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行中的兩個階段:
第一,「見」即是修。
以心靈見性的清澈,褪去心識與意識相續分別。
第二,「見」即恐懼。
以內心寬恕的溫暖,融化見性本身僵化之錯覺。
對修行者而言,只有三種內涵是真的。
「見性」清澈的明了中,見性背後的「知覺靈性」。
靈性呈現光明天堂,靈性即是生命永恆。
靈性覺受極樂自由,靈性照破誕生死亡。
靈性中沒有「見與所見」。
見性的僵化,形成,所見之錯覺。
見性派生的「心識與意識」,所投射的人生世界,
本質虛幻,毫無意義。
我們經歷的人生,不過是心靈見性內,
能見的清澈,
被眼耳鼻舌身意所見牽引;
所見的分別,
被色聲香味觸法塵勞疲倦。
我們活在「見與所見」之中。
我們就是「見與所見」結果。
毫無意義,毫無價值,毫無希望。
因為見性,本來屬於恐懼。
我們的心意自我,是源於恐懼的產物。
因為背離了靈性永恆天堂,迷惘恐懼中,才升起尋找真相的「見性」。
見性,已經是迷失生命本體的恐懼感。
由恐懼感派生的「分別心」,所投射的世界,
就體現出「恐懼感」具體的表現形態。
因此,人類無法逃離生死輪迴。
因此,人間充滿悲歡離合,恩怨情仇。
因此,愛別離,求不得,怨憎會,生老病死,五陰盛,人生諸苦折磨身心。
令世間人分分秒秒,時時刻刻,時時處處,都經受往昔所造業緣因果的報應。
這一切苦難的源頭,都源自於心靈「見性」。
超越了心靈「見性」,就突破了「生死輪迴」。
就解脫了人生八苦,就甦醒了靈性永恆,就還原了完美天堂。
唯有天堂是永恆的,是光明喜樂的,是極樂幸福的,是自由無限的。
唯有靈性是不朽的,是完整的生命,是究竟的安寧,是純愛的開放。
唯有生命是光明的,是解脫了「見與所見」分別心的,生命本初靈耀。
天堂是消融了個體心識意識的「光明靈性」。
天堂是接納眾生與世界的終極「純淨聖愛」。
純然裸然的愛之中,沒有愛與所愛的「對境」。
愛就是宇宙世界,愛就是天堂永恆,愛就是眾生之生命。
眾生與愛不可分,眾生之愛即天堂,愛的接納就是天堂。
這是第一層真實世界:愛之天堂,靈性生命。
還有第二層真實世界:無漏智慧,究竟慈悲。
智慧是靈性的昇華,慈悲是純愛的昇華。
靈性熄滅了「見性」,就解脫了生死輪迴。
不被心靈「能見」牽動,不被心識「所見」迷失,不被頭腦「意識」迷惑。
對身心自我,純然究竟地「寬恕」,就甦醒了「見性」背後的知覺靈性。
靈性自知覺的細膩覺受中,甦醒了亙古永恆的無限生命。
生命從知覺經驗中恢復了,極樂幸福的靈性光耀與安寧。
安寧就是生命,生命就是永恆,永恆就是存在。
存在呈現靈性,靈性是穿透力,穿透就是無掛。
當靈性天堂,脫離了,心靈見性。
天堂的光明,越來越,融解見性。
見性的本質是恐懼,是知覺迷失靈性天堂後,
知覺在經驗記憶的夢境中,尋找生命本初的恐懼感,誕生了見性。
心靈見性,在靈性純潔幸福中融化。
心識所見,被天堂的光明殊勝取代。
天堂就是生命的完整。
靈性純愛是唯一天堂。
天堂就是存在。
存在呈現天堂。
存在的愛,熄滅了,對所接納之愛的分別。
愛的對境徹底熄滅,愛的光明本體,就融入了清淨無生,究竟慈悲。
慈悲中,熄滅「我相,人相,眾生相,壽者相」。
慈悲無掛無礙,究竟圓滿,周遍一切,清淨不動。
清淨無生,究竟周遍,無染無掛,是名智慧。
隨著清淨慈悲的還原,
慈悲的清淨性,甦醒了,智慧的無礙無漏。
因無生無滅,而充滿一切。
因無來無去,而當下不變。
智慧是慈悲的表現,慈悲是智慧的根本。
第一層真實生命狀態,靈性解脫了分段生死。
安寧光明的天堂,超越了「見性」投射出的緣起宇宙。
第二層無生智慧普照,慈悲融化了天堂靈性。
神聖莊嚴的法界,熄滅靈性天堂與三界人間的錯覺。
第三層神聖,究竟平安性中,一切當下圓滿。
究竟慈悲中,智慧綻放的神聖,
周遍微塵蒼穹,寂靜過去未來。
神聖中,過去未來一切未曾發生。
眾生心心念念中,皆是神聖「如如不動」。
這就是煩惱即菩提。
眾生心識思量內,即是神聖「清淨圓滿」。
這就是生死本涅槃。
無論是究竟神聖之「涅槃平安性」。
或者是第二層覺性「慈悲智慧性」。
或者是第一層靈性「天堂永恆性」。
這三層真實世界中,都沒有人格自我的貪戀存在。
隔離開生與死的界限,就是心靈「見性」。
在「見性」基礎上,淨化身語意,昇華身心靈。
淨化自我意識與言行,這屬於「世間法」修行。
在「靈性」基礎上,融化身語意,脫落身心靈。
寬恕心識分別,寬恕頭腦意識,寬恕心靈見性。
見性的恐懼,融入靈性安寧中,這屬於「出世間法」。
無論出世間法,還是世間法修行,
首要的基礎條件就是:對人間自我體驗的放棄。
任何維護自我體驗,加強自我人格,
美化自我存在的「修行」都屬於入魔。
因為人格「自我」所投射的世界,永遠在分裂對立之中。
因為自我「人格」所連帶的因緣,一定充滿苦難與死亡。
想從痛苦與死亡中逃離,就要從,自我「思量」的內心體驗中逃離。
唯有純粹堅貞的信仰,可以,與自我維護的人格對沖。
因此,真正意義上的修行者,
是「向死而生」的靈魂。
唯有珍貴的堅貞信仰心,才有資格談得上「修行者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