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格自我的形成,
是經靈魂感知,融合細胞編碼,投射出的微電感受對肉體器官的熟悉。
微電感受,受肉體所反饋的信息刺激,形成凝固化的確認經驗,記憶分別,浮現出人格心意。
人格形成,是心靈感受差異化的,確認分別儲存。
也就是說:在肉體剛出生時,這具身體內只有感受,沒有人格。
或者說:人格是後天形成的,因此人們才認為「環境決定意識,人格是環境的產物」。
既然人格,是後天形成的,受外界環境所左右。
那麼人格,就可以隨環境改變,而改變人格的內涵。
凡夫是心靈感受,認知物質環境,形成的心意相續,塑造感受形成自我境界。
修行者是心靈感受,融入真理內涵,淨化心意自我,從心意背後甦醒靈魂感知。
人格是後天形成的,既然有形成的過程,就一定有改變的過程。
因此融入真理的過程,就是信仰心,脫落心意人格內涵的過程。
當信仰心的純澈,在心意相續的體系中,形成了完整的光明境界,
那麼,由肉體細胞構成的人體組織內,就會出現純光構成的「神體」。
目前,修行者靈魂感知宇宙中,見精能見的性質,清澈自由的光,
已經開始滲透進入細胞基因記憶,見精突破了細胞最基準的壁壘。
在人間這具軀體內,純澈的自由光明,佔據了百分之五十點三(50.3%)。
也就是說,這具身體內的生命內涵,佔據主體的因素,不再是人類心意,
而是見精中能見性質的清澈,攜帶純生命的純光靈性,在肉身中浮現出天堂之主。
在這具身體中,血管裏流淌的,不僅僅是人類的血液。
血管與經絡中,有彩虹般,七彩光華流淌的神聖氣息。
修行者,是「本覺下轉」,從甦醒「祂」平等寂靜的性質開始,
一步步,一層層地,展現出「覺性」智慧體,莊嚴法界海慧。
以宇宙終極意識(覺知),折射覺性,呈現出完整無限靈性天堂。
以靈性純生命的沉澱,形成的知覺懵懂,埋葬光明,透射出「見精」。
見精內,能見的性質,受所見內涵制約,浮現出因緣交融的魂魄宇宙。
被所見內涵牽引了能見清澈,能見清澈在所見境界中,凸顯出「個體靈魂」。
能見性質被所見內涵制約,塑造,沉澱,相續形成了感知境界的三界六道。
靈魂宇宙中,個體靈魂對境界世界的記憶,受宿業推動投胎於人體。
靈魂感知與細胞內信息編碼融合,在胎兒身體內,浮現出微電感受。
嬰兒的原始感受,受肉體根塵的信息刺激,形成條件反射,觸動感受形成記憶。
感受對根塵信息的記憶,反復確定,反復記憶,固化了感受,形成了認知。
隨着嬰兒體內,認知的浮現,認知結合頭腦意識,聚合肉身器官,形成最初的「自我體驗」。
隨着肉體的成長,自我體驗也隨之成熟,就形成了「自我人格」。
而自我人格,是由自我心靈認知,聚合頭腦意識,牽引原始感受,形成固化「模塊」。
因構成人格模塊的因素不同,
世間每一個人的心意,所投射出的「人生觀、世界觀、價值觀」是大相徑庭。
換個角度說:
人間世界,物質現象,人格自我,人生命運,現實環境……
你所經歷的一切,以及,經歷一切的「你自己」,都是靈魂感知蘊含因素的綻放。
這就是「宿命因緣」,也稱為「自心現量」。
「汝身汝心,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。」
「一迷為心,決定惑為色身之內。不知色身,外洎山河虛空大地,咸是妙明真心中物。」佛如是說。
修行者有幾重身體:
空明覺性,普照十方容納微塵蒼穹的智慧報身。
終極意識,浮現亙古純光,純生命的靈性天堂。
見精純澈,呈現見與所見,律法神的靈魂宇宙。
但是,我從來沒有在,細胞構成的肉體系統中,看見過神的光輝。
過去,覺性的大智慧,靈性天堂,見精宇宙,是與肉體表層「對立」的。
今日,這種光明與黑暗,神性與人性,生命與能量,永生與死亡,之間的壁壘被敲碎了。
在肉體細胞內,自我感受中,進入了神佛之光。
也就是說:構成這具身體的,物質基礎元素,已經不再是宿業因緣,浮現出的人類因素。
而是,靈魂宿業投射出的,人類人格境界內,開始緩慢而堅定地,被神佛的氣息所取代。
目前,此時此刻,在修行者的肉身形象之內,細胞之中。
確確實實,有着另外一具純光構成的身軀,與肉體重疊。
這層身體過去沒有,過去肉身與純光軀體,是涇渭分明地相對立。
現在,是肉體細胞內,開始滲透進入了,神佛純光純生命的神聖氣息。
這種氣息,與,人格自我氣息,截然不同,涇渭分明,對比強烈。
這種氣息,是純生命的蓬勃,是純光明的無限。
是:究竟的無私,呈現出生命無限的完整。
是:徹底的無我,呈現出純光自由的無限。
是:溫暖的安寧,熄滅了心意自我的恐懼。
是:真實的坦蕩,從心意分別陰影內解脫。
純生命,滲透在肉體細胞中,生命的形態是「彩虹」般致密流淌的光明。
純生命,滲透在心靈與意識,神佛的意志以「氣息」浮現在自我感受內。
這種氣息,絕對不是人間的眾生,所能具有的生命純淨等級。
這種神聖,也不是三界六道境界,任何感知靈魂擁有的內涵。
這是一種:因純潔而神聖,因無我而無限,因無私而自由,因無所得而解脫。
那是一種:言語無法觸及,身心無法體驗,心意無法確認,卻超越了現實的「絕對真實」。
寫以上內容的時候,是修行者處於輪迴過程中,最黑暗的狀態。
因此,文字的表達,會因為內在光明的喪失,而表達文字的背後,都是「境界」的凝固。
正是因為處於狀態最黑暗的輪迴過程,所以,修行者寫下這些,具體的具象的修行日記。
因為過幾個小時後,當靈性光明甦醒,當普照智慧穿透,當純澈見精拓展,
修行者,所寫出來的文字背後,就不會有境界的凝固,而是純光明的生命流淌。
沒有對比,就,無法判斷出,純光靈性與境界生命,之間的差異區別。
沒有區別,就無法對比出,神佛氣息的真實性。
若神佛的神聖,失去了真實性,僅僅變成了人類心意中的神話故事,
那麼,人世間億兆兆靈魂,就失去了解脫死亡,奔赴天堂的可能性。
神佛是真實的,「祂」超越了現實。
眾生在「祂」之中。
「祂」不被身心意識認知所「存在」。
「祂」在眾生之內。
一切存在中,過去未來當下,都是「祂」究竟不動莊嚴。
時間空間內,蒼穹微塵世界,是「祂」平等恢弘的慈悲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