為身心語言,意識思慮,已經無法觸及到神聖。

就好像,陽光下的陰影,無法直面陽光本體一樣。

 

用人類境界的內涵來說,

法界是,抽取生命之中,兩種特質的精華構成:

 

慈悲與智慧。

 

無私能產生慈悲,純潔可形成智慧。

接納是慈悲體現,寬恕是智慧所成。

 

修行者,圓照身心內在,解脫顛倒妄想,

 

就成就了十方佛土,就超度了三世眾生。

 

 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