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頂禮老師,唯識說,覺悟者證得法身後,會轉第六識(意識)為妙觀察智,同時意識脫落。《生死河》中提到的心識,弟子認為是指第八識(阿賴耶識)。那麼,意識與心識之間的關係如何呢?

 

在證得法身前,是什麼力量推動著意識在分別呢?證得法身後,第六識(意識)轉為妙觀察智,既然意識已脫落,意識的「善分別諸法相」是如何實現的呢?

祈請老師慈悲開示!

 

答:這個問題很好。

類似於人類想了解,魚兒在水中是何種生存體驗。

我用人類可體驗的感受,去描述真神的「生命」狀態。

 

第一個問題,何為「意識」?

 

「意」與「識」,是兩種東西。

你天生近視眼,一千八百度的高度近視眼。

摘掉眼鏡後,你的眼睛什麼都看不見。

可是,看不見景象的眼睛,並沒有失明啊。

能夠「看」,卻看不清的眼睛,就是「意」。

 

戴上眼鏡,眼睛看到了具體清晰的景象。

眼鏡,就是「識」,景象,就是「思維與記憶」。

 

眼睛只有看的功能。

而眼鏡,擁有「具體化」景象的功能。

「意」,只有分別的能力。

「識」,是「意根」分別細化的延伸。

「意」與「識」結合起來,形成了「思想」。

思想,包括了兩個部分。

思考問題的「我」,與,我所思考的「問題」。

呈現出我們的主觀意圖,以及,思維體系。

 

你看,嬰兒剛出生時,「意根」完整,卻沒有思維「識」。

所以,嬰兒的頭腦「意根」,就好像高度近視眼一樣。

具有分別的能力,卻無法形成具體細緻的思想。

就好像高度近視眼,無法分別,眼前看到的景象。

嬰兒的「意根」,能夠分別,身體感官感知到的周邊信息。

「意根」卻無法對信息,形成具體的感受與應對。

 

當「意根」捕捉到,身體感官對周邊信息的反饋。

信息反饋,引動心靈體驗,形成了具體的生理感受。

感受與「意根」結合,形成固化的「分別體驗」。

分別體驗,牽動「意根」,形成了明確的「概念」。

 

比如說嬰兒餓了,這是生理體驗推動心靈感受。

感受通過哭泣表現出,要吃奶的意圖。

 

母親餵奶,這是周邊信息,對嬰兒意圖的反饋。

嬰兒的生理體驗,通過心靈感受,與頭腦「意根」結合,

表達出來的哭泣「訴求」,與周邊信息「母親」的餵奶行為。

經過反覆重複的驗證後,

嬰兒的心靈認知,就會對生理體驗,心靈感受,

以及「意根」之間的相續,形成習慣性的「確認」。

這個「確認」,就是「識」。

「識」,是「意根」對生理體驗,

與心理感受的,「具體化」細緻分別。

 

意與識,一旦結合起來,

外界的信息反饋就會形成,具體而完整的「世界」。

就如同,高度近視眼,戴上了近視眼鏡。

原本只能「看」,卻看不見的眼睛,從此就看到了清晰的世界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仔細聽啊,第二個問題,是「意識」與心識之間的關係。

 

剛才說了,意識的「識」,是「意」的近視眼,戴上了「識」的眼鏡。

眼鏡將高度近視眼,原本看不到的模糊,

通過分別「意」的確認,呈現出具體細緻的世界。

 

那麼,是誰在確認呢?

肯定不是「識」在確認,因為「識」只是分別體現出的結果。

肯定不是「意」在確認,因為「意」只有分別的功能,卻沒有分別的意圖。

就像你的高度近視眼,雖然睜著眼睛,卻什麼都看不見。

什麼都看不見的眼睛,卻沒有失明啊,看依舊在看。

看不見,與看得見,只是眼睛的結果,不是眼睛的功能啊。

看世界,是眼睛的功能、本能。

無論看到或者看不到,眼睛都不會失去了看的能力。

可是,「看」的能力,並不是看的「願望」啊。

 

是誰,在推動眼睛,行使「看」的功能?

嬰兒,不餓的時候,她怎會以「哭泣」,表達自己的訴求?

前面說過了,嬰兒餓了,以哭泣表達喝奶的意圖。

哭泣,就是嬰兒「意識」表現的思想。

哭泣的前一步,是心靈感受與「意根」的結合。

 

嬰兒的心靈認知,

對感受與意根結合,體現出的哭泣,

所帶來的乳汁食物,形成了認知確定。

 

嬰兒哭泣,是她的語言,也就是意識。

意識下面,是她的感受。

感受下面,是她的體驗。

而體驗中,是誰,在體驗?

是誰,將生理體驗,與心靈感受,與意識結合,

形成了「哭泣等於吃奶」的,心意確認?

 

在嬰兒的生理體驗中,

有極其細膩的「心識」思慮。

這種心識思慮,以情感覺受的形態,儲存在心靈潛意識中。

話題說到這裡,對於你們人類而言,這是一個思維的斷層。

人類對生命奧秘的認知,到此為止。

 

因為人類對生命的認知,建立在對生命形態的研究基礎上。

無論是最表面的,生命物種的分別,區分開了人類與動物。

還是在顯微鏡下,對細胞生命信息,以及遺傳基因的探索。

一定是基於「形態」存在,進行微觀世界中的,形態演化探索。

 

因為,唯有可見的,可以探索的,

可以反覆重複,反覆驗證的,才屬於科學。

無法通過客觀手段驗證的,無法重複實驗的,都屬於「主觀」。

主觀,就是不可測的,不可測就無法衡定。

不可衡定,無法數據化的,就不能歸類為「科學」。

而只能歸類為「哲學」,屬於精神領域的範疇。

 

所以,講法觸及到人類「心識」的領域內,

我就無法以,現有的科學概念,為你們開示生命的實相。

因為目前人類的科技手段,無法觸及到「心識」思慮層面。

 

但是,科學發展的方向,已經指向了「心識」的內涵。

那就是「量子力學」中的,測不準原理。

「被觀測的物質存在形態,受觀測者主觀意識的左右。」

換句話說,「你所看到的,是你想要看到的」,

「你所看到的,是你能夠看到的」。

 

這就是「意識」與心識之間的關係。

 

人類的科技,一旦跨越「意識與物質」之間的屏障,

就會發現,物質形態,就是,意識本身。

那麼,人類的科技,就會突破空間的阻隔,以及時間的約束。

將能量與意識,融合為一體的科技,

就會將人類科技,昇華為更高層級的文明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第三個問題:意識如何脫落?

 

心識,不是嬰兒出生後形成的。

心識,在嬰兒出生前,就已經存在了。

以「中陰身」的能量狀態,存在於微觀世界中。

 

心識,在你極度寧靜的狀態中。

在你徹底摒棄,這具身體與意識,是你自己的時候。

心靈體驗的極深極深處,

有一個「思慮對思慮的,自我體察」。

那種,不受身心意識干擾的「心靈自我體察」,就是心識。

心靈深處極其細膩,極其隱秘的「體察」。

「體察」,脫離了今生的身心意識,就是靈魂。

靈魂未曾投胎前,就是「中陰身」。

處於極度迷惘,近視眼的渙散狀態。

 

渙散的「體察」,被習氣牽動,尋找體驗熟悉的環境,就是投胎。

投胎後的「體察」,與新的肉身結合,首先是「體察」與生理感官結合。

與生理結合的「體察」,展現出嬰兒的心靈「認知」。

有認知,才能對生理需求,形成表達的本能。

身體餓了,認知捕捉到體驗需求。

體驗以感受情緒表達,推動感官表現出哭泣的語言。

 

哭泣的語言,帶來的反饋,是乳汁食物。

大腦「意根」,分別了,哭泣與乳汁的關係。

進而,將餓的體驗,需求的感受,哭泣的語言,乳汁食物,整個過程進行了記憶,記憶形成了「意根」最基礎的「識」,也就是分別記憶,記憶凝固了心靈感受,記憶固化了生理體驗,以後嬰兒一旦餓了,就知道以哭泣的語言,獲得乳汁食物,這個簡單的生理與心理,心理與意識的結合,形成了原始的「意識」,而意識形成的基礎,一定建立在,具體的生理體驗,與凝固的心靈感受之上。

 

而「體察」,被生理體驗,延續體察的「清澈」,形成了認知。

而「認知」,被心靈感受,擴散認知的「明了」,形成了確認。

而「確認」,被意識思維,以概念充實「充填」,形成了自我。

 

此刻,看文章的你,追溯意識的源頭。

「意」一定不源於大腦,而是源於心靈「感受中」的明確。

在明確感受的清醒中,你可以找到,清醒深處的認知。

在認知的盡頭,心意自我,已經消失不見了。

在認知的,極其細膩的微妙清澈中,

你會經驗到「心靈,對自己的體察」。

「體察」中,卻沒有一個體察的「主體」。

 

體察深處的無相微光中,卻,從未有過心靈的存在。

體察是微細的分別,分別,卻是微妙的錯覺。

心識思慮在此處,就呈現出,通往心識世界的大門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第四個問題:證得法身後,第六識(意識)轉為妙觀察智。

既然意識已脫落,意識的「善分別諸法相」是如何實現的呢?

 

心識,是極其細膩的,妄想與習氣的川流聚合。

妄想,是分別念的具體境界。

習氣,是經驗的具體化形態。

 

被習氣塑造的妄念,就是靈魂。

被妄念牽動的習氣,就是六道。

 

妄念的源頭,是妄念深處的「分別」。

分別,源於,分別本質的「清澈」。

習氣的源頭,是習氣深處的「經驗」。

經驗,源於,習氣本質的「取捨」。

 

在經驗的盡頭,就是「能量」的誕生處。

在分別的盡頭,就是「時間」的誕生處。

 

這是能量宇宙,與靈性宇宙的交匯處。

也是生死陰影,與永恆光明的交界處。

 

從妄念往內走,向上突破,就進入了「見性」。

見性中,無有所見,也無能見。

於是,妄念如同,水面上作畫,生處就是滅處。

 

心靈「見」而無所見,妄想自行解脫。

見性中,清澈明晰,無取無捨。

於是,習氣如同,冰塊上積雪,冰融雪化本性空。

 

心靈見性中,原本沒有見與所見。

因此由見性,派生出的生滅、動靜、明暗諸相,皆是幻覺。

建立在幻覺基礎上,形成的思慮心靈,認知體驗,感受情緒,意識思維,

統統都是,夢境世界中,幻覺影像在相續。

 

見性,不再被,「所見」禁錮在生死夢境中。

 

見性內在的,「知覺」就會逐漸甦醒。

知覺,是被歲月沉澱經驗墮落的靈性。

靈性對存在的經驗記憶,埋葬了靈性。

記憶形成了靈性的認知,認知就是知覺。

 

知覺是靈性「被」認知體現,呈現的夢境。

夢境中的知覺,開始在夢境中回憶靈性。

回憶靈性的夢境,投射出「見性」之所見。

見性所見的,明暗、動靜、生滅相,徹底掩蓋了知覺。

 

當見性,脫離了所見「境界」時,

知覺開始從,見性中甦醒。

甦醒的,就是知覺內的靈性。

 

是未曾被知覺記憶,帶入生死夢境的「靈性」。

靈性是永恆的光明,是完整的生命。

生命是圓滿的幸福,是真實的純潔。

生命中未曾有過分裂。

因此,眾生的個體意識,皆是夢境的幻覺。

整體生命的光明中,意識脫落,眼耳鼻舌身意,六根脫落。

 

靈性無限永恆的光明,充滿身心內在。

身體六根,猶如透明玻璃瓶上的「開口」。

光明自內而外,映照六根,熄滅六塵。

 

修行者在人間的,自我意識、思維、心願,依舊健全。

修行者身心功能,眼耳鼻舌身意,見聞覺知依舊完好。

 

可是,見聞覺知,不再是你。

你真實的自己,是身心內在,超越了身心意識的,靈性智慧光明。

光明純潔無染,明澈清晰,照破身心意識。

身心意識,自我感受,成為了靈性之你的「回憶」。

「回憶」人格,與靈性同在。

心意人格的「回憶」,卻無法觸及靈性生命主體。

就好像,影子無法觸及光明,更無法改變光明。

 

靈性在身心意識之中,猶如光明照亮黑暗。

光明中,黑暗陰影的絲毫變化,毫釐可見。

這就是「覺性智慧」,借助「靈性光輝」,將意識「轉識為智」。

 

自內而外照見「五蘊皆空」;照見「過去未來」皆是心識。

照見「我與我所」皆是妄想;照見「生死輪迴」本為夢境。

照與所照,皆是錯覺。

神聖不被形容,如如不動。

自性本來清淨,究竟慈悲。

 

至於「知覺」是否是阿賴耶識?目前我不知道。

這要等到靈性燒盡人格殘留的習氣,

覺性與靈性融合,存在感消融於智慧時,

才能究竟「覺知」存在,與靈性「知覺」的關係。

 

意識的自我,在人間的夢境中,依舊能分別,能思維,能說話。

可是,真實的永恆靈性,真正的生命本體,卻不被身語意帶動。

就好像,你在人間現實生活中,正在玩「3D」VR遊戲。

遊戲中有你的道具身份,你的意識名稱,形象性別。

可是,現實生活中,你的血肉之軀,與遊戲中的身份同時存在。

 

將遊戲中的劇情角色當作自己,你就是凡夫俗子。

這盤遊戲結束後,繼續沉浸於遊戲,等候下一盤遊戲開幕的,是靈魂。

察覺到,在「3D」遊戲之外,還有一個真實世界中的自己,是修行者。

在遊戲劇情中,脫離了劇情,開始恢復現實中自我感知的人,是成就者。

完全脫下來遊戲頭盔,從「3D」劇情中解脫。

玩遊戲的人,與遊戲劇情,全然甦醒。

寂靜周遍,平安光明,你是一切,一切如你。

見證了,你與眾生的本來面目,就是佛。

 

劇情,與陷入劇情者,本來不存在。

不存在的,就是未曾發生。

連修行都是夢幻,不可得。

就是,聖主平安性,如來寂滅海。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