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月30日錄音

(文字整理僅供參考)

 

今天跟你們聊一聊修行中的事吧。你看我經常跟你們說話呀,我說話的過程當中呢,就聊到日常生活當中的內容很少。我聊的更多的,可能都是一些修行中的事啊。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啊,就是說是……因為我這個談話,祂是有一個錄像記錄的,將來的話,人們會每一個、每一個去對比看。

 

我的這個錄像啊,每隔兩個月呀,我談的內容啊,就是有很多地方,就是相同的,要重複一遍。為什麼呢?因為我每隔兩個月,我的人格會被分解一次。就是我每周不是有一次輪迴嘛,過去是六天,大概現在是五天。每輪迴一次的時候呢,就是當那個光明很亮的時候,這個人格自我——自我人格,他就會被,從構成自我的習氣的那個靈魂感知當中,就會被淨化、淡化、消融一層。大概每六天,他就會有一次淨化的過程。淨化八次,就是六八四十八,將近兩個月的時候呢,我會有一次覺性甦醒的過程。

 

這個覺性可不是靈性啊。就是靈性,祂是光。所謂的「人性」,他是由靈魂感知作為基礎,與肉體細胞的這個生命的信息記憶,進行融合,信息記憶折射了靈魂感知,變成了靈魂感受;靈魂感受與肉體的這個六根相續,形成了這個六根的對外界光線和溫度,這種氣息的捕捉,變成了六塵;六塵六根將靈魂感知凝聚,成為了認知這種六塵六根體驗的,心靈的一個最原始的狀態,叫「心靈認知」;心靈認知呢,然後不斷地被所認知的習氣,所凝固、細化、雕刻,成為了自我認知;自我認知與意識結合,形成了概念;概念與自我認知的體驗結合,變成了思想;思想又牽動了你的自我認知,形成了情緒、體驗具體化的名相,這個時候,自我就形成了。

 

自我的形成,同時就浮現出來了,自我記憶當中所儲存的,對於外界名相狀態的,細膩體驗的覺受記憶。這種覺受記憶,與大腦當中的概念記憶聚合起來,就形成了境界。這個境界當中,就包含着三樣東西。第一個,我,我的認識、我的願望。第二個,名相。外面的這種光線,反射到我的眼睛裏面來,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,電信號又在視神經的那個大腦的什麼地方,浮現出圖像來。這個是我六根的一根嘛——眼根。

 

就是我的認知,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,他是由三部分構成的:一個是自我,一個是你看到,還有一個就是你的感受。就是我看到了這個杯子,看到杯子的瞬間,我理解到了這是個杯子,我認知到這是個杯子。這個是我的大腦意識和我的眼睛構成的,同時還有一個我對杯子的感受。這三者——自我、理解和感受,形成了這個杯子的境界,同時有一個認知杯子的我。這三者統稱為「人類」。你的人格就這麼形成的。

 

而靈性甦醒的時候呢,是從你的靈魂感知的那個底層、核心、最微觀當中,從感知領域裏面的那個感知的性質,那個見精的「能見」的性質開始淨化。就好像是在泥塘裏面啊,有一塊鐵板,它是在整個這個泥塘的底部,每次當靈性甦醒的時候呢,就會從泥塘底部,把那個鐵板要抽出來了,抽出來,你必須要把壓在這個鐵板上的那個泥啊,淤泥要清洗掉呀,所以說它每抽出來一點,有一層泥沙就被清洗掉了。所以當每六天一次的靈性甦醒的時候,甦醒完了,我會感覺到我的人格呀,我的人性自我呀,就變得更加純潔了,變得更加乾淨了,變得更加單純了,變得更加清澈了。

 

清澈、純潔、乾淨,他可是跟善惡沒有關係的。善惡一定是伴隨有概念和體驗的。我看到一個孩子摔倒了,我心疼,我上去把他扶起來,這個舉動,這個惻隱之心,叫「善」。並不是我有意為善——你餓了,我給你買個面包,我覺得我幫助了你,那個不叫「善」,那個叫「義舉」,「義氣」的「義」,那個叫「義舉」。善,一定是建立在無所求的基礎之上的,那個叫「善」。一顆柔和的心,有一個惻隱之心,那個叫「善人」。一個不忍心看到別人受苦的這種惻隱之心,這個叫「善良」。

 

然後呢,每淨化完了之後,就是六天一次淨化完了之後呢,人就會變得乾淨、清澈、純潔。那是真正的純潔,那是一個四五十歲的人,不可能有的純潔。所以說平常我的狀態就說是,有意識,沒有思維,有心靈認知,沒有自我。

 

就是我心靈當中,我認知到這個是身體,認知到這個是思想,認知到這個是情緒。但是,只有「認知」是我自己,而認知到的情緒、感受、慾望、思想、概念,他都不是我。有意識,但是沒有任何的記憶和思想,去牽動我的意識。我的內在,是恆常地處於見精的那種清澈、自在、完整、自由的狀態。而見精之上,就是那種靈性的、浩瀚的、無盡的光明。就是我是沐浴着天堂的聖光,踏在靈魂感知宇宙的頂端。就是每天在這個聖光的照耀下,漫步在星雲、星系構成的這個宇宙天體之上的。

 

後來呢,就是到了今年的1月份之後……沒有,在去年的12月份的時候,我進入到我腳踩的這個天體的裏面來了。也就是說,我的心靈認知啊……不是靈魂感知變成了靈魂感受嘛,靈魂感受的凝聚變成心靈認知嘛,現在我是從靈魂感受當中見精的那個渠道,進入到了人的心靈認知裏面來了。

 

也就是說,構成自我的那個基準,就是從靈魂感知,到靈魂感受,到心靈認知的,這三塊的環節當中,過去他像是一面牆一樣,他是實心的。現在這面牆的模型還在,但是它已經出現孔洞了。這個孔洞透過來的,就是天堂的光芒。所以說現在我整個的人格的比重啊,在這具身體裏面只佔了43%,而天堂的光芒,那種純潔的、無限的、完整的、永恆的溫暖、聖潔、愛與狂喜……

 

我跟你們說一個很笑話的詞啊,就是天堂那種極樂啊,有一個什麼感覺啊?我跟你們說一個你們人類能夠想象到的東西。有點低俗啊,有點低俗,但是你們可以去切身體驗一下。就是你突然間尿憋了,尿急了,尿急的時候,在那一瞬間,在伴隨着你尿急的前幾秒鐘,你的生理上面,它會有一種,就是你的生殖器官的附近啊,它會有一種微電流般的那種愉悅感。祂很類似於男性射精的感覺。

 

很類似,但是祂卻不在你的身體上顯現,而是在你的整個的心靈極深處,又解脫了心靈細念和習氣的束縛的,類似於男性射精的時候,那種極度亢奮、愉悅的,一種永恆不斷、源源不絕的高潮的光明。祂是一種光明的高潮,但是祂跟生理,本身沒有任何關係,祂跟心理也沒有任何關係。祂是一種生命本質,就生命的本體的光明,從靈魂陰影世界當中解脫之後的,一種從未被束縛過的大自在、大完整、大光明的永恆與極樂——那是天堂的狀態。

 

而天堂,祂不是每六天一次輪迴嘛。第一天天堂出現,很強盛。第二天,天堂持續,祂是一種光明狀態。第三天呢,天堂跟靈魂境界的感知,發生了相融,祂是半光明半黑暗的狀態。第四天的時候呢,就是黑暗就佔據了主體,但是光明大概只剩20%,而靈魂感知的那個領域裏面的陰影,就佔了80%。這個時候呢,我在人世間體現出來啊,狀態就是要大量、海量地學法,才能夠維持住我對於光明的記憶。因為佛法、佛經文字背後,祂是有光明的。

 

要海量地學法,就是要保持6個小時以上的聽法、學法的時間。然後通過你的意識,通過你的眼睛,通過你的耳朵,聽到法,然後忘記文字背後的那種概念和文字的形象了之後,你去體驗文字背後攜帶的那個氣息,那個氣息裏面蘊含着智慧與光明。到了第五天的時候呢,連這20%的光明,都消散掉了。那麼最後,第五天的時候,那個純粹就是人類了,純粹就是人。

 

「人」是什麼概念呢?我跟你們說一下啊。人呢,就是你的心靈的體驗,凝固成了感受。就是你心靈的認知啊,被你凝固的感受,給綁架住了。像一團泥巴把一個鑰匙給糊住了,那個鑰匙已經體現不出來它的形態了,已經變成了一個泥巴塊了。

 

就是你的認知啊,你的認知原本是很乾淨的一個鑰匙,現在被你體驗的感受,凝固成了一個泥巴塊。而這個泥巴塊本身,它裏面又藏有那把鑰匙。而那把鑰匙的話,是可以打開很多鎖的鑰匙。這個認知啊,他認知到了你的眼睛,你能看;他認知到了你的耳朵,你能聽;他認知到了你的鼻子,你能嗅;他認知到了你的舌頭,你能嚐。也就是六根六塵六識啊,六識的根本是認知,你知道吧,是心靈認知。

 

當這個認知被他所認知的習氣、感受的經驗所凝固住,變成了感受的時候,認知就隱退了。而被感受包裹的這個認知呢,就變成了自我。「我」就浮現出來了,我就不再是認知了,而是我對於所認知事物的記憶、沉澱,浮現出來的人格。人格就一定帶有心靈的企圖、動機、願望、執着,以及為我的執着願望去服務的意識思維。什麼叫「人類」?人類就是你內心的執着體驗與意識思維。

 

到了第五天的時候,我是純黑暗的,過去啊,是純黑暗的。什麼叫「純黑暗」呢?這具身體裏面只有我的人格的自我感受、自我慾望、自我記憶,以及伴隨着自我慾望,在我頭腦當中浮現出來的,我的對於這個慾望、感受的記憶、概念的相續——他就變成了我的思維。

 

平常的我是意識,沒有思維的;平常的我是認知,沒有人格的。第五天的時候,人格就取代了認知,思維就掩蓋了意識。可是你們要知道,當你一旦有了意識的相續,形成了思維;當你一旦有了人格的習氣,凝固的感受,和思維一結合,你所能看到的,就只能是現象,你只能看到現象了。

 

我跟你們說一個奧秘啊。神看這一個杯子呀,祂看到的不是一個杯子。人看到的這杯子,他看到的是「杯子」的名相,看到的是內心對杯子的感受,以及看到杯子的自己。這三者結合起來,自我的認知、自我的企圖、自我的感受、自我的體驗、自我的意識,浮現出來這個玻璃杯子的名相、質地、價格、用途。就是當我是一個人的時候,這個杯子,它就變成了真實的。換句話說,當我是人的時候,這個杯子,它就只能是一個杯子,一個玻璃杯子,明白吧?

 

第五天的時候,我看到這個杯子,那個就是杯子。除了杯子,它什麼都不是。可是你們要知道,在第五天之前,第四天、第三天的時候,我看到了這個杯子呀,是我的心靈認知,看到了一個名相——借助這具身體,看到了這個名相。再往前推,在我的靈性很強盛的那一天……

 

或者說是,現在我不是第五天,是全黑的,我只能看到個玻璃杯子嗎?看那個玻璃杯子,這個玻璃杯子,它相當於整個世界,你知道,相當於桌子,相當於這面牆,相當於整個地球,它是真實的,它是名相,我對於它有體驗的。或者說,這個杯子是我內在的心靈的感受、自我、記憶、體驗的投射。

 

然後再翻過一天,到了第六天的時候,不是要進入到一個新的輪迴嗎?這時候,一個很奇妙的事情就出現了。當我內在的光啊……就是那個光,是在什麼地方浮現的呢?是在我的心靈認知的背後,他有靈魂的感受存在。那個靈魂的感受和心靈認知之間啊,有一個被自我認知帶動的心靈認知,鐫刻在靈魂感受當中的那種記憶。那個記憶的聚集,變成了思量心、思慮心,那個就是人的靈魂。

 

臨死的時候,身體死掉,意識死掉,人格自我死掉,心靈認知也會死掉的。而認知一死掉之後,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他都分解了嘛;思量心,他不會分解,他是刻在靈魂感受之上的。那個思量心就會帶着,思量心鐫刻的時候,那個記憶、那個體驗、那個意圖、那個傾向,去繼續尋找他熟悉的那個習氣的環境,這個叫「輪迴」,他就開始投胎了。思量心就是人的靈魂,就是我們說的我執識。我執識在人的靈魂感受當中,鐫刻着烙印,就像那個烙鐵,在你家的牆上刻下了字一樣。

 

在靈魂感受的背後呢,就脫離了這個具體的個人境界的束縛,進入到了靈魂感知。靈魂感知是一個龐大無盡的宇宙體系。就是我們人類知道的這個太陽系呀,然後由多少太陽系構成了銀河系,有多少銀河系構成了一個宇宙範圍,有多少宇宙範圍構成了一個天體範圍,有多少天體範圍構成了一個蒼穹範圍,是吧?那個都是天文數字,都不可用數字來衡量了。但是就這麼大的概念,一個蒼穹的概念,在靈魂感知領域裏面,就好像是太平洋當中的一滴水。

 

所以我說人的靈魂,要是依靠自己修行啊,不存在解脫的可能性。沒有,就沒有這種可能性。你可能會昇華到見精所投射出來的,更純淨、更高層的空間當中去,這個百分之百有可能。你不用修行,都有可能。你不用修行,只要做一個,剛才我說有惻隱之心的善人就可以了。

 

一個見不得別人受苦,願意去幫助別人的,具有惻隱之心和正義感的,正直、善良、純潔的人,就可以上天道,你不需要修行的。主管生死輪迴的律法神,他可不認宗教的。他只認一個人的靈魂的純潔度,他不認宗教。你這個宗教說是,你做了多少功德,你為我捐了多少錢,你就可以到什麼什麼世界去。佛的世界不是人可以買賣的。人買賣的,都是打着佛的名義在賺錢的邪教。是凡在人世間有所企圖的,全部是邪教,不論你打的是佛的名義,還是基督的名義。

 

在我第六天,我甦醒的時候呢……第五天的時候,不是我看到的這個杯子,它就變成了一個真實的杯子?就是個玻璃杯子,它值幾塊錢,它是幹什麼用的,它的質量是什麼,它的材質是什麼,它的重量是什麼,它對於我有什麼用處,我對它的感受是什麼,這一系列都會變得非常非常地真實。也就是,當你的自我體驗、自我感受,與意識結合,變成了自我的整個真實的時候,這個世界就同時變得無比地真實。

 

無比真實,意味着什麼呢?你失去了心靈呼吸的空間。心靈只有在解脫身心自我之後,才會浮現出來見精的純澈的,那種不動搖的,在細膩的習氣和妄想的川流當中,不改變的那層空間——那個是你靈魂可以呼吸的光。

 

就靈魂感知,只有在見精的純潔的光明當中,才可以呼吸到空氣的,才可以汲取到養分的,這是靈魂感知啊。但是,當靈魂感知,變成了人格自我與意識結合,變成了現實世界當中一個活着的人的時候,這個人已經變成了鬼了,真真切切的鬼。你們現在就是一種鬼的狀態。因為你們見不到神,你知道嗎?

 

好了,然後到了第六天。第六天,當我內在的這個光明甦醒的時候啊,祂是在什麼地方甦醒的呢?祂是在人的靈魂感知,在靈魂感知的盡頭,有一個靈魂感知都沒有辦法去逾越的地方。那個地方呢,對於靈魂感知來說是純黑暗的。那個是宇宙的墳場,是時間與空間的終結。三界六道,到此為止了。那個地方沒有物質,也沒有生命了。

 

但是當第六天的時候,當靈性甦醒的時候,那個地方就突然間,就是像是一個無限黑暗的空洞當中,一個像是無限黑暗,可以吞噬一切能量的黑洞當中,突然間出現了乍眼的光明。就天和地的交界處,他原本是一片混沌的一個黑洞,吞噬時間,吞噬空間,吞噬一切能量的,一個無限廣大的、無邊無際的黑洞。在黑洞的盡頭,黑暗的盡頭,看似實體的、無窮無盡的、黑暗的致密感的盡頭,出現了一線光明,一絲光明,大概就是有一粒針尖那麼大,可能……對,大概有一粒針尖的千分之一、萬分之一那麼大,很細膩的,非常小的。但是每次我看到祂,祂不是一個點啊,而是類似於,就是那麼細小的一道線。

 

那道線,那道光,那道光明的線,一旦出現了之後,整個天與地,整個那個無盡深邃、致密的黑洞,他原本是純物質的,原本是什麼都沒有的。他是吞噬時間,吞噬生命,吞噬現象,吞噬境界,吞噬空間,吞噬宇宙。他吞噬一切,而且一切在他之中,是不留痕跡的。他是致密的、濃密的、實質性的、質量感的黑。

 

但是當那個光線乍現的那一瞬間,這個黑暗,瞬間就具有了生命力。就在那個光明乍現那一瞬間,那個光本身是純生命,那個祂不是帶有生命力的光,而是那個光本身是生命。本身具有生命力的那種無限的強光,祂就伴隨着生命無盡的智慧。

 

然後當光越來越亮的時候,黑暗就開始消退了。黑暗一消退,整個構成人格自我的基礎,那個見精的根本,那個「能見」的性質,都被消融掉了。「能見」的性質一旦被消融,「所見」的內涵,就像是牆上的泥巴一樣,就像是玻璃上的泥巴一樣,自動就脫落了,感知就融化了。感知一旦融化,滲透在細胞當中的感受就融化了。感受一融化,附着在感受之上的思量心,就融化了——就潛意識,思量心就融化了。思量心一融化,然後人的這個感受一融化,人的這個認知自我呀,就心靈認知啊,他就只剩下了一個認知的軀殼。就像是那個,我怎麼跟你們講呢?就好像是一個電動玩具啊,咱們把它放在地上,它在跑。

 

當天堂的靈性,在你的身心當中乍現的時候,綻放的時候,當黑暗的這些習氣、業塵,開始分解、融化的時候,融化到了你的心靈認知這一步的時候,前面不是見精融化了?然後「所見」內涵,在見精當中脫落了。然後就是靈魂的這種感受,靈魂的感知形成的三界六道的一切境界,就好像是在火上的那個蠟燭一樣,開始分解、融化了。

 

然後由靈魂感知推進到肉體細胞當中,被肉體細胞的信息記憶,折射為的靈魂感受,就好像是面包裏面的水蒸氣一樣,被蒸騰了,它只剩下一個面包的軀殼了。那個軀殼呢,它失去了水分,它會變得很枯燥,但是它還在。那個地方叫什麼呢?叫「心靈認知」。就是你知道自己在幹什麼,但是你只有「知道」,那個「知道」卻不是你。你們好好體驗這句話。

 

過去是我知道這個杯子,我看到了這個杯子,「看到杯子」就是我。當靈性甦醒的時候,看到了這個杯子,這個杯子是看到的,有這個杯子,看到這個杯子的「看到」當中,卻沒有「我」,明白嗎?就祂沒有一個主觀意圖,祂是一種被動的,心靈認知對於身體以及外界事物的一種認知。

 

然後隨着光越來越亮的時候,這個認知在不斷推進到認知更外層,進入到了意識與認知之間的人格自我的時候,人格自我呀,就會像是一場夢境一樣,消散掉了。那個感覺有點……我跟你們說,有點像啥啊。就是你們洗碗的時候啊,那個鍋裏面不是有油嗎?然後你倒了洗潔精進去,你看那個油瞬間就化開了。那個水面上剛才是有油的,洗潔精滴上一滴,那個「欻」一下,隨着洗潔精那個中心啊,一圈,油就散開了。過了一會兒,油就在水裏面,就沒有油了,就是那種感覺。

 

就是當我靈性甦醒前三個小時的時候,第三個小時的時候,就剛甦醒的時候,自我還在。到了過程當中,自我越來越淡化。第三個小時的時候,現在我跟你們說話的這個人格自我,就會變成了剛才我在夢裏面的一個片段。而此刻這個夢,已經對於我來說,就是殘存的一個記憶了。就是我在夢裏面殘存那個記憶,那個記憶成為這個人間的我和我所認識到的人間,這個時候我是純光的生命。

 

此時此刻,第六天的時候,第六天剛甦醒之後,那三個小時,我是純光的生命——沒有形態,純粹的光明。但是這個過程當中,因為我的人格呢,他是被淨化了,知道吧,被淨化了,他會變得單純,變得聖潔,變得無私,變得真實,變得慷慨。

 

就說我跟你們講的呀,我說是你們千萬不要相信人性,人性是不可靠的。實際上,我是在說我自己。我的人性啊,我的人格啊,在人世間已經是一個,我可以說是絕絕對對的君子和好人了。

 

剛才跟你們說的這個,就是當那個靈性甦醒來了之後啊,甦醒來的前三個小時啊,有身體的存在,有意識的存在,有認知的存在,但是沒有「我」的存在。沒有自我,沒有感知,沒有感受,沒有慾望,沒有習氣。身體內在的,是無窮無盡的光、無窮無盡的愛,和完整無限,從來沒有改變過的安寧與生命。那是一種純生命的完整而完美的狀態,那是天堂的狀態。

 

這個時候呢,不是他沒有自我人格了嗎?但是意識還在,你知道自己在幹什麼,認知還在。就是心意結合起來,你才能操縱身體嗎,對吧?能說話,能吃飯,能走路,沒有記憶,沒有感受,沒有感知。有的就是那種純光普照在你的身心,和身心投射出來這個世界的,一種純生命的穿透性——那是一種神的智慧。

 

祂是一種純光對於物質性的穿透,祂可以穿透任何人的思想、心靈、生命、細胞當中,隱藏的這種空間,看到任何一個生命極盡細膩的,他自己都沒有辦法知道的,細膩的那種體驗的感受和意識記憶的邏輯。你可以瞬間知道的,都是你不經意時候知道的。

 

你可能走過去,一個人他在那低頭在想什麼,你瞬間可以知道。雖然他們想的是英文單詞,我看不懂。他們的腦子裏面想那些概念,是英文單詞,我看不懂。那個概念背後,他一定連帶着人的體驗吧。沒有體驗,你的概念無法形成。而那個體驗都是有形象的,我可以看得到的。這會兒在想他的孩子,這會兒在想他的這個生意,這會兒在想他的情人。你瞬間就可以知道,這個叫靈性的光明力——智慧力,光明力。

 

但是這個時候呢,我的人格呀,他不是沒有了嗎?但是你並不痛苦,為什麼呢?因為你已經被純光所熄滅了。但是這個自我的感受啊,他對於光啊,他是能接受的。就是我自我的這個自己啊,他對於光是很崇拜的。對於光明,對於愛,對於這種純善,對於無私,對於這種純潔,就是我的這個人格自我,是很崇拜的。所以,光明出現了之後,我的這個人格自我消散了之後,他是心甘情願的。就是人,匍匐於神腳下,那是心甘情願的。

 

就是我剛才那個話,沒有跟你們說完,就是我在我的人性這一塊,咱們現在不論神性,就只論人性,只論我人格這一塊,我是一個品質特別好的男人。第一個,我非常正直。因為我母親是法官。從小她教育我的就是正直、平等。法律嘛,它就是正直、平等嘛。第二個,我很真實,我不撒謊。一個真實不撒謊的人,他一定會具有責任感。我是個很負責任的人。你看,我已經佔了好幾條了吧,對吧?正直、真實。

 

第三個的話,我無私。我對待任何東西,我都是可以跟別人分享的——無私、慷慨。我記得我那時候,還在上班掙錢的時候,我的錢基本上一大半都是借給別人了,或者說就是請人吃飯了。就是我是個很慷慨的人。而且就是說,我是一個,從人的這個人格上面來說的話,我是一個很富有同情心的人。我喜歡孩子,我喜歡那種小孩子,喜歡照顧孩子,保護孩子。本身我有非常強的正義感。

 

這個是人的品質,但是呢,我又是一個道德堪憂的人。道德堪憂,這個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呢?就是喜歡移情別戀。今天喜歡這個了,過兩天,可能又碰着了另外一個讓你心動的人,然後又怎麼怎麼樣去了,這個叫品質優秀,道德堪憂,你知道嗎?這就是我為什麼終生不入人間的一個原因。

 

就說是像我這麼品質好的一個人,這麼優秀,具有優秀品質和人格的人,就是我的人格很高尚的,我是一個可以為了照顧別人的利益,去犧牲自己利益的人,而且沒有什麼怨言的。這個是人的品行和品質。但是我又是個道德堪憂的人,你知道吧?

 

所以說呢,就說是為了我的這個教法裏面沒有污點,所以我這一輩子,就只能把自己關在一個近似於與世隔絕的地方,不見任何人,否則我一定會墮落的。當你一旦在一件事情上墮落了,那麼你在其他方面的這種品行啊,一定會被拉低的,明白吧?

 

所以說,修行者不要相信,你不要相信自己的人性有多麼好,自己的品質有多麼地優秀,自己道德有多麼地高尚。聽我一句勸,你現在沒有墮落,是因為讓你墮落那個籌碼不夠大、不夠多而已,明白吧?當那個籌碼超過了你的心理底線的時候,你百分之百會墮落的,那個沒有商量的餘地的。

 

所以說,在人性這一塊,一個修行人,千萬不要對自己的人性抱有絲毫的幻想——一定會墮落,百分之一萬會墮落。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。我是一個品行和品質極其優秀的好男人,但是我道德堪憂,知道吧?所以說,人家說是「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」嘛。你知道自己不是什麼好東西,就要把自己關起來。這個也是對待你信仰的一種方式吧。

 

現在我繼續給你們講啊。我的人品啊,我的人格這一塊啊,看到靈性了之後啊,看到那個靈性的這種純生命之光了之後,他是崇拜,是欣慰,是欣喜。哎呀,我終於見到神了。為了神,我死都是願意的,更何況讓祂淨化我,取代我,淡化我,透明我呢,我心甘情願的。

 

雖然潛意識裏面,還是戀戀不捨,對我的人生戀戀不捨,但是我的主觀意願上面,我知道那是我的神,那是天堂,那才是我最幸福的地方。我哪怕被……就是犧牲我人格的慾望,讓我能夠體驗到天堂的極樂狂喜的,那種像性高潮一般的純光明的永恆,誰不願意呢?我是一萬個願意,一百億萬個願意呀。

 

所以當靈性甦醒的時候,我人格這面,雖然被淨化了、透明了,只剩一個淡淡殘存的陰影,但是我人格的細膩的體驗,那個靈魂感受和靈魂感知,殘存那一點點細膩的習氣的經驗,他雖然說是有一點點那種,就好像是你穿了件很緊的衣服,那個衣服要被崩開的感覺。

 

就是那個靈性的光明,就純生命的靈性之光,在業力當中呈現的時候,那些業力、習氣構成的境界,就會有一種快崩開的感覺。就說我180斤的體重的人,我穿了一個110斤的人的衣服,就是勉強穿上去了之後,那個所有的線都要崩開了,就是那種感覺。

 

三個小時之後,然後那個光明逐漸開始變成了光芒了。隨着光芒的展現,那個人格習氣的……就由見精浮現出來那個「能見」的性質,被「所見」內涵所牽引的靈魂感知,就隱隱約約地開始,伴隨着光芒,就開始浮現了。隨着靈魂感知的浮現,靈魂感受、心靈認知就開始有了認知的記憶。

 

記憶就是境界,知道吧?當你只有認知的時候,沒有記憶的時候,那時候就沒有境界。有了心靈認知的記憶,就開始浮現出來了人格自我的殘存的那種習氣。也就是說,當我第六天,靈性甦醒的前三個小時……不,現在時間長,大概是前六個小時,這個人的軀殼跟我沒關係的。這個軀殼之內,是沒有自我的,我是那個無盡、原始、亙古、完整的純生命的光。

 

隨着那個純生命的光,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,光裏面,熄滅了光的形態的,那種澄淨度、那種安寧度、那種永恆度、那種完整度,就越來越浮現出來。在完整無限的,失去了光芒形態的光明的本體之上,就開始甦醒了,那個光明才能夠觸及到的宇宙的終極意識。

 

那個終極意識,祂沒有形象,祂是遍及……就祂的形態、祂的生命,是以虛空呈現的。就整個三界六道的承載物,整個滲透在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身心靈的那個空間——那個見精,你可以說是那個終極意識穿的一件衣服吧,你可以這麼講吧。就是因為今天我沒有到,今天我沒醒來啊,我只是以我過去的記憶在講。

 

但是,就說是靈性每次對人的淨化的話,人的內在會感覺到,就是我的人格這面啊,會感覺到什麼呢?感覺到很榮幸,感覺到很幸福,感覺到很歡喜,很感動。哎呀,我又見到神了,我又從人世間的這個苦痛的自我,這個絕望而折磨的慾望當中,又可以跟神幽會了。我又可以融入那個溫暖、純淨,對於我的人格無限接納與愛的光明當中去了。所以說我對於,就是我的人格對於靈性天堂,是無限的熱愛、無限的崇拜、無限的眷戀與無限的渴望。我恨不得死在那個地方,只有那個地方能讓我感覺到安全、溫暖和幸福。

 

靈性天堂帶給人的人格感受的,最直觀的——幸福。幸福,除了「幸福」,我想不出來別的詞。祂不是滿足你慾望之後那種快樂,而是祂是給了你生命最根本、最全面、所有的安全感。祂對於你是無條件的愛、接納,祂對於你生命是完全沒有任何指責的包容、寬恕與接納。祂對於你,就說是無論你犯了多大的錯誤,無論你犯了多少罪,你在靈性天堂那個地方,祂看你都是純潔無瑕、純美的光。

 

就是祂是以對待自己的,對待生命本體的那種愛與釋懷,來擁抱着你的一切恐懼。祂用愛來溫暖你,祂用生命之光來哺育你。祂用永恆和無限,來消除你的心識自我和人格自我,在你身體之內形成的這種時間的藩籬。祂用無限和永恆、完整的生命,在撫平你輪迴在生死六道當中的,那種慘痛的記憶和恐怖的體驗。

 

你在祂之中,只會感受到平等的、無條件的、無限的愛,沒有任何要求的,對於你的理解、接納和寬恕。祂對於你只有溫暖,只有愛,只有光明,和用祂全部的生命,來溫暖你生命的那一種完整、沒有任何遺漏的擁抱。

 

靈性天堂對於人格自我來說的話,那個是真正的救世主,那是真正的救世主。你在祂之中,只會感覺到安全、溫暖、幸福、快樂、光明,因為祂本身是光明的。最終的話,當你融入到這個靈性裏面去的時候,你人世間形成人格自我的所有的因素,都會被遺忘掉。那個時候你才會發現,人格自我活着呀,就是一種苦,就是一種痛苦。不痛苦,你不會有自我的。你的心靈有了痛苦,才會有了分別;有了不適,你才會有一種想要去解決這個內心不適的意圖,那個就是你的動機。

 

人類活着就是苦。換句話說,你離開這具身體,你的心識思慮,鐫刻在你的靈魂感知當中那個思量心,還是在一刻不停地思慮着、分別着,還是在痛苦當中。但是天堂的光可以熄滅這一切。天堂本身是在靈魂感知領域裏面未曾發生的,從來沒有被發生所觸及、所改變的,永恆的、真實的、完整的、不變易的生命。那個才是一個人真正應該渴望的東西。

 

那是永恆無盡的愛、光明,純生命的無限與美好。那是一種亢奮到,類似於男性射精時候,那種極度愉悅、振奮、興奮的,一種青春態的、源源不絕的、永恆未曾改變過的、狂喜大樂的純潔。天堂是極盡的純潔。

 

我沒有辦法用語言去形容祂,因為祂是純光的,你知道嗎?祂是純光的安寧和純生命的無限。祂已經不是你們人類用境界和感受,可以體驗的了。換句話說,讓你體驗到1秒鐘天堂的那種極樂的安寧和狂喜的深邃的時候,人世間活着的你,就會變成了痛苦。無論你是億萬富豪,還是你身在病榻,性質是一樣的痛苦。因為你的心在思考,而思考本身對於光明來說,他就是痛苦。

 

哎呀,我每次輪迴八次,就會見到一次覺性。在我進入到2025年之前呢,我每次,就是一到六天的輪迴當中啊,我是純光到人格,從天堂到人間的這個輪迴過程。我會經歷到靈性宇宙。我會經歷到靈魂的三界,靈魂宇宙感知派生出來的這種三界六道的境界世界。我會進入到能量宇宙,就說是靈魂宇宙變為了靈魂感受的過程,那個是能量宇宙、暗物質。然後由靈魂感受聚合了身體的六塵,變成了認知,這個過程呢,就是平行空間。當認知聚合意識,投射出來自我的時候,就變成了人間。這個是幾層空間的遞進。

 

但是我見不到覺性。每次就是,你只能是從天堂那個地方到人間。中間經歷了這個三界六道一切空間,我都經歷,但是我從來見不到覺性。經過八次這種輪迴,我會見到一次覺性。直到進入到今年,進入到2025年的1月20號之後。

 

我現在跟過去不同的一點在什麼地方呢?過去我的身體呢,就說有一層人的身體;還有一層人格的身體——就說自我人格的凝固,和意識結合起來的人類的身體;第三層身體呢,就是由靈性光明聚合了見精的「能見」的性質,變成的這個所謂的這種靈性的身體。

 

過去我的身體的話,大概就這三層吧,就這三層。覺性那層身體的話,我看不到的,我不是每次都能看到的。兩個月才能看到一次,每次大概幾秒鐘。但是進入到2025年之後呢,還是那個八次輪迴之後,我會證入一次覺性,但是證入了之後呢,持續時間可以達到12個小時,甚至更長。

 

但是讓我難過的是呢,每次證入到覺性了之後,我知道那個才是真正的我,但那個覺性並不「幸福」啊。覺性叫「莊嚴」,祂沒有幸福可言。祂又像是個皇帝一樣,祂沒有感受的,你知道嗎?祂沒有習氣的,祂同時沒有分別。覺性是宇宙的「王」。或者說,一切宇宙的過去未來,都在覺性當中雲起雲滅,都在覺性當中緣起性空,覺性是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,大解脫形成的大莊嚴,大自在呈現出來的大普照。那是覺性,那是真真正正的神佛。

 

神佛你不能用幸福來衡量祂了,因為祂沒有一個承載幸福的心,你知道嗎?而靈性是有的。靈性有一個承載幸福的生命的本體,就是對於存在的經驗,呈現出來靈性的光明。或者說,靈性永恆的生命完整,有力地維護了存在的知覺——那個就是終極意識。而這兩者,存在的知覺和靈性的光明,在覺性大莊嚴的普照當中,是屬於習氣,屬於障礙,屬於錯覺。

 

所以說,覺性,祂沒有什麼幸福可言。但是祂取而代之的,是從存在當中解脫,不被存在的,大自在、大圓滿、大普照、大莊嚴的,一種遍照的解脫。那個不是狂喜的狀態,而是一種究竟解脫的釋懷,那個是覺性的狀態。

 

而現在呢,我跟過去不一樣的一點是,現在我除了那個人類的色身,就是肉體細胞構成的身體,然後是心靈的認知和自我認知,以意識構成的認知的這個身體,還有就說是內在的這個靈魂宇宙的見精和靈性,聚合起來有一層靈魂的身體。現在除了這三層身體之外呢,我現在又多了另外一層身體。

 

那層身體是由靈性的純光明的那個本體——就是當靈性甦醒之後,那前六個小時,沒有升起來光明波浪和光芒形態的,那種純明性的、純光明的那個完整無限的生命,所倒映了法界大智慧,而呈現出來的一層新的身體,那是一層佛體。

 

呈現在人間呢,就是我身後,以我大腦為中心,中心點,有一個直徑大概兩米五的一個光圈,就是在我的頭頂背後;然後在我的身體的周圍,大概有一個七米五到十米直徑的一個更大的光圈。這兩個光圈,這個是我過去修行當中看不到的,沒有。不是我看不到,幹脆就沒有浮現過。

 

過去我是在打坐禪定當中,看到我身體裏面有一個佛體。這個我看到過,也是有光圈,但是那個光圈沒有這麼大。而現在在我這個身體的這個……在我肉體的這個色身的微觀空間當中,那個佛的身體,就是24小時,祂都是那樣,祂都是恆常的。

 

今天是我輪迴的第四天吧,第四天還是第五天,我忘了啊。今天呢,我想給你們講的就是——我要把整個修行過程,我要把他記錄下來嘛——我想跟你們講,我跟過去不一樣在什麼地方。就是現在是我修行非常暗的時候,就我內在的靈性啊,大概現在只佔了我整個生命體系裏面30%不到,20%多。但是,在最黑的時候,我人性當中的黑暗,都要比我2025年之前,要明亮了大概60%。

 

如果說是我在去年2024年的時候,我的黑暗程度,就是在我人格聚集,變成了人格自我和意識的這個狀態當中,我的黑暗程度是100%的話,那麼今天,到了進入2025年的時候,我的這個在人格自我和意識聚集成為人間的自我的時候,我的黑暗的程度,只有過去的40%。也就是說,我的木頭那塊短板啊,現在增高了。現在我的最黑暗的時候,我內在的光明程度,是我過去黑暗時候的60%吧。就說我現在的這個最黑的時候,我的內在比起過去,要有增長了60%的光明。就說我現在最黑的時候,只有過去最黑的時候40%的黑暗,現在我增長了60%的光明。

 

帶來一個最直觀的感受,是什麼啊,告訴你們:現在在我輪迴最差的時候,最黑暗的時候,我的人格啊,都沒有辦法聚集了。他只是一層淡淡的思緒和體驗,但是思緒和體驗,沒有辦法對於我的心靈的認知,進行有力的凝固與牽動。而不被你的自我認知所牽動的心靈認知,那麼你心靈認知背後的靈魂感知,他就會是自由的、渙散的、平靜的、完整的。這個是一個像是多米諾骨牌的系列。

 

現在我的狀態呢,就是屬於,平常的時候你們是用意識思維,而我是在用靈魂感知在思維。靈魂感知是個什麼東西呢?他是一種透過你的身體,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。祂可不是靈性,靈性是純光。而靈魂感知,他在你的身體,大腦、心靈、身體內在呈現出來,就好像是你的眼睛,是長在你心裏面一樣,是透過你心靈的這個窗戶,在看你的身體的狀態,和身體之外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的,這種情景呀,境界呀,狀態啊。

 

就說現在我的眼睛不長在我的臉上了,現在我的眼睛是長在我的心靈的深處,是以靈魂感知的那個清澈的目光,在透過我心靈這個部位,在看整個世界。這個是一種很奇怪的狀態。我跟你們說一下啊,這個是你們人類可以體驗到的東西。什麼叫「自我認知」,什麼叫「心靈認知」,什麼叫「靈魂感知」,給你們解釋一下。

 

什麼叫「自我認知」?這杯咖啡就叫「自我認知」。這杯咖啡是我喜歡喝的。這杯咖啡呢,名字叫哥倫比亞,我在Costco買的,哥倫比亞,那種不含咖啡因的咖啡,味道很好,然後我還在裏面放了很多的這些添加劑。什麼添加劑呢?就西洋參啊,這些東西,它是補氣用的。

 

人格自我的需求,讓我在咖啡裏面放了西洋參的粉。換句話說,這杯咖啡是我人格需求,帶動我的身體和意識,制作完成的一個結果。我喝到了「我想要」喝到的咖啡。這杯咖啡是摻有西洋參粉的,一杯哥倫比亞咖啡。它有具體的名相、具體的成分、具體的味道、具體的制作工藝。它投射出來了我的人格,對於咖啡的具體要求。這杯咖啡是我人格的延續,是我人格的動機聚合意識,投射出來了這杯咖啡具體的名相,聽懂了嗎?

 

這杯咖啡有具體的名相,有具體的滋味,有細膩的味道和深邃真實的體驗。聽清楚啊,深邃真實的體驗,細膩具體的味道,細緻的制作步驟的過程形成的概念,這三者構成了這杯咖啡的現狀。這三者,細膩深邃的體驗、具體的概念化的步驟和細膩的這種具體的味道,他是我心底裏面的,構成自我人格感受的基礎。這杯咖啡是自我人格的意願和表達自我人格意願的意識的投射,這個叫「人格的認知」「認知人格」。

 

好了,我再跟你們說第二層啊。在我形成人格認知之前呢,我的心靈認知啊,認知到這個是個杯子。心靈認知憑藉過去的記憶,認知到這個是咖啡。具體它是什麼咖啡,具體它是什麼味道,心靈認知的話,他是不介意的。管你是貓屎咖啡呢,還是Costco那個幾塊錢一包的咖啡呢,還是你喝的這個哥倫比亞咖啡呢。「知道」這個是個杯子,「知道」這個是咖啡,這個就叫「心靈認知」,知道嗎?

 

他在人格認知之內、之下、背後,他只是對你的六根六塵,有一個認知的本體、本能而已。他沒有形成你的人格的,具體的對這咖啡的細膩的經驗、味道的儲存、體驗感受的沉澱,以及意識分析步驟的邏輯。他只有認知的本能,卻沒有人格體系的因素,這個叫「心靈認知」,明白吧?

 

現在這杯咖啡呢,我太愛喝了,我的人格太愛喝,不喝它,我會死掉的。然後我往這個咖啡裏面加了很多東西,加了西洋參,加了紅參,加了各種各樣的這個抗衰老的藥物、壯陽的藥物。然後我越喝越起勁,一天不喝咖啡,我就要死了。別的咖啡我都試過了,我就愛喝這一種,這個叫「執着心」。

 

就是你的人格自我,被構成你人格自我的心靈感受當中的體驗,給凝固了認知。這個體驗將認知體驗這個心靈認知固化了,有別於認知對於其他體驗的那種經驗的記憶,這個叫「執着心」。你的執着心,一定建立在你的自我感受的體驗上面。自我感受的體驗,凝固成為了自我感受的取向,那種取向有別於其他的體驗,這個叫「執着心」。

 

我對於這杯咖啡的執着心,牽動了我人格背後的心靈認知。心靈認知被這個對於這杯咖啡的取向、傾向,凝固為了心靈的認知只看到這一杯咖啡,而忘了其他的任何東西,這個叫「執着心」,知道嗎?當你看到一個自己執着的東西的時候,其他的東西,其他的世界,全部都是在你眼中,是視而不見的。這個就是為什麼叫「一見鐘情」的原因。你看到一個你自己喜歡的女人的時候,周邊一切人,你全部都會忘記的。

 

爸爸、媽媽去接自己孩子的時候,放學,校門一打開,烏烏泱泱的人群出來,當你看到你女兒、你兒子那一瞬間,他身邊的小朋友,你是看不到的。你看到的都是一具具身體的影像,但是你的眼中,你的心中,你的生命中,只能看到那個活生生的你的女兒和兒子。其他的人,一切人你是見不到的。見到了,也等同於見不到,因為你的心不會去專注。你的心不專注於其他人,你的大腦就不會去分析其他人的名相。你的心、你的大腦、你的意識,只能看到你的女兒、你的兒子,這個叫「執着心」,知道嗎?

 

這種執着心的取向、傾向、凝固狀態,反過來凝固了你人格背後的心靈認知。你的認知只能看到這杯咖啡的時候,對於這杯咖啡的記憶、細膩的味道、具體的感受、深邃的那種經驗,就會透過你的心靈認知,在你心靈認知的本體,那個靈魂感受當中,鐫刻下來這一杯咖啡的氣息、記憶邏輯的細念、具體感受的體驗的那種感受的凝固狀態。在你的靈魂感知當中,就烙印下來了一個執着心的「你」,和你所執着這杯咖啡的習氣、經驗的概念。

 

那種概念,他可不是文字邏輯啊。那種概念是以氣息、味道的,一種感受的狀態,在靈魂感受的……他是你人格的認知形成的自我感受,在你的靈魂感知當中,烙印了一個自我感受的片段。這個片段,不斷形成的這種片段,他就會在你的靈魂感受當中,變成了一個由你的自我認知的感受與執着心,堆積而成的一個活生生的你自己。跟你這個人格自我長得一模一樣,跟你這個人格自我的思維一模一樣,跟你這個人格自我的體驗一模一樣,跟你這個人格自我的記憶、細念的習氣經驗、脾氣,一切都一模一樣。

 

當你這具身體死的時候,你的意識死的時候,你的人格自我死掉的時候,你的心靈認知死掉的時候,他就會活過來。在你的靈魂感受當中,你的這個思慮心——由你前半生所有的執着,所構成的這個活生生的思慮心,那個就是你真實的自我的記憶、感受、脾氣、性格和你的慾望、感知的一個縮影版吧,一個縮影版。

 

就好像,你看啊,我眼睛看到了這杯咖啡呀,對吧?我的心靈認知看到了,但是沒有自我人格認知的時候,心靈只是看,咖啡只是名相,過去就過去了,它不會在你的靈魂感知當中,形成一個酷愛咖啡的你。所以你死的時候呢,這一幕雖然會浮現,但是你對於你所見的這一切境界,他僅僅是會回放一個你見到境界的過程。

 

就我死的時候,我在那一瞬間,我會想起來今天喝咖啡的這個狀態。但是我看到這杯咖啡,和看到這個桌子,沒有任何區別,僅僅是一種看的狀態。這個在佛法當中,叫「無記業」。業力分為善業、惡業、無記業。這個就是他在你的靈魂感知當中,是不留痕跡的,叫「無記業」。

 

但是如果說,我對這杯咖啡很執着、很酷愛的時候,在我死亡之後,我的這個靈魂感受,他會在我的身體、意識、自我人格、心靈認知死掉了之後,他會被釋放出來。被釋放那一瞬間,靈魂感受背後的靈魂感知,他就會透過來見精的那道光,那個清澈的光。你在那道光裏面,在那道光的投射——他不是在屏幕背後有道光嘛,打過來了,投射在你的這個心靈靈魂感受的幕布上面,然後上映出、放映出你的思慮心,就是你的人格自我透過……

 

你的人格自我操控你的心靈認知,在靈魂感知當中,刻的一幕一幕的記憶,那個記憶會形成一個新的你。嶄新的你,跟你長得一模一樣,一模一樣的思想,一模一樣的情緒,一模一樣的感受,但是他又不是你。因為你已經死掉了,而他是你曾經心念的記憶的濃縮。在你肉體死掉了,意識死掉了,人格自我死掉了,心靈認知消散那一瞬間,他會活過來的。

 

他是你整個人格自我,自我人格經歷一生的喜怒哀樂、執着與慾望的濃縮的記憶。他會重新在你的靈魂感知的幕布當中,上演出來你一生經歷的大小事情。有無記業的你眼睛看到的場景,還有你的執着心所看到的這杯咖啡。你的執着心所濃縮看到的你的初戀、你的愛人、你的新歡、你的情人、你的兄弟、你的姊妹、你的一切的恩怨情仇,每一天發生的事、每一秒發生的事情,你每一絲情緒的起伏、每一個念頭的徘徊、執着和潛意識裏面的動機,在你的思慮心當中,全部是一覽無餘的。你的一生在零點幾秒當中,就走完了。

 

因為你的思慮心那個空間當中,他是濃縮的你的一生的記憶與心靈體驗,形成的自我感受的濃縮。那個濃縮,在他那個境界當中,他跟人類的這個空間不一樣。他那個空間,比人類的這個時間可能要……時間要慢吧,還是要長,我也不太清楚,我沒有進去對比過啊,反正他時空概念不一樣。他就是在幾秒鐘之內,甚至於在零點幾秒鐘之內,你的一生就事無巨細地走完了。

 

你們有沒有發現,我現在講靈魂這一塊,講得比過去要細了。我現在講靈魂,講這個思慮心,講得比過去要具體,那是為什麼?因為我推進到人間了,知道吧?過去,我只是知道個大概,講到人的思慮心,但是我不知道具體的細節的這個過程,因為我沒有到這個地方來嘛。現在我已經是切實地,已經跟思慮心開始逼近了。

 

我現在是在靈魂感知,進入到心靈認知的這個過程當中,我現在還沒有完全突破這個心靈認知。我現在已經從靈魂感知的這個內涵當中,進入到了心靈認知的這個管道了。我已經在心靈認知裏面了,但是我還沒有突破心靈認知的本體,進入到自我認知的這個範圍裏面來。所以我現在距離這個思量心越來越近。因為思量心就是心靈認知,刻在靈魂感受的這個幕布上面的嘛。所以我現在講這個東西,就越來越細緻了,因為我能看得到。

 

哎呀,這個就是一個人死後,必定會經歷的過程。然後,當他零點幾秒鐘之內,你的整個一生的記憶、體驗……我跟你們講,不是你看到什麼了,而是你那個看到你一生的,那個就是你身臨其境,此時此刻就在經歷的。

 

你死亡之後,意識死掉了,身體死掉了,自我死掉了,心靈認知死掉了,可是心靈認知背後的,在靈魂感受之上的那個思慮心,他甦醒的時候,就好像是我現在跟你們說話一樣的真實。但是他卻是以幕布的形式,就是以靈魂感知的那種不動念的、純感知的狀態,看到你的自我體驗的人格,在今生活過的每一天、每一個小時、每一分鐘、每一剎那的,情緒、感受、慾望、思想、記憶,甚至於潛意識動機,都看得清清楚楚。

 

然後大概,就說幾秒鐘過去了之後啊,你的人生消散了,那個思慮心啊,他就會暫時地隱退下去,大概會有幾分鐘的空檔吧。按照人類這個空間,大概有10分鐘的空檔。他那個時候,就好像一個人跑了一圈,圍着操場跑了一圈,跑累了,他要去休息一會兒。他可沒死掉啊,他只是去暫時地休息一下。

 

這個時間特別關鍵,這個就是一個人中陰成就的時間。在你的思慮心的這個濃縮的人格自我記憶去休息的時候,在你的靈魂感受的這個幕布上面,會投射出來幕布背後的,靈魂感知宇宙當中的那一道光。那一道光叫「見精」,就是「能見」的性質,在「所見」內涵當中,浮現出來清澈的、純澈的空間來。

 

那道光,如果你能抓住,融進去的時候,這個時候,你就不再是思量心了,而是你的靈魂感知。靈魂感知在那道光當中,如果能融入到這道光,你會成為那道光裏面的純潔,你就進入到了三界的中上層,成為了色界或無色界的生命。

 

今天我狀態不是特別好,我只能給你們講道理,但是講的不是法啊。那些很多人說是,他們臨終的時候念佛呀,念阿彌陀佛,他們問我能不能去西方極樂世界。我告訴你們啊,這個問題非常關鍵的,非常要命,他關係到地球上多少億念佛的人,未來的去處。所以說是我今天大概先給你們簡單地講講道理吧,未來我會給你們講實相的——有多少人去了,有多少人沒有去。但是我可以給你們講道理。

 

念那個西方阿彌陀佛啊,能不能去往佛的世界呢?第一個,從原理上來說,從實相上來說,可以去。為什麼?因為祂是佛留下來的法門,祂是為了解脫眾生的靈魂的生老死苦用的。但是佛為什麼沒有讓祂的母親,去念阿彌陀佛呢?佛為什麼沒有讓祂的堂弟阿難,去念阿彌陀佛呢?佛為什麼沒有讓祂的身邊的這些大弟子們、修行者:你們不要修行奢摩他,不用修行三摩地,去念佛就好了。為什麼呢?

 

你們想過這個問題沒有?佛法以般若智慧立根本啊,佛法不是為了滿足人類的貪婪而來的。阿彌陀佛的法門,這個是救贖靈魂的一個法門而已,祂不是佛法的全部。佛法的全部就四個字——心外無物,明白嗎?

 

佛法是解脫法,而你,以一個「我的靈魂念阿彌陀佛要去西方極樂世界」的,這麼一個貪得無厭的心,以一個心向外求的凡夫俗子的心,去念阿彌陀佛的話,你的人格自我,透過你的心靈認知,在你靈魂感知的那個幕布上,刻下來的是一個凡夫俗子、肉體凡胎的貪婪。他不可能喚醒你的靈魂之光的。

 

靈魂之光喚不醒,你就是業障身本身,你就是那個思慮心,銘刻了你人格自我的習氣與業障,聚合成的一個中陰身的狀態。中陰身,你念阿彌陀佛,只能積累福報,你進不了佛世界的。我為我今天說的這句話負責任啊:一個凡夫俗子念阿彌陀佛的話,可以得到福報,但是你想要去進到佛的世界,不可能。

 

換句話說,佛的世界是無所不在的。包括人世間,都在佛的世界裏面,可是你就是看不到,為什麼呢?被業障擋住了。換句話說,當你一切業障淨化了,你此時此刻就在極樂世界。你不用去外面的極樂世界,而是極樂世界就在你的身心明心見性處——那個叫「極樂世界」,明白吧?沒有離開眾生的佛,也沒有離開佛的眾生,這個就是「煩惱即菩提」的意思。

 

可是你要是沒有明心見性,你非要說心外有一個阿彌陀佛的世界,那麼去阿彌陀佛世界的這個願望,他所牽動你的靈魂感知,形成的那種中陰身的狀態,你只能去中陰身相對應的境界世界。那個境界世界叫「六道」,進入境界世界的過程,叫「輪迴」。被你的濃縮自我的人格的記憶,鐫刻在你靈魂感知上的習氣的烙印,那個叫「中陰身」。

 

你念佛也好,念上帝也好,沒有用處,因為你的中陰身的性質就決定了,你只能被構成中陰身的細念的習氣和記憶的沉澱,所帶着走——這個叫「業障的牽動」。被帶走的靈魂,那個就是投胎的鬼魂;去的世界,那個就是三界六道輪迴世界的,這種業力相續的境界。

 

管你是念阿彌陀佛,管你是念基督耶穌呢,一樣的。並不是每一個口念阿彌陀佛的人,都有拿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門票的,不可能的事情。極樂世界,那是佛的天堂,那是佛的宇宙。我也有啊,我也有,但是我現在還沒有形成。

 

我現在距離那個悲能啊,如果悲能是100分的話,我現在大概45分,我的分數是45分。因為大菩薩的分數,也不過就是個80分嘛,80分、85分的樣子。大菩薩都沒有辦法接觸到悲能的。所以說,就算是我現在什麼事都不幹,到了我75歲之後,我也可以達到85分的。因為八地菩薩,跟十地菩薩就程度不同,性質沒有任何不同的。

 

我們繼續說那個念阿彌陀佛的事情。那麼,什麼樣的生命可以去阿彌陀佛的世界呢?我剛才給你們講了一個靈魂投胎的原因,什麼叫靈魂?就是你的自我人格的執着,牽動你的心靈認知的這支筆,在你的靈魂感知當中鐫刻下來的,一個濃縮了你的自我人格記憶的習氣構成的思慮。你的思慮,你的心靈思慮,就是你未來的靈魂,就是中陰身。這個是一個原理,這個是一個實相,這個是個不可能被你的死亡而改變的一個事實。

 

你活着的時候都沒有辦法去控制,你的心靈認知背後的自我潛意識的那種思量心呢,你怎麼能指望你的意識和自我人格死去了之後,你的心靈認知分解了之後,你認知背後那個思量心的你自己,會自己消散掉——那絕無可能的事情。你的思量心的自我,他是什麼樣的成分,什麼樣的境界?他是由你的自我人格的習氣體驗的記憶,牽動了你心靈認知這個筆,在你的靈魂感知的幕布當中,刻下來的濃縮的你的人格自我的體驗的痕跡。

 

當前面這幾樣,你的心靈認知、自我認知和意識身體死掉了之後,他就不受控制了,你的思量心就不受控制了。不受控制的思量心,他一定會選擇自己渴望的,自己想要的,自己想要獲得的,自己熟悉的那種場景。那種場景在什麼地方?在他的構成體驗的習氣的記憶當中。

 

思量心沒有邏輯的,但是他有慾望習氣的記憶。就是你執着心執着什麼,就會刻在你的靈魂感知當中什麼樣的,相對應的那種習氣的沉澱的記憶的回憶,那個就是人的思量心。習氣沉澱的回憶,形成的記憶的境界,那個他是一種習氣的境界,那個就是人的思量心。

 

他會隨着這個境界的記憶,去尋找自己熟悉的、自己喜歡的,能讓他的思慮心的感受,變得舒服、安寧、安全的場所。這一尋找,他就會投射出來他渴望尋找的那一個境界。這個境界就跟外界的業,一旦結合上,內在的認知與外在的業力因果一旦結合上,他就會變成了新的心靈認知。新的心靈認知,又反過來凝固了思慮心,變成了新的自我的靈魂感知、靈魂感受,你就又投胎了。

 

這時候起決定作用的,不是「阿彌陀佛」這一句佛號!這個時候起決定作用的,是你靈魂的思慮心當中,對「阿彌陀佛」這句佛號升起的體驗。如果你平常念佛的時候,心地裏面只有阿彌陀佛,只有這一句佛號,什麼都能放得下,我活着是為了阿彌陀佛,我活着不愛自己,我只愛阿彌陀佛,我生命當中只有阿彌陀佛,除了阿彌陀佛,沒有我自己的任何的索取、獲得、驚恐或者滿足,這個叫「定」,知道嗎,「戒定慧」的「定」。

 

以禪定的狀態去念阿彌陀佛,你的心靈認知,只認知阿彌陀佛,除了「阿彌陀佛」這一念,其他的認知,不見,不想,不記憶,也不分別,心靈認知只有一念阿彌陀佛,你的自我認知當中,他就只剩阿彌陀佛。

 

或者說,我的意識,隨着我的人格的自我,只念阿彌陀佛的時候,我的人格自我,只景仰阿彌陀佛,只崇拜阿彌陀佛,只渴望阿彌陀佛,除了阿彌陀佛,我什麼都不要的時候,那麼由這個自我認知,牽動你的心靈認知,在靈魂感受當中刻下來的,那個思慮心的習氣的沉澱,他就會沉澱為安寧、純潔、安全和溫暖的體驗。而那個體驗的名號,叫「阿彌陀佛」。

 

在你死後,思慮心不再受到心靈認知,和自我認知、意識和身體的束縛了之後,思量心他開始自己浮現了,開始去尋找他平常形成過程當中的,那個熟悉的經驗體驗的那種感受的時候,阿彌陀佛的這一個名號,自動會在習氣記憶的境界當中升起的。當阿彌陀佛的名號,在思慮心當中升起那一瞬間,思慮心當中伴隨着阿彌陀佛的名號,儲存在你靈魂感知當中的光明、溫暖、安全、殊勝、純潔的體驗,就會浮現出來。

 

那種純潔的體驗,伴隨着你思量心當中,結合了的阿彌陀佛的那個名號,他就會生出境界來。而這個境界,他就會和靈魂感受背後的那個心靈見精啊,他就會相應的,因為那個見精是純澈的空間。聽清楚了啊,這個時候,靈魂感知當中,體驗是安全的、純潔的、安寧的、幸福的——祂的名稱、名號,叫「阿彌陀佛」。

 

這個時候,你要知道,佛是無所不在的,佛是空性的。佛是空性無生的莊嚴智慧,所以祂滲透在靈性宇宙當中,滲透在靈魂宇宙當中,滲透在靈魂感知當中,滲透在你的思慮心所在的境界當中。那一念阿彌陀佛,只有阿彌陀佛,沒有自己,只有安寧純潔,沒有自我慾望的牽動和自我維護的恐懼。這一念阿彌陀佛,你就一定,百分之一千億的肯定,生在了極樂世界。這個是我可以百分之一萬的肯定的,就這種人,百分之一萬是上品上生的。

 

他臨死的時候,他內心裏面沒有自我,沒有自我維護,沒有自我恐懼,沒有疑慮,只有對阿彌陀佛的虔誠與信念;他死的時候,他的人格自我,刻在靈魂感知當中那個思慮心的記憶,只有阿彌陀佛,只有阿彌陀佛的這個名號,攜帶的安寧、純潔、幸福與這種光明的體驗,不用他念佛號,他的思慮心自己會念佛號的。

 

他一念佛號,就會跟滲透在靈魂感知領域裏面的佛的智慧,就相應了。瞬間,那一念佛號的光明,和大智慧的阿彌陀佛的智慧相應,他所在的這個空間,這個靈魂感知的空間,就像霧氣一樣消散。他那個消散的一瞬間,西方極樂世界的金色蓮花海洋,就浮現在他的面前了。就這麼回事,我說的句句是真相。

 

我說的句句是真相,因為我是佛,你們知道嗎?我現在不是如來,但是我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大菩薩。在我八地菩薩以下的一切境界,我是盡收眼底的,所以我才能知道輪迴的整個過程,知道嗎?這個就是念佛法門的根本根本的實相。佛和每一個念佛的靈魂,是從來沒有分離的。但是你想去到佛世界,不是你的人格自我說了算的,而是一顆虔誠、純潔的心靈說了算的。

 

不要說我人世間什麼都放不下,我念阿彌陀佛。就好像是我現在在中國,我給美國投點資——我給淨土宗捐點錢,我在美國買個小房子,到時候,我死了之後,我從中國搬到美國去,繼續住我的房子去。你想啥呢?佛法是很神聖的,我謝謝你啊!你一個小小的垃圾,你想通過你人世間的這個給鬼燒的紙錢,去買通佛?你腦子沒問題吧!任何試圖想跟佛做交易的人,你的骨子裏面,根本就不知道佛的偉大!

 

佛是整體宇宙蒼穹的締造者,整個宇宙蒼穹在微觀下面,全部都是有生命的,而一切生命都是佛智慧所呈現出來的。一切眾生都在佛的無限無量的慈悲當中,在大空性的莊嚴當中,緣起緣滅,但是空性的莊嚴,卻是無生無滅。也就是說,佛的慈悲伴隨着一切眾生,而無來無去。只有對佛絕對虔誠景仰的心,念一句阿彌陀佛,你百分之一萬,進到極樂世界,而且一定是上品上生。不要去求佛,而要去修佛。要達到佛的標準,你才能去極樂世界的。

 

那麼,你說我達不到那個像你說的這種,心識思量啊,這個思慮心是,因一句佛號可以說驅散一切境界,在純光的安寧當中,金色的蓮花打開,極樂世界向你展開全貌——我達不到這一點,那你最起碼也要達到一個修行者的狀態。

 

什麼叫修行者呢?就是對於阿彌陀佛無限地信任,信任到可以將你的死亡,交付到祂的手上。這種信任的概念,可以讓你的靈魂深處的思慮心,完全徹底地放鬆,完全徹底地向阿彌陀佛敞開心扉,不向阿彌陀佛有任何的保留。向阿彌陀佛去懺悔,向阿彌陀佛敞開心扉,向阿彌陀佛不要有任何的索取,而是要將自己的靈魂和生命,交付於阿彌陀佛,包括你所隱藏的一切罪惡和恐懼。

 

當你的心面對阿彌陀佛的時候,沒有任何的隱藏,就不會有任何「隱藏」的概念,而塑造了你的自我維護的陰影。你在阿彌陀佛面前,你是透明的,你是無我的。阿彌陀佛的光,才可以透過你敞開的心扉,打開你靈魂的屏障,找到你的思量心的那個烙印,以阿彌陀佛的光,將你思量心的烙印淨化,托舉到極樂世界去。

 

這時候,你還是一個……你雖然有自我,但是你不是一個維護自我的人。你信仰阿彌陀佛,超過了你維護你自己,你可以去阿彌陀佛極樂世界,下品下生,當一個眾生也可以。那你去了就是老百姓,你沒有果位的。

 

剛才我說那種,一念阿彌陀佛,就是失去主觀意識的、主觀人格主導的,那種懵懂的、昏沉的狀態下,那個思慮心自動地浮現阿彌陀佛的那個名號的時候,你思慮心蘊含的,構成你思慮心的習氣記憶的經驗,他儲存的時候,是光明的、純潔的,念佛時候形成那個光明。那個光明隨着「阿彌陀佛」的名號響起來的時候,你的思慮心就不自覺地、不自動地,進入到了你平常形成思慮心的,念佛的那個場景當中去了。那是你在不自覺地念佛的時候,會不自覺地,透過你思慮心,形成的那種習氣的基底,而呈現出來了,你信仰的金色的光芒。

 

當那個光芒一展現,你思慮心的其他的人格的因素,全部會被光明所照破的,就像強光照破霧氣一樣。一念阿彌陀佛,一念南無阿彌陀佛,升起來那種安寧、純潔、清澈而無我的光明,瞬間就照破了你的思慮心的其他的記憶、感受、體驗。

 

記憶、感受、體驗,一照破,一分解,跟記憶、感受、體驗同步的,由記憶、感受、體驗所投射出來的,靈魂宇宙的其他的道——餓鬼道、地獄道、人道、天人道,就三界六道所有的境界,全部像霧霾一樣消散了。剩下的,就是那一片金光,就是那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升起來的,由你內在升起來決絕信仰和純淨的絕對虔誠的信,而浮現出來的阿彌陀佛的那一道金光、那一片金光,驅散你的靈魂境界,你就瞬間看到,你坐在金色蓮花裏面,蓮花盛開了。

 

因為實際上,現在此時此刻,我們每一個人,都在阿彌陀佛的世界裏面。阿彌陀佛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汗毛端上,在講經說法呢,只是你們不知道而已。這個在佛經裏面,有明確記載的啊。阿彌陀佛在任何一個眾生的一毫毛端上,在講經說法。

 

這個叫「上品上生」,這種人,一旦要是在金色蓮花裏面誕生的話,祂都是有果的了,有果位的了。具體幾果我不太清楚,四果、五果?我不太清楚。但是這個人,必定是在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裏面成佛的人,永遠沒有痛苦。

 

阿彌陀佛的世界和我的世界,不同在什麼地方呢?我的世界裏面有三惡道的,我的世界裏面有地獄、餓鬼、畜生道的。但是我的世界裏面有一個特點:我的這個世界裏面的修行,眾生的修行速度,是其他佛的世界裏面的幾千倍吧,速度很快,時間,成就的間距很短,速度很快。

 

而你如果達不到那種上品上生,就我說的,你作為一個修行者……什麼人叫「修行者」呢,我想問問你們?就是一個對佛不撒謊的人。咱們說到底,我不要求你遵守什麼戒律了。我對你們的要求,我對於跟我學法的人的要求,是零啊!我對你們要求只有一個呀:不要撒謊啊!面對神佛的時候,不要撒謊,就這麼一個要求。而且還不是為了我,我還不想知道你的什麼秘密呢。我沒有那麼多的「硬盤」,去裝你們的故事的。我的「CPU」不夠用的。我平常「CPU」不怎麼轉的,你知道嗎?就是我的意識的這個「CPU」,是不怎麼轉動的。

 

我讓你們不撒謊,面對神佛的時候不撒謊,是作為一個修行者最基本的條件,為什麼?你不撒謊,你真實的時候,你的心扉才可能向神佛打開。神佛的智慧,才會伴隨着光明,進入你的意識,穿透你的自我認知,進入你的心靈認知,找到你的思慮心的那個自我的體驗的記憶,淨化他,托舉他。

 

在你臨終的時候,你聽着我的講法錄音。因為你平常對我絕對地信任,敞開心扉地信任,聽着我的聲音,你會進入到那種安寧、安全、純潔的感受。那個感受就會伴隨着我的智慧,在三界六道當中,呈現出來的純生命的光,你就被接走了。這個就是「超度」,明白吧?

 

現在我已經開始有這個力量了。今年開始我已經有這個力量了,但是祂更多的是我成就的那一面,在人世間的其他空間當中,浮現出來的光明。但是7年之後,我58歲,那個就是我自己可以親自地超度靈魂。現在我只能超度人間的死亡的靈魂,但是我超度不了其他空間的靈魂。7年之後,我58歲的時候,我可以超度地獄的鬼魂。因為那個時候,覺性的普照智慧,就已經……

 

就這麼說,就說靈性的純生命的光,就已經完全地消融了、淡化了、分解了、消逝了,我剩下的43%的,由這個靈魂感知,到靈魂感受,到心靈認知,到自我認知,到意識的整個的人格體系——都會被消融完了,淨化完了,我這具身體當中,就只剩下純光的、靈性的、原始亙古的、完整的光明了。

 

這具身體內,就是終極意識,倒映着法界的神佛。就這兩者,就法界的神佛的大智慧的那種莊嚴,就會透過靈性的折射,就好像是那個透明玻璃,我在櫥窗面前那個透明玻璃,我既可以通過透明玻璃,看到櫥窗內的那個宇宙,那個宇宙就是三界六道;我又可以透過這個透明玻璃,反射出了我的形態,看到我自己的佛身。

 

可是這一切全部是因為有個透明玻璃的存在,這個透明玻璃就是靈性天堂,就是純光完整的靈性生命,投射出來了法界智慧的具體神佛的形象。7年之後,我58歲的時候,這具身體的形象,就會開始有佛的形象了。就會開始有點那個大莊嚴、大解脫的,那種大智慧的慈悲的氣息,透過這具身體,伴隨着靈性的光與愛,在人世間呈現出來。

 

那個時候,不是純靈的光明、純生命已經熄滅了,構成人格的靈魂感知的一切的空間嗎?不是已經熄滅了,「所見」內涵對「能見」性質牽動,「能見」性質塑造「所見」內涵,形成的不同的細膩的空間嗎?那些空間就包含了無色界、色界和欲界,包含了靈魂感知領域,包含了靈魂感受與肉體細胞結合的能量宇宙,包含了靈魂感受凝固為心靈認知的平行空間,包含了心靈認知成為了自我認知,和意識結合的這個物質世界。

 

這幾樣,不是全部都被靈性的純光,所淨化、透明、分解、取代了嗎?也就是說,這一切空間,全部被純光靈性的生命所救贖了,他們全部在天堂當中了。或者說天堂的純生命,已經滲透到了每一個空間——平行空間、人類世界、靈魂領域裏面的世界,和見精所現的高層的三界的,這些色界和無色界的世界。就說是,天堂跟三界就重疊了。三界有的僅僅是形式——業力的形式,而生命的內涵境界,完全是光、愛與解脫。

 

這個時候,光明的力量伴隨着智慧的普照,我就可以滲透在每一個空間,包括地獄當中。我可以解救那些沉淪在地獄當中的,我的生命構成因素。這個因素一旦要是解脫了,把他們從地獄當中救贖出來了,我的生命啊,細胞當中蘊含那一部分記憶呀,就被光明取代了。

 

地獄在哪裏呢,地獄在什麼地方?在你靈魂感知的記憶當中。它會在你的身體的細胞內,極其細膩的那個體驗的基礎當中存在着。為什麼地獄當中的惡報,會在身體上反映出來呢?就是這個原因,就是你這個人,活着的時候下了地獄,在地獄裏面遭受果報的時候。你看看,你們到醫院去看看那些斷肢的人,看看那些開膛破肚的人,你看看那些身體腐爛的人,那個全部都是因為在地獄裏面遭受懲罰呢,才會在人類這個物質空間,呈現出來這層肉體細胞的潰爛,你們以為呢?!

 

一個有福德的人,一個在地獄裏面沒有欠過債的人,他死掉的時候,他的身體會有異香的。一個在地獄裏沒有欠過債的人,地獄裏面的債全部還完了的人,他的身心內在,如果完全是被靈性光明充滿的人,他死的時候,他的身體會光化掉的,知道吧?這個叫大圓滿的教法。

 

但是我這種光化,可跟雪山教派那種光化,有性質不同啊。他們是用「昆達里尼」那種性能力,轉化他們的明點和氣脈,返老還童啊,起死回生啊,治療各種疾病啊,最後光化。他們去的是三界內的很有限的世界。他們可以幾乎永恆地存在下去,但是他們那種「永恆」,也只在死亡的範圍之內。他們沒有解脫,他們還是屬於眾生,他們在死亡的範圍之內。

 

而我說的這種光化,是被靈性純光明的原始生命,所取代了地獄當中的記憶的生命成分。這個人死掉的時候光化,光化,祂是跟天堂融合在一起了,祂是徹底解脫了分段生死,祂在法界的範圍之內了。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靈魂的去處,明白吧?

 

所以說,我就跟你們講啊,念阿彌陀佛能不能去極樂世界?可以去。但是你最起碼你要作為一個修行者,才可以去。一個凡夫俗子,什麼叫「凡夫俗子」?對自我的熱愛,超過了對佛的熱愛,這個叫凡夫俗子。

 

也就說:哎呀,我這個活了一把年齡了,這一生當中,我睡了幾百個女人;這一生當中,我賺了幾個億;這一生當中,我做了很多很多壞事……我死了,我現在怕死亡了,我找個靠山。我聽說阿彌陀佛好像挺可靠,好像挺講信譽的,拜個老大去,給淨土宗咱們多捐,咱們先捐一個億,但是我捐錢是有條件的啊,你們得保證我的靈魂的未來。

 

現在淨土宗,不就這樣嗎?明碼標價地買賣果位呀。你捐多少錢,你死亡之後,或者你家人的牌位,放在哪一層,這個就是他們的明碼標價呀,就是買賣呀!買賣的話,你得給我一個案例吧,誰去極樂世界了?你得給我一個案例,你得給我一個產品保障吧,最起碼,產品的這個保質期是多少呀,對不對?沒有人能給出來,願者上鉤。

 

現在的這個佛教裏面的什麼這個宗、那個宗,都變成了商品,都是一種生意。Business,生意,淨土法門的超度生意。這些人,你覺得能去極樂世界嗎?佛那麼慈悲的,佛是無限慈悲,你念一句佛號的話,應該去極樂世界。佛是想讓你去,你的業抓着你,不讓你走啊!

 

你的業是什麼東西?就是對自我的維護,那個是業力的最終最大的體現啊!他抓着你的靈魂,不讓你的思慮心,離開你的這個思慮心所形成的,那個習氣的底色的記憶呀。不是誰不讓你去極樂世界,是你自己的構成思慮心的那個底色的,那個習氣的定業,抓着你的思慮心的那個核心的記憶的自我體驗,只能落在境界當中去輪迴。沒有人留住你,是你自己對自我的維護,是你對於執着心的沉迷,是你的七情六慾沉澱的習氣的體驗,凝固了你思慮心的境界,而導致了你只能在六道輪迴當中,不斷地生死往復。

 

佛倒是挺想讓你去的,佛真的想讓你去,你去不了的。就好像是你身上擺了200斤的沙袋,你想在海底裏面浮起來。佛就在海面上面一艘豪華巨輪等你呢,「上來吧,上來吧,你念我的名號上來!」但是你背着200斤的沙袋,你只能在海底裏面,不斷地往下沉的。

 

不是佛不慈悲你,只要你把那個沙袋卸下來,祂的救生圈,馬上就投下來了。那是整個一整套救生裝備,氧氣瓶、救生圈……什麼都有。只要你能想到的,什麼都有,而且保管會把你穩穩妥妥地,從海底深淵撈到海面上去,進入到那個豪華遊輪裏面去。然後在那裏面,就說是我不說那個金色的蓮花開了啊,讓你看到了極樂世界全貌;你就算是,只要放下這200斤的負重物,浮到水面上去,進入到那個豪華遊輪,就可以保證你的生命不死了,這個可是無限的榮耀啊!

 

在我的法門裏面,進入到這種不死的狀態,那個都是要……哎呀,那個最起碼要證到見精之上了吧,要證到六地以上吧。而在極樂世界不是的,極樂世界的話,哪怕你當個普通老百姓,也可以保證你在那個地方不受苦,也可以保證你這個生命很長久地持續下去。但是,祂那個地方呢,成佛的速度會非常慢,因為祂沒有痛苦嘛。沒有痛苦,你就沒有選擇;沒有選擇的話,哪有成就呢?而我那個世界裏面的話,我會看人的根基的,根性好的,可能幾世吧,可能幾世就成就。而在別的世界,你就慢慢等着去吧,成千上萬世,慢慢輪迴去吧。

 

我敲碎了淨土法門,流傳幾十年、上百年的謊言。我為我今天說的話負全部的責任。淨土法門,是佛法的一個修行法門,祂不是寄托人類骯髒慾望的一個途徑。佛法,釋迦牟尼佛的法,就四個字——心外無物。去了解心、通往心、明心見性的道路,稱為「法」。這個叫「諸行無常,為生滅法,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」,這個是佛法。

 

佛法,是以三法印來衡量的——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,涅槃寂靜。衡定佛法的,就修行者如何去衡定佛法呢?就看他符不符合三法印——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,涅槃寂靜。要以四依法去看待一個修行人:依法不依人,依義不依語,依了義不依不了義,依智不依識。這個是佛法的精髓核心,佛法是需要讓人親證的。

 

釋迦牟尼佛為了那些生性愚鈍的,不能以自己的力量去解脫的人,給他們講了淨土法門。就是依靠這尊佛的願力,你的靈魂可以說是去往祂的世界,繼續修行,但是那是必須得非常虔誠的人。但是後世的這些鬼,卻將這個法門變成了,一個跟人世間的貪婪的靈魂做生意的渠道:有個極樂世界,你不用修行啦,不用你修行,不用什麼三法印、四依法,不用什麼明心見性,不用什麼禪宗七經,不用打禪,不用繞塔,捐錢就可以。捐錢,我賣給你一個佛果。捐錢,然後去念佛,你心裏面想的一切願望,阿彌陀佛都能滿足。

 

真的這麼好嗎?真的這麼靈嗎?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讓祂的母親,去念阿彌陀佛呢?釋迦牟尼為什麼不讓祂的堂弟阿難,去念阿彌陀佛呢?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讓自己的旁邊的侍從,祂的堂弟阿難,要經歷這麼艱苦的持戒修行過程?祂為什麼不讓他念佛呢?去阿彌陀佛的世界,就安安全全的多好呢,為什麼呢,為什麼不呢?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讓祂的十大弟子去念佛呢?舍利弗智慧第一,目犍連神通第一,羅侯羅密行第一,須菩提解空第一,對不對?為什麼沒有一個念佛第一的呢?

 

為什麼呀?因為佛法是智慧,是解脫法。祂根據不同人的,不同的根性、宿業因緣和信仰的純淨度,而開創了解脫不同靈魂的道路。這就是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,而智慧解開八萬四千煩惱的道路,稱為了「法門」。這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由來。

 

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。」聽清楚了: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。阿彌陀佛的法門,只是利於某一類人的接引,祂不能代表佛法的全部,祂也並不適合所有的人。因為當祂適合所有的人,甚至於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,代表了佛法的全部的時候,祂就變成了人類買賣佛法的一個商品。現在,此刻,人世間的淨土宗,就是如此呀!就是在買賣阿彌陀佛的這個世界的呀!

 

你們淨土宗,我今天有段視頻放到這個地方啊,淨土宗的人,看到這篇視頻的人,你們可以去找我來論,找我來辯論,看看我說的,對還是不對。不要拿着你們的什麼善導大師啊,說是你們的這些淨土宗的長老的這些話來問我,我不承認的,我只承認釋迦牟尼的法。你們把釋迦牟尼的法搬出來,什麼禪宗七經,每一經搬出來,找依據來跟我論。

 

除了釋迦牟尼的法,別人的,就說是你們那些所謂的淨土宗大德的法,我是不承認的。因為那個是人寫的,是修行中的人寫的。我一個大菩薩,我現在還尚且是一個修行中的人呢!我們要辯的話,以佛法來辯,不要以某一個門派當中的知見來辯。

 

我希望通過這次講法,給淨土法門正本清源。我對於人世間沒有任何要求,我也不會形成我自己的什麼宗教,我只是在為着佛法正本清源。其中一步,就是為淨土法門正本清源,還淨土宗一個朗朗乾坤。讓真正渴望解脫的靈魂知道,如何去念佛,念佛的利益和最終的結果。而不要被這些佛教裏面,買賣淨土宗的這一幫流氓惡棍,而去毀壞了這一批又一批信仰佛的靈魂。我希望淨土法門能回到祂最開始、最本初的,神救贖人的一條道路,而不要變成了神跟人做生意的一個商品。

 

告訴你們,神永遠不會跟人做生意的。神是神,人是人,神人有別。就像我從來不跟人做生意一樣的。我不收任何人的供養,我也不見任何人,我也不成立組織,不成立門派,我們就是萍水相逢,為什麼?因為我只有人的身體、有人的意識、有人的認知,但是認知背後,我是純光的生命,我是純光倒映出了大智慧的那個佛的形象,而不是你們人類的人格心意、慾望體驗的自我的內涵——神人有別。我要的只是把真理傳遞到人間,在人間尋找那可以進入天堂的,甚至於可以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的珍貴的靈魂,為未來3000年的人類文化,尋找播撒真理的種子。

 

但是對於一般的人,現在這些靈魂,我是秋毫無犯的。我不會問你要錢,不會讓你為我做任何事,我們之間永遠不會見面。我們就像鐵軌兩條線一樣,彼此能看得到,但是永遠不會相接,秋毫無犯。我不認識你,你也不認識我,咱們彼此,就是在心底裏面,問好就可以了。

 

我是想以自己這麼一個清白的、無私的、端正的、智慧的修行者的心得,為淨土法門,還原一個救贖靈魂的神聖的天堂之路。淨土法門是佛救贖三界靈魂的手段,淨土法門不是佛與人類買賣的商品,這是我今天的定論。那是修行的道路,那個不是人世間可以滿足慾望的商品。

 

現在我這個身體呀,就今天我是輪迴最不好的時候,但是我心底裏面的光明程度,是我過去的,比過去增長了60%。就是在我輪迴最不好的時候,我的光明程度是我過去最不好的時候的60%,就光明程度。60%是一個什麼狀態呢?就說我是有意識沒有思維,有認知沒有自我。我的內在是種感知的狀態,是一種靈魂感知的狀態。

 

什麼叫「靈魂感知」?就是那個見精「能見」的性質,透過了「所見」內涵,在「所見」內涵的境界當中,呈現出來見精的清澈,那個叫「感知」。你們好好去體驗我這句話。見精「能見」的性質,那個清澈,透過了「所見」內涵的境界,在境界當中,呈現出來了「能見」性質的清澈,清澈在內涵當中,就是感知。

 

感知,那個境界當中透過來的清澈,就是一種感知狀態。你們好好想一下,你們去感知你們的孩子。老公今天回來了,怎麼鬼鬼祟祟的,我感知一下他的情緒。你感知情緒的那個「感知」,一定是清澈,一定是內心裏面的注意力的高度集中。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,一定是清醒的,一定是清澈的。只有清醒、清澈的,才能談得上感知,知道吧?

 

而感知內在呢,那個就是一種純生命的感應力。感知是感應的倒影。感應力是純光完整的靈性,永恆、無限、原始的純生命。純生命的倒影,浮現出來了感知,浮現出來了靈魂的感知宇宙。這兩者很有意思啊。

 

在感知靈魂領域裏面,一旦你要是成為了感知靈魂領域裏面的眾生,一旦你變成了,你的感受被認知所塑造的,那個思慮心的時候,在你死後看到的三界六道宇宙的話,第一個,你也看不到你的境界以上,你無法看到境界以上的。就算你看到本體的境界這個地方,你看到的,也僅僅是你的業力所能看到的,一個很小的範圍。最多看一個城市的狀態,或者看到地獄的一個入口,或者看到天道的幾層天的那個光明。

 

天道裏面,那個都是那種亭台樓閣,天道裏面沒有現代建築啊,沒有。但是陰間有現代建築,陰間就是平行空間,你知道嗎?他們有現代,他們是有摩天大樓,還有汽車呢,陰間,就平行空間裏面還有汽車呢。

 

但是邊地沒有。那個邊地的話,應該是餓鬼道吧,那個裏面沒有,那個地方只有沙子,只有黃沙。一進去的話,那個餓鬼道,哎呀,少少的,那個1000年得要有。那個長的話,那我都不知道有多少了。因為餓鬼道關着的,不是這一茬人類文明的靈魂,還有過去地球上面,人類的那些迷失在餓鬼道裏面的靈魂。因為它那時空概念不一樣,這面地球都換了,那面餓鬼道的空間,還是很穩定的。

 

我剛才想跟你們說什麼?就說是,今天算是把淨土宗的這個問題,給你們好好講了一下。就說我現在這個修行狀態啊,第一個,我的心啊,越來越亮,越來越光明,我的人格越來越消散。本來我想今天是輪迴第五天了嘛,我的人格開始凝聚了,應該看不到光明的。不是的,我現在最黑暗的時候,我的內在依舊有光明存在。這種光,就好像是在我大腦背後啊,有一個,點了一個太陽一樣。但是那個太陽被雲彩遮住了,但是他依舊有光。

 

第二個的話就說是,我背後的這兩個光圈啊。這個光圈不是佛的身體啊,佛的身體是由那個毫光——金色的毫光,構成的佛的身體。這個光圈叫佛的世界,知道吧?就現在在我身體背後,就有佛的世界,一個智慧圈,一個世界圈,越來越具體,越來越明顯了。因為我的靈性越來越強盛。靈性越來越強盛,祂折射出來的大智慧的那種形態——生命化的形態,就越來越強盛,越來越具體。

 

所以我就跟你們講啊,我沒有辦法不相信我自己的修行,我沒有辦法不相信,我現在已經是一個人世間的神靈了。因為我講的這東西的話,祂不來源於人類的推斷,不來源於人類的知識,更不來源於人類的想象。祂是有縱深的,從意識到人格,到認知,到感受,到感知。這條縱深,我又可以把祂鋪開了,無限地橫向地講。祂是一環扣一環。這一環扣一環的這種橫向,又是浮現出來了空間和心識的,這種此消彼長的相續關係。這東西的話,只有神知道,人類是不可能知道的!

 

所以說,我每隔兩個月呀,當我覺性甦醒一次的時候,現在我又要跟你們再講法的時候,目的是什麼呢?說出來都很可笑,你知道嗎?我要重新熟悉我自己,我要熟悉這一次我的人格構成的底色,我要熟悉我現在跟你們說話的這個動機意圖的基點的自我體驗。

 

因為他們在前兩天,是沒有的。在覺性甦醒那一刻,這一切全部都被否定掉了,都被智慧給分解掉了,像被核武器炸乾淨了一樣。但是他一旦消失了之後,我的靈性又開始恢復光明,我的人格的這些,構成我人格的這些殘存的這種靈魂感知的習氣,他又開始聚合。但是他每次聚合的時候,他的成分是不一樣的,他一次比一次更淡,一次比一次更少。

 

所以說我的人格,現在你們看我還在說話,但是你們對比我去年的講法,我的人格是越來越淡了。他的表現就是越來越純潔了,越來越無我了,越來越柔軟了。透過我的語言,你看到的我的靈魂的境界,是越來越廣袤,越來越光明了。就人性越少,神性越強嘛。可是對於我自己來說的話,今天我是給你們講法這麼長時間,我是試圖在,就說我要熟悉現在的這個自我,你知道嗎?

 

就是你們的自我,不存在熟悉,因為你們就是自我。但是,我是要在這個人格自我這一次聚合過程當中,要熟悉這個講話的自我體驗、自我感受的內涵因素,看他裏面到底有什麼跟我過去是不一樣的。我過去,就是大概10天之前的那個我呀,和今天的現在跟你說話的這個我,不是一個人啊。身體是一個身體,意識是一個意識,心靈認知是一個認知,但是除此之外,構成自我人格的感受體驗、慾望習氣的因素,比重的不同,跟上一個人是完全不一樣的,跟上一個我的人格是完全不一樣的人格。

 

所以今天,我是在跟你們說話的時候,我是要在熟悉這個說話的自我人格的感受、體驗的內涵呢。我要熟悉他了,他穩定了,他結成塊了,他穩定了,我才能夠在這個自我感受的體驗的穩定基礎之上,生出來新的主觀慾望,主觀願望與我的意識結合上,再形成新的自我體驗,你知道嗎?有了自我體驗,有了穩定的自我體驗,我才能夠去繼續地淨化他、修復他,不斷地調整這個自我淨化的方向和側重點。

 

如果他一直是處在那種覺性浮現、人性分解的狀態下的話,我就沒有辦法,把這個分解的自我,拿到光明當中去,像磨鏡子一樣去磨他了。他只有聚合起來,就是心靈認知變成了自我認知,自我認知與意識結合起來,與我的這個習氣慾望的體驗,結合成了具體的、鮮活的、生動的、豐富的人格經驗的時候,我才能夠在靈性升起的時候,將自我人格經驗,融入到靈性的光明當中,看到自我人格的哪一方面不符合愛,不符合寬恕,不符合純潔,然後我要去主動地寬恕他。

 

可是現在,就此時此刻,我的人格自我是分散的。就像我的身體,現在是被卸成七零八塊一樣。現在只是用針線暫時縫了一下,我現在是不能做舉重運動的,你知道吧?我現在頭和身子,胳膊和腿,是分離的。就說我的身體,是拼湊起來的一個碎塊,這個碎塊是不能跑步的。他雖然能說話,但是不能跑步的,也不能舉重。

 

但是你要想以靈性淨化這個碎塊,你必須得他是一個完整的生命,你才能舉重,才能跑步,我才能夠以一個完整生命的自我體驗,融入到寬恕的溫暖當中去,然後去淨化這個人格自我,從體驗的人格自我當中,淨化自我的內涵,從而靠近天堂那種無限的愛與光明。如果我現在是殘存的話,就不存在一個主觀意願了,明白吧?

 

我現在是內在的靈魂感知力。我現在是屬於內在的靈魂感知力,我的人格自我,現在還沒有凝聚成形呢。只有當我的人格自我凝聚成形了,那個靈魂感知力隱退了,我的人格自我,才可以去選擇我淨化哪一塊,如何去淨化。現在我是沒有主動選擇能力的,因為靈魂感知力,他只有感知的能力,他沒有決策的能力。他就像眼睛一樣,他能看到一切,但是他卻不去理解一切。

 

我跟你們講這些,就是想如實地記錄我整個修行過程,你知道嗎?這個就是一個神靈在人間的過程。祂的人格自我是分散的,祂的人格自我背後那個感知,卻是非常地敏銳和強盛的,但這個已經是自我最黑的時候了。我明天就應該醒過來,明天醒過來之後,這個感知,包括現在這個自我的這種殘存的,這些四分五裂的這種認知的記憶,都會消散掉的。

 

那麼,當明天我醒過來的時候,我這個感知和自我的體驗,消散掉的時候,內在就是純光的完整,倒映出來法界大智慧的神佛的世界。我可以確定地告訴你們說:我現在已經是一個神了,神真的到人間來了。

 

再過7年時間,這具身體內,就不會再有靈魂感知和人格自我的因素了,就是純光的生命了。就是我58歲的時候,那個時候應該是九地菩薩。到我75歲,還有25年的時間,這個純光的生命,就會熄滅一切光明,變成了純粹、純生命的那一層。就像一個完完整整的一層透明玻璃,透明玻璃已經不再有光明了。那個就是宇宙終極意識,跟法界智慧開始相融了。

 

當那個透明玻璃的終極意識一消散、一分解,就像那個玻璃一分解,就不會有一個玻璃投射出來了,三界六道的靈性宇宙和感知的靈魂宇宙,也不會有人間,也不會有一個被透明玻璃所倒映出來的神佛的宇宙存在。

 

在那一瞬間,不被境界所倒映,不被生命所存在,不被眾生的生死輪迴所留滯了分別,當下三輪體空、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、究竟空性的普照智慧,就在那一剎那,甦醒了亙古未曾發生過的圓滿。那就是大菩薩,那就是……現在我應該是在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這個過程當中。未來這7年,我是在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……」

 

「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,如是漸增。」 「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」,這個是我去年的狀態。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」,這個是未來7年的狀態。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,這個是我7年之後,就是我58歲到75歲的,中間的過程的狀態。到我75歲那年的時候,就是「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,這是我75歲之前。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,這是我75歲之後,到80歲,就是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。

 

就是那個透明玻璃——靈性的終極意識,透明玻璃粉碎了,只剩下了不被透明玻璃所倒映,也不被靈性生命純光所存在的,那種究竟空性、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、普照莊嚴的大智慧,那就是佛。那個就是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。這個過程是在75歲到80歲,那個時候地球上就有佛了!

 

現在地球上僅僅是有神而已,我現在是靈魂感知當中的清澈的見精,伴隨着五天一次輪迴的純光的靈性,這兩者是神。神可以在人世間起死回生,但是祂現在還沒有那個在地獄裏面,救贖眾生的能力。

 

7年之後,我58歲的時候,見精的純澈和靈魂感知消散掉了,就是完全是純靈性的光明生命,滲透在曾經的感知靈魂領域裏面的,每一個剎那的習氣的記憶當中。就等於說那些習氣,被純光的生命所淨化、所救贖,我就可以在地獄裏面救贖眾生了。換句話說,我就推開了生死之門。我58歲的時候,這點我很確定的——58歲,我可以推開生死之門。

 

75歲,我是那個覺性莊嚴、覺性普照,解脫了生滅的,無來無去,不可指稱,卻圓滿在當下的,大普照的大菩薩。這點我也是可以確定的,那個就屬於皇儲了,就是大菩薩屬於皇儲。我現在只是王子而已。就是王子跟皇儲屬於兄弟,祂們都是皇族的,但是王子沒有職位,皇儲是有職位的,皇儲就是隨時準備接班的。

 

哪一個宇宙的那個如來,就空位了。因為一個宇宙體系,祂是一尊如來的身體。當這個大菩薩的,祂的智慧和祂的……你說慈悲吧,隨着年限,到了一定的程度了之後,祂就可以接替皇位,成為那一個宇宙的法王。那個是75歲之後的我。現在我跟祂們在一個平台上面,在用餐,在喝茶。祂們在VIP房間裏面,我是在大廳裏面,但是我們都屬於王子,祂屬於皇儲——指定的接班人。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