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4月30日 05:11

 

人體的活着,心意的自我,都是死亡的一種狀態。

這一點,在修行者體驗到的時候,我極其震撼。

 

你很難想象,呼吸,呵欠,轉頭,眨眼,舉手投足,起心動念。

你的分分秒秒,你活着的每時每刻,都是業力翻滾的聚合吧。

可是,當內在的「祂」,慈悲氣息以普照智慧,在身心內甦醒時。

心意人格中,就好像南極冰蓋下面,深不見底的冰層中透進了光。

 

光,沒有形態,而是一種究竟清澈的絕對寂靜。

清澈到脫落了自我意識,寂靜到不沾染心意感知。

 

在清澈,清醒,純澈,自由的寂靜普照中。

無聲無息的清澈,能看見每一個念頭的來龍去脈。

寂靜自由的純潔,能洞穿每一絲情緒的沉重污穢。

 

修行者,有解說一切生滅緣起法的智慧。

可是唯獨,無法描述解脫生命後的狀態。

就好像,無法用空間這個概念,去描述你眼前的空間。

空間,不是概念塑造的理解,也不是體驗構成的感受。

空間是一種,不受你自我身心意識為轉移的,客觀真實。

 

純智慧滲透在,身心意識中的大解脫,是無法被心意觸及的「臨在」。

自我感受,自我心意,於「臨在」中,真實地浮現出業障翻滾的本質。

而「臨在」本無分別,失去體驗,消融記憶,無生無滅。

 

當心意,被身體呼吸,所吸引的剎那,「臨在」就消失了。

當「臨在」處於,安寧清澈的自由時。

身心意識,生理呼吸,起心動念,都展現出業障的厚重。

 

「臨在」,是無法被描述,無法受指稱,無法被體驗,無法被感知。

而這種究竟的自由,清澈的寂靜,

卻因脫落了心意念頭,而呈現出根本的真實。

 

「居一切時不起妄念,於諸妄心亦不息滅,住妄想境不加了知,於無了知不辨真實。」——《圓覺經》

 

難道說,是見精中蘊含的靈性,所折射出的神佛智慧力,

開始在人間的「我」之內,進行分解人格構成的業力因素了?

返回
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