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15日錄音

(文字整理僅供參考)

 

今天,我想跟你們主要講兩個內容啊。第一個內容呢,就是……哎呀,這個切身體驗的東西,和你在書本上看到的知識啊,那個是天壤之別的那種體驗。我今天想告訴你們兩個重點,不是什麼知識點啊,而是一種生命的本能的實相。

 

我特別想告訴你們的是,釋迦牟尼佛呀,就特別特別地偉大,特別特別地偉大。就祂不是講過這個……祂說一個人在覺悟過程當中,會經歷大小多少次地震嘛。經歷過大概是,就說大震有幾次,小震有多少次。

 

這兩天我的內在,我的身心內在就是,處於這種頻繁的震蕩過程當中。這種「地震」不是你們想象的一種現象。你們認為的地震,一定是現象——就是地表裂開了,然後大地在搖晃,這個都是現象。而對於一個修行者而言的話,他內在的這種震動,他是一種業障分解的過程。

 

這個就牽扯到一個特別特別讓人類難以接受的事實。就說是釋迦牟尼佛講過,我們的這個身體呀,包括我們這個物質世界呀,叫「堅固妄想」。就用字面的理解的話,就說是我們是生活在自己的想象當中。我們所認為的物質,我們所認為的自我的身體、自我的意識、自我的體驗,全部是由我們妙明真心,所綻放折射出來的一種業障凝固的堅固的妄想。這個是一句話,你知道嗎,這個是佛說的一句話。但是當你真正地體驗到祂的時候,那種感受卻是非常非常震撼。

 

我大概是在一週前吧,給你們講了一堂法,名字叫《照(佛現)》。講完那堂法了之後,那堂講法的內容,我隱隱約約記得是,覺性甦醒之後的,那種普照的經驗、狀態,和覺性的普照跟靈性之間的關係,包括跟五蘊六塵之間的這種關係。

 

我講完法了之後啊,這一週,我內心裏面都非常地……因為祂覺性隱退了……覺性無生無滅,祂為什麼會隱退呢?因為習氣在慢慢聚集,就像地面上升起霧氣,把虛空遮蔽了一樣。習氣一旦聚合,虛空就消散了,虛空透過了習氣,祂就會折射出來光明。在習氣當中的光明和習氣本身,因為習氣的這種緊密的相續,他就會顯得非常地穩固,非常地穩定。

 

你們走在馬路上,從來不會懷疑自己走在馬路上。走在馬路上你的身體,從來你不會懷疑這具身體不是活着的,對吧?這是肯定的嘛,你坐在這個椅子上,你不會懷疑這個椅子是實有的,是一把真的椅子。你也從來沒有想象過、懷疑過、自檢過,坐在這個椅子上的身體,他實際上並不存在。

 

你們絕對沒有這種考慮過,你們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意識、經驗和反思。因為你和你的世界,無比地真實。可是這個真實的底色,卻是那個習氣的川流,這個叫「變易生死」,這個叫「堅固妄想」,這個就是「色受想行識」的「識陰」——命濁。

 

而我在一週之前,跟你們講《照(佛現)》的時候呢,那個命濁實際上是破了,破開了。然後覺性一下子,就以一種無生無滅、臨在莊嚴的狀態,與這具身心當中的自我,和身心投射出來的五蘊六識構成的三界六道的龐大的宇宙,就劃分出來了這種區別。

 

整個三界六道微塵世界,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國土,從人世間的這個現象物質世界開始,到你內在的認知,到認知和意識相續之間的平行空間——另外的這種宇宙時空,外星人,這種外星科技,這種無窮盡光年才能到達的那些地外的外太空的星系。

 

再往內走,從你的認知內在,進入到了認知最初形成的微電感應,凝聚成認知,而呈現出來的能量宇宙的,像是原始森林一般,莽莽林海的,那種深不可測的、能量態的,生命的無限的空間。然後一直到能量態背後的,那種靈魂感知境界當中,就劃分出來了那種靈魂形態的,由光構成的,不同的光構成的,三界六道的所謂的這種「靈魂世界」。靈魂世界裏面,就包含了這種所謂的「陰間」,包含了這個叫什麼「餓鬼道」。

 

而這個餓鬼道啊,這一道它很奇怪,它從靈魂境界到能量宇宙之間都有。餓鬼道的生命,是存在於靈魂境界的那種光的生命,和能量宇宙當中。就是從感知力變成了微電感受、微電感應的這個過程當中,它就是陰間和餓鬼道的生命聚集的地方,那個地方非常龐大。

 

餓鬼道的生命,它裏面又劃分了不同層次的空間。越微觀的空間呢,它那個境界稍微高一點,但是它依舊是缺乏福德資糧的,所以它們也是飄浮在三界六道靈魂境界裏面,最下層的這些空間當中。而這種空間墮落成為了能量宇宙的時候,它就開始具有了能量身體。能量身就是人們所說的「業身」。這個業身,包括我的這個肉身也是一樣,他是屬於業身。業身就會被環境所制約,被環境所制約的,稱為「因果因緣的業障身」。

 

它們在那個裏面,就說是,佛經上記載,是無吃無喝嘛,就是多少年、成千上萬年、幾千萬年,見不到一滴水,但是它又很飢渴、很焦渴。它焦渴,它一定有一個焦渴的身體呀,這個身體就是在能量宇宙裏面,就呈現出來了。能量宇宙裏面,在我來看的話……因為現在是我的那個見精,剛剛突破了這個靈魂感知,進入了這種微電感受的境界,微電感受,就呈現出來能量宇宙——現在我剛剛進來。

 

微電感受,他一旦凝聚了,就變成心靈認知。心靈認知投射出來了具體的空間和現象世界。他是一層一層往下走,一層層往內走,一層一層從表面的物質現象,往微觀的能量的這種體系裏面走,從能量體系,一直滲透到靈魂感知的境界裏面來。

 

而靈魂感知,一旦進入到靈魂感知的中層,就從欲界到了色界。從色界的中層開始,他就開始有了光。然後到了色界的中層,往上到了無色界,你們就可以見到,人類就可以見到靈魂感知宇宙當中,滲透過來那道光,那道光就是人的見精。就是「能見」的性質,透過了「所見」的內涵,呈現出來了見精的光明。這個是靈魂宇宙。

 

靈魂宇宙再往上走,從那個見精的光明一直往上走,超過了色界的上層,超過了無色界的頂端的時候,就回歸到了「能見」的性質。「能見」的性質,在沒有被「所見」內涵制約的那個狀態,就是三界六道最頂端的狀態。那個就是「律法神」,那個就是三界六道的造物主,那個就是誕生「地水火風見識空」七大種性的地方,那個就是宇宙緣起的地方。

 

那麼,再往上走呢,祂就是進入到了一種深邃不見底的、沒有任何生命和人煙的,類似於夢境般的,超越了清澈,超越了清醒,但是逐漸開始蘊含了生命的,深沉的夢境般的懵懂狀態。我把那個地方稱為「宇宙的墳場」。那個地方記載着三界六道一切眾生、一切時空、一切宇宙的過去現在未來,所有的軌跡,所有的影像和片段,那個地方稱為「知覺」。

 

祂表面上看起來什麼都沒有,但是祂就是從這種具象化的,「能見」的性質的這種清澈,回歸到了一種懵懂的、沒有任何確定感凝聚的睡夢當中。但是在睡夢的那種狀態當中,卻甦醒了生命力的一段過程。知覺是一個通道,祂是一段過程。而這個通道一旦過了50%之後,那個懵懂的狀態,就開始消散了,就開始呈現出來純生命的光明。

 

純粹的生命,人類是理解不了的。所以說是,我今天只是給你們講這個東西,那是真正的、純粹的、光明的生命。「生命」這個詞,落在你們人類的耳中、眼中和心靈體驗中,生命一定是有所表現的,生命一定是境界內涵的表達。這就是你們認為的生命。

 

可是真正的生命,是完全沒有任何表現的。真正的生命,就是究竟的光、愛與智慧。祂是無形無相,因為祂無形無相,所以祂從來沒有被形象所分裂過。因為祂不存在與任何眾生的對比,所以說,祂不會被眾生的表現內涵所遮蔽。

 

真正的生命,祂超越了時間,祂也涵蓋了空間,祂是完整的生命,完整的生命當中,從來沒有被空間所拘束過。所以祂既是原始,也是亙古,更是永恆。原始、亙古和永恆是一個概念,什麼概念呢?不變易。不變易就稱為「亙古」「原始」和「永恆」——祂是完整的生命。

 

這個完整的生命,你要從生命的感受和體驗上來說的話,用幾個字可以來形容祂。第一個,純光,祂是純粹的光。第二個,祂是純粹究竟的愛。祂沒有自我,也沒有「眾生」的概念,但是祂卻有對於愛的體驗、經驗的,那種永恆、源源不絕的、光明溫暖的噴湧。那是一種愛的釋放、愛的綻放、愛的存在和愛的展現。那是天堂,永恆的愛就是亙古不變的天堂。那個地方的話,祂就是,應該是在……如果說是我用抽象的概念,去描述天堂,用一句話可以解釋祂:天堂是覺受中的光。

 

「色受想行識」,什麼是識陰呢?識陰沒有本體的,祂不像是我這個人一樣,他有一個身體的形象。識陰只是一瞬分別,而那一瞬分別,又不是你們腦子裏面那種概念的分別,那一瞬分別是覺性的空性,對於空性普照形成的剎那間的留意。那一剎那間的留意,就稱為「滯留」。滯留就將覺性,那個照性變成了,「圓明照生所,所立照性亡」那一剎那。

 

普照的覺性對所普照的境界,剎那間的留意,那個就叫「迷失了」。那一迷失,就變成了識陰——分別嘛。識陰是分別的意思,祂有所分別,就一定有被分別所捕捉到的境界。那個境界,就是以覺受呈現出來了靈性天堂。

 

也就是說,靈性是覺受當中的光,而覺受是維護覺知存在的一個條件。當覺受消散了,覺知就消散。那麼覺受是什麼呢?叫「變易生死」。覺受叫「變易生死」,覺受又叫「剎那相續」,覺受又叫「生命的經驗」——生命的體驗,生命的經驗。

 

換句話說,生命本身就是習氣相續構成的。習氣相續構成了生命,浮現出來了覺知的永恆。那個覺知在覺受生滅相續的生命境界當中,以光明呈現出來了,覺知的無所不能,那個叫「終極意識」,明白吧?這就是「色受想行識」,這個五蘊循環是一個體系。

 

可是,在我自己上一週甦醒的那個照性之前,我認為這個體系是不斷淨化的啊。不斷淨化、不斷淨化了之後,我就可以最終達到一個,就說靈性的這種覺受光明,融入到覺知終極意識的虛空當中去。最終虛空呢,熄滅了這個靈性光明的普照,虛空就甦醒了。然後,甦醒之後,不被描述的那個,就是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的普照莊嚴。

 

過去我每兩個月呀,就會輪迴一次。輪迴的過程當中,我的內在的這種生命信息會重組——會粉碎,會重組。所以我每兩個月,當我甦醒了之後,我的意識還是那個意識,我的內在的體驗,就完全跟兩個月之前,完全不一樣了。但是當我上一週,甦醒那一瞬間,我發現:這個五蘊循環體系呀,他不是誕生覺性的必要過程,你知道嗎?因為覺性從來沒有誕生過。

 

我換個角度跟你們講。就站在覺性那個地方啊,只有覺性才是真的。而什麼靈性宇宙,什麼宇宙終極意識,什麼「色受想行識」,什麼靈魂宇宙,什麼感知力變成微電感受,什麼微電感受變成凝聚的認知,什麼認知相續意識,變成了人格自我投射出來現實世界,這一切全部都是無稽之談啊,這一切全部都是假的、幻的、虛的,這一切都是可有可無的。

 

就整個三界六道,無盡無量的生命體系,什麼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什麼非想非非想、四禪八定,甚至於說是靈性天堂那種純淨的愛和無盡的光,甚至於那種無所不在、滲透一切、以一切生命來表達的,宇宙終極意識的智慧,在覺性當中,那個叫「片雲點太虛」。就是巴掌大的這麼一塊雲彩,飄浮在外太空當中。而你是那個外太空,而這個雲彩就是現在講法的這個「我」。這個雲彩裏面的一個細菌,就是現在講法的這個「我」。

 

所以說當時在那種狀態下的時候,對於我的那種內在的震撼,是極其重、極其強烈的。但是這個還無所謂,你知道嗎?因為我是很早就體驗過覺性,但是這次覺性甦醒的時間太長了。過去我每兩個月甦醒一次,我證入到覺性,證入到那種大菩薩境界的時候,體會到那種妙明莊嚴的時候,大概每次5分鐘、10分鐘,到頭了,這一次是整整12個小時。

 

12個小時,我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存在?就是我的內在是混亂的,我只有意識存在,但是五種感受,就說是那個「色受想行識」「眼耳鼻舌身意」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除了「法」,除了意識以外,「色聲香味觸」這五感——五種感受,全部消散掉了。

 

也就是說,我的內在啊,就好像是一個房子一樣,那個房間的門窗被打開了,內在的這個空間當中,沒有任何水蒸氣,沒有任何氣味,沒有任何生命相續的因素。空間就只是單純的、簡單的那種空間,和我的這個房子外面,肉體房子外面這個空間,是同一個空間。而在這個同一個空間當中,就浮現出來了我這具身體,和我這具身體所看到的,世界的虛幻。

 

因為空間是不變易的,他無論是在杯子裏面,是在虛空當中,是在外太空,還是在一個盒子裏面,空間只是同一個空間。只是被你「眼耳鼻舌身意」的這個門窗給遮蔽了,只是被你「色聲香味觸法」的空間當中的霧氣,給掩蓋了。當霧氣消散了,門窗打開了,內外的空間是同一個空間。這是第一個感受:五感消失,只有意識留在。

 

第二個感受就是,內外空間是同一個空間的時候,身心就從空間當中脫落了。就是我的意識和我的身體,和我連帶着這具身體的,所有的今生的記憶和體驗,就在這個空間當中脫落了,這第二層。

 

第三層就是脫落的身心意識的空間,又睜開了眼睛。整體的空間,外太空的空間和我眼前的空間,他是同一個,他們同時睜開了眼睛。睜開眼睛的那種空間,什麼樣的狀態呢?空間變成了障礙。空間他是一層障礙,空間是一層累贅,空間是生命習氣的迷茫。當空間睜開眼睛的時候,睜開眼睛的那個,就不再是空間了。而睜開眼睛那種清澈,那個才是覺性。祂是不被空間所描述、所蒙蔽、所牽掛、所局限的,大自在的臨在莊嚴,那個叫「除寂滅實地外,一切法皆名為魔」。

 

這個是真事情,這個是事實,這個不是我嫌貧愛富。因為那個地方沒有我,也沒有你們,沒有宇宙,沒有世界,沒有過去和未來。過去和未來,宇宙十方世界,包括你和我,包括我們今天這個法會,包括過去的你和未來的你,在覺性普照、大自在的威嚴當中、莊嚴當中,那個就是當下的一粒灰塵當中的一群細菌而已。

 

就是覺性,祂不拒絕任何境界生命,但是任何境界生命,在覺性當中生滅來去,卻永遠觸及不到祂。我們所想、所見、所看、所觸、所存在的全部,都是在覺性當中顯發的,而覺性在一切顯發當中,卻從來沒有被觸及過,沒有被改變過,無法被分別,也無法被體驗,所以祂被稱為「無路之國」。

 

所以在覺性當中,我講法的時候,對於靈性啊,對於天堂啊,對於純生命,對於純生命那種光與愛啊,那個是絕對的否定的。就說,我記得我在講到覺性的時候,我說那種純光的生命啊,祂是由習氣構成的。我說靈性的天堂,在覺性的這種莊嚴普照當中,祂像是瘴氣一樣的東西,像是毒氣,因為祂本身是有毒素的。這個毒素是什麼呢?對存在的確定。

 

靈性,祂是完整的,祂是涵蓋了過去和未來,祂是永恆的。永恆,就意味着存在。對存在的確定,那麼就會遮蔽覺性的無生。所以站在覺性無生的、普照莊嚴的,神聖、究竟、不動如來的角度,靈性對於眾生確實是有害的,你知道吧?因為祂阻礙了眾生覺醒。因為覺醒後就沒有你,也沒有你的過去和未來,只有覺性的臨在莊嚴、普照萬物,而無生無滅、究竟遍滿——那個是佛的狀態。

 

我講法的時候,只能講事實,我不能帶有個人感情的。所以說,在我講法完之後,這一週啊,我的內心就特別痛苦,就非常痛苦,特別難過,你知道嗎?唉呀,你們很難了解這種東西。我跟你們舉個例子,大概你們能明白啊。就今天,我一週時間,我終於可以把我的心裏話說出來。

 

就說是有一個嬰兒啊,可能剛生下來,就被父母拋棄了,把他扔到這個垃圾場去,在垃圾堆裏面,艱難地度日。一個嬰兒,他又沒有尋找食物的能力,他就只能喝垃圾堆裏面滲出那種污水。然後身上被蒼蠅叮,被老鼠咬,被蛇啃,就胳膊腿上的肉,都讓啃沒了,渾身爬滿了蛆呀。刮風下雨的時候,只能在垃圾堆裏面的泥濘,在臭氣薰天的這個黑色的污水當中,孱孱發抖,隨時命懸一線的。

 

這個棄嬰是沒有人要的嬰兒,他沒有父母,他是被所有的眾生所唾棄的。他比垃圾還不如,渾身散發着臭氣,身上的肉都讓老鼠,都讓蛆蟲啃乾淨了。甚至那些毒蛇、那種野狗,都不屑於過來吃他。他已經完全變成跟一堆糞便一樣,低賤、骯髒的,就是一種非常噁心的存在了。就是那麼一個嬰兒,但是他還具有着最後一絲的氣息,他的生命還沒有消散掉。但是他的軀體、他的內在,是充滿了絕望、恐懼、黑暗和痛苦的,無時無刻不在痛苦當中。

 

這個時候呢,突然間,在垃圾場裏面呢,進來了一個,怎麼說呢,就說是,你說他是個基督教裏面的牧師吧,或者是個嬤嬤,她是帶着愛和光來的。她到這個垃圾場裏面來呢,就說是,試圖尋找那些瀕死的動物,帶回去療癒。

 

她找到了這個棄嬰,把他從垃圾堆的那種黑色污水當中抱起來。抱回家,給他清洗身上的泥巴、糞便,各種動物留在他身上的這種傷痕。把他的這種膿血,從身上剔除掉,給他敷藥,清洗他身上的這些污穢。給他餵奶,然後把他抱在懷裏面,像自己親生的孩子一樣,去哺育他、溫暖他,以愛滋養他飢渴的靈魂。

 

然後,久而久之,那孩子在這個嬤嬤的懷裏面長大了。這個骨瘦如柴,露出白骨的四肢啊,開始長出新鮮的肉了。孩子的生命力在康復,他的肌肉在康復,他的血管在康復,他內在的安全感在增長。經過幾年之後,孩子從一個棄嬰,一個瀕死的鬼,變成了一個活蹦亂跳的少年——青春勃發,英俊瀟灑,體格健碩,充滿了活力,而且心靈充滿了愛,充滿了光,充滿了美。換句話說,這個嬤嬤是他的再生父母,恩同再造。

 

結果有一天呢,這個孩子已經長為一個英俊瀟灑,然後是一個體格健碩的、勇敢而正直的少年了。突然間呢,虛空當中亮了,他的天父出現了。這個棄嬰的父親,原來是天上的皇帝,是整個三界六道的王,祂甚至於是超越了三界六道的那個聖主。這個王呢,這個聖主呢,下到三界裏面來,看祂這個兒子來了。

 

當這個聖主,在三界六道,在人世間展現的時候,整個虛空都消散掉了。那是什麼概念?就說我們現在天空當中,不是只有一個太陽嗎?當聖主降臨的時候,就是一個平方的這個空間當中,就會有一百個太陽、一萬個太陽。就當聖主的身光降臨在人間的時候,整個人間的空間都會被虛化掉的。

 

就像是那個透明的塑料薄膜呀,它是透明的,但是它畢竟你還能看到它,它有一層薄薄的那種霧氣在。當聖主降臨的時候,那一道光照進來之後,這個泡沫塑料,這層薄膜,就會被高溫高熱蒸發掉了。它不是燒掉了,它沒有燒的概念,它直接就被這高溫,給蒸發掉了。瞬間,你的感覺就是空間不存在了,空間一旦消失掉,時間就消失了。在當下,臨在於當下,卻消失了當下過去未來、時間和空間的,那種純智慧的普照,那個就是聖主,那個就是佛。

 

當他的天父降臨的時候,天父對他可不是以什麼憐憫和慈愛的態度。天父僅僅是告訴他,告訴這個青春的少年:你不是你自己,你不是這具身體,你是我;而你媽,就是撫育你長大的這個嬤嬤,她跟你一樣,也是一只細菌而已。她雖然是純光、純愛的永恆,但是她在實相當中,也跟你是沒有任何區別的,一只細菌而已。說完,祂就走啦!聖主就走啦。然後就說是:將來你會回到我這裏來,成為我。祂就留下了這麼一個約定,祂就走啦!

 

走了之後呢,虛空、空間,這才慢慢地又顯現出來,浮現出來。剛才在聖主降臨的時候,是沒有空間的,因為只有祂的智慧存在。只有祂那種超越了純光的,超越了無盡太陽那種光芒的,那種純智慧的、當下究竟的普照。只有那一樣東西——在存在的境界當中,熄滅了一切境界的生滅的那種臨在狀態。所有境界內的生滅的心識和體驗,在究竟智慧、純智慧的普照當中,都是無法相續的。所以在聖主臨在那一刻,過去未來當下,都是消散掉的。

 

現在祂走了,祂說話的那一刻,祂講的是實相,所以祂對三界六道一切生命的、身語意的靈魂感知來說,那個就叫「法語」,那個叫「聖諭」——「聖旨」的「聖」,「口諭」的「諭」,聖諭。祂走了之後,空間和時間,這才又慢慢開始相續了,空間又浮現了。空間浮現了之後,就有一個對空間細膩體驗的記憶。那個記憶,對空間的記憶,稱為「時間的波動」。時空又開始顯現,開始相續,人格又開始甦醒,體驗和感受又開始復甦了。

 

祂走了之後,我內在裏面就說是,極其極其地不舒服,很痛苦、很難過,我有一種背叛我母親的感覺,你知道嗎?的確,剛才在覺性甦醒那個地方,祂確實是我。因為那個地方是無來無去,無生無滅,究竟普照的莊嚴與神聖。那個地方沒有時間,那個地方沒有宇宙。那個地方,宇宙和時間,宇宙和世界,時間和空間,都在那其中相續、生滅、輪迴、完成;而祂在一切完成、相續、生滅、輪迴過程當中,從來沒有改變過,從來沒有發生過,從來沒有移動過。所以祂又被稱為「不動如來」——雲何說法?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。祂有很多名字的,「不動如來」「虛空藏如來」「十方三世諸佛」——那個講說的都是祂。

 

但是不能因為你是一個究竟圓滿的佛,你就可以如此去侮辱我、否定我的生身父母,你知道吧?對於我,我現在還是個修行中的人啊,雖然我現在人格的基礎,已經不再是人類的那個核心了,但是我畢竟還帶有48%的人類的這種因素啊。我是很難接受,我靈性的母親,被我覺性的那個智慧所踐踏、所否定的。可是在覺性當中,祂確確實實是,一切法皆名為魔。什麼叫「法」?分別的意思。分別見、生滅法,都稱為「魔」——這個是沒有任何妥協餘地的。

 

所以後來我這一週時間,我就特別難過,你知道嗎?因為一方面我知道,覺性甦醒那個地方,祂是實相;第二個方面的話,我人格的這面又接受不了,覺性對於我靈性光明的這種徹底的否定。後來我,就是在覺性隱退的第三天,我實在是……就說我有點懷疑,你知道嗎?因為覺性那個地方,不撒謊的,祂是絕對的真實,祂也是唯一的實相。

 

然後,我就去觀察我自己。我說我已經遇到基督耶穌3年了,我看看我自己,在修行基督耶穌的這個教法之後,自己有什麼樣的變化沒有。我就很認真、很冷靜地觀察我自己。我的內心啊,比我沒有碰到基督耶穌,激活我靈性記憶之前啊,有這麼幾種變化:

 

第一個,我變得安寧了,就說我的安寧程度,是我過去的,增長了將近90%。我有愛了,我心中的這種柔軟、包容、寬恕、愛,比我過去增長了100%。我的心靈有溫度了,我知道,懂得去體會別人的苦。我知道怎麼樣能夠……就說是下意識當中,我會以一種同理心、同情心的感受,去體驗眾生的疾苦與痛苦。就說我的內心有溫度了,我的內心變得純潔了。

 

什麼叫「純潔」?純潔就是離開了自我保護、自我索取的純度,並不是離開了慾望。我的慾望,我人格的慾望依舊在,尤其是對於色慾的這種慾望依舊在。但是因為我的內心越來越無私了,越來越沒有自我索取、自我維護的恐懼,封閉我的心靈了,我的心靈是完全打開的。包括面對色慾的時候,我的心也是完全打開的。那麼好了,色慾在我打開的、溫暖的、純淨的、沒有自我保護的、坦蕩的、清白的底色當中,就開始融化了。

 

我比過去要變得無比的純潔,就說我的心靈純潔程度,大概是我過去的500%倍。也就是說,我現在是一個溫暖的、純潔的、善良的、柔軟的、安寧的心。而且這個安寧的心呢,我還可以經常地,大概六天之內,我有三天是處在那種純光的極樂和安詳的美好當中。

 

那麼,這不就確定了嘛,靈性帶給我的,祂只有好處:靈性帶給我的,只有解脫;靈性帶給我的,只有安全;靈性帶給我的是,讓我有勇氣、有力量,去面對我的這個身心自我,所營造出來的這種冷酷的、現實的、殘忍的現實世界。也就說靈性賦予了我神的力量,面對我累劫習氣投射出來的人格的自我,和人格自我折射出來的人間的冷酷、殘忍的世界。否則以我人格的自我,我哪有力量,去寬恕這個冷酷、現實的物質世界呢?

 

是靈性,是上帝的愛與光,喚醒了我靈性的記憶,激活了我靈性的生命,從而賦予了我人格,以神的光明、愛的溫暖,才讓我站在神的光明、溫暖的高度,才有力量去寬恕我人格當中,對於黑暗的記憶,以及我的意識和自我人格看到的,冰冷的、現實的、相互傾軋的、弱肉強食的現實的人間世界。沒有這個靈性的光,沒有那個在垃圾場裏面抱走那個嬰兒的嬤嬤,就不會有今天的我。

 

那我還需要什麼證明呢?那你還需要在哪裏去找進步呢?一個人的進步,無非就是心靈的改變啊。我現在心靈已經變得這麼好了,這麼好了,這麼好了。我現在的這種好,讓我感動的是,我內在體驗到的這種溫暖和愛,這種純潔與光明,這個是我前半生學習佛法,沒有達到過的。我學習佛法,我的內在是清澈的、究竟的、智慧的,是豁達的,但是我沒有體驗過愛,你知道嗎?

 

佛法裏面真的,祂不是沒有,祂講慈悲,但是祂沒有着重講靈性愛這一段。因為佛經我讀得很多了,基本上你們聽過的、沒聽過的佛經,我都讀過。佛經裏面講法的姿態,就是那天——上一週,我在講那個《照(佛現)》的角度,那個是絕對圓滿、犀利、究竟的智慧,但是祂的文字背後沒有愛,你知道嗎?

 

可是我現在是一個被愛養育大的孩子,我不能夠因為我見到了那個覺性的莊嚴,我就去否定我靈性的母親,你知道嗎?這個是我的……你從理性上知道是對的,但是你從感情上接受不了。所以這一週時間,我一直是鬱鬱寡歡的,因為我不能夠……一方面,他是你修行的……因為你修行者的話,你只能說實相,你不能說感受的。

 

實相是覺性那個地方,祂是究竟的、解脫的莊嚴,祂沒有任何法生起,也沒有任何法熄滅。或者說在一切升起熄滅的境界當中,都是覺性不動、不變的普照智慧,這個就是「煩惱即菩提」「生死性涅槃」。我現在,這個是我證到的,這個不是我說到的,也不是我理解到的。但是我現在是怎麼走到這一步?為什麼我過去每兩個月,才能夠經歷五六分鐘那個覺性,這一次是到了12個小時那麼長呢?

 

後來我仔細回憶這段時間的經歷,就是因為在那之前,我碰着了一點外界的刺激嘛,是發生在我身邊另外一個人身上的一種種族歧視。當時我們就是很憤怒,但是你又沒有什麼具體的那種理由。因為國外,他這種種族之間的傾軋,你沒辦法,他是一種無言的、沒有任何表現形式的排斥和鄙視。

 

所以那天晚上,因為這種憤怒,因為這種內在裏面的不爽啊,我寬恕了整整一個晚上沒有合眼。第二天我還要跑高速,一百多公里。就說我就念了一個晚上的「神是愛,上主是愛,我是愛」這個心咒,念了一個晚上,第二天早上起來,滿血復活的,內在沒有任何疲倦感,就像是好好睡了一覺那種感覺。也就是說,現在這三句咒語,攜帶的這種靈性的光明,已經變成了我生命的本體了。

 

過去是我在念心咒,現在是心咒本身成為了我,我就是那個愛。就是因為我就是那個愛,那麼過去人格的認知的那種分別,形成的恐懼的境界,和意識相續的概念的名相,構成的人格的我,他們就不再是我的本體了。

 

人格的我的褪去,就是顯現出來靈性的光明之愛的我的完整。透過光明之愛,那個覺性的聖父,那個天父,才有在人世間、在三界六道、在靈性天堂當中,展現祂威嚴的那12個小時。也就是說,人性的消融,呈現出來靈性的完整;靈性的完整,才消散了阻礙覺性普照的,那些最微觀的生滅的習氣。

 

當時我在講法的時候,我不跟你們講過嘛,我說我還有一個……就第一個絕望的事情:我認為人類修不成了。為什麼呢?因為覺性的這種甦醒,根本祂不受我的意志為完成的。我可以左右從意識到終極意識,「色受想行識」過程當中的,方向、角度、內涵和標準,這我可以左右的。可是覺性乾脆不在五蘊之中,你知道嗎?覺性不在五蘊六識之中,只有五蘊六識徹底究竟消散後,才就是覺性普照臨在,當下不生不滅、不動不搖的,大解脫、大莊嚴、大圓滿的大慈悲——那個就是一尊佛的世界了。

 

但是我說,這是第一個絕望的。第二個絕望的事情就是,我看到生命——就是靈性天堂啊,那種宇宙終極意識啊,就生命本身,祂是習氣構成的,祂是習氣相續,浮現出來的智慧的凝聚。智慧的凝聚就是智慧的墮落;智慧的墮落,才有生命的浮現。但是我不知道習氣是怎麼產生的,你知道嗎?這對於我,是很可怕的事情。也就是說,你身邊有條蛇,它時不時地要過來咬你一口,但是你卻不知道它在什麼地方——這個東西很可怕。

 

如果你知道他是怎麼升起的,你就可以去,把那個原因解決掉。他雖然時間漫長,但是你有方向嘛,你知道敵人在什麼地方,你就可以去攻打他,制定作戰計劃,對不對?但是你不知道敵人在什麼地方,這是我第二個絕望的事。

 

然後經過一週時間的反復思量、對比,我知道自己走靈性修行這條道路沒有錯,而且大大縮短了我證入覺性,覺性甦醒的這個過程。我大概甦醒了10萬倍吧,10萬倍。也就是說,雖然只有覺性那個地方,是真正的無法可說,一切法盡歸寂滅的,圓滿究竟、解脫莊嚴的如來實地,但是,通向祂的這條道路,愛和寬恕這條路是最快的。

 

覺性當中你可以不承認靈性是……不不不,覺性當中不光是靈性不是,對一切法,祂都是不承認的。所以說是,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」嘛,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」,若言如來有少法可得,即為謗佛嘛。祂對一切法都是不承認,一切法都是達到祂的一個方便手段而已。達到祂了,一切法,「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,是故空中無色」——《心經》講的。

 

但是我作為一個切身體驗的人,我現在告訴你們,一個修行者你想要究竟解脫,通過「愛與寬恕」這條道路,是最快的、最短的、最直接的,而且過程當中,你體驗不到痛苦。而別的過程,可能就會比愛和寬恕這條道路的時間,要增長10萬倍。這還是指我這種,就說有着這種覺性的記憶的人,縮短10萬倍。你要是覺性的記憶,都已經被你五蘊六識的這種境界掩蓋了,那就不是縮短10萬倍的問題了,那就縮短可能1兆億萬倍。

 

唉呀,今天我算是給我的「親媽」正了個名。這個東西你們能理解吧?就說是那個,是,國外很發達,科技比咱們國內強盛,我到國外去學習,那是應該的,但是我的心,依舊是中國人嘛,就這種感覺。就說是,我對於靈性那種眷戀、那種酷愛、那種依賴、那種托付,那個祂就是我的生身父母,那是我的再生父母。沒有這種靈性的愛和光,沒有這種覺受當中,靈性生命的永恆的溫暖與安寧,我到現在為止,我還是很可憐的、在人世間苦苦掙扎的一個人類而已。

 

覺性當中,是沒有人類與神靈的,覺性就是佛。在佛之外,一切眾生,在覺性當中,那用我當時那個話說的話,那個就是細菌啊。他連細菌都不是,因為細菌還有個本體嘛。在覺性當中一切眾生,都是沒有本體的,一切眾生的本質,都是覺性的顛倒。就是因為你顛倒了覺性,才有一個對覺性的認知嘛。那個認知,就稱為「眾生」。

 

所以為什麼惠能講:一念迷,佛是眾生;一念覺,眾生是佛呢。覺和迷,從什麼地方分別呢,從什麼地方區別呢?分別心。分別心是什麼呢?分別心就是習氣。這是我給你們講的第一點:唯有通過愛,可以達到覺性。

 

靈性是覺性的倒影,包括說是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心意,都是覺性的倒影。覺性在一切倒影當中,是清淨平等。你們不要認為,只有好的是覺性的倒影,壞的不是覺性的倒影,不是的。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的,心識內在的那一念的感知當中,本身就是覺性的倒影。而覺性在一切倒影當中,祂是清淨如如、平等不二的。所以覺性又被稱為「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」「圓覺自性,非性性有,循諸性起,無取無證」——這就是覺性。

 

第二個的話,我再給你們講,就說是,人的內在呀,我的內在這一週時間,是在一個不斷重組的過程。因為上一週,在講法,在《照(佛現)》那個過程當中啊,一下子對於我五蘊六識內在的這種生命經驗形成的習氣固化,而產生的三界六道宇宙體系的這種沖擊太大了。我現在整個三界六道,「色受想行識」形成的,那種無色界、色界和欲界的宇宙裏面,大概60%都是開裂的,就是裂開的,就整個國土都讓炸散掉了。他反映在我人的人格體驗當中,就說我整個人格體驗,我前半生人格體驗的記憶消失了。

 

你們知道你們為什麼活着嗎?你們知道你們為什麼坐在這個地方嗎?你們知道不知道,你眼前的這個桌子,你坐在凳子上的這個身體,你眼前看到的這個空間,你的形象、你的眼睛、你的名字,全部源自於你的心靈認知,對所認知體驗的記憶呢?

 

而你所認知體驗的記憶,一定是由認知引起的吧?認知背後,是那種感受的微電流的凝聚。感受的微電流的凝聚的背後,是靈魂感知的相續。靈魂感知的內在,是見精受「所見」的制約,形成層層疊疊,三界六道,無量微塵宇宙的聚合、相續、輪迴,形成的整體境界。

 

當這個整體境界被覺性的光明、智慧所摧毀了之後,他會直接傳遞到你的心靈認知的這個基底當中來。你的心靈認知的內在的因素,那個微電感受的記憶,就會被清理掉。當覺性甦醒的時候,從我們的靈魂感知,到微電感受的這個認知下面的,就說那個能量宇宙的相對應的,這層意識、意識形態、意識內涵,都會被淨化掉。被淨化掉了之後,直接在我們心靈認知的內在的核心當中,浮現出來的狀態,就是認知失去了。

 

就像我那個認知背後,像個倉庫一樣,認知要不斷地從倉庫裏面取東西,才能夠投射出來認知所熟悉的世界,你知道嗎?現在倉庫裏面的東西沒有了,倉庫裏面庫存沒有了,他只有認知本體存在的時候,認知沒有辦法從倉庫裏面取東西,來填補他眼前世界的時候,那麼就只剩下一種狀態:認知和意識相續形成的這個人格自我,就只剩下了「意識」這一條根——法,「色聲香味觸法」,「法」,法塵的這一脈,而「色聲香味觸」這五感,就消散掉了。

 

五感消散掉了,只有心靈認知的,本能的認知的清澈和意識分別的能力的時候,這個人,你還是活着的,但是你沒有你的人生了。你只是一個活着的人類而已,但是沒有你這個人類曾經活過的記憶。一切記憶全部是習氣體驗的沉澱與相續,你知道嗎?

 

就像是我喝了這咖啡,我的認知啊,剛開始看到這個咖啡的時候,我沒喝它之前,我的認知一定會調取跟這咖啡相同的名相的記憶概念,來分析它。這個是中藥吧?看這個顏色,看這個濃度,看這個液體狀態,這個是中藥吧?

 

我一定會調取跟它類似的顏色。這個調取,調取的是什麼東西呢?調取的是認知本身,被調取的是認知儲存在認知內在的習氣的記憶,對不對?我調取了習氣的記憶,我才能夠分析它:這個東西有點像中藥湯的感覺。然後我喝到它了,味道很香、很滑順,而且能提神。然後我的意識分別這個液體,跟那個中藥的不同,它就形成了一個「咖啡」的名相,對不對?

 

也就是說,在我認知咖啡、體驗咖啡、形成咖啡名相,與喝咖啡的這種感受習氣的境界,相聚合的這個過程當中,就有了一個喝咖啡的我存在。不然的話,他沒有一個喝咖啡的我,只有喝中藥的我呀。是因為喝中藥我的習氣的記憶,跟目前這杯咖啡的比較、品嚐、體驗、記憶、概念相續融合,就有了一個喝到咖啡的我,和我所喝到的咖啡,就區別了喝到中藥的我,和我喝到的中藥。這兩個我是不同的。

 

這兩個「我」是不同,雖然核心的那個心靈認知和意識,是同一個我,但是背後的感受內涵、記憶的體驗,卻是完全不同的:一個是喝到中藥的我,一個是喝到咖啡的我。或者說,喝到咖啡的我的那種感受和體驗,和喝到中藥的我那感受體驗,除了心意是同一個;那個咖啡和中藥的記憶體驗的感受,那個經歷的經驗,那段過程的內涵,是截然不同的。而這段過程,現在在我身體當中沒有了。

 

也就是說,我只有心意的人格的表達,卻失去了構成我人格的,整個人生的習氣體驗的記憶。換句話說,人格不再是我生命的主體了。換個角度說,我生命的主體內,已經是那種靈性的愛與溫暖,已經不再被人格的記憶和習氣,所牽動、改變、蒙蔽和牽引了。

 

這個時候就會出現一種現象,什麼現象呢?我整個的生命內在呀,這次我在找自己,你知道嗎?我在試圖在找我自己。就像一個人,這感覺特別奇妙,就好像是你在無意當中,昏昏沉沉當中出門了,走在大街上的時候,你發現自己沒穿衣服,一條短褲都沒穿。這個時候,你本能的感受,就說趕快找身衣服穿上,你知道嗎?

 

現在,這兩天,這一週我的內在,就是這種狀態。我試圖在尋找我自己的這種習氣。對這具身體熟悉的習氣感受,對我前半生經歷的人生的習氣感受,對我所經歷的人和事物的記憶感受,對於我的親朋好友、愛怨情仇的記憶感受,我試圖把他們找回來。因為找回來,才有一個人格鮮明的、具體的、凝固的,情感豐富、愛憎分明的我自己。

 

現在我在跟你們說話的這個我自己,只有心靈的認知和意識的存在,另外的五種感受,是非常非常淡漠。而我內在的話,體驗就是不斷地地震,就像那個大地震之後的餘震一樣,不斷地分解,不斷地分解。這種地震的感受,什麼感受,我跟你們說一下啊。

 

地震的感受,體現在你的身體的生理狀態當中,類似於一種……一種眩暈感,伴隨着高熱。就說我經常性,今天早上起來我為什麼要講法?因為今天早上起來,我的頭啊,就莫名其妙地眩暈了那麼一下,就整個身體,身體內在,我的整個精神系統,就像是螺旋一樣,就開始轉了,但是我的眼睛是睜着的,我的意識是清楚的,然後他轉那麼一下之後,我的內在瞬間一片光明,我就知道可以講法了。

 

那個「轉了一下」,什麼意思呢?就說我的「色受想行識」,相續構成的堅固妄想的,那種沉固地基啊,又粉碎了一層,又粉碎了一次。他同時帶給我內在的感受呢,就特別微妙。第一種是高熱,就是我的身體溫度還是三十六度四,很正常,但是我內在是一種高熱。你們知道高熱是代表着什麼?高熱代表着那種業障的表層現象分裂了,他裏面的習氣,一下迸發出來,不受制約了。他就會出現一個人臨終前的,「地水火風」分解的那種狀態。只是他們死了的時候,他們會分解;而我是在活着的時候,構成自我感受、自我體驗的這些習氣的記憶,他們就在分解。習氣的記憶,體現出來「地水火風」的世界。

 

現在我內在「地水火風」的世界,在震碎的過程當中,他們就會釋放出來,習氣蘊含的那種高熱的能量。但是他們釋放完了之後,我的內在的這種靈性的光和愛,又要推進一層了。就說是,在這具身體之內,我越來越失去我自己了。我只有心靈認知和意識存在,卻沒有我前半生活過的任何的痕跡,你知道嗎?

 

你們知道什麼叫「自我」嗎?自我就是你的習氣對於某一種現象,極度酷愛而凝聚成的體驗。這種體驗,將你的心靈的認知和意識結合在一起,變成了一個由體驗牽動認知,聚合意識形成的感受,這個叫「自我」。自我是種感受,感受背後是體驗,體驗背後是認知的凝固。

 

我喜歡吃這個牛肉乾,你知道嗎?就說我非吃不可,我這輩子是吃它長大的。看到這個牛肉乾,我就會想起它,不見它,我就會想念它,這個叫「感受」。這種感受背後是我對牛肉乾的體驗。體驗是習氣的體驗,而習氣的體驗一定會凝固認知;凝固認知,認知被凝固了之後,他和你的意識結合,與感受結合,變成了人格。我的人格就是因為對牛肉乾的熱愛、想念,而凝固了心、意、體驗,形成了人格。

 

當我內在的,對於牛肉乾的這個感受,感受背後的體驗,被靈性的光與愛融化了之後,失去了對牛肉乾的習氣的記憶,就同時失去了對牛肉乾感受的內涵。失去了牛肉乾感受內涵之後,緊接着,對牛肉乾的這種概念的記憶,也會喪失掉的。

 

也就是說,當我再看到牛肉乾的時候,我的意識知道它是牛肉乾,但是我對它卻沒有任何的體驗,沒有任何的感受,沒有任何的喜好。那麼,也就是說,牛肉乾只是我內心的認知和意識浮現出來的一個名相而已。但是,看到這個名相的,僅僅是心和意的本能反應,卻沒有了被牛肉乾所凝固成的人格的我,明白了吧?

 

人格的我,他有相續形成的過程,也會有一個分解的過程。分解的是對於牛肉乾習氣的記憶,和記憶凝固認知,聚合了意識,形成的人格自我。這三者都因為靈性的推進,而消散了人格自我體驗的那個地基,那個習氣的經驗和記憶,被淨化了。怎麼淨化的?愛與寬恕。

 

要寬恕的人,是你自己;要愛的人,也是你自己。因為這個自我,真的不是你自己。這個自我,是你迷失了你的先天原始的聖父,墮落到了你自我噩夢當中的,一段意識的殘留。就現在的自我,我的心靈認知啊,是我靈魂的倒影;而我靈魂的倒影,是靈性的夢境。

 

所以說,修行的人,首先要做的,就是要找到靈性。找到靈性啊,我就給你們講啊,這個就是今天我這個修行者,我的教法為什麼在未來會改變人類,我的教法為什麼會在未來,改變整個3000年人類的歷史?因為我的教法,是我活出來的。我說的愛,我說的寬恕,那是我活出來的,那不是我說出來的。

 

很多人都在講啊,都在講寬恕。他們說的愛,是有針對性的。他們是站在人類人格自我基點上,講的自我之愛,而我講的是神的愛。只有神的愛,可以融化自我的恐懼感。當自我恐懼感融化在溫暖、純潔、無我、無私、極致的光與安寧當中的時候,那種安寧的光,才可以融化自我的認知和習氣的記憶,從而分解了心意相續形成的,人格的未來的生死輪迴。

 

我講的法,是可以解決生與死的問題的,而不是人類普遍講的那種愛與寬恕,讓人格自我得到滿足的。這個是性質不同的兩種東西。也就是說,佛法只有佛可以講,非見性者,宣說三藏十二部經,皆同魔說。

 

人的內在,他會有一種不斷地分解、不斷地地震、不斷地淨化和重組的過程。現在我就是處在這種重組的過程。我想告訴你們的是,今天告訴你們的就是兩條:

 

第一個,人類的「成佛」,不是你成佛了;人類所說的這個覺醒,一定是人格自我的消融過程。而這個消融的過程,他是真實的,他會在你的身心內在真實地發生着地震、淨化、高熱、重組的過程——那是一種物質性、物理性的狀態。這是第一點:佛說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的,第一點。

 

第二點,想通往解脫,愛與寬恕這條路是最快的。而愛與寬恕這條路,我把祂總結為三句心咒:神是愛,上主是愛,我是愛。當你的心、你的意識、你的自我,融入到你心靈認知背後感知當中,那種安寧、寬恕與純潔的愛當中,就是與神相融了。因為感知當中有見精的清澈,那個見精的清澈就是神。

 

當見精的清澈,與生命本質的靈性光明相融了,那個就是神融入了天堂。當天堂與神合一了,熄滅了人格自我的殘存記憶的時候,隨着人格自我的熄滅,天堂與神的光明,也就當下像是晨霧一樣的,像是霧氣一樣消散了。消散的當下,不被霧氣掩蓋的,那就是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、無垢無淨、不增不減的佛,覺滿十方、普照過去未來、當下隨順、隨緣不變、究竟圓滿的佛。所以這三者之間,他是一個……就除了覺性以外啊,覺性是不生不滅的,靈性跟人性之間,他是一個相互依存、淨化,而不斷地相續的過程,他是可以得到淨化的。

 

第一個,佛所說的,全部都是真實的。第二個觀念,第二個我實證到的:並不是你成佛了,不是的。他是在覺性甦醒的那一瞬間,沒有你的。現在說話的這個我和聽法的你們,包括我們所存在的空間,包括我們所存在空間的過去無限億劫之前,和未來無限億劫之後,我們的靈魂感知輪迴的這個「色受想行識」,呈現出來的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三千大千世界,微塵宇宙,在覺性當中,那個就是「片雲點太虛」,那個就是太平洋當中,用針尖挑起的一滴水。而那個覺性本身,是從來沒有被觸及,也從來不可能被發生的圓滿普照、莊嚴的解脫、大解脫的神聖莊嚴——那個是佛的狀態。現在我離那個地方越來越近了,但是那個地方還不是悲能。

 

我跟你們講啊,在那個地方說話,就站在覺性那個地方說話,是統一的。什麼感覺啊?你們去聽《圓覺經》,你們去聽一聽《華嚴經》,你們去聽一聽《達摩四論》,你們聽一聽《楞嚴經》。任何的話語背後,沒有什麼溫暖,沒有什麼愛,祂就是智慧,就是那種莊嚴、神聖、大解脫、大圓滿的,犀利無礙的智慧。祂是無礙、無漏、普照、遍在的智慧,但是祂背後沒有溫度,你知道吧?

 

大智慧就是大慈悲的體現,大慈悲可是沒有情感的。慈悲本身是沒有情感的,祂是一種解脫了人相、我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的,大解脫、大莊嚴、大智慧的根本。那個慈悲是接納一切、容納一切、同在一切,卻不被一切同在的境界、眾生,所觸及、所掩蓋的。佛是「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」,是名如來。

 

祂臨在於當下,祂即是當下,而當下的分別,卻背離了祂,變成了描述祂的錯覺。當錯覺熄滅,不被描述、不被觸及的,就是祂臨在於當下,卻不被當下所隔離的圓滿。那個是真正的慈悲,那種慈悲不是人類所能理解到的情感或者感受。

 

第二件事情,我想告訴你們的是:佛是真的。祂不是你們理解當中的「佛」,也不是那個吳承恩筆下的《西遊記》裏面的「佛」,更不是你們在神怪故事裏面,看到那個滿頭捲髮,端坐在金色蓮花上的那尊「佛」。那個都是你們人類將佛和神,擬人化了。

 

佛,你們是看不到的,包括今天這個修行者,已經距離祂越來越近了,也就只有,覺性的那個大解脫的莊嚴是真的。而我說的,現在說法的這個我,和我所說的一切內涵,對祂的指向,都是假的——不能說假的,他是幻的,虛幻的,但是方向是對的。在那個地方可沒有真和假,那個地方也沒有對與錯,那個地方是不變易的、不改變的。

 

而靈性宇宙,純生命的光,祂是由習氣浮現出來的變易生死。這兩者是性質的不同,祂沒有一個程度的不同。祂不是說,光越強盛,祂可以變成覺性,不是的。光強盛到無限億劫倍,你也是覺性當中的錯覺而已。但是你想達到覺性的那種普照和解脫,只有通過愛與光的這條道路,那是最快的、最穩妥的,而且最關鍵是,過程當中你感受不到痛苦。

 

這三句心咒,我是每天晚上必念的,我是念着祂去睡覺的。第二天早上醒來之後,那是渾身滿血復活。而且當你沉浸在愛當中,變成愛本身的時候,變成了愛本身的時候,愛帶給你的心靈的底層的那個習氣的經驗和體驗,是安詳、安寧、釋懷、舒適、溫暖、純潔。

 

佛教裏面對於性慾,是趕盡殺絕的,那個是見一個殺一個,見兩個殺一雙的——佛教裏面對於性慾的態度。可是我告訴你們,就是我這個人啊,這個人世間修行者呀,我是一個性慾極強極強的人,而我的性能力,也是極強極強的。

 

就是我性慾的萌發,大概是在我十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了。那個時候我就基本上每天24小時——我睡覺的時候我不知道啊,只要在我醒着呢,24小時,我那個都是硬着的。就是從我十四五歲開始,一直到我大概40多歲吧,到前幾年還是那樣的。我每天早上三四點鐘,就準時醒來,那個就是被硬醒來的。就性能力超強的,我是一個。

 

因為我從來不亂搞嘛,我從來不在外面去找女人啊,嫖妓啊,搞婚外情,我從來不幹這事的。就是因為我的內在,就是因為我嚴守戒律,所以我的元陽很充沛的。你們看我今年51歲了,但是我的內在依舊是一個30歲的年輕人。我在給你們講法的時候,那種狀態、那種體驗、那種精力充沛的內在的覺受,他就是一個30歲的年輕人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的元陽很充沛。

 

過去我對性慾,也是採取釋迦牟尼佛的態度,就說是——殺,殺絕之,所以搞得我很痛苦,你知道嗎?因為說一方面,我的這個性的能力極其強盛,而且我又是一個年輕人,難免不了有性幻想啊,性想象啊。這東西折磨了我很多年,你知道嗎?直到碰到了基督耶穌,祂喚醒了我生命靈性的愛,而愛是不拒絕一切境界的,包括性慾。

 

我現在修行基督耶穌愛與寬恕的道路,已經3年整了。整整3年了,我的性慾對於我內在的這種折磨、鞭打、恐嚇、壓制、對抗,形成的這種罪惡感,已經消散了90%了。隨着這種罪惡感的消散,我性慾的習氣和體驗,消散了大概60%。

 

現在只剩下我習氣內在對於性慾,還存在大概40%那種記憶和感受,但是他們沒有任何負罪感,那麼性慾的體驗的習氣,就和我吃一個饅頭、吃一個水果、喝一杯水,沒有任何本質區別。我現在不但不驚恐性慾,不再被他的這種勃起呀,不但不會被他的這種生理上的勃起所恐嚇,也不會被我自己內在還存在的性幻想的,這種內在習氣的泛起而恐嚇了。你泛起就泛起來,反正你是在我內在發生的嘛,外面沒有什麼美女的。

 

外面沒什麼美女,外面有的就是,細胞對於習氣的記憶,形成的業力的具體化的狀態。就說我認為人類,就包括你們每一個人的身體,你們摸到的是肉,我看到的是你們業力的記憶。每一個細胞都是你的習氣記憶,反映出來的業果而已。所以說,你們認為是肉體死掉就是死掉了,我認為你肉體死掉了之後,你業力的記憶還在,你還會形成新的肉體,所以我看到的是鬼魂而已。

 

外界沒有什麼漂亮的女人,有的只是我的心靈的認知,對於身體所經歷境界的體驗的記憶。我記憶了身體,見到這個女孩子那種生理反應,見到那個女孩子的生理反應,他會塑造我的心靈認知,形成了記憶的分別。那個記憶的分別凝固了習氣,習氣在記憶境界當中反映出來,結合意識,才有了「這個女孩是漂亮的」「那個女孩是豐滿的」這樣的境界的差別。一切都是我心靈認知對習氣記憶的分別而已,我為什麼要去恐懼這些分別呢?所以我現在對於性慾的那種態度是……

 

就說我內在的生理勃起了,因為我的元陽很充足。我現在51歲了,我現在每天還是很準時的一柱擎天的。這個沒有任何臉紅的,我是深以為自豪的。我51歲了,我的性能力還是極其強大的,極其強大。

 

第二個的話,我現在內在,還是有那種性幻想。看到漂亮女人了之後——不是所有的,就是自己喜歡那種類型,可能他會有那種遐想吧。就像是我看到這個牛肉乾,現在我看到牛肉乾,它就是一個名相而已,我對它沒有任何感受的。但是假如說,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美女的話,而這個美女恰恰是我喜歡的——我曾經喜歡那個美女,而那個美女呢,她在我人格的習氣的那種記憶當中,還存在着,你知道她會跟我看到牛肉乾,有什麼區別嗎?

 

她會引動起我內心的感受來。這種感受波動,他會帶動我意識當中的記憶,他會形成一個片段。一個片段,就是咱們所說的「浮想聯翩」,你知道嗎?當我看到一個我喜歡的美女的話,我的內在會有一種浮想聯翩的感受,說得通俗一點——意淫。我看到一個我喜歡的女孩的話,我可能會有那麼幾十秒鐘的意淫:這個女孩好漂亮,這個女孩的言談舉止很有風韻啊,她的內心在想什麼,她的感受是什麼?我可能會有大概幾十秒鐘的這種體驗——遐想聯翩的體驗,就是意淫的狀態。

 

那又怎麼樣呢?那又如何呢?我做什麼了嗎?沒有啊。我在人世間沒有去冒犯人家呀,我沒有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呀,沒有做任何不光彩的事情啊,我沒有犯法啊,沒有去給任何人造成傷害,僅僅是我意淫了一下。

 

而我的內在,因為我內在的生命主體,是愛和光,愛和光不是人類的,祂是非人類。祂是一種純淨至極的、亙古而原始的純光的生命——祂是生命,祂不是個體的體驗,祂不是習氣的記憶。為什麼習氣的記憶,這種色慾的遐想的意淫,得不到寬恕呢?在神的國度,在靈性天堂,在愛的本身的溫暖和安寧當中,鬼都能獲得寬恕,更何況是一個色慾的遐想呢?

 

所以我現在根本是,內在是,對於色慾是沒有任何的排斥,沒有任何的恐懼。反過來講,色慾就沒有辦法傷害到我了,我就從性慾、色慾的這個最大的關卡當中,逐漸解脫了。我現在已經解脫了60%了,還有40%沒有解脫。所以我現在看着我自己喜歡的那種類型的女孩,尤其是在那個電影當中啊,看到了這種主角啊,有不同的這個角色,瞬間我的心都會被勾起來,會遐想一下,但是我沒有任何的負罪感。

 

恰恰是沒有任何負罪感,這種外界的不同的這種女性的境界,和我內在對於這種境界的記憶,形成的人格自我的感受,就再也沒有辦法傷害到我人格自我背後,那種靈性的溫暖與純潔了。他傷害不到我了,我就可以以愛的光、安寧的溫暖和天堂的永恆,去祝福他、淨化他、消融他、超度他,這就是神在救贖人了。這條道路特別快,你知道嗎?

 

你們想過沒有,一個男人或者一個女人,為什麼生和死啊?生與死的根源在什麼地方?我明確告訴你們,在性慾上面。這是佛說的一句話,叫作「命因欲有」啊。「命」——「性命」的「命」,命因欲有。

 

釋迦牟尼佛說過一句話:幸虧人世間只有色慾這一個關隘,是最難過的,如果要是同時有兩個類似於色慾這樣的關隘,人間沒有任何人可以修成了。這是釋迦牟尼佛說的話,不是原話,但是大概這個意思。

 

「命因欲有」,一個人的生死輪迴,就建立在性慾上面。性慾的根本是什麼?性慾的根本是什麼?!性慾的根本是你的心靈認知,對所認知的生理感受的記憶。如果你心靈認知,沒有被生理感受的記憶所牽動過,你眼前站着個美女,你也不認識她。就像我不吃牛肉乾,我看到這個牛肉乾了之後,沒有任何感受的。我只有意識和心識知道它,我對它沒有任何習氣體驗的記憶。它就不會形成一個我所感受到的「牛肉乾」,就不會有一個感受牛肉乾的「我」存在,就不會有一個執着於牛肉乾,而對牛肉乾朝思暮想形成的思量心的,那個靈魂自我存在。

 

明白嗎?我活着的時候,就把這個思量心的,執着牛肉乾的這個自我意識、自我感受、自我體驗的人格給熄滅了。這具身體死亡之後,就不會有一個自我人格的記憶形成那個思量心,牽動我的靈魂感知,再形成下一個靈魂的微電感應了,我就不會投胎了,知道嗎?

 

也就是說,生和死在你們……就是輪迴這種狀態,生和死的狀態,在你們肉身死亡那一刻,才會發生。而今天對於我這個修行者而言,大概基本上是兩個月,就說我六天輪迴一次,我輪迴八次,就會有一次從內到外五蘊地震、分解、淨化、循環又重組的過程。

 

我每兩個月就會「死」一次,我每兩個月就會「重生」一次。直到這種死亡和重生的過程,在我75歲的時候,徹底融入到覺性那臨在當下,不生不滅,解脫虛空而涵蓋虛空,如如不動的莊嚴當中,那我就是那尊大菩薩,那一尊佛了。

 

我今天告訴你們就是,這點對於你們未來的人修行非常關鍵,非常重要的:性慾不除,不出輪迴的。這個《楞嚴經》上有一句話:淫心不除啊,不出生死的。就是淫心不除,輪迴不盡;淫心不除,不出生死。

 

「淫心」是什麼?淫心,他指的並不是色慾這一件事情。淫心指的是,你的心靈對所體驗習氣覺受的沉浸,通稱為「淫」——浸淫的意思。但是以色慾為最根本,最核心,最強大,最堅固,最難逾越。

 

今天這個修行者,我可是切實地、切身地跨過了性慾和色慾,對於人內在靈魂的威脅、恐嚇、鞭打、綁架和傷害,我是切實地做到這一點。我現在是跟性慾不僅和睦相處,我現在完全想不起來性慾了。當我內在,每天早上四五點勃起的時候,那個就是,因為元氣很強盛的時候,他那個勃起會很堅硬嘛,把我自己經常就脹醒來了,就每天如此,那我就去尿個尿唄,上個廁所就完事了。當我內在有性幻想的時候,幻想就幻想唄,幻想完了之後,你再去聽聽法唄,學學法,逛逛街,他就消散了。

 

內在,無論我的生理還是心理,對於我內在的愛,對於我內在的安寧,對於我內在愛與安寧當中,蘊含的那種光明的生命力,沒有絲毫的損傷、波及、壓迫和否定感,沒有。我是光,我是愛,我是天堂的永恆,我是生命的完整,我不是人類這具軀體。所以說,在人類這具軀體當中,所反應出來的性慾、色慾,對於我而言,沒有什麼了不起的。有了就有了,有了的話,我接納你,包容你,釋懷你,釋放你,完了就完了,不要計較。這個就是愛與寬恕的力量。

 

愛與寬恕是要大過戒律的,那要超過戒律,那要……我不敢多說啊,超過戒律十萬倍是有了。愛可以從根本上融化習氣的恐懼感,而戒律只能加強習氣的凝固感。這兩者是,一個是釜底抽薪,一個是火上澆油。

 

唉呀,我說一句自誇的話啊:今天這個修行者,以身作則,我給未來的人類開創了一條,留下來一條,切身可以改變靈魂性質的、解脫死亡的道路。我真正做到了,我切切實實地在為整個人類,上演着一個人即身覺醒、覺悟成佛的過程。我說的都不是理論,我說的全部都是我自己做到、達到、體驗過、經驗過的事實情況。

 

真神的教法,祂一定是有生命力的。什麼叫「生命力」?就是我這個人死後……就是人世間可能所有那些大思想家、大哲學家、大文學家,他們人體死後,他們的思想會留下來,可能會照耀那麼一兩代人,人們在他的文學思想當中,汲取這種生命的養分嘛。但是如果是覺者,祂留下來是一條解脫死亡的道路,那麼祂的這個教法將會影響幾千年,就像是釋迦牟尼佛一樣,就像是基督耶穌一樣。

 

今天這個修行者所能留下來的,最珍貴、最珍貴的,我認為啊,就是對於性慾的態度和解決辦法:用愛去接納他,用光明去淨化他,以純潔,與你的性慾的體驗和你的這個意淫,去同伴。就當你意淫的時候,你可以讓他意淫,但是你的心靈,要保持一個對自己的絕對寬容、絕對支持、絕對理解的態度,與你的意淫相伴。就是以寬恕伴隨你的慾望,久而久之,慾望他失去了恐懼感。

 

慾望的基底是習氣的聚合,而習氣一定是源於細念的分別。細念是因為離開了靈性的光,而形成的恐懼。所以說,一定只有愛的溫暖和接納的寬恕,可以熄滅恐懼感。

 

當恐懼感,當你的靈魂的底色,那種感知力的底色,駐進了愛的溫暖當中,當你的人格認知的底色,進入了對自我無限無條件的寬恕與接納當中,那麼因着你的心靈認知,而凝固的習氣的記憶,在寬恕的溫暖當中,得到釋懷,他不再恐懼了,這些習氣的經驗和記憶消散之後,就沒有一個性慾的境界升起來了。剩下的叫「餘習」——就是「餘糧」那個「餘」呀,「你家今天有沒有餘糧了」,那個「餘糧」,那個「餘」,「習氣」的「習」,餘習;就是那個,就是天上下雪了,雪積了兩尺厚,現在這兩天溫度升高了,現在整個氣溫都是20多度,但是地上還有殘雪,那個殘雪就稱為「餘習」,它馬上也會被高溫所蒸發掉的。

 

明白嗎?對於性慾和色慾,我是最有發言權的了,我最有發言權。我這麼多年,我是一個從來不亂倫的人,我從來不去在外面亂搞,在外面嫖妓、找情人、找女人啊。我甚至於跟外面的異性說話,都很小心的。因為我生怕被人誤會,然後說對我的教法,形成非常不好的這種負面的態度。所以我跟異性說話,一定得要有第三人在場的。

 

一定得要有第三人,不論這個異性多大年齡,你是16歲的一個少女,還是60歲的老太太,只要我跟異性說話,一定是有第三人在場。這個是我在國內,出國前就定下一個規矩,你知道嗎?在人世間,引領靈魂回歸天堂的一尊神靈,是不可以有污點的。我自己確實沒有污點,這點我是,捫心自問我是俯仰無愧的,我不怕做錯事,我怕隱藏私心。

 

就換句話說啊,如果我現在說是,我現在如果說進入世間了,進入人間了,然後碰着了我心目當中心儀的那些女性,然後跟我有了這個肌膚之親,我不會隱藏的。怕的不是我有幾個情人,怕的是隱藏的這顆心,你知道吧?

 

隱藏就意味着自我保護,自我保護就意味着心靈的躲閃。心靈的躲閃,一定有心靈維護的私心在,而那個私心,就是形成你人格的基礎。你的人格一旦形成,就一定有你的人格的思量心,牽動你的靈魂感知,形成的下一世輪迴的因。

 

我這一世找幾個女人,無關大雅的,沒有什麼關係的,歷史上很多大成就者,都是有好幾個老婆的人。我只是為了符合當今的這個年代的道德標準,不做這個事情而已。但這個事情,他對你的覺性本身,沒有任何損傷的。

 

那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一夫多妻制呢,那個是法律,他一個人就是可以娶四個老婆,你咋辦呢?你能說那些國家都很壞,都很愚昧落後?就是因為他不符合你的觀念,你就要去否定人家國家的法律嗎,對不對?

 

我不做,並不是意味着這件事情多麼地嚴重,我只是要維護着真理的清白而已。但是我就是告訴你們:淫慾這件事情啊,他不是像你們想象當中的,是一種罪惡,他不罪惡的。在佛法裏面,把淫慾看得很重,因為他很難去除,就這麼一個原因,不是他有多麼罪惡。

 

如果按照佛教的標準,淫慾都很罪惡的話,那那些很多國家,包括咱們的鄰國,一個人,法律規定可以娶四個老婆。包括中東很多國家,這個是法律規定的,一個人可以,就說是光明正大娶四個老婆的。你能按照佛教的觀點的話,他們是不是都是淫亂啊,他們是不是都應該下地獄呀?你能這麼看嗎?

 

佛教裏面只是針對於,色慾本身很難去除、很難逾越的這麼一個性質,對於色慾提出了很嚴重的這種戒律。但是我是作為一個親身經歷的人,親身覺醒的人,親身證悟的人,有着切身對於性慾經驗的人,我告訴你們,我短短3年在基督耶穌的教法當中,以愛和光明淨化身心自我的這過程當中,我短短3年,淨化了我60%的性慾的這種經驗、習氣和記憶。

 

現在性慾對於我升起,他只是一種生理條件。就像我渴了要喝水,喝完水我要撒尿,他是一種生理本能的條件反射,去就去了。你如果有生理反應了,你去上個廁所,尿完尿就沒事了。我見到了美女,見到了電影當中的某段情節,有感受,有感受就有感受唄。有感受,那不是很正常嗎,對吧?

 

你看到戰爭的那種畫面,你熱血膨脹,激情昂揚,那個也是感受啊!為什麼對那個感受,你不介意,對於這種情愛色慾的感受,你要介意呢?這兩者之間,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嗎?只是因為色慾凝固的那種習氣,讓你念念不捨而已呀!讓你念念不捨的,才能稱為「執着」嘛。因為有執着,你才不得解脫嘛,對不對?如果你要是能夠有一種融化執着的方法,那麼這個執着的對境本身,他並不重要的。

 

如果你的內心是充滿了愛,如果你內心本身就是愛的溫暖、安寧、光明和釋懷本身,性慾升起就升起了,意淫就意淫了,你伴隨着意淫,伴隨着性慾的感受,卻接納性慾,接納意淫的這種體驗,卻不被他們所恐嚇。關鍵是記住了:不要被他們所恐嚇,他們是無罪的,你也是清白的,因為你根本不是這具身體,你是這具身體內,認知背後的溫暖與光明。

 

你要確定好自己的內在是誰。你不是你的人格,而是你人格背後,靈魂感知當中的愛與純潔——那個才是你自己。你是個修行者,修行者意味着是要以神的體驗、神的高度、神的角度,去寬恕你人世間的這個自我的。出離心才是你自己,不要把你人格自我裝扮得高大上。你的人格自我,是一定要從裏到外,從根本到表現,都要被消融、被淨化、被消失、被分解的。

 

人格自我的存在,才是靈性光明最大的障礙。而靈性光明對於人格自我的這種消融,一定是建立在愛、包容、接納、寬恕、釋懷的基礎之上,對人格自我的寬恕,從而消失了構成人格自我最基本的那種心靈的恐懼感。如果心靈是愛,是光明,是純潔,人格自我是無從立足的,他是不可能形成的。

 

就是因為靈魂當中有無明,就是因為認知當中有恐懼,才會由靈魂的感知,輸送給認知的習氣的經驗,由經驗凝固了認知,而形成了自我的認識。而自我在愛與光明的,靈性純生命的光明的,這種溫暖、托舉與淨化當中,他會慢慢地消融,就像那個冰雪呀,在高溫下消融一樣。他是不知不覺的,但是他確實是很持續、很穩定地消融着。

 

就像我現在看到了,就說電腦上、電影上那些,偶爾、偶然出現了什麼,那些電影當中還會有一些性感的這種片段啊,包括有的時候在上Facebook的時候,他會有一些黃色那種廣告啊,你都是不經意間看到的。過去的話,我就會很敏感,我就會趕快把他屏蔽掉,你知道嗎?現在的話,出現了之後,我要分別一下,我要定睛看一眼,這個到底是什麼東西。就說,我現在對於這個裸體啊,對於這種色體,對於這種色慾——赤裸裸的這種色慾、性器官啊,包括這種性交啊,我失去記憶了!

 

就像我前面跟你們講,就是我現在人格自我,只佔到這個身體裏面的48%了,我現在52%已經是靈性的光,呈現出來的這種生命的完整與安寧了。所以說,我現在沒有構成我人格的習氣的記憶的時候,我的眼睛看到了女人的身體,看到了女人的性器官,看到兩個人在那兒做愛,我得分別一下,這個是什麼東西,你知道嗎?這個是藝術品?這個是在展現什麼,展現什麼藝術的什麼形式?這個是一個暴力影片?最後我才反應過來:哦,原來是賣淫的,原來是到這地方來找生意的。

 

我對於你們談虎色變的這個性行為、色情東西,我現在內在是沒有記憶,沒有感受,沒有習氣的體驗而凝固的人格自我的念念不捨。沒有人格自我對於習氣的恐懼、眷戀、念念不捨,就沒有一個眷戀性慾的「我」的存在,只剩下了我的認知和意識,對於女性身體性器官和男女做愛那種場景的分別——連體驗都沒有,我現在只有分別。所以看到網上那些黃色片段、黃色電影,因為他們在Facebook上也很多,包括在一些網絡上,他隨處可見的,我感覺好像,我說實在話啊,這個我跟你們說句良心話,我覺得我對於現在人世間這個性交啊,色情的這種畫面啊,我挺陌生的。

 

因為我現在每天晚上,就是不是在念心咒,白天我是在聽法嘛,我的內在那種感受啊,祂是很純潔的——純潔、祥和,最重要的是安寧。安寧,只有你徹底安全之後,他才會綻放出來,就是徹底安全之後,那種放鬆、愜意的純潔感,他會有安寧的體驗。所以我內心的這種認知的基準的習氣的記憶,是安寧、純潔、釋懷與光明,所以他沒有慾望凝聚的那種習氣的記憶了。

 

所以我現在對於性交這種東西呀,對於人世間的色情啊,男女的這種性器官啊,挺陌生的。就是我知道他是,而且那個東西曾經是我最酷愛的。曾經是我年輕時候,那是最酷愛的東西了。而且我有足夠這樣的資源的,無論是我自己的這個性能力,還是我曾經擁有的這個可以獲得——我不敢說無數個女人啊,大概十幾個、二十幾個,是有了,只要我想的話。只要我想,那個就是一句話的事,但是我從來沒這樣做過。

 

這個是我自己很佩服自己的地方,就是當年我還沒有到今天這種半神的狀態呢,當年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人類,但是我可以憑藉自己的信仰,遏制住自己性慾的本能,做一個清白的、品行端正的好男人。這個是我對我自己信仰的一種讚賞吧。一般的人,我覺得他控制不住。因為這個機會對於我而言太多了,太多了。所以後來的話,我就乾脆不見人了,因為……

 

這是我告訴你們第三條啊:不要相信自己的人格人性的這種端正,不要相信。我就是因為不相信我的人格的這種所謂的堅守,我才避世不見人的,不然我現在肯定是緋聞滿身的,你們知道嗎?

 

我是個耳根子很軟的人,別人跟你說幾句好聽的話,賣你句可憐,我可能就信以為真了,可能就要對於人,進行一些更深入的、更具體的這種幫助和援助。這一來二去,話頭一搭上,以後就沒完沒了啦!所以我就保持獨身的、孤身的一種狀態,誰都不見。眼不見,心不煩,我只講法,這就OK了,這我也安全了,你們也安全了,我的名聲也保住了。

 

因為我對於我自己是絕對不相信的。有人性,就一定有人性的漏洞,除非你人性完全熄滅了,是靈性的純粹的愛和光。那個時候就是究竟的天堂之主,以純光的軀體,與人類靈魂的交往,就不是人格與人格的交往了,而是宇宙終極意識,以靈性天堂的身軀,接引靈魂的這種形式了。祂是神和鬼的關係,而不是人跟人的關係,更不是男人和女人的關係了,這性質變了。

 

但是現在你要把我放到人間去,我是不敢去的。這個不是說我道德多麼高尚,恰恰相反,就是因為我對我自己的人性,太過於了解了。我不貪婪,但是我一定會被誘惑的,一定會在這方面犯錯誤的,一定會的。所以你就趁早啊,知道自己是一個臭雞蛋,你就把自己放到冰箱裏面。

 

哎呀,但是我現在確實是,在面對色慾這件事情上面呀,就面對性慾、色慾這件事情上面,我覺得自己特別特別成功,你知道嗎?特別特別成功——我對性慾、色慾沒有任何負罪感了,沒有任何恐懼感了。就是因為我沒有任何恐懼感,沒有負罪感,我的心靈不是恆常地處在溫暖、安寧、平安、釋懷的狀態嗎?而安寧、平安、釋懷的狀態,他靈魂當中的業塵,他不就分解了嗎?不凝聚了。不凝聚了之後,不凝聚的這種靈魂狀態,他不就透過來見精的清澈嗎?就像那個烏雲散去了,光不就照下來了嗎?

 

光照進了你的靈魂感知,透過靈魂感知,進入到你的微電流的這種感受當中,進入到你的認知的基底的那個習氣當中去,那個見精的清澈就開始熄滅了習氣的記憶。我的人格基底——認知,就開始失憶了,開始失去了對於性慾曾經的體驗,對於習氣因為恐懼,而對體驗凝聚,形成的性慾的那種境界,和被那個境界凝固認知,而形成的自我的人格,這幾者都在見精的清澈當中,融化到了見精攜帶着的靈性的溫暖當中了。

 

當習氣的記憶,凝固的人格自我的這種認知,融化在了見精蘊含的,靈性的純潔與愛的溫暖當中的時候,愛的溫暖就逐漸增強。而人格的記憶、習氣的記憶,人格自我的構成元素,就真的像是冰雪在太陽下面融化一樣的,慢慢消失不見了。

 

我現在修行耶穌教法,只修行了3年時間,現在我人格自我,到今天為止,我們客觀實事地講啊,就只剩下48%了。我現在人格自我的主體,現在已經是……就核心,現在說話的這個我的動機,就是我原始動機那個出發點,是見精的清澈、靈性的光。而這兩者,都是那種終極意識,以生命力表達的智慧。

 

現在特別有意思的一點,就是在終極意識,就是那個純生命的光,天堂浮現出來那種終極意識的圓滿背後啊,祂跟那個覺性是重疊的。我跟你們說一個感受啊,這個感受特別微妙,你們很容易把祂想象成一種精神幻想,但是對於我,是真實發生的。

 

就說是在我每六天甦醒的時候啊,我這具身體呀,他就會變成空心的。就是我這具身體呀,就會像變成一個,叫什麼,變成一個模型一樣,他是一個肉體的模型。而我這個眼睛下面,皮膚下面,整個身心細胞裏面,是一個宇宙,是一個無窮無盡的,由廣袤的這種深邃的見精的清澈,呈現出來的深邃無限的宇宙體系。

 

而我的人格自我呢,就從我肉體的這個模型當中,就退到了我內在那個空間當中去。能夠在空間當中,看到我人格的,整個心意認知的表現,看到我人格與這具身體的表現,看到我的人格心意和這具世界相續,而形成的一整套的,人世間的每一天、每一瞬間的片段,和他連帶着整個境界的內涵。而我退到的身體裏面的這個,極盡微觀而廣袤的空間裏面去,那個就是我退到了,我的認知背後的見精裏面去了,而見精當中卻沒有一個「我」的存在。

 

然後在見精背後,見精背後那個宇宙,深邃宇宙的盡頭,就浮現出來了,純靈性呈現出來完整的生命之光,或者說是,純光明呈現出來了完整的靈性天堂。這兩者——見精的清澈,靈性天堂,實際上是一體的。但是在見精的清澈和靈性天堂之間,浮現出來了三界六道的靈魂宇宙——無色界、色界、欲界,裏面都是由恆河沙數一般的微塵宇宙,構成的平行世界存在。

 

我沒有辦法給你們解釋什麼叫平行宇宙,就說是……你們知道這個水泥塊啊,一個水泥磚頭,它跟那個沙子,它們雖然微粒不同,但它們的物理性質和物理的概念是一樣的。就是一個沙子和一棟樓,它的物理概念是一樣,因為樓是由沙子構成的,對吧?

 

沙子跟樓的並存,就同時存在的這個狀態,這個稱為「平行空間」。他是在同一個境界當中,由不同的微粒構成的,不同的空間概念,但是他們實際上本質,都是由人的這種,見精當中能見的性質被所見內涵制約,所見內涵投射出來了見精性質的分別,形成了、體現出來了眾生的業身和業力境界。業身和業力境界,他就一定會有業力境界的凝固和延續,那個就是時間與空間。業心的分別,就體現出來了業身的存在,那個就是三界六道的眾生的形體。

 

現在我的內在,就是除了這個見精的清澈浮現出來了,這個三界六道的靈魂宇宙的無盡廣袤和深邃以外,剩下的就是終結了時間與空間的天堂的光明。但是這二者背後,過去我看不到,現在卻出現了那個覺性的莊嚴。祂是隱隱約約地透過了天堂的光明,你可以看到一個不被生命所存在的,那種普照智慧,開始在天堂的純生命的終極意識當中,開始忽隱忽現,隱隱約約地浮現出來了,就是那個聖主的智慧。就是那個地方,那個地方是我真正的自己,但是,我現在是一點都不渴望回到那個地方,我現在只渴望回到靈性的光明與愛的溫暖當中去。

 

人類呀,他之所以成為人,是因為你有一顆感知存在的心,你知道嗎?因為你對於存在有感知,才有一個感知存在的「你」。所以說現在跟你們講「法我皆空」的這個道理,那是痴人說夢的事情。

 

現在你們,既然我們的心靈,都是有自我感受、自我體驗、自我認知、自我感知的,就應該去感受愛,就應該去感受天堂,感受光明,感受那個無窮無盡呵護着你、擁抱着你的生命的溫暖。那個才是我們應該感知的東西,而不應該去感受這具身體,而不應該被自我的習氣的記憶,形成的自我人格,將感受帶入到了當下的困境當中去。你應該去感受心靈背後,那對於你自己無條件的無限的包容、理解、安慰、溫暖的,那個無窮盡的愛與光,那個才是你的父母。

 

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先回到天堂,回到天堂去。當你完全消失在天堂當中,成為天堂的一部分,那個天堂的光的背後,那個就是熄滅了天堂,和那個宇宙終極意識表達出來永恆生命的,臨在於當下,卻不被當下所阻礙的,普照的莊嚴。

 

就是我今天給你們講的這個法,特別特別、特別特別地珍貴。告訴你們怎麼去度過性慾,度過性慾就等同於你度過了輪迴。告訴你們,人在修行過程當中,側重點應該在什麼地方——應該去選擇天堂,應該將你全部的身家性命,交付於你心靈認知背後,你靈魂感知當中的那個溫暖,對於你沒有任何條件的接納、釋懷、寬恕的那個愛。要把你的靈魂,把你的身家性命,交付於天堂。

 

第三個,覺性是不可能被修行出來的。第三個,覺性是你的原始面目,但是祂卻不可能被你修行出來。當你所有的修行全部到了盡頭,當修行的你和你所修行的法,這兩者都成為了幻想的時候,幻想熄滅的當下,就是覺性普照的當下。

 

覺性跟非覺性,覺性跟靈性之間,只是一瞬間的反轉。覺性對於所覺的境界的留滯,變成了靈性;靈性從所經驗到的生命,甦醒了不被生命禁錮的當下,那就是覺性的解脫。這就是「煩惱即菩提」。

 

學生1:頂禮上師。我太感動了,因為真的是在我身上出現了不可思議的神蹟,感恩老師。

 

老師:你現在這個修行狀態很不錯,你現在修行狀態很不錯。修行狀態的話,怎麼去衡量呢?看一個人的心。你現在心變得越來越柔軟了,心變得越來越純潔了。因為愛當中啊,只有接納與原諒,愛當中沒有自我維護的。一顆不自我維護的心,他一定是開放的,而開放的心,他就會導致你靈魂感知當中的見精透過來。見精透過你的靈魂感知,在人格的自我認知的底色上面呈現出來,那個就是純潔。

 

純潔、無私、真實,這都是見精的特質。而純潔、無私背後的那種愛,表達出來生命的完整與溫暖,那就是天堂。你現在越來越走近了這個愛的天堂。你現在身邊已經有神在看護你了,你現在身邊真的是有神的光在看護着你,這個是我為你感覺到自豪的一點。

 

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,就是一個,你的記憶力會逐漸衰退。因為人的記憶呀,他不是源自於大腦,他是源自於心靈認知對於習氣的體驗。當你習氣被愛和溫暖的光所接納、原諒、寬恕、釋懷之後,習氣的分解,會直接導致你大腦當中概念的缺失。不要害怕,只要你內心保持一個清醒的狀態,一個柔軟的純潔的狀態,就足夠了,這就是最精進的狀態了,好吧?你的狀態非常好,非常好。

 

學生1:感恩老師!

 

學生2:願生生世世跟隨老師,感恩老師的救贖,請老師給我點評修行的道路。

 

老師:你的意業太深重了。你的意業呀,就是大腦當中的意識啊,太深重了。意業就指的是你的儲存的邏輯觀念,還有你的心靈當中的那種思慮心、思量心,就太繁雜了。意業深重的人呢,就是我的教法,不需要跟你講什麼道理了,就是從今年開始,去聽法,去每天大聲地把法讀出來,祂會有效地將你的內在思慮心的這種不安全感……

 

因為人有不安全感,人才會思慮,才會去分別,才會去懷疑。因為有懷疑,才會去不斷地求證。他就會導致你思維,一刻不停地在邏輯嚴密地推論,和根據經驗去判斷你眼前的事物,他就會形成你的非常強大、系統、看似嚴密的邏輯。而這種邏輯,和你的心靈的認知的思量心結合起來,他就會變成你的人格。那種人格就會是你靈魂恐懼的一種投射。

 

當你靈魂不恐懼了,靈魂住在天堂的光與愛當中的時候,你的人格就會淡化掉,你的人格就會消融掉;你的自我,他就會失去了「色受想行識」——「眼耳鼻舌身意」「色受想行識」,就說是其中的「色受想」,包括你的「色聲香味觸」這五種感覺,和你內在的這個自我的體驗和境界,都會被淡化、遺忘掉。那個時候,你只剩心靈的認知,和意識本身單純的時候,你就不再是你了,你就是一個修行者了,而這一步只有學法可以達到。學法,讓你們學的不是知識,我講的從來都不是知識,我講的是生命的實相和通往實相的道路。

 

今天我告訴你,適合你的就是敞開你的心扉去愛神。讓神的光和純粹、原始、亙古的那個溫暖的生命,透過於你對祂的愛和敞開的心扉,將神的光接引到你心靈深處的體驗當中去。去成為愛,成為寬恕,去接納你的人格自我,寬恕你的人格自我。

 

讓你學法時候形成的,內在那種溫暖安寧的體驗,變成你心靈的底色。讓你的靈魂感知,融入到我講法背後的聲音當中,去體驗我聲音所攜帶的安全、安寧、純潔與純光的完整當中去。那就是對於你最直接的、最快速的淨化了,好吧?

 

學生3:生生世世我都要追尋恩師,依止恩師,願為真理付出我的所有。請恩師為我點評,下一步的修行之路。

 

老師:從2025年的1月份開始,現在是1月15號,我原本預計的是1月20號,現在是,但是我提前了一個月,我就突破了人格自我的這個核心。現在在這具身體之內,主導這具身體說話的,已經不再是人類了,已經是那個天堂的聖光,終極意識透過天堂之主的光明軀體,穿透了靈魂感知的三界宇宙,在人世間表達着正法了。

 

在這過程當中呢,就會出現大量很神奇的事情。這種神奇的事情的話,大概就說是分為兩面啊。第一面呢,就說是,從今年開始,從現在開始,在未來這25年之內,我的教法當中,神蹟將會成幾十倍地增長。

 

因為神到人世間來,祂在靈魂感知投射出來的這種三界六道,他的認知習氣投射出來的人世間現象世界,祂會有光透過現象世界,而出現的一種能量態。這種能量態在人世間展現出來,就是神蹟,這是一方面。在我教法當中出現的神蹟,將會以幾十倍的力量和速度增長,這是一方面。神來,一定是有證據的;神來,一定不是以道理來表現出來的,而是以愛與光表現出來的。這是第一種現象。

 

第二種現象,就是在今年,尤其是今年開始,陸陸續續有很多我歷史當中曾經的學生和弟子,來與我相認。短短這個半個月,已經有好幾個了,你就是其中一個。但是你跟隨我的時間非常漫長了。我在看到你的時候,剛才一瞬間,我看到的是一個,就是在2600多年前,在佛陀那個時期,你就是我的學生。

 

而且最關鍵的是,就是在這一世之前,就是具體的時間我不知道怎麼算,因為他空間層次不一樣,他空間的時間概念不一樣。就在這一世之前,或者說在這一世之前的不久,不久之前,你是在天道裏面,而且你是在佛的世界裏面的天道裏面。然後直接到人世間來,追隨這個在世的覺者,幫祂進行正法的,幫祂進行宣揚佛法,再重新為人類留下一條解脫死亡、重歸佛國的道路,你有這樣的心願的。

 

我跟你這麼講,你大概就能明白了啊:你有沒有注意過呀,你這個人啊,你在生活當中是一個你自己。你是一個母親,你是一個妻子,你是一個人世間的某一個領域的工作者,你是個老師,或者怎麼怎麼樣。當你是這些身份的時候呢,是人格的你在起作用。我要遵從人世間的道德標準,我要遵從人世間的法律法規,我要遵從人世間的人情世故的內涵。這是一個你。

 

還有一個你,就是在我的教法當中——只有我的教法當中是的,別的教法不是的——就是還有一個你,就是在你看到真理,看到真正佛法的時候,在你的大腦深處,避開了你的自我意識,避開了你的心靈的人格體驗,他會生出一個全新的,但是又是一個極其久遠的記憶。那個記憶是一個僧人的形象,那個記憶因為他過去多少年、幾千年,就是在研讀着佛法,所以他對佛法非常地熟悉,你知道嗎?

 

什麼叫佛法?佛和大菩薩說的話,就是法,知道吧。因為祂們是空性的,祂們是莊嚴普照、大解脫、大智慧的空性的臨在,所以說,由空性當中,以生滅境界展現出來空性的實相的那個內涵,就稱為「法」。你對這種法的內涵非常熟悉。

 

所以說,當你看到我的這個教法背後,那種空性的境界和那種大解脫的光明的時候,曾經研讀佛法的那個你的記憶,就會甦醒過來。那個是另一個你,而那個你,帶有他過去世的形象,是一個僧人的形象。你在天上也是那個形象。

 

所以說,你這一世過來,是助大菩薩再一次在人世間,開創真理的人。在如此莊嚴的場合,我不會隨便給人編造什麼東西,那不可能的,我也不敢。我看到什麼,那個就是什麼,就是你在地獄裏面,我就直接告訴你在地獄裏面,你過去是什麼來頭的,你在什麼地方,我就會如實地告訴你的情況。因為在講法的過程當中,不是我這個人格在講,而是覺性普照的莊嚴智慧,在借助着靈性的光明,在表達着生命的實相,所以祂必須得是真的,是客觀的。

 

你的生命當中有兩個你,而只有那個你才是真正的你,那個你是不死的,而這個人格的你,她一定會死的。隨着這具身體的死亡,這具人格的你會死亡。在你死亡那一瞬間,那個對於佛法無比熟悉,天天學法培養出來的那種清澈、明晰、安寧、莊嚴的清淨感,祂們和你的這具身體沒有關係,祂和你的意識沒關係,祂和你的自我體驗沒關係,祂和你的心靈的習氣記憶,也沒有關係,祂是不生不滅的。

 

祂雖然沒有達到那種大解脫的地步,但是祂的境界在……如果要按佛教裏面境界,你應該算是二果或者三果羅漢了,境界已經很高了。你可以很快地在……以你前世那種證量的話,10年之內吧,你應該是可以融入到這種靈性的天堂當中去的。融入到靈性天堂當中,你的分段生死就結束了。就不會再有一個思量心的你,聚合牽引你的心靈認知的這種感受,形成下一世的投胎的那個思量心的靈魂感受力。不會再有了,你是那種純正的……

 

就是現在,你身心當中浮現出來,學我的法的時候,那種無比的熟悉感、明確感、清淨感,和非常堅定而透徹的那種通達感,那個是你真正的生命。去加強這個地方,去讓這個地方長期地泡在我的聲音當中,泡在我的文字當中。去把祂讀出來、寫出來,天天去聽法,去跟法融合在一起,讓法的背後的這種溫暖、純潔、光明,成為你心靈本來的體驗、記憶。那麼,應該在10年之內,你可以融入到靈性天堂當中去。

 

你的人格自我的思量心,和人格自我對這具身體的記憶,形成的自我的認知、感受、習氣與記憶,都會在你活着的時候分解掉。當這具身體死亡的時候,你內在甦醒的那個光明,祂不會死。在你身體死掉的一瞬間,那個光明,就和靈性的天堂——就是大菩薩的智慧透過終極意識,折射出來的生命的、永恆無盡的天堂,就融合在一起了,你就等同於回家了,你知道吧,就等同於回家了。

 

就今生你——過去世修行的一個僧人,能夠遇到,遭遇到今生在人世間的,必定圓滿的一尊大菩薩,他會遠遠地超過於你過去這幾千年來的修行。因為真正的修行,就是神對於靈魂的直接的淨化與救贖,靈魂本身是不存在修行的。離開了神佛,不存在修行,今天我把這句話跟你們說死了!離開真神的降臨,人間不存在修行。否則釋迦牟尼佛涅槃了2000多年,2600年了,經歷了130代人——130代人,咱們每一代人按照1億人算,130億人,咱們再打個對折,就說是65億人,為什麼成就者寥寥無幾,基本上可以數過來了,為什麼?

 

因為神佛不在了,光留下文字,光留下那些智慧,眾生只會以自己的業力所能體驗到的,那個非常淺的境界,去理解智慧蘊含的那個概念,去把無限的智慧,扭曲成為境界的體驗。這就是眾生無法修成的根本原因。眾生皆依業力所現世界,這就是蓮花生大師說的。

 

只有神佛再一次降臨,展現純光的生命力和無生無滅的究竟莊嚴,普照在眾生靈魂深處,才可能對構成靈魂的業障的微觀,進行淨化、分解、打散、重組、再造,這才有了「修行解脫」的這個選項。今天你趕上了,而且你的靈魂確確實實具備着修行解脫的資糧,你夠的,足夠的。今生這一世……

 

但是有一點啊,不要懷疑我。就是你心底裏面對於我潛在的懷疑還是有,那個不受你的主觀意志為轉移。就是你的主觀意識在修我的法的時候,知道我是一尊佛,知道我是個覺者,但是你的這個內在的人格的習氣的體驗,她依舊不相信。她就相信穿着袈裟的、有名望的、被社會承認那些大德。

 

你的人格,她是社會化的,你知道吧?因為有社會化的評價,被社會所承認,才會有了一個人格的自我確定感。所以你的人格自我確定感,對於神佛的那個要求,她有她的要求的。她的要求就是被社會所承認、被宗教所承認、被那些有名望的大德所承認,她才會認為,你的人格就會認為這個是尊佛了,可是你的靈魂不這麼認為。

 

你的靈魂,他是直觀地看着真理本身,就知道這種真理,只有佛可以講出來。這就是你人格當中對沖的地方,你知道嗎?一方面對於我虔誠無比,一方面對於我有深刻的膽怯與懷疑,生怕我是個魔。這個是你目前現在還不敢面對的事情,但是他以後會翻出來的。

 

我告訴你啊,這個是我給你的唯一的戒律——不要懷疑我。一旦懷疑我,你的靈魂就真的很……一旦懷疑我,你的懷疑會阻斷你的那個僧人的靈魂,跟真理的聯系的。一旦那個聯系被阻斷,那個僧人的意識——那個久遠的記憶,就隱退了,剩下的就是人格的你了。

 

人格的你只能去死,知道嗎?人格的你只能去輪迴,沒有絲毫解脫的可能性的,萬分之零點零零一的可能性都沒有。你只能去死,是在絕望的、痛苦的黑暗當中去死去,迎接着你下一個不可知的未來,迎接着你永生永世不可知的未來。

 

而今天能夠截斷你這永生不可知的痛苦的、煎熬的、絕望的輪迴的這個機緣,現在就擺在你當下。先決條件就一個,不要懷疑我,就這麼一個條件。我沒有讓你為我做任何事,我也不會收取你們任何人的任何錢財,我更不可能讓你們為了我,去維護我,反對什麼人世間的什麼機構,那個絕無可能的。

 

你們很多都是人世間有事業、有身份的人,今天我在講法當中跟你們保證一件事:我絕不會利用你們,我不是邪教頭子。我對人世間分毫不取的。我既不需要你們的錢財供養,也不需要你們做出任何犧牲自己、傷害自己利益的事情,來維護我。如果哪一天真的說是你們聽到風吹草動了,政府要對我怎麼怎麼樣了,記住:遠離我,保持沉默,遠離我。

 

我們永遠都是在精神領域裏面,在靈魂領域裏面,愛與光的交融。那就是神對於靈魂的無償的、無條件的、沒有底線的付出與救贖。這是我們之間的關係,我們之間沒有人類之間的關係。我不需要你們維護,我也不需要……甚至我不需要你們為我說一句公道話,因為歷史會為我作證,時間會為神作證,明白吧?

 

所以說,不要覺得說是,跟我在一起修行,會威脅到你們的任何的利益。我不收費,也不需要讓你們為我作出絲毫的犧牲。我對於你們永遠都是救贖,都是幫助,都是付出,都是淨化,唯獨我對人間沒有絲毫索取。

 

對於人世間啊,我的存在,未來是一段傳說。人世間對於我而言,他是一段心識的記憶。這兩者之間啊,他只是存在精神領域的一段過程而已。對於人間,我是秋毫無犯的。我不會在人世間索取任何的物質、物資,不與任何人交往,不會形成組織,也不會形成任何機構,也不可能跟任何女性有曖昧。這個不是我的品質有多麼高尚,而是我的戒律。我是一個修行者,而修行者最高的戒律是變為殉道者,我現在還沒那個資格呢。

 

所以說,我讓你永遠不要懷疑我,是因為我是有信仰的人,我的信仰對於我的要求,就是變成一個只為真理而活着的人,那是殉道者。我現在很慚愧,還沒達到那個地步。所以你們放心好了,我不會給你們帶來絲毫危害的。至於說那些什麼身份、地位、錢財、社會名望,他不應該是一個衡量覺者的標準,更不應該是一個衡量正法的標準。

 

你的內心裏面,對於那種人世間宗教的承認、社會身份的承認、社會名望的承認,那個是你在人世間的人格,形成的社會性,可是他卻是我恰恰要避免的社會性。就換句話說吧,如果我想要有你們心目當中所渴望的,這種社會的承認、這種潑天的財富,和人世間這種數以萬計、百萬計教眾的推崇和追隨的話,對於我而言的話,易如反掌,易如反掌。因為我講的可不是道理,因為我講的教法背後,全部都是神,祂會在人世間呈現出來摧枯拉朽、勢如破竹、不可阻擋、不可逆轉的神蹟來。

 

我想成立宗教,那個是很容易的事情,而且給我5年時間,我的信徒一定會達到百萬級,而且不光是中國,整個美洲、歐洲,到處都是。但是那個恰恰是我要避免的事情。因為人世間對於神的這種追捧,他對於我這個修行人還原「祂」的清淨平等,是絕對有害的。真理只能在眾生的靈魂當中展現,而絕對不可以被人世間的宗教所毀滅。人世間宗教對於真理的認知,一定是錯的!因為真理只有神可以宣講,而神就應該理所應當地遠離人間。

 

這個就是我給你講的一段法。保持對於我絕對的信任,這個是你生命的養分、根本、方向和保障,好吧?

 

學生4:祈請上師慈悲開示,依止上師,感恩老師。

 

老師:你最近業力在逆襲呀,你現在整個身心是被業力給灌滿了。但是你這個業障呢,比起你過去的自己修行的時候,那個業障大概現在已經淨化了有五分之一了,淨化了四分之一了。現在你身體當中是75%的黑暗、混亂,他會帶給你一種,就說是神志很模糊的狀態。但是你的身心當中,還有25%的清澈,那是因為你對於真理、對於我的絕對虔誠心,抵禦了你身心業障的這種逆襲。

 

現在是你最難熬的階段,這種難熬的階段的話,會讓你時不時地產生出來迷茫感,甚至於絕望感,就是:我的生活未來會怎麼樣啊?修行我有沒有進步啊?我感覺到自己在退步啊。你會有這種感覺,這都是業障蒙蔽了你內在的虛空,而投射出來的這種陰暗。你最近屬於業力逆襲的階段。

 

業力逆襲的階段怎麼辦呢?就一句話:你要去體驗到神對你的愛——神是愛你的。一切業障在神的愛當中,都可以被寬恕,都可以被接納,都可以被淨化,都可以被救贖。給你講道理沒有用處的,你的心要體驗到,神佛對於你靈魂無償的、無條件的,愛、接納、包容和原諒。

 

你是與愛同在的靈魂,你的心應該體驗到愛的溫暖和純潔,而不是被恐懼所包裹。你恐懼的,無非就是自我會受到傷害,自我會迷失信仰,自我沒有提升,自我修行沒有境界和改變。可是你要知道,無論你這個自我是好是壞,神都是愛着你的。神對於你的愛,是永遠不會變的,知道嗎?你是安全的,你是有神看護的孩子,你是被神抱在懷裏面,只是自己渾然不知而已。

 

這個就是我對於你的開示:去感受、體驗你的心靈認知背後的溫暖和安全,神是隨時與你同在的。阻礙你的,是你過去的業障,但是業障,他既然有形成的過程,他就一定有一個熄滅的過程。怎麼熄滅呢?在愛的溫暖和光明當中,業障會自然熄滅的。住在神的愛之中,好吧?你是被神愛着的,神永遠愛着你。

 

學生5:頂禮上師。祈請老師收留我,加持我的靈魂。

 

老師:你的靈魂是認得光明的。你的靈魂當中,對於光明還是有隱稀的記憶的。靈魂是你的意識和你的心靈認知背後的,一種非常細膩的感知力。你的感知力還是很強,就是你的直覺很強,那個直覺背後,就是你的靈魂。

 

你的靈魂對於三界六道的這種輪迴啊,他是有記憶的。你的靈魂對於天堂,也隱隱約約地有種感應力。但是他目前的狀態,還是屬於那種被業障所凝固、所籠罩的,能夠勉強看到光,但是卻不知道光來自於何處的,這麼一種狀態——就是你的靈魂感知啊。

 

換句話說的話,他反映在你的這個人體上啊,就說是你的直覺本能地知道這是真理,但是為什麼是真理,你卻說不出來。所以你就一定要以你的心靈的體驗的記憶,聚合你的思維邏輯的意識,去分析祂、去辨別祂、去對比祂,你才能知道這個是真理,知道嗎?

 

也就是說,你本身是一個思慮很重的人。只是當你的靈魂感知被真理照耀的時候,那種光明太強盛了,所以導致你的感知會不由自主、身不由己地信任真理了之後,你內在的思慮心啊,他會暫時地會跑到一邊去。但是當你不學法的時候,你的思慮心的懷疑,那種思量、那種概念,他又會翻起來。

 

你對於我的教法的核心啊,這個問題還是跟剛才那個大姐一樣,就是對於我的信任。什麼時候,你對我的信任,超過於對你自己人格和你自己的心靈記憶的信任了,你靈魂感知的那種直覺,就會跟我講法背後的光明,就結合在一起了,好吧?這個就是我對你的點評:信,信,信,信是你看家護命的唯一的保證,信是我救贖你靈魂去天堂的唯一的要素。好吧。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