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6日錄音
(文字整理僅供參考)
我最近啊,一直是牽掛一件事,就是我有位大哥呀,患了癌症了。這個人呢,跟我的私交很好,個人的感情很好。就是我對他呢,也非常地這個……就平常的話,你不顯山不露水的,你感覺不出來。但是因為這個人對我很忠誠,也很本分、很老實一個人。關鍵是他過去的時候,曾經在我很危難的時候,幫過我幾次。
所以這件事情出來了之後啊,就說是我的內心啊,一直很自責,一直非常自責。就是我總覺得這個事,我沒有提前知道,我沒有提前預警他,然後就導致了他這麼一個結果。然後在後面的這兩個月之中啊,我就盡我所能啊,就幫他找大夫呀,然後問他的病情啊,不斷地鼓勵他。
結果到最後,就是在最近,就是在前兩天的時候,我突然間覺得自己變得好虛弱呀,很虛弱很虛弱。就像一個人生了大病一樣的,就內在非常虛弱,就完全沒有任何力量了。然後我就痛定思痛,在想這件事。你說我為什麼會變得這麼虛弱呢?很簡單,我的心被人世間的現象給牽掛住了。就是我希望這位大哥——這位對於我有恩的人,我非常看重的一個人,他的身體好。這個念頭,導致的我整個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動,包括我的舉動,包括我的舉措,這個就是徹徹底底的凡夫俗子,明白吧?
後來的話,我就寫了那篇文章嘛,就是《決斷》。就說這件事情的話,如果你再這樣發展下去的話,那麼我就只能是一個凡夫,對待另外一個凡夫。凡夫你是沒有任何力量的。而這個人,他之所以對於我無限地忠誠、本分,願意幫助我,不是因為我是個凡夫啊,而是因為我是一尊佛呀。那麼佛在人世間應該做什麼事情呢?佛只管靈魂,祂不管生死的,祂不管你人體的生老病死,但是祂負責你靈魂的覺醒與解脫——這是一尊佛應該做的事。你的身體應該就交給醫生。你的這個心理狀態的話,應該去交給心理醫生。但是你的靈魂應該交給佛,應該交給我。
因為說是我已經沉迷在這個人性的境界當中,已經有一段時間了,已經有一兩個月時間了。這對於我的整個靈魂來說的話,就是整個的靈性的修行啊,覺醒的進展啊,他已經是形成了一種比較大的障礙了。
我在跟你們講法的時候,實際上也是在給我自己講。同時今天我要跟你們,就說是我要借助你們身上,那種超越於人性的品質,來修正我內在人性牽掛的黑暗,這是一方面。另外一方面呢,就是我要為你們糾正另外一件事情。這個事情是你們不知道的事,是你們現在整個修行所……就說你們現在都是在黑暗當中,你們認為的光明,是在黑暗當中對於光明的理解,他不是真正的光明。
人家說呀:禪之一字呀,難信難解。就禪定啊,這個禪之一字,「禪」這個字,難信難解。但是就在昨天啊,實際上是在前天晚上啊,在我自己……就說是我現在大概是五天一次輪迴。在我自己輪迴到最好那一天的時候,我的人性啊,就是我現在跟你們說話的這個我的本體呀,就是我的這個意識和我的人格呀,突然間明白了一件事。什麼事呢?我可能是一個已經證果了的菩薩。
這個可能你們聽起來,可能覺得是不是挺匪夷所思的啊?我平常一個勁在說自己是佛啊,是如來,怎麼這一會兒,你又變成一個證果的菩薩了呢?因為這個是在我人性尚在的時候,在我自己還是個人類的時候,我以人類的軀體、人類的意識、人類的人格自我,這個基礎之上,體驗到了神佛的存在。就是神的氣息啊,就是那種覺性的妙明莊嚴的那個氣息,祂透過我的整個身體細胞,透過我的意識,透過我的心靈,和我這具身體啊,合在一起了。
而我過去講法的時候呢,在我進入到……因為只有天堂以上屬於法,只有在靈性之上,進入到了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」,但是殘留着「壽者相」那個地方,那個地方以上講出來,才能稱為「法」。法是指引靈魂解脫死亡的道路,稱為「法」,知道吧?法由分別生,亦由分別滅嘛。
所以當我處在那種靈性強盛的光芒的時候,我在講法的時候,這個人格自我他是匍匐於地的。就是我只是借助我的意識和心,在編織語言、傳遞靈性——和我人格的感受,和我自我的思慮,是沒有任何關係的。
而我前天到今天那種狀態,就是我活着的時候,是以人格自我的體驗、感受、情緒和意識在活着。但是同步的,在我的意識、情緒、體驗、人格當中,滲透出來了那種妙覺、輕柔、極亮的一種純生命的氣息。就說你們看到的一切都是生命的形態、生命的表現,但是你們並不知道什麼是生命。
我跟你們說一下,什麼叫生命啊。你們想象一個場景:你們現在是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、非常狹小的空間當中,像一個山洞的底部,極深極深的一個山洞的底部,完全沒有光線。那個空間很狹小,大概就是你的手剛能夠到牆壁,你的手就能夠到牆壁,上下你能夠到那個頂棚和地板,就這麼大的空間,伸手不見五指,絕對的黑暗。
現在你們體驗啊,你們感受一下這種感受。很狹小,很窒息,絕對的黑暗,就是你的眼睛睜得再大,你看到的都是黑暗。這個黑暗到最後就變成了你的眼睛,就是無論你睜着眼,閉着眼,他都是純然黑暗,內外一片黑暗的。
好好體驗一下,沉浸到這種體驗當中。這種黑暗是具有質量感的、具有密度的一種物質性的黑暗、物理性的黑暗,他不是你主觀意識的黑暗。無論你睜眼、閉眼、體驗、回憶、記憶、說話,一切一切他都是黑暗的波動。好了,沉浸在這種黑暗當中,理解這種黑暗,體驗這種黑暗,熟悉這種黑暗,這種黑暗他就是你。
然後呢,聽好了啊,然後呢,在你身後啊,突然間出現了光。這種光啊,祂不是一絲,祂不是一片,而是一種滲透了整個宇宙天體,又分解了宇宙天體的,那種極亮極亮的光。如果說是,拿正午的太陽那種明亮,作為一個比喻的話,正午太陽,那個明亮度是「1」的話,那麼這種亮度大概是屬於「1」的1兆億兆倍,1兆億兆倍。
就說那個亮度,祂已經超越了亮的性質。祂已經亮到了不能用光明的形態來形容祂,而變成了一種極致穿透的力量。你所處的黑暗和黑暗的你,在這種極亮的、脫離了光明形態的,那種純澈的智慧性質當中,瞬間就變成了一場夢境。聽清楚啊,現在的你變成夢境的一瞬間,照破夢境的極亮極亮的那種性質、那種智慧,祂就是生命。
生命本身啊,祂有兩種特質:第一個,生命是不會衰減的。生命沒有生,祂沒有死。第二個,生命啊,是解脫一切形態的。祂沒有我相,沒有人相,沒有眾生相,也沒有壽者相。生命是一種大解脫帶來的大自由。生命是涵蓋了過去、未來、現在、亙古每一個剎那,每一個剎那當中無盡眾生的普照的圓覺。
而這種生命性,祂的背後還有,還有一種亙古的、原始的,你永遠沒有辦法離開祂,但是你永遠沒有辦法去找到祂的,一種平等莊嚴的悲能。那個是慈悲性,那個就是十方三世一切微塵宇宙、一切無量眾生生命的基礎、性質。
就是一切眾生因為背離了慈悲,而有了眾生背離慈悲後的分別、恐懼。因為有恐懼才會有分別,因為有分別才會有取捨,因為有取捨才會有相續,因為有相續才會有緣起。有緣起才有了世界,有緣起才會展現出眾生。眾生與世界的相續,這就變成了過去、現在與未來,十方三世、三千大千世界。一切就是從背離悲能那一瞬間開始的。
我今天想跟你們說的這段法呀,是想明確地告訴你們:佛不在你們的思維當中,佛不在你們的意識當中,佛不在你們的心靈感受當中。一尊佛、一尊如來,祂是真實的,祂遠遠超越了人類認為的真實與虛假的這種範疇了,祂是不會變易的生命。那麼說,這種不變易的生命,祂跟你的身體同在的時候啊,祂會有以下幾種狀態啊。第一個呢,你會體驗到相續的可怕。
你們不知道「相續」是什麼意思。相續啊,就是你的心靈的細念,就是你心靈底層的這種構成認知的靈魂感受當中的,那種潛意識的思慮,通過你的心靈認知,浮現出來你的自我認知。自我認知的,就是你的企圖——我的心靈主觀願望、我的渴望、我的主觀意志。這個就是你的自我人格認知。
你的人格有自我人格認知的推動,你的心靈企圖、你的意識才會去分別。而你意識形成的每一種概念,都建立在你的心靈體驗之上。我的心靈體驗到咖啡,體驗到咸菜,這種體驗,他會形成感受。這種感受呢,聚合體驗,推動我的意識形成了概念——這個是「咸菜」,這個是「咖啡」。這種概念的背後,一定是你的體驗形成的感受,對吧?
那麼在你活着的時候,在你的人格的主觀企圖,推動你的意識調取你的分別,形成了對於物質名相、體驗、記憶的感受的時候,這種感受,他就稱為境界。這種境界將你的意識和你的心靈主觀願望,牢牢地結合在一起、塑造在一起,形成了七情六慾性格鮮明的我執識,就是你的自我。這整個的過程稱為「相續」。這個相續是人類所無法停止的。無法停止,那麼你就每時每刻在剎那間生滅着。因為相續之間,他是有空隙的。寂天菩薩講過嘛,念頭與念頭之間,那裏就有佛。
過去我不太理解這句話啊,念頭和念頭之間,那個是空的嘛。實際上,寂天菩薩這句話講得很深吶。念頭可不是我們人類理解到的思維念頭,也不是一般我們常說的,心靈認知背後和靈魂感知之間,那種思量心的念頭。寂天菩薩所說的那個念頭啊,是在覺性空性的那種普照狀態之下,看到的一切緣起生滅之間的剎那相續。那個相續之間、相續之中,就是圓覺普照、無生無滅的,大莊嚴的妙覺。那個就是祂講的,念頭與念頭之間,那就是佛,那裏就有佛。
就這兩天我體驗到的這個狀態的時候呢,第一個感受是非常地震驚,第二個感受是非常地絕望,第三個感受是很僥幸,你知道嗎?什麼僥幸呢?絕望是什麼呢?絕望是這種相續,你非人力可以停下來。你無論做任何功課,你都停不下來相續的。相續是你的意識、你的心識、你的感知、你的認知、你的靈魂感受、你的見精,都沒有辦法停下來的。或者說你的見精,在知覺以下都屬於相續體系。
我們人類,只不過是在這個細念與習氣的,相續形成的汪洋大海上面,漂浮的一粒泡沫而已。一粒泡沫,你是不可能通過自己的力量,分解這個大海的。所以我的第一個本能的感受是很震驚,你知道嗎?就是你的起心動念,我一扭頭、一說話、一眨眼、一呼吸,這個全部都是業力的相續。
這第一個是很震驚,第二個就是很絕望。因為當你知道了,當你切身體驗到了身心念頭、自我意識、記憶概念、你的呼吸、你的一眨眼、你的一扭頭、你的舉手投足,都是相續的業力,浮現出來的境界;你所謂的「活着」,只是你的心靈的習氣,堆聚而成的感受,對你所活着的細念的一種確認而已。
我們人類之所以認為這個世界很真實啊,是因為你的習氣非常地密集。就是你的習氣的體驗非常地深刻、非常地厚重,才投射出來了,你的眼睛看到的前面這個真實的世界。你們看這個土豆,這個是我的早餐。土豆,很真實吧,是不是很真實?你看它摸上去是有質感的,放到臉上是有溫度的,吃到嘴巴裏面它是有味道的。它的名稱叫「土豆」「馬鈴薯」,是吧?
它真的真實嗎?對於人,它很真實。可是對於內在的那一個覺醒的光來說,那個覺照的菩薩來說,這個馬鈴薯,是因為拿着馬鈴薯的這個人而形成的。就是我內在現在是光,我內在那個純光的智慧,看到這個馬鈴薯的時候,不是那個純光看到了馬鈴薯,而是那個純光看到了拿着馬鈴薯的我的這個人,包括這個人的意識和心識的感受,投射出來馬鈴薯的這麼一種現象。這兩者是同一個境界。
離開了拿着馬鈴薯的這個人,就沒有馬鈴薯本身的名相存在。離開了馬鈴薯這個名相的確定,就沒有一個認知馬鈴薯的這個自我的確定。這兩者是同一種境界的相續,你們能想到嗎?你們能想到我們整個人,我們活着的一生和在一生當中活着的我們,是一場夢境嗎?
馬鈴薯,它之所以真實,是因為我吃過它,我體驗過它,我的嘴巴、我的身體體驗,儲存過吃過它的體驗,是這樣子的吧?我吃過它,體驗過它,聞過它,我摸過它,觸及過它,我理解過它,我切身經驗過它,才有了一個馬鈴薯的體相與內涵,對不對?
如果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東西,這個東西對於這個我而言,它就是一個現象,它不能叫「馬鈴薯」。它只是一個現象,一個物質現象,它不能稱為「馬鈴薯」。它稱為「馬鈴薯」,是因為我內在有一套認知馬鈴薯的,「色受想行識」的體系,將馬鈴薯的這個形象分解、體驗、品嚐、儲存了之後,才在我的「色受想行識」的體系裏面,形成了一個對馬鈴薯的認知、儲存、理解,概念的這麼一種體驗和感受的儲備。
當我的眼睛再次看到這個現象了之後,我內在儲備的體系,反映出了對它的理解認知的記憶,才會有外面一個「馬鈴薯」名相的浮現。否則它是個物質,它不能叫「馬鈴薯」,是這樣子的吧?那麼,我能認知馬鈴薯,就證明我有一個認知馬鈴薯的體系,是不是這樣子的?那麼認知馬鈴薯的這個體系啊,這個體系當中,他一定是相續的。任何一個體系,「色受想行識」這五種體系,去掉任何一個體系,它的認知系統就不能夠建構,這個馬鈴薯就不能形成,同時也就不會有一個認知馬鈴薯的我存在。他只有體系的相續,而沒有我。
換句話說,在這個體系形成馬鈴薯和認知馬鈴薯的這個自我之前,這個體系,他就是存在的。他只不過是在這一個時空點上,浮現出來這一具身體。由這個身體,在這個空間的因緣當中,認知到了這麼一種現象。然後由這個身體認知到馬鈴薯,由認知馬鈴薯而在這身體的五蘊循環體系裏面,形成了一個認知馬鈴薯的我。這就叫「相續」,這就叫「十二緣起」,這就是三界六道的根本的原理——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,心外無物,是名佛教。
講了半天,我才給你們講了個開頭。講了半天,我下面才要給你們講重點。認知馬鈴薯的這個我和我所認知的這個馬鈴薯,這兩者本身啊,並不真實存在,他只是幻在。他只是像夢境一樣的,暫時浮現出來的一種境界而已。就是你們人類認為的「真實」,對於今天這個修行者而言,他是一場夢境。而這個夢境當中,我已經有了醒來的部分。而醒來的部分,可不是你們認為的,你睡醒覺了,你還是你,只不過你更聰明了——不是的。
睡醒覺的那個,根本就不是你,祂不是人,祂跟人類沒有任何關係。那是一種極亮極亮的,超出於光的範圍的,一種純智慧的普照。祂浮現在人的意識、感受、自我人格內在的經驗當中,是一種妙覺解脫的自由。祂是極其輕盈、極其美好、極盡純潔,因為沒有來去,沒有生滅,而在你生滅緣起的這種身心當中,呈現出來了大莊嚴的那一種普照的……我用個什麼詞來形容祂呢?
沒有語言可以形容,我只能舉例子。你們現在坐在那個池塘邊上啊,看池塘裏面你自己的倒影。就是你原本是沒有形象的,但是因為有池塘的這種物質性、物理化的倒影,就因為池塘的倒影的這種波動,而倒映出來了你所謂的,你被池塘所能認知的那種倒影、那種形象。
然後你看到池塘裏面自己那個形象了之後呢,那種形象因為你對於他的關注,而變得越來越清晰,越來越具體,越來越深邃。變成了深邃而深入的、廣袤的宇宙體系了之後,你——岸上的你,就會被這種深入、深邃、具體、細緻的池塘裏面的,無盡無量時空當中的,那個不同的你所吸引。你就失去了岸上的普照智慧,變成了水裏面的某一個時空片段裏面,被時空所局限的,那個認知所浮現出來的夢境。就像現在此時此刻,我就是池塘裏面某一個時空當中,被時空所局限的,認知時空的一個記憶。
我和你們一樣,就變成了這具身心當中的認知、意識、自我人格以及體驗和記憶。好了,這個是咱們都有的嘛,對吧?但是現在我跟你們不一樣的一點呢,我突然在岸上醒過來了。在岸上醒過來那一瞬間,水裏面的那個某一個時空點上的,那一個帶有身心的記憶,他就失去了原動力。就像那個電動的玩具,把電池取掉一樣。他的形態還在,他的意識還在,但是他背後沒有了心靈的企圖,沒有了意識的推動力,沒有了自我人格背後的驅動力。就像那個電池取掉了之後,那個機器人還在,但是它只是個形象而已。
在我從水裏面的倒影,甦醒那一瞬間,我發現:我從來沒有誕生過,我從來沒有進入過這個世界,我從來沒有離開過任何一個世界。任何一個世界都在我平等清淨的慈悲心中,在慈悲所浮現出來圓覺普照的大智慧中,生滅相續,因緣迭起。眾生生死輪迴,浮現出來十方三世的宇宙時空,但是我在這一切當中,伴隨着一切,卻離開了一切「人相、我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卻周遍一切眾生的每一思、每一念、每一個情緒、每一個人的自我心意,卻不被自我心意所割裂。整個宇宙世界對於我而言,就是此刻,就是當下,就是圓滿,就是一合相。
我今天想跟你們講這個法呀,就是想告訴你們啊:佛是真實的,祂不是你們人類理解到的「佛」,或者不是在那個佛經裏面傳說當中的「佛」,佛是比人類更真實的一種生命,但是祂沒有自我。
因為實相當中沒有語言,甚至於說是,只有進入到靈魂感受,你才能夠在靈魂感受那個基礎之上,去體驗到、觸及到那種見精的純澈。那個是成為神的第一步。
前兩天我還見了一個人,說是他證到見精了。然後我仔細把他的照片看了一下,那個人屬於神經病——精神不正常的一個人。他的精神不正常,他精神處於恍惚狀態的時候,他那個恍惚背後啊,是有他內心認知所浮現出來的那麼一種……
因為我們平常的人啊,心靈認知跟意識的相續很緊密。「我想吃土豆」,「我想」,這個「想」呢,一定是源於你的動機和企圖,但是你看不到。「我想」,有一個動機和企圖,才推動你的意識,想到了這個土豆。「我想吃土豆」,他的動機源頭在心裏面。你只能看到你想吃土豆的這個念頭,你看不到想吃土豆這個動機。所以說你看不到的,就是你無法左右的,對不對?但實際上,「我想吃土豆」的這個念頭,一定是由我心靈的企圖引起的嘛,是吧?
如果說,我是一個精神上面受過刺激的人,或者說是一個,就說我經常說話詞不達意,胡言亂語,一會兒想東,一會兒想西,我的心靈企圖不能控制我的思維,這種叫「精神分裂」,知道吧?就精神分裂的人、精神恍惚的人,他的思維,就他的主觀意圖,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維的時候,他的思維一會兒想東,一會兒想西,但是內心的主觀願望、內心的認知,無力去控制你的思維。就說我不想這東西了,或者說我只想這一樣東西,其他東西我不想了,這個是一種自控能力。
修行者,你必須得要有這種自控能力的。就是我要專注學法,別的東西、念頭都不是我。我要專注於禪定,任何的想法都不是我。我要專注於沉浸在老師的聲音裏面,除了老師的聲音,任何聲音都不是我。這種主觀自控力量,你是要有的。
但是如果有的人呢,他的內心認知啊,是對於自己人格非常不自信,覺得自己很自卑,覺得自己很差勁,不敢相信腦子裏面任何念頭,或者是任何念頭,他都會跟隨走的話,這個叫「精神恍惚狀態」,這個叫「精神分裂狀態」。這個是精神病的前奏,你知道吧?
這個時候,他的心靈認知啊,因為很膽怯,因為不敢相信自我認知,不敢相信我的思想的時候,他就會躲在他的念頭和自我人格背後,和自我人格是分開的。這種人往往精神上都不是很正常,很容易受人暗示。比如說「你是鬼呀」「你是個鬼呀」,說的人超過5個,他就會真的認為自己是鬼了。別的人說「哎呀,你是個神啊」「你是個神啊」,超過5個人,超過10個人,他就不管不顧現實情況,他就會認為自己真的是神了。這種就叫「心理暗示」,你知道嗎?
這種人,他內在的那種,不是見精的清澈,那個是他的認知啊,不被他……因為他的認知,跟他的人格自我,跟意識思維的這個相續呀,他是斷開的。他的認知,偶然間,從他的人格自我的確定感當中,解脫出來那一瞬間,可能你們能看到這個人,好像眼神背後、心靈背後,有那麼剎那間的空白。那個不是見精,見精不是空白。
見精的體驗是,在這個身體上浮現出來啊,他叫「清醒」。就說你是無比地清醒地知道一切,但是那個知道卻沒有思維。你是無限無比地清醒地、清澈地覺察到這一切,但是那個覺察當中,卻沒有內涵,那個覺察本身就是內涵,那個就是見精。
就說是,你見到了你的身體在搖擺,你見到了整個空間,見到了你自己在說話,但這個「見到」本身,卻沒有任何所見到的內涵,他本身只是見的清澈,本身只是見的自由而已。那個是見精,那個是三界六道的基礎,那個也叫「律法神」。
相續是一件特別特別可怕的事。但是你沒有辦法憑藉自己的力量,把相續停止。所以說,整個修行的過程啊,是一個不斷往回退的過程,而不是一個往前進的過程。絕大部分人都是,就基本上地球上,留下來所有的這種修行,都是要獲得的——我獲得的智慧越多,我讀的經書越多,我禪定的時間越長,我的證量就越大、越高,都是這樣子的。這條道路在初期沒有錯,在初期沒有錯。到了我這個地步——我現在是八地菩薩,馬上到第七層了,我還有3個月就到八地菩薩第七層了。到了我這地方,就是錯的。
我這個地方,現在就是一句話可以概括——切勿驚動身心。就是有一句話,在佛教裏面講的是「切忌用力」——就「忌諱」的「忌」。切忌用力,就是千萬不要用力,甚至於「自己要好好修行」的這個念頭,都不能起。
現在對於我來說,我現在的狀態,就是屬於,就大圓滿法當中,就真正的「入流」了的那種狀態,叫「任運自然」。我現在狀態,就是真正的任運自然的狀態。什麼叫「任運自然」呢?不能有「我是修行者」,不能有「我在修行」的這種狀態。不能有「我要精進」「我要達到一個什麼樣境界的目標」,不能對人世間的所見、所想、所觸、所感,有任何的留駐,有任何的分別。就是完全處在一種不要驚動身心、不要驚動意識、不要驚動你的人格、不要驚動你的體驗,讓一切自然地發生,自然地熄滅。你在這之中呢,你在這之間呢,卻是一種妙覺清澈、妙覺清淨、普照莊嚴的無作意。
就像是,就說我現在的狀態,就是屬於那種,像水裏面的氧氣的狀態。就是不論水波如何波動,氧氣是不參與水波波動的,但是它又充滿了每一個水滴,就這種狀態,這個叫「任運自然」。下一步,當我再有3年多,證入九地了之後,證入九地我就有了十地的性質。九地是純光的生命,那個地方祂就開始,就純光裏面開始滲透出來了,這種覺性的空性的無生普照的性質。
證入到覺性,覺性成為我的本體之後,那個地方叫「不可思議」。因為覺性是無生無滅,祂是空性的嘛,空性是不被思議,也是不可思議,祂本身是無思無議的、無生無滅的。所以那個地方叫「不可思議」。
到了「不可思議」之後,證入到了十地,再往……十地就是佛嘛。從十地進入到悲能那個狀態,那個就是解脫了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的平等寂靜,那個叫「聖主平安性」「如來寂滅法」。那個地方,就是大圓滿法的最後一步,稱為「大樂」。
現在修行就是這個,就成就者啊,就是三個狀態。任運自然,現在我就是在任運自然這狀態。我自己想過:我現在應該做什麼,是不是應該去學法啊,禪定啊?但是我內在那個地方,就是明確地知道:什麼都別作,不要有任何作的心、意、企圖和體驗,什麼都不要拒絕。比如說我這會兒要去喝咖啡,比如說我這會兒要去看個電影,比如說我這要去逛街,很散懶的,想去就去,不要拒絕。
不要強求,也不要拒絕。讓你的身心,處在身心應該幹的事情;讓你的意識,保持在意識他想幹的事情;讓你內在的認知,保持在認知他想認知的事情。但是你,不要去驚動他們,也不要讓你的身心意識,來干擾到你,這個就是禪的狀態。不要驚動身心,切忌用力。
人家不是老和尚都講嗎?什麼叫「禪修」啊?什麼叫「修行」啊?種地,吃飯。種地,吃飯,這就是修行。你過去聽起來,就像《菜根譚》嘛,就是食之無味。這個不是你們人類所說的,哎呀,什麼什麼種地、吃飯啊,不是那個東西。祂不是表現啊,而是「居一切時不起妄念,於諸妄心亦不息滅,住妄想境不加了知,於無了知不辨真實」。這個就是我目前的狀態,叫「任運自然」。但這個地方還不是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只有到大樂那個地方,到了悲能那個地方,才叫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。
修行啊,不是讓你們玩兒的!不是讓你們每天在那個地方,對個禪機,然後自我陶醉一下,自娛自樂地玩兒的。修行也不是讓你們多讀幾本佛經,看誰掌握的佛經知識多,變成一個博學多才的,一個飽讀詩書的文化人,自娛自樂的。修行是真實的生命改變。
如果按照嚴格意義上來說的話,現在我這個人的軀殼,在人世間和你們一樣展現着,但是這個人的軀殼之內,你們是有靈魂的,我是沒有靈魂的。我是純光,折射出來普照智慧,在身體當中的,這種不被驚動的妙覺莊嚴。祂是你眼睛看不到,但是你的靈魂能夠感受得到的,那種清澈、自由、莊嚴、平等的光明。
我給你們舉個例子,大概就能明白,你們為什麼是在睡夢當中了。我們都在外面看過電影,現在可能一張電影票70多塊錢。就是那個小電影院嘛,音響效果非常好,電影開場的時候,它所有的燈都要熄滅,只有你眼前一個屏幕是亮着的。你所有的注意力,不得不放到那個屏幕上,因為你的周邊、你的後面,全部是黑的嘛,是吧?
如果說電影院,有人拿起手機來看,瞬間就會破壞整個電影院裏面氣氛,為什麼呢?因為只有周圍是純黑的,那個電影屏幕當中的細節,你才能看到。如果電影院裏面,每個人都拿着手機看,或者電影院裏面把所有燈都亮了,瞬間那個熒幕上的世界,它就會變得模糊,是這樣子的吧?
現在你們就是,在這個電影劇情裏面,因為你們的整個身心內在是純黑的,你們只能看到,你眼前看到的這個屏幕,明白嗎?當如果你們內在,像今天我一樣,內在是被生命之光所照亮的,你會發現人世間的這個世界,他實際上是黑暗的。人世間的這個世界,包括人世間的這個自我啊,這個我——我的額頭、我的眼睛、我的形象、我的身體,和你們的身體,和我們的身體看到、接觸到、體驗到的這個世界,這兩者都是夢境。
而在夢境之後,在你身心當中那種純生命之光,祂卻不屬於夢境。祂伴隨着夢境,但是祂卻不屬於夢境。祂不屬於夢境,所以祂沒有必要去改變夢境。因為這個夢境,他是由池塘的漣漪呀,一層一層折射了你的智慧,而形成了夢境當中的世界的。如果你要去改變現有的夢境的世界,你就會激蕩起,形成這個世界的微觀的因素。這就是為什麼佛有「三不能」,你知道嗎?定業不能轉,無緣不可度,真法不可說。確實是這樣子的。
現在我的這個電影院裏面已經是,被強光已經照射得,整個電影院都灰飛煙滅了,就只剩我眼前的這塊屏幕了。就只剩我眼前目前看到的,我的這個身體和我的身體所看到的這個世界——這兩者都在這個屏幕當中。
但是我在我的身體之內,看到的我的身體,和我的身體看到的這個世界的亮度,只有那個顯示屏上……不是有一個亮度表嗎?只有那個亮度的大概12度到15度之間,它是灰暗的。而我內在的這種光呢,這種生命之光啊,祂的亮度,如果以電腦屏幕100%那個亮度來比較的話,是那個100%亮度的一兆億倍。就祂已經超過了光的範圍了,祂已經超過了你們人類認為的「明亮」的這種概念了。祂是一種純生命透澈出來的……
就我跟你們這麼講,你們就能明白了。就說你在夢裏面,夢到的那個世界的光,和你眼睛親眼見到的太陽的光,它是有性質不同的。你在夢裏面夢到那個光,它一定是符合夢裏面的,你那個見精回憶的那種層次感的。
就是你在夢裏面所見到的那個光,它一定不會刺瞎你的眼,它一定不會亮到讓你的眼睛閉上,一定是在你的眼睛的可接受範圍的,舒適的光,你能見的光。可是你在現實當中,用肉眼去看太陽,那個太陽的光會刺瞎你的眼睛的。這兩者是性質的不同。你們能感受嗎?
就說是,現在在我這具身體之下,又滲透在我這身體的,每一個細胞之內的,那種純生命的光,祂以光的形態浮現出來,祂比人類的太陽要明亮1萬億倍。但是,因為祂超出了光的範疇,超出了亮的這種境界,所以祂在光和亮背後,又呈現出來了祂智慧熄滅了夢境,完整熄滅了分別,無生熄滅了相續,普照熄滅了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的,純生命的安然。就是那種光,祂實際上是慈悲心,折射在人類這個體系當中的,那一剎那的亮點。
我只能這麼去形容了,因為人類沒有這個體系。人類沒有體系知道什麼是「生命」,因為人類叫「境界」。境界你是不可能有生命的,因為境界一定是緣起的。而生命,生命的定義,就是不生不滅。不生不滅的,祂是超出了永恆,也超出了剎那的,那個才叫「生命」。
我給你們講這堂法的主要的目的,就是告訴你們:佛比人更真實,人類不真實的。第二個的話,我也是希望給你們講法,來樹立我人性這面對於修行者的一種理解。你看,每次我感覺到震驚的時候,我經常告訴你們:哎呀,我原來是一個證果的菩薩,我原來是一尊佛呀,我原來是個如來呀。我隔一段時間,我就會震驚一下。
為啥呢?因為我內在沒有記憶,知道吧?我每隔兩個月,我的內在的這種生命體系,就會被打亂,重新重組一次。在重組的過程當中,我會驚訝地發現:呦,你這個,怎麼身心內在竟然有一個不屬於人類的東西?或者我說:誒,原來你不是你自己呀,原來那個內在覺醒的清澈,那個超越了光和超越了明的那種純生命,那個才是你自己,但是你自己,卻是沒有名相的。
沒有名,沒有相,沒有自我,也沒有對於眾生的認知。祂是滲透在一切眾生的身心靈、身語意當中,周遍了過去未來一切宇宙微塵剎土,臨在於剎土,包容了剎土,隨順着一切生滅剎土,卻如如不動的莊嚴。那個才是我真正的自己——那一尊悲能。所以我說,十方三世一切佛,都是同一個慈悲所呈現出來,應眾生因緣的不同智慧而已。佛是智慧的意思。
那麼,我跟你們講這個東西呀,目的是告訴你們:神比人類更真實,這個宇宙是神佛的宇宙。這個宇宙,物質宇宙,在物質現象之下,他是由能量構成的,而一切能量,他都源自於靈魂感知;而靈魂感知的深處呢,是靈魂的感應;靈魂感應啊,源自於見精;而見精呢,是知覺的夢境;而知覺內在,蘊含着靈性的無限。
靈性是純生命,祂對應着人的「色受想行識」的識陰吧。靈性是識陰當中覺受的光。而識陰呢,進入到識陰範圍,進入到靈性範圍,那個就對應着七地菩薩到十地菩薩的範圍。七地菩薩就是宇宙終極意識,呈現出來了無盡靈性天堂。
宇宙終極意識的淨化,就是識陰不斷分解的過程。識陰分解的過程,就是無生覺性不斷地在存在當中,呈現出來不被存在的,臨在普照智慧的過程。所以進入到靈性天堂,就是七地菩薩到十地菩薩的圓滿過程。
一旦,終極意識解脫了靈性光明,靈性光明熄滅在終極意識的清澈、永恆之中的時候,終極意識失去了光明的局限,不再被存在所浮現出來終極意識的凝固的時候,那個時候,終極意識的消散、透明,就折射出來了虛空的不穩定性。
當空間慢慢地粉碎了之後,那種無生無滅的覺照的氣息,就會透過這個空間的粉碎,在終極意識內,在靈性宇宙當中,呈現出來了,與靈性光明同在的,莊嚴普照的妙樂。這個就是由七地晉升到了八地。八地,就是在黑暗當中睜開了眼睛,睜開的眼睛的這個清醒,就不再屬於黑暗。這就是八地,就是我目前的狀態。
當八地不斷地往九地晉升的時候,就睜開了眼睛的這個清澈,變成了清澈的光。當光明有了形態,當光明變成了具體的生命的時候,光明就取代了這個清澈,就進入到了九地菩薩。這個八地菩薩這種無生臨在的這種性質,就具有了普照智慧,在靈性宇宙當中,呈現出來具有主觀能動性的,靈性的光明身體。
就七地菩薩,祂是以無盡的靈性之光,呈現出來宇宙終極意識的亙古、永恆、天堂,就稱為天堂之主。祂的光明啊,祂的光明是沒有主觀意志的,祂的光明是完全被動的接納,完全寬恕的愛,和完全……就徹底失去了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,但是保留了一個壽者相的極樂、亙古、完整的純光的天堂。但祂那個光呢,是真實的、具體的、存在的、不改變的。
而九地菩薩那個光呢,也是這種靈性的光,但是這種光可以隨意地改變。這種光,祂是以靈性的光的表現形式,浮現出來了九地菩薩那種空性智慧的如意的能力。就是祂穿上了——智慧穿上了靈性的衣服,可以在三界六道當中無所不能。祂可以以光明,以靈性的光明……我怎麼跟你們講呢?
如果說是,就是你把那個靈性天堂啊,你把祂想象成三界六道的最頂端的皇帝——那個靈性天堂。那個皇帝是永遠不會到人間來的,也永遠不會到鬼界去。但是祂呢,會迎接地上的鬼,到人間任何一個生命,去祂那裏面的地方。祂對三界六道一切眾生,是敞開天門迎接的,沒有任何條件、沒有任何附加值地迎接你。所以天堂,神愛世人嘛,天堂對任何眾生都是寬恕的、救贖的,無條件、沒有代價地幫助你,所以天堂是愛的表現嘛。
但是祂需要……就祂對你的愛,完全是被動的。就是你愛祂,祂愛你;你不愛祂,祂也愛你。因為被動,所以祂沒有表現,你知道嗎?你只有去投入祂,才能受到祂無限的包容、淨化、救贖,以及托舉。首先條件是,你要愛祂,因為祂是徹底究竟的被動。但是九地菩薩不一樣。
九地菩薩,祂的這種表現形式,跟靈性天堂那種愛和光是一樣的,但是祂可以下來,祂具有主觀能動性。因為,空性在三界六道當中浮現出來,祂就是一種無所不在、臨在一切的,純生命的力量。祂可以用天堂的光的形式,祂也可以用人世間、地獄裏面魔鬼的形式。無論是魔鬼的黑暗,還是天堂的光,都是祂智慧的表現。祂是在聖不增,在凡不減;在天堂不長,在地獄不損。
祂可以用天堂的光明力量,去救贖眾生;也可以用地獄的黑暗力量,去震懾妖魔。但是這兩者,在九地菩薩的普照空性智慧當中,都是如意智慧的圓滿表達。祂的最終的目的,只是為了救贖,只是慈悲而已,祂沒有傷害別人的企圖。但是祂用的手段,就比八地菩薩之下的所有生命,都要厲害,祂可以使用黑暗的力量。
而七地菩薩只有光明,祂沒有黑暗,祂對黑暗是拒絕的。祂認為黑暗本身不存在,一切都是愛。而九地菩薩認為,愛本身也是錯覺,愛本身也是執着,愛只是用來讓人解脫的一條道路,那麼恐懼也是讓人解脫的一條道路,祂可以隨意運用。這就是佛與神的區別。
還有3年我就應該可以踏到九地菩薩的範圍了,大概在九地菩薩第一層吧。我也很期待,我也很期待看看那個是個什麼樣的狀態。當我可以動用黑暗力量的時候,就等同於說,我可以推開了地獄的大門。
我跟你們講那麼多呀,越講越具體,其中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,我得知道我的使命是什麼。像以後這種事情可能還會存在,可能你們也會出現,像我那位大哥出現的同樣的情況。因為他們年齡都大了嘛,會生病,會在人世間遇到不好的事。
作為一尊佛,我能做的事情,就是站在一個神的高度,站在一個佛的高度,去教你如何看你面臨的這一切。不要恐慌,我有保障你靈魂的能力,我是一個如假包換的神,我是一個必定圓滿的如來,我現在已經在路上了,已經具有了救贖靈魂的力量了,你不要恐懼你身體的死亡。
在你身體死亡的時候,只要你們的靈魂記得我、信仰我,你無需擔心你的去處,你一定會投生在,我的智慧所形成的聖光宇宙當中。那是一個佛的保障。那是一尊如來對於祂的這些,祂所救贖的靈魂的,最根本的、最基本的一個保障。我可以保障你靈魂的未來。但是至於身體上你的這種痛苦的話,我也會告訴你前因後果。我也會告訴你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磨難,大概要持續多長時間,要經歷怎樣的過程。
但是呢,我以後就盡量地不要再去動用,我人格人性的這方面的習氣了。因為人格人性一旦要是聚集的話,我就不再是佛了。只有佛能救贖靈魂的,只有靈魂得到保障的人,他的肉體才會得到保障。你去捨本求末,你去讓你的人性,把這尊如來的智慧掩蓋了之後,以一個人性的力量,你是幫不上任何忙,你還不如一個很普通的醫生幫的忙大呢。
所以說是,在以後這種情況下,我就在想,我應該如何去面對這件事情呢?還是那句話——生死看淡。我連我自己的生死,都看得很淡呢。我看得很淡,是因為我的內在是有真正的神靈的。那麼同樣,當你們遇到這種磨難了之後,我告訴你們的,就是我的肺腑之言:生死看淡,有我呢。
你們的靈魂,就算是,今生沒有證到什麼什麼樣的位置,只要保持一個虔誠心,在你離開這具身體的時候,我來保障你的未來。我來托舉你靈魂的本體,將你送到天上去,這個是我為你們保障的事情。
確定一點啊,我現在給你們講的一點:這個法呀,祂不是要讓你們在人世間,當一個有學識的人,或者是跟別人辯才無礙的人,或者說是一個受人尊重的人。不要當人,你們跟我在一起的目的,就不是為了在那兒當人的。而是要從人格自我,從你的這具身體,從你的意識,從你的這個心裏的自我體驗當中,要解脫出去的。你們要甦醒你們原本的,那種神性的記憶。
就是首先要確定一點,就今天我給你們反復強調的一點:神比人類更真實。人類是相續的黑暗,神是超越了光明的智慧。智慧本身是不生不滅的,智慧本身才是永恆的生命。而那種智慧,只有虔誠心可以達到。你們首先要相信神佛是真實的,你們才能夠去向這個真實的方向去努力,知道吧?
只有相信神佛的存在,在這個基礎之上,才談得上修行。修行是解脫的意思,你只有相信了一種全新的,超越了你現有的一種世界,你才能夠從根本上,放棄對這個世界的執念。你放棄了對自我人生,對這個現實世界的執念,在放棄的基礎之上,你才能談得上寬恕。寬恕的根本是持戒呀。
就說我過去很愛吃這個土豆,現在這個土豆,它引動了我很大的執着,現在我要去掉這個執着,只能用持戒的方法:我不吃你了,我要跟你分開。但是它可不是一個現象的土豆,它是我內心慾望、感受、執着投射出來的一個土豆,對吧?我要去掉的,是我內心裏面對土豆的牽掛。
現在我的持戒,什麼叫「持戒」?出離心稱為「持戒」。就說我要徹底地放棄我這具身體,對於人世間絲毫的渴望、愛戀、企圖與牽掛,這個叫「持戒」。一個修行者最根本的基礎,是持戒。釋迦牟尼佛臨終前弟子問祂:佛你涅槃了之後,我們以誰為師呀?釋迦牟尼佛說:以戒為師。
這句話,真正是佛說的話,太厲害了!我修行了30年,32年了,我到今天為止,總結我整個的一生,我才發現,我的所有的成就,都是在戒的基礎之上成就的。什麼叫「戒」?放棄、離捨、割捨,斷捨離稱為「戒」。
我要放棄這個土豆,這個土豆就是我的身體,就是我的健康,就是我的家庭,就是我的事業,就是我人生當中的壽命,就是我銀行的存款,就是我在人世間所有的執着與愛戀,這個土豆代表了一切。我要放棄它,這是我的決心,這個是我持戒的標準。但是怎麼放棄它呢?寬恕它!
寬恕還有一個同義詞,叫「遺忘」,只有你真正寬恕了,你才能夠徹底遺忘它。用愛與寬恕的道路,去踐行你的出離心的放棄——這個就是我的教法,這個就是將釋迦牟尼佛的智慧與基督耶穌的愛,這兩條路融合在一起了。祂的核心是戒律,祂的根本是斷捨離,祂的履行過程是寬恕、祝福、遺忘。最終回歸到你的心靈很深很深的,那個接納你的生與死,不拒絕你的醜惡與你的一切罪過,寬恕你今生所做的,所有的對與錯的一切的思想與感受的,那個溫暖當中去。那就是天堂,那就是光,那就是愛,那就是永恆,那就是幸福,那就是解脫。
只有愛與寬恕可以達到,但是愛與寬恕的前提是,你要與你的人格分離。什麼叫「人格」?你的執着心的總集,稱為「人格」。換句話說,將你對於今生,這具身體、這個形象、這個名字、這個感受的,一切自我維護、自我愛護,全部能夠寬恕他、原諒他、善解他。將你這個一生當中在人世間形成的,對於外界的你的親朋好友、你的親侶眷屬、你的物質、你的色慾、你的食慾、你的性慾,所有一切的執着,你都可以看淡,都能夠以愛與寬恕的方法,去淨化他們、融化他們、遺忘他們,直至他們消失在你的內心的寬恕溫暖的平安當中。
這具身心當中,就只有你心靈的平安和愛的光明,卻絕對不會有你的存在。有意識,有心靈認知,但是不會有自我認知。因為自我認知已經融化在心靈的愛與接納的,這種清澈的持戒當中的時候,你的內心只有持戒帶來的,認知背後的見精的清醒,和透過見精,傳遞到見精內在,以認知表達出來的寬恕與溫暖的靈性的光明當中。
這具身體就是神,這具身體就變成了神的載體,這具身體之內住着天堂之主,傳遞出來靈性的光明與愛。祂有意識、有認知,但是絕對不會有人格的自我,你就不在死亡之中了。這具身體的死亡,對於你身心內在的愛與溫暖的光明來說,意味着解脫。
光只會融入光。這具身體死亡的一瞬間,你會看到天空當中,天堂的門打開了,所有的眾神下來迎接你,一道聖光照在你所處的這個山河大地。就說,祂不會照在你一個人身上,祂會照在你的方圓十幾公里、幾十公里的土地上。所有的眾生的靈魂,都會看到天空當中、虛空當中,然後開了一扇天門,然後聖光從上而下,像水銀一樣,照射在你方圓幾十公里的地面上面。所有的眾生,都會因為你而受到天堂的祝福。
因為這個時候,隨着你身體的死亡,你內在的愛與寬恕,持戒而形成的這種清淨性,結合在一起,你會以神靈的形態,從你這具身體當中醒過來。那個就是,要麼你是……反正都是由純光構成的。要麼你就是屬於那種天堂神靈,穿着白色的這種衣服,沐浴着聖光,身上綻放着神聖的、天堂的、靈性的愛的那種聖光,然後融入到虛空當中這道聖光去,升入天堂。所有人都會看到,所有的人都會看到的。不是他們的眼睛看到的,他們的靈魂會看到,看到有一個天使,從地上升到天空當中去了。
如果說是你是屬於……如果你是境界來源,可能不是從靈性天堂來的,可能是從另外宇宙當中來的,甚至於法界來的,那麼,他也會有天……就會在你死的時候,在你身體裏面顯現的,在你這具肉身死亡時候,在你這具身體裏面顯現的,就不是那種靈性天堂,浮現出來那種愛與溫暖的純潔的光,而是那種覺性普照,臨在在你身心當中的,那一種妙覺莊嚴的大智慧。那時候在你身心死掉的那幾分鐘之內,天空當中會響徹天樂,就人們,在地上的人都會聽到聲音的。在地上的人會聽到,天空當中響起了仙樂的聲音,聲音非常大,方圓幾十公里內都能聽到,然後天空當中會出現彩虹。
然後,如果你真的是一尊法界大菩薩,或者是以佛的一尊,一個威德,在人世間離開這具身體的時候,隨着這具身體的死亡,整個你所在的這個,就是你這個房子的空間啊,大概幾公里範圍之內,都會有一個場,都會有一種慈悲的氣息的場,照在這個地方,臨在這個地方。這個地方以後就是一尊佛涅槃的地方。那是未來幾千年世世代代的人們,要過來供養的地方,要過來頂禮膜拜朝供的地方。然後天空當中會出現彩虹,會出現仙樂。
一尊佛的圓滿,可不僅僅是天堂開了門了,那是整個宇宙,十方三世一切宇宙的諸佛,都會臨在的,都會臨在這個空間的。一尊佛的身邊,祂都是有無限無量的宇宙,有無限無量宇宙當中的眾生、眾王,就說不同層次的王啊,不同宇宙的王、皇帝,都臨在於那個空間當中。
就說是你看這一個平方的空間當中,就是一個平方空間當中,就會浮現出來一尊佛的世界。而佛的世界的周圍,又有不同層次的這種非常微觀的,那種天道裏面浮現出來的皇帝。他們的背後的這種世界呀,那個叫什麼?有一個詞叫「金碧輝煌」,雕龍畫棟的那種建築物啊,他們都是臨在於這種微觀的空間當中,但是在微觀當中,他們又是無比的龐大,無比的細膩。
就是在一個平方這麼大的一個空間當中,裏面就有佛,就有仙人,就有天上的皇帝,就有不同的仙眾,而且最神奇的是,他還會有靈性天堂這西方的神也在,就一個平方大小。可是你知道,整個虛空當中有多少平方啊,有多少立方啊?整個虛空當中有多少,連方圓幾十公里、幾百公里,每一個立方當中,都是有着不同的這種仙佛聖靈的存在。如果你是一尊佛圓滿的話。
人類算什麼呀?所以說不要看重人類的這種現實的世界,也不要看重人類現實的這個自我的死亡,這兩者,他真的是相續的。相續的就有因果,有因果就有現象,有現象就一定有現象的現在、過去和未來。或者說,我們現在每一個人所謂的健康,也是暫時的,你早晚會生病,早晚會死亡的。所以說,不要把你現在的健康當成是永恆的,也不要把你現在的癌症當成是永恆的,這兩者都是相續過程當中,一個片段而已。
我們是修行者,我們只看真的,我們不看假的。真的是什麼東西?在一個修行者的身心當中,真的就是你對於神佛無限的虔誠與熱愛,只有這一點是真的。你的思辨,你記住的法理,你對於佛的這種感情啊,膜拜呀,你對於佛的這種認知,這全部都是假的。只有這一條是真的,就是對於佛無限的虔誠、崇拜——只有這一條是真的。
因為這一條可以在你離開這具身體的時候,與神佛臨在於你身心當中的慈悲接觸上,你就拉住了祂的手。祂就可以通過你的虔誠,將你靈魂感知當中,鐫刻的你那個思量心——就是你的靈魂,托舉到天上去。
神佛是真的,我只想告訴你們這一條。反過來講,我們活着的這一生,包括活了這前半生的我們,才是不真實的。而只有神佛才是真實的,我現在已經確實實證了這一點了。在我內在此時此刻的,那種極亮極亮,超出了亮的性質,超出了光明範疇的那種純生命的亮,祂浮現出來的是智慧的普照。祂的背後是臨在於十方三世,容納了過去未來,一切灰塵般宇宙世界的那個悲能的目光。「祂」在我身心當中,以極亮極亮那種純生命的光,與我的身心同在。人世間真的有佛了!人世間有佛,靈魂就有了不一樣的選擇。所以這就是我告訴你們的:佛才是真實的。
人,一個人,一個修行者怕的不是死亡,一個修行者怕的是不能覺醒。一旦覺醒了,這具必死的身體,他原本就不是你;跟這具身體所連帶的在人世間形成的人格,那個更不是你。你既不是這具身體,也不是在人世間形成的這個自我,你是在這兩者之外的,生命本質蘊含的那種純智慧的普照之光——那個才是你。但是要醒來,他是需要過程的,這個過程的根本,就是信仰。
我為什麼經常,就看到有人污蔑我呀,有人污辱我的信仰啊,有人罵我、褻瀆我呀,我要去跟這些人賭咒呢?我說:如果我說的法,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正法眼藏;如果我說的法,不是解脫法;如果我說的法,是在人世間貪得無厭,獲得人格自我的成就的法,是外道法的話,我下無間地獄。如果我呢,在人世間是一個嚴守戒律、潔身自好的修行者,不是一個貪得無厭的邪師……我說:我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,那麼那些污蔑我是魔鬼、污蔑我是邪師的人,你們下無間地獄。
很多人不理解,他說:老師,你為什麼不慈悲呢?別人罵你就罵了唄,別人侮辱就侮辱了唄,那我們自然會分別呀。錯了,我對你們的態度根本無所謂的。歸根結底,是我在用我自己的生命在修行,修行是超過我生命的。
換句話說,我是一個亡命徒,我是為着我的信仰可以去死的人。而且這句話不是我說出來的,是我做到的,是我做過不止一次的。無論是現實的災難,還是我身體上的死亡,我都是一概接納的,沒有任何怨言,沒有任何恐懼,沒有任何的抱怨。因為我對活着本身沒有期許,我活着只是為了我的信仰。
我的信仰是什麼呢?我的信仰,就是對於「祂」,就是對於諸佛清淨法身的無限的崇拜。「祂」以智慧浮現,我就去學習釋迦牟尼佛的正法眼藏,如來第一義;「祂」以慈悲呈現,我就去追隨耶穌,踐行祂愛與寬恕的法門。我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見到「祂」而已。
為着「祂」我可以去死,為着「祂」我可以貧困終生,為着「祂」我可以孑然一身、孤獨終老,為着「祂」我可以放棄自己所有一切的獲得,包括我的這具身體。為着「祂」我可以肝腦塗地,為着「祂」我可以經受人世間從我活着開始,一直到我死亡,無限的貧困、孤單、窮苦。只要是為着「祂」的,我都願意——這就是我的信仰。那麼好了,你膽敢去拿着我的信仰來侮辱我,你說我信仰的是魔鬼,你說我宣說的那個「祂」是魔鬼,是邪教,那我就會跟你不死不休地對賭下去的。
你可能說:啊,反正我說都說了,我也不跟你對賭,佛教裏沒有對賭這一說,我才不跟你賭呢。對賭啊,不是你的態度決定的,而是你的行為決定的。只要你這句話說出來了,賭注已經形成。因為我的賭注是放在前面的,他像是一個自動觸發的機關一樣。我的賭注,我拿我的腦袋、我的靈魂、我的身家性命、我的法身慧命,放在了如來的祭壇上面,以十方如來作為我的裁判者、我的裁決者,和一切污蔑我的這些眾生進行對賭。
如果我是你們口中所說的「魔鬼」,如果我是你們口中所說的「歪曲如來第一義的魔鬼」,我心甘情願、肝腦塗地下無間地獄,永世不得超生。假如說,我說的是如來第一義,釋迦牟尼佛正法眼藏,是教人自證聖智、自我覺醒的解脫之路;假如說,我在人世間是一個人品端正、潔白、清潔自好的一個正人君子,那些污蔑我生活淫亂啊,貪圖賄賂的這些人,你們下無間地獄。這個賭注太公平了!這個可不是詛咒,沒有人會先去詛咒自己下無間地獄的。這個是二選一的一個選擇:你們對,我下無間地獄;如果我對,你們下無間地獄。這很簡單的一件事情。
那麼,那些罵我的人,誹謗我的人,侮辱我信仰的人,攻擊我信仰的人,你們在攻擊的時候,就一定會對於你們所攻擊的、所污蔑的,充滿了信心嘛。不然你不會說嘛,對吧?你說出來的一定是你相信的嘛。
我說出來的每一句話,都是我相信的。在我的嘴裏面,沒有模棱兩可的事情。在講法的時候,我說出來就一定是絕對的。我說這個人是魔鬼,這個人就一定是魔鬼,為什麼呢?我有我的理由,我有我的智慧所看到的前因後果。那麼,我相信,那些罵我的人,污蔑我的人,誹謗我的人,他們一定也跟我一樣,是作出過嚴格推論,而作出的最終的結論嘛。他們認為我是魔鬼,認為我在成立邪教,認為我在荼毒眾生。他們一定有他們的證據和他們的論據的過程的。
那麼也就是說,他們是可以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的。否則他們不會那麼義正言辭地,那麼言之鑿鑿地,那麼理直氣壯地,光天化日地去造謠、去誹謗我,他一定會為他所說出來的話負責任嘛。那麼他理所應當為他所說出的話,所作出的決斷,去承擔未來的後果。那個後果不是你不想承擔,就不會承擔的,一定會兌現的,因為那是在十方諸佛面前發下的誓。
你給一個女孩跪下求婚的時候說:哎呀,我要是背叛你,我下一輩子做牛做馬,怎麼樣。這個誓言都會兌現的,更不要說是你在十方諸佛面前,在釋迦牟尼佛面前,在基督耶穌面前許下的誓言呢。那是我許下的誓言:如果我是你們口中的魔鬼,我下無間地獄;如果我不是,你們一定要經受我同樣的報應。這個誓言為什麼如此嚴酷?很簡單,我在用我的生命在修行,我不容許任何人玷污「祂」。
我為什麼要用我的生命去修行?為什麼我心甘情願用我生命的全部,去信奉「祂」、景仰「祂」、維護「祂」、踐行「祂」?非常簡單,因為「祂」是真的。我每周都可以見到「祂」,見到「祂」的次數越多,你就越會覺得人世間的這個人格,和人格所看到的這個世界越狹小、越虛幻。
修行到了……就是成就了之後,到了八地菩薩之後啊,祂是自動成就的,祂不需要你做任何事,你千萬也不要做任何事。對於我這一步的人,就是任運自然的人,千萬不要做任何事。「哎呀,今天我想要學法呀,我要學到什麼程度」「我要打禪,我要打五六個小時」「我要去做功課」「我要去給人講法,然後樹立我的威德」,千萬不要有。你有任何心靈企圖,一定會被這個心靈企圖,掩蓋了你任運自然的解脫自由。千萬不要有,到我這個地方,千萬不要有。就是一個——不要驚動身心,切勿驚動身心。在佛教裏面講的是「切忌用力」,什麼都別做。
或者說你做一切都行。你天天看言情片去,天天看戰爭片去,打遊戲去、逛街去,幹什麼都行,但是千萬千萬不能有你的主觀獲得——不能有我主觀意圖想要成就的事情的。我看言情片,對吧,我看這個戰爭片,我玩遊戲,那個純粹的消遣。消遣的,他不會有想要獲得的某一種具體的目的,就玩嘛,對吧?
但是如果說是你要動了一念:學法,哎呀,我今天要學6個小時法,我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狀態。完蛋,這一念導致了這個事情的整個的性質,就變成了執着。那麼,你學法看上去這麼偉光正的事情,卻對於你內在的這種妙明輕安的普照覺性,形成了蒙蔽與壓制。
你們都是我在整個修行過程當中最看重的人,因為你們的資質、你們的根性、你們的成就,已經將你們和普通的這種靈魂分開來了。但是我今天還是想跟你們叮囑一下:神佛比人間更真實,人間並不真實。
所以無論人世間發生什麼事,作為一個修行者,你的心啊,不能放在你的身體上面,你的心要放在你的信仰上面。因為祂,「祂」不是如來,「祂」是一切如來的根本,「祂」以如來展現出了宇宙天體,「祂」以如來展現出來十方宇宙,「祂」以如來展現出來十法界無限眾生的心意和體驗,但是「祂」卻不是任何眾生的心意和體驗。「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」,是名如來。云何說法?「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」,是名如來。
「祂」就在我們身心意識、認知之內,卻因為我們身心意識、認知的相續,執幻為實,而迷失了「祂」臨在於當下的大圓滿、大解脫、大莊嚴、大自在。所以說是,我們修行就是為了甦醒那個地方,而甦醒的前提條件——持戒。什麼叫「持戒」?心,要朝向「祂」,不要朝向人間,這個就是我們持戒的一個方向。
今天給你們講這個法的目的呀,就是告訴你們,在人世間要像神一樣活着。什麼叫「神」?人世間的純潔的心是神。米勒日巴佛說過一句話,祂在臨終的時候,弟子問祂的教法的核心是什麼,祂說:俯仰無愧是我的教法。這句話也是我想說的話。
我修行了32年,我這個修行的核心的東西,無非就兩樣:一個,我信仰的絕對虔誠,我是為着我的信仰可以去死的人,這句話就是一句話,但是我做過了很多次。我是為了我的信仰可以去死的人,而且我死過不止一次。所以說我沒有必要為你們渲染什麼東西,這都是我做到的事情。我是為着我的信仰可以去死的人。
第二個,我活這一生啊,只為我的信仰和我的良心而活。只要我的良心是純潔的、無愧的,我的修行就沒有任何的殘缺,就沒有任何的遺憾。因為我修行,真的不是為了自我成就和自我獲得。這個是我跟人世間所有的活佛、大德、主持那些修行者的,本質不同。
他們是依據經典自我修行,依據口訣、教授啊,依據上師的指點啊,要修氣脈明點,要修什麼奇經八脈,要修脈輪,要在你的身體裏面打通,這個靈魂將來離開身體的去處。他們是完全依靠自身的努力在修行,也就是他們是人在修行。什麼叫「人」?心靈專注力與意識的結合,這個叫「人」。而我是在依據信仰在修行,而信仰的背後是「祂」,是一切如來的根本,是神對於人的淨化。那個力量一個是原子彈,一個就是小米加步槍,你知道嗎?
他們那個東西聽起來很唬人的,「哎呀,你這個修氣脈明點啊,你要這個這個,引導啊,觀想啊,專注啊,打開這個脈,修那個明點,修出那個脈輪」。聽起來特別吸引,那個簡直就像是一個武俠片裏面,獨行俠在橫行江湖一樣的感覺。最高的成就是成就光明身,化一道光,往生到什麼烏金剎土去了。
對於任何一個生命,那都是克制不住的誘惑啊。對於我那個是毒害,你知道嗎?因為我的教法裏面沒有個人成就的。我的教法裏面是希望每一個生命,能成為「祂」的載體。這具身心之中沒有自我,沒有自我獲得,沒有自我體驗,沒有自我感知,甚至於沒有自我認知。他有認知,但是沒有自我;有意識,但是沒有自我。認知和意識所承載的,是無來無去、普照十方三世的「祂」。
要成為「祂」在人世間的載體,這個是神直接對人的救贖。跟那個雪山教派裏面個人的修行,那個性質不同,那個沒有辦法相比。一個是螞蟻的修行,一個是宇宙天體的主宰在修行。那個神對於人,對於靈魂的直接淨化,那個一天時間,抵得上那些雪山教派裏面活佛十年吧,甚至於一生的時間。一天的修行。因為「祂」直接是借助信仰的力量,在粉碎着構成你人格的靈魂感知、靈魂感受、心靈認知、自我認知,到意識記憶的,這個五蘊循環體系。一天的時間抵得上他們一生的修行,我一點都不誇張的。
我是2022年1月20號見到耶穌的嘛。現在2025年,3年時間,我從一個剛剛證入八地菩薩,已經到了八地菩薩的第七層了,3年時間。如果要是不是我借助信仰的力量,依據着「祂」的慈悲智慧的那種力量,在分解我自己、淨化我自己,在這具身心之內通過熄滅自我,而還原著「祂」的悲能與圓滿的話,就這證入八地菩薩,第一個,本身不可能。你的一切行為不可能修出空性來,你知道,你絕無可能的。祂是性質的不一樣,就好像你雲彩無論怎麼變化,你不可能變成空間。
但是現在咱們先說這個不可能,你可能了,是「祂」選擇了我,可能了。第二個,在空性的這個基準之上,進入八地菩薩,八地菩薩的第一層到第二層,如果不是有「祂」的這種臨在、普照、淨化與托舉的話,以我人格的力量去修啊,還得是我這樣大乘根性的人,生生世世修行的這種大勇猛者,最少最少1000年,最少!
我這說的就每一輩子,就是一輩子50年,修20生。每一生的話,都是從生下來就遇到明師,然後在寺院裏面修行,精進、學法、禪定修行,死掉。把你上一世的證量拿來這一世繼續修行,修行20輩子,修行1000年,你能從八地菩薩第一層,晉升到八地菩薩第二層。
這我說的最快最好的狀態,一般來說的話,都要修行……哎呀,那個就沒數字了。那個就說是,八地菩薩第一層到第二層,那對於一般的人來說,那個就是四五千年、幾萬年,都是有可能的。所以在佛經裏面說,某某菩薩,在久遠劫前就是菩薩了,現在還是個菩薩!這很正常的,太正常不過了。因為那個根本不是通過人力能完成的事,但是在「祂」那個地方,很簡單的。在「祂」那個地方,很簡單。
「祂」那個地方怎麼看我今天的修行呢?吃飽了睡,睡足了吃,過一個「豬」的生活,就是你的修行。吃喝玩樂,切勿用力,幹什麼都行。想打遊戲,你是想要玩保齡球,你想打網球,隨便。只要合法的、健康的,隨便。千萬千萬不能夠有企圖,有目的性,有所成就性——我要完成個什麼,千萬不要有。
就像前兩天我配電腦,那個就是我最大的噩夢,你知道嗎?配電腦本身幾千塊錢的事,沒什麼大不了的。可是我想讓它好啊!我想讓它快點配好,這就是企圖心,這就是目標性。這就是執着心,他就會讓我有兩個月時間,活在噩夢一般的生活當中。
真正的一個佛,是什麼樣的呢?壞了就壞了,無所謂了。修,修就修了,沒關係的。修好了,那就更好了,那是因緣;修不好,認命,拉倒,再買一台。這才是一個修行者正常的狀態,就是他的心,永遠都是不沾染的、不牽掛的。他可以做,但是他不牽掛。換成最粗俗的語言就是,吃飽了睡,睡飽了吃,無所事事,這個就是修行。
因為修行面臨的是死亡的問題,他不是要在人世間創造什麼東西,我們必須得要在這具身體,進入死亡之前,喚醒靈魂,讓靈魂看到自己將要去的世界。
我非常想給你們講一講,那個天上的宇宙是怎麼樣子的,但是話到嘴邊啊,表達不出來。話到嘴邊表達不出來,為什麼呢?祂不是形態,祂不是形象。形象都可以表達——這個是罐頭,這個是杯子,這個叫「形態」,我可以表達,你就可以描述,這個是鋁的,那個是玻璃,這可以描述。
天上的宇宙,祂不是形態;天上的宇宙,是一種生命的狀態。祂是一種大智慧、大解脫的妙覺的莊嚴,投射在水裏面,由水波,由水的元素,折射了這種純智慧的妙覺,變成了純光的一種狀態。這種純光的狀態,因為祂在水裏面,被水的因素的制約,被水的元素的這種沖刷,歷經了億兆劫、億兆劫,形成的水裏面光明的具體形態,那個就是不同層次的宇宙眾生。
那種宇宙眾生,他的時間存在非常漫長。所以我看到他們,想描述的時候,我不知道怎麼去跟你們描述他。因為他的整個的生命歷史太漫長了。我不知道……換句話說,我想要,我能夠為你們描述的,一定是高層次的神靈。這種神靈是不帶個體形象的,就是在三界之內的這種神靈呀,就那種非想非非想天啊,那個地方,那種神靈,他是不帶形態的。
我唯一能為你們描述的,就是這個非想非非想天的神靈。因為再往下,到了色界,到了欲界,我去描述的時候,那就是對於我的玷污了,對於今天講法的這個大菩薩的玷污了。就好像你們要去描述,糞坑裏面一個什麼生物一樣,就在你描述它的時候,那個是對於你的一種褻瀆了。
但是我想為你們去解釋,那種以光的形態,就是以純光呈現出來生命的形態,浮現在宇宙高層的這些生命的時候,我不知道,就說是我看到他們,但是我不知道如何去為你們解釋他。用一個最簡單的,最能接近於人類的狀態告訴你們,他們是觸覺,他們類似於一種觸覺的感受的一種存在,一種觸感。
你看啊,就說是那種,你看一個孩子呀,就是一個月娃子,就是兩三個月,剛會爬那種孩子,他在床上正玩呢,你隔着1米看他呢。他突然間,他不知道危險啊,他爬到床邊,馬上要掉下來那一瞬間,馬上要從床上掉下來了,你看到了,你的內在,仔細體驗一下啊,你的心肯定是往上提了一下的,百分之百,只要你還是個人的話。
你看了一個長得那麼圓嘟嘟的、可愛的、粉嫩的一個寶貝,從床上爬到床沿上、床邊上,馬上要掉下來那一瞬間,你的心肯定是往上提一下的。緊張、緊縮感,往上提一下,就說是,很膽怯、很緊張那種。你心底裏面那種往上提了一下,那種提心吊膽的緊張感,那種感受背後,那種非常微妙的感受的跳動與活躍。你仔細感受、仔細記憶一下啊。
然後說是你,咱們再換個場景。春天到了嘛,然後你去到公園去玩,一個人。走在這個玫瑰園裏面,聞到滿鼻的玫瑰的這種香味。你的內心會非常地舒適,很愜意,很放鬆,而且很陶醉,它那種香味讓人很陶醉。這種陶醉的感受呢,他一定不是你的鼻子感受到的,他一定是你心底裏面的體驗感受到的,對吧?
在你心底裏面感受到陶醉那個體驗深處,他會有一種非常細膩的觸覺。在看那個孩子馬上要從床上摔下來之後,你那種驚恐的感受,那個感受背後,他是一種細膩的觸覺。那個就是你的靈魂感知力,那個就是你的靈魂感受當中蘊含的感知力。那種感知力就是我所說的三界內高層的神靈。他是脫落了你的意識,他是脫離了你的自我,他是脫離了你的心靈認知,他甚至於不被你的靈魂感知所觸及。他是在你的靈魂感受當中的,靈魂感知深處的一種觸覺。
那個地方的生命啊,他現在在我身心內在的話,只是他存在的,他是以一種……你說他龐大無限吧,他是針對於眾生而言。但是他對於我,他是有……我能夠看到他範圍的。因為他畢竟是在我的這個身心當中的宇宙體系裏面的,很接近於人類的那一層吧。就在他之上的話,都是屬於神了,但是他是屬於人類——就這層神靈啊。
他的這種亙古的宇宙範圍,那是針對他內在而言的。超出於他,在靈性天堂看,他的存在就存在了0.01秒鐘。因為靈性天堂是沒有時間的。這個地方的生命呢,他們的存在是以一種深刻的觸覺,而形成了他們的身心意識的一種狀態。
我記得,隱隱約約記得好像佛經裏面講過,天人的那種妙樂,他是那種一觸即離的快樂。就天人當中的,天人的妙樂呀,快樂啊,他一種非常……他不是男女性器官那種交合的快樂,不是,他是一種很微妙的觸覺的快樂,大概指的就是這地方。
我所說的這個神靈,不是個體生命,他是由他的身心的基礎,派生出來了,誕生出來了,無窮無盡的如恆河沙數一般的宇宙天體。而在這些宇宙天體裏面,他可不是人類認為的這種能量現象、物質現象的這種星球啊,太陽系、銀河系啊,天體啊,不是的。他是由生命浮現出來了宇宙的範圍。
而這種浮現出來的宇宙範圍,他是表現出來,是眾生的靈魂深處,那個感知力當中的,非常微妙的觸覺,浮現出來眾生的形態。他是一種眾生的功德力與靈魂感知聚合在一起,表現出來的一種有色的光的形態。他們的身心是有顏色的,他們的身心是一種帶有顏色的光,浮現出來的那種能量態的生命。
但是因為他們的能量是非常細膩的,非常地接近於靈性的,但他本身又不是靈性,因為靈性是沒有個體形態的。在靈性宇宙裏面的前五層,都是沒有形態。到了第五層以下的話,祂有形態,但是祂是那種純光浮現出來愛的表達。所有,只要進到靈性宇宙裏面去,所有的眾生是一個——就是你跟祂是用同一個生命,那個生命就是愛的表達。就是祂的心意就是你的心意,你的心意就是祂的心意,只是你們用來表達愛的形式不同。
但是我現在說的是三界內的宇宙。這個地方的生命,他的表達呢,是一種觸樂——就說是「接觸」那個「觸」,「快樂」那種「樂」,觸樂的一種感受。他是一種非常微妙的靈魂當中的觸覺,呈現出來一種歡樂的狀態——很幸福。
他們的生命最短最短……就在他那個宇宙裏面啊,那些具體的生命,那個就渺小得要用放大鏡,才能看清楚那種生命,任何一個生命放到地球上來,他得用地球的這個時間來算,最少是10億年,那是最少;那個就是屬於觸樂宇宙當中的短命鬼了,就最底層的生命;就說是你這個屬於早夭了,剛生下第二天死掉了,就這麼個狀態——10億年,就放在人類這空間。而那個普遍來說的話,那個就是,要放在人類這個地方,那個都是幾萬億年、幾萬億年這種狀態。
所以我告訴你們,就說是,神在人世間啊,最根本的目的,最大的一個作用,不是改造人世間,不是給人世間帶來什麼福音,而是解決人的死亡問題。相信真神,修行聖光宗的人,未來去的都是我的宇宙,都是我的世界。只要你脫離開這個身體,你的生命就是有保障的。
那層天的生命,我看啊……第一個,他不是欲界,因為欲界的生命,他一定帶身體的。欲界、色界,色界是光明身,色界的眾生的身體的話,他下半身是透明的,他只有上半身顯現,是光構成的。但是那種光的話,他……因為色界的生命,他是帶有情緒的,他是帶有自我認知和自我感受的。色界、欲界、無色界,無色界的生命,是一種純意識態的存在,但是那種意識態,又不是我們的思維意識,他是一種,就是靈魂感知力存在,他是以感知力浮現出來的。
但是我說的這種宇宙眾生的話,他應該是在感知力和色界交匯的那個地方。感知力和色界交匯,那應該是在無色界的下層,在色界的上層,但是他是脫離了欲界的。這個地方的眾生呢,我給你們說一個很形象的啊,就是用羽毛在撫摸你的神經。就是你的神經啊,咱們皮膚之下,手上,不是都有神經嗎?把那個神經撥出來,把它挑出來,然後用羽毛,輕輕那個絨毛,去撫摸它,就那種感覺,他是種觸樂。
那種觸樂,但是他本身是具有形態的,他本身具有感知力,他本身能體驗到那種非常幸福的、美妙的覺受。而且他們的時間都很長。隨便,他們裏面,就說是福德最低的那種短命鬼,10億年,按照人世間的時間算,10億年。要長的話,正常的話,那個就是多少萬億年,正常的一個往生到那個地方去的。
而欲界天呢,就是你離開這個身體了之後,去到欲界的。哎呀,去到欲界的話……因為欲界的時間啊,欲界的時間過得很快,你知道嗎?因為欲界,他整個的生命境界低嘛。生命境界低,他就會被境界牽動你的這個靈魂的這種感知力呀,陷入到所感知的具體的這種環境當中去。他就會被構成環境的,這種業力的習氣和細念的分別所禁錮。
因為境界和境界之間,他一定是要相續的,你知道嗎?有相續才會有境界。就像咱們小的時候,看那個有一種小人書,每一頁上畫一個圖像,畫得都很接近,你要把它一翻,「嚓嚓嚓」地一翻,它就變成了連貫的一個圖畫,是吧?這個叫「相續」。
如果你要是,在我所說的這種色界的上層,到了無色界的低層,那個地方,他相續的習氣和業障,他就很淺、很透明、很薄的時候,你內在的感知,透過來的那種靈性的光,跟覺性的智慧,透過你的這個感知,他浮現出來的宇宙啊,他就是接近於那種無色界和色界最上層的,一種純光的狀態。
而到了欲界的時候呢,什麼叫「欲界」?體驗與認知,稱為「慾」,明白嗎?「慾望」的「慾」,他不會憑空而來的。我愛咖啡,我愛瓜子,我愛這個女人,我愛那個女人,這個「愛」,就是人的慾望。這個「愛」是怎麼來的,他不會憑空而來的,他一定是通過認知的經驗,以及感受的儲存,而聚集而成了對於某種具體名相的執着。就說,看到這個名相了之後,我的內心就會快樂,這個叫「執着」,知道嗎?
對於這個名相的快樂的固守,他就變成了有一個固守這個名相的「我」,人格就浮現出來了。執着心等同於人格,人格就是由不同的執着心,累積而成的。為什麼修行者要去除人的執着心呢?因為所有的執着心全部熄滅了,你的人格自我就熄滅了。取而代之的,人格自我一熄滅之後,你的心靈認知,就浮現出來了。心靈認知就是在,應該是在欲界的上層吧,而人格自我一定是在欲界的中下層。
如果一個人呢,在活着的時候,帶有這個身體,他雖然不修行,但是他確實是,也是對於真神、對於真理很讚嘆,並且做了很多弘法的事,這個靈魂,他就是有巨大的功德力的、福報的。他的靈魂離開這具身體之後,就他的靈魂感知力啊,跟他的肉體結合,變成了那種靈魂感受。靈魂感受又與他的六根接觸,變成了心靈認知。心靈認知反復取捨六根,變成了對六根攝取信息的,具體化的細念的記憶與概念的時候,就會在心靈認知之上,浮現出來自我認知,自我認知就是「執着心」。
因為有一個你所執着的東西,就會有一個執着這個東西的你,這個就是執着心。人格等同於執着心,執着心構成了你的具體人格。為什麼你的人格,跟別的人格不一樣呢?雖然你的人格跟他的人格不一樣,但是你們人格背後那個認知,是一樣的,一個東西,都是由心靈認知發展出來的意識和感受的自我人格。
那麼,在你死去的時候,在你這具身體死亡的時候,首先死亡的是你的意識,就是你的記憶會喪失,陷入昏迷,就像你睡過去了一樣。意識喪失了,記憶喪失了,這時候你的人格就浮現出來了。你的人格會陷入一種昏迷的、混亂的,一種很焦灼的,就像是發高燒一樣的,很悶熱的狀態。因為你的身體,在經歷「地水火風」四大元素分解的狀態。
你的身體會感覺到很沉重,這個是「地」在分解。「水」分解的話,就說你大汗淋漓,大小便失禁,小便失禁,這個就是「水」,水大分解。一般醫院看到你大汗淋漓、小便失禁,就知道你就快死了——進入到四大分解狀態了。「火」,高燒、高熱,很焦渴,「火」,四大的火的因素在分解。「風」,就是最後,你聽到的聲音,你感受到的,就是自己呼吸的聲音,只有出的氣,沒有進的氣。四大分解了。
「地水火風」四大一分解,你身體裏面經歷了這種沉重、失禁、大汗淋漓、高熱,最後是只有出的氣、沒有進的氣的時候,你的自我,反倒在經歷了四大分解,痛苦的過程之後,進入到一種深深的安寧感——自我分解了,這時候你的心靈認知就浮現出來了。你會進入一種深深的安寧感,深深的愉悅感,深深的解脫感,深深的一種安全感。就說你的自我認知分解了,進入到了心靈認知。
我前面說過,心靈認知怎麼構成的——心靈認知是你的靈魂感知,結合你的肉體細胞構成的。現在你的四大分解了,肉體細胞已經死掉了,心靈認知就又甦醒了。在你的心靈認知甦醒那一瞬間,你的心靈認知背後的靈魂感知力,在那一剎那間就會甦醒過來。
這兩者的關係就好像是:你的身心啊,你的身心好像是一輛車一樣。靈魂感知呢,是你車背後帶的,一個很大的像降落傘一樣的東西。它是很薄、很大,像一個屏幕一樣。你的車開得很快的時候,那個屏幕啊,它被你這個車速啊,帶動,它就變成了一根,變成了一個細細的,像是一個什麼東西——就這個降落傘,它被這個車帶着跑的時候,它就不能夠成為一個降落傘的狀態,它就會縮成一塊嘛,對吧?
現在這輛車,你身體這輛車停止了,停頓了,分解了,消散了。心靈認知呢,這時候認知還在,還有潛存的,對於你的身心自我最後一絲的,隱隱約約的體驗的記憶。體驗中,你應該帶有身體,但是現在身體沒有了,那個體驗還在。
這個時候,你的靈魂感受,就會在認知背後甦醒,就像那個降落傘一下子打開了一樣。而打開的那個降落傘,那個靈魂感受就會投射出來靈魂感知當中的,那個見精的光。那個見精的光,一瞬間,在你靈魂感受的這個幕布上面,就浮現出來了這個靈魂感受所記憶的,你心靈認知變成你的自我認知,在人世間當中經歷的每一天、每一秒、每一個場景、每一個情緒、每一個念頭、每一個動機,你生活的每一天、每一分鐘、每一件事情,在0.01秒之中,就像你身臨其境一般地,你整個的人生,就在你的靈魂感受當中,全然浮現出來。
大概就是持續個兩三秒吧,就在兩三秒當中,0.01秒就是你過的每一天。而那個0.01秒當中,每一天的每一分鐘,每一個念頭、每一個動機、每一個情緒、每一個體驗、每一個感受、每一個思緒、每一個企圖,都歷歷在目,就像你剛才一秒鐘發生的事情一樣。
然後大概三四秒之後,就說在靈魂感受當中,你整個的今生的人生走完了。這個時候,你的人生不是過去了嗎?靈魂感受當中對於身體的那種記憶的狀態,那種對於你心靈認知,認知身體那種狀態,他也開始慢慢淡化了。這個時候心靈認知和靈魂感知之間,還有一層東西,他會醒過來。什麼東西呢?你的思量心。
什麼叫思量心啊?我特別喜歡喝咖啡,我喜歡喝這種牌子的咖啡,每天我都要喝。這個咖啡的味道、品牌、感受,它會在我的心靈認知之中,形成執着。我喝了這種咖啡,別的咖啡我都不喝,我沒有這個牌子的咖啡,我就會非常不開心。不開心,他是一種情緒,這個情緒背後是感受,對吧?久而久之這種感受,他會透過我的心靈認知,刻在我的靈魂感受當中。
我喜歡這種咖啡,我喜歡這個女人,我喜歡這個男人,我喜歡名聲,我喜歡權力,我喜歡聲色犬馬,我喜歡吃喝玩樂,這最後都會歸入你的感受當中。我遇到這種執着,我才能夠感受到快樂;我遇到那種對境,我能感受到不開心。不開心和快樂,最終也是在感受當中完成的,是這樣子吧?
離開了感受,就無所謂快樂與傷心;離開了感受,就無所謂喜歡與不喜歡,對不對?你的快樂,你的喜怒哀樂,最終歸根結底,他一定會傳導到、傳遞到、傳達到,你的心靈認知背後的靈魂感受當中去。
人生四大喜嘛,對吧?洞房花燭夜,金榜題名時,久旱逢甘霖,他鄉遇故知。你們好好體驗一下,當你遇到這四大喜的時候,你除了你的心曠神怡,除了你的心胸愉悅之外,一定一定在你的頭腦深處,在你的心靈深處,他一定有一種靈魂感受的愉悅感。哎呀,簡直是人生太完美了,太圓滿了,我的靈魂很舒暢,那個是靈魂感受,對吧?他最終都會歸到靈魂感受當中去。
還有四大悲呢。他鄉遇故知——債主,久旱逢甘霖——一滴,洞房花燭夜——隔壁,金榜題名時——他人,這個就是四大悲。四大悲呢,它讓你的身心整個很黑暗、很絕望。這種絕望感,他最終也會歸到你的靈魂感受當中去。所以說,你整個的人生,喜怒哀樂,你整個的人生之所以真實,是因為靈魂感受參與到了,你的認知與自我認知的分別當中。
如果你的靈魂感受,與你的心靈認知和自我認知保持距離的話,你會看到你的這人生,只不過是在演一台戲而已。因為你的感受,感受到的是其他地方,而不參與你的心靈認知,認知到的這具身體,由這具身體認知到的這個人世間的場景。你的靈魂感受如果沒有參與到你的心靈認知,他就不會由心靈認知,發展出來你的自我認知。
你們之所以認為人世間很真實,就是因為你的心靈認知,被你的自我認知帶動,牽動了你的靈魂感受,而感受了這個由生到死的整個的過程,明白吧?這就是你們所認為的「真實」。當這具所謂的「真實」謝幕了之後,你的靈魂感受當中,會記載着你這一生,你的人格所執着的喜怒哀樂的對境,形成的你的認知的心心念念、念念不放的那一種體驗。那種體驗會透過你的心靈認知,鐫刻在你的靈魂感受當中,就像在那個石碑上刻字一樣。
當你的意識死亡、身體死亡、四大分解、認知分解之後,當你整個的人生的一幕一幕,每一個體驗和場景的記憶,都在你的靈魂感受的這個幕布上面,由那個見精浮現出來的靈魂感知力,投射出來的那一道光,照亮了你的靈魂感受當中的,你今生的一切場景,浮現、消散了之後,在你整個人生當中留下來的,那一些你的靈魂感受無法忘卻的事情,就是你的思量心。
就好像是咱們在淘金一樣,把泥沙淘掉了,那些重金屬,那個金粒,就會沉澱在盤底的。那個沉澱在你的淘沙盤的盤底裏面的重金屬,就是你的思量心。在那一瞬間,他會活過來。那個思量心還有個名字,就叫「靈魂」。他就是你今生所念念不忘、割捨不了的,你的慾望、你的執着、你的仇恨,包括你的眷戀。
他會牽動你的靈魂感知力,變成一個跟你這一輩子,跟你現在活着的這個人,一模一樣的你自己,但是比你這個自己要更年輕。因為他沒有肉體的衰老,他有的只是當時你形成他的,那個年齡段的心態、意識、感受。所以靈魂一般都會顯得很年輕,因為他是在他形成那一刻的你的心理狀態,明白吧?
然後呢,你的靈魂感受,被你的思量心凝聚為你今生這個模樣了之後,他一定要去尋找他所渴望的:我要,哎呀,我記得我好像特別喜歡喝什麼東西,噢,咖啡,我要去找咖啡喝。我記得我好像特別喜歡我生活過的那個場景。所以這為什麼人死去了之後,他49天之後,要「回魂」呢?要回到他過去居住過、生活過的環境,要轉一轉。他這個確有其事啊,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。
有兩種人不能回來。第一種,就是那種大惡之人,他的靈魂一旦離開這個身體了之後,他看到了,就是他思量心看到的,就是他所恐懼的東西。一個害人的人,他的潛意識呢,就是他的思量心裏面,一定是害怕別人害他的。因為他恐懼別人傷害他,所以他才會去主動傷害別人。
一旦離開了他的主觀意識的這個自我人格的控制,那個恐懼就會被無限度地放大,大概會放大100萬倍吧。他一個邪惡的、想要傷害別人的念頭,會被放大100萬倍,那個就會浮現出來很恐怖的那種場景。
這個人死後,大概,一般是20分鐘之內,或者半個小時,不會超過半小時,這個人的靈魂,就被他人格的這種仇恨、狹隘、血腥、惡毒,刻在他靈魂感知力、感受當中,那種惡念的執着、恐懼、冷酷、凶殘、歹毒、殘忍,變成那種執着心的念頭,塑造他的靈魂感知力,在他的靈魂感受的這個幕布上面,投射出來一個不見天日的、刀山火海般的,充滿了惡鬼,充滿了這種毒蛇猛獸……嗯,想一想都是很可怕。
我跟你們說,我跟你們舉個例子,你們大概就明白地獄有多可怕了。你看啊,咱們小的時候,可能都做錯過事啊。小的時候,小孩子他可能都不懂嘛,他可能都會殺一些小動物,比如說蟲子呀,比如說那個癩蛤蟆呀,比如說魚呀。小孩不懂事,他只是覺得這個好玩,我就拿這個舉個例子啊。
但是如果說你是一個成年人,你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,你不像小孩一樣不懂事,你是殺這個東西,你是覺得很快樂。我們就舉個具體例子,他去殺那個魚,或殺一個青蛙,是個年輕人。他把這個青蛙折磨,開膛破肚,然後把它的四肢砍斷,然後看着它如何如何痛苦地死亡。這個人內心裏面很快樂、很開心,這種心態是很變態的。他不像是那個無知的幼兒一樣,他只是覺得好奇。他是以殺害別人為快樂的,看到別人痛苦,而覺得自己非常地舒暢的,這種人屬於變態、惡鬼。
這個人的身體死掉了之後,意識死掉了之後,人格自我死掉了之後,他的靈魂感受當中,種下了這種變態的惡毒、血腥、冷酷、殘忍的習氣,就會被無限放大,放大到100萬倍。那麼他的靈魂感知當中所看到的,就說是,鋪天蓋地的,就是他在當時這一世,殺害那個青蛙的時候,那種習氣的反噬。
那種習氣的反噬,會乘以100萬倍的這種範圍,在他的靈魂感知當中,在他的靈魂感受的幕布上面,由他的靈魂感知所看到的,就是有無數個那種鬼呀,惡鬼呀,青面獠牙的惡鬼呀,包括那些地獄裏面爬出來的,那種渾身長着豬鬃一樣的——就說是,臉上長獠牙,長着毛,眼睛血紅那種東西,拿着鋼刀來殺他。
要乘以100萬倍的這種概念。就他跑也跑不掉,逃也逃不掉,他承受的痛苦,一點也不比我們人身承受的痛苦要輕,反而要更重。因為他完全是靈魂感受的那種痛苦,那種痛苦是沒有任何招架之力的。靈魂的感受的痛苦要比你……因為他沒有思維意識,你知道,他是直接對痛苦、對恐懼的感受,這種感受是深入骨髓的。這種靈魂死掉了之後,是直接下地獄。一旦下到地獄那個地方,因為他……
哎呀,你想你們活着的時候,你們都很難改變自己的秉性啊。我喜歡喝咖啡,我喜歡喝了幾十年,你想讓我一天之間不喝咖啡?我仇恨一個人,仇恨了一輩子,你想讓我一夜之間不仇恨他?我做不到啊!我活着的時候,我都做不到,我都不能用理性去扭轉我的仇恨的心態,你怎麼能指望我死後,失去我的意識,失去我的思維判斷能力,我去把靈魂感知當中的這個惡念,把他消除掉呢?消除不了的。消除不了,你就慢慢磨唄。這就是為什麼地獄裏面的時間,一進去就是幾千萬年、幾億年。為什麼呢?因為你那個念頭消不掉,地獄出不來。
這就是為什麼真神在的時候的可貴性。你只要跟真神在一起修行,海量學法、大量學法,嚴格持戒,並且在持戒的基礎之上,分開了哪些是屬於你的信仰,哪些不屬於你的信仰的。不屬於信仰的,就是你應該剔除掉的,哪怕這個人格自我是非常……是你自己曾經形成的,你的慣性的人格,但是他只要不符合愛與寬恕的,就是不符合你的戒律的。
你的戒律就是要遵循愛與寬恕,這是我的戒律。徹底放棄人世間的一切的貪愛和執着,徹底放棄對自我的維護與自我的這種保護。我的心只為着真理而存在,我的心只為着神而存在。那麼神是怎麼樣的?神是真實的、無私的、純潔的,神是坦蕩的、公正的、清白的。那麼撒謊肯定是不符合清白,貪婪肯定不符合無私,仇恨肯定不符合寬恕,恐懼肯定不符合愛。
那麼,當我內心想要維護自我的時候,這個時候就是我在我的信仰和人格之間選擇的時候。那我肯定要選擇我的信仰,我就要大庭廣眾之下,曝光自己的自我維護的心。通過懺悔,曝光自己的私心,然後對自己的這種自我維護的貪婪的心、膽怯的心、恐懼的心,進行曝光之後,進行寬恕他、原諒他、釋懷他。
那麼你的刻在你靈魂感知當中的,那個人格自我的執着心的念頭,那個痕跡,就會很快,可能就幾天時間,就在你靈魂感知當中,消除掉了你思量心當中蘊含的,構成你人格自我的那個種子。那個習氣種子被消除掉了。
習氣種子一旦被消除掉,在你靈魂感受當中,種下那個思量心的習氣種子,一旦被消除掉,你的人格自我、體驗、感受,就會淡一層。當你靈魂感受當中,思量心的所有的記憶習氣的種子,全部被消除掉了,你會發現你這具身心當中,只有你的心靈認知和主觀意識存在。你的意識很清楚,但是你沒有思維;你的認知很清醒,但是你沒有感受;你依舊具有這具身體,但是你沒有自我。
你有的,就是你的清澈的靈魂的感知,伴隨着你的安全的、祥和的、純潔的靈魂感受,在這具身體之內,純然地浮現。那個是一種神的狀態,你是不死的。你不會隨着這具身體的死去而死去,你不會隨着意識的死去而死去,你不會隨着認知的死去而死去。因為你這認知和意識之間,沒有人格了。你是以一種靈魂感受的,純潔、安詳的狀態,折射出來靈魂感知的,蘊含的見精的清澈,你是人世間的神靈。身體死亡之後,你是以光的形式,在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這個之間存在着,你是不死的生命。光怎麼可能死呢?
這就是跟真神在一起修行,他為什麼時間短,一世可以解脫呢。不然的話,你們就慢慢地去磨吧。你的靈魂感受當中儲存了多少思量心,儲存了多少人格自我執着的記憶,那你就去慢慢磨唄。
一個概念,一個執着心的概念,一個執着心的這種概念,在你靈魂感知當中,形成的思量心的記憶,在你脫離了人格自我,脫離了心靈認知,在純然的靈魂感受那個狀態當中,1000萬年吧,1000萬年都不一定去。因為你不會,你不可能一直是靈魂感受的狀態的。你的靈魂感受,一定會被思量心,重新凝固成為一個業身。這個業身,他去尋找他熟悉、渴望的那種念想的時候,那個念想就會結合你過去世的業,形成新的境界。跟人世間一模一樣的電影場景,他就會形成,那個就是你投胎。
一投胎,那個你的習氣種子在靈魂感知上面,鐫刻那個靈魂種子呀,他會再一次地,被你的心靈認知給蒙蔽,被你的人格自我所加強,然後一世一世循環。那個無休無止的,那個不是1000萬年的事情。
換句話說,沒有神,沒有解脫;沒有神,沒有修行;沒有神,靈魂就是等死;沒有神,靈魂就是永無止境地輪迴。我說的這句話很絕對的:只有神在,靈魂才有了淨化靈魂感知,從構成思量心的這些習氣種子當中,淨化種子、剔除種子、分解種子,而讓靈魂感知,還原到那種清澈透明的狀態的可能性。
只有神在,有這個力量。神不在,人類你本身是習氣種子投射出來的那種境界,境界是沒有辦法自我淨化的,明白嗎?就像你們不可能,就像你們自己沒有力量,把自己從地球上搬起來,是同樣一個道理。
由靈魂感受當中思量心的習氣,投射在你這具身體當中的心靈認知,浮現出來的你的自我的秉性、稟賦、個性,你是不可能透過意識和心靈認知的自我,去自己淨化的。因為你就是,你的人格自我,是那個習氣種子結出來的果。那個果實是不能反過來,去改變這個根系的。
只有超過了這個根系的光,只有靈性天堂那純靈性、純光的生命,滲透在人的靈魂感知當中,透過見精的這條通道,才能從根本上,瓦解靈魂感受當中,這些思量心習氣種子的記憶的。就像是用火,才能夠融化冰。用霧氣呀,用你人格的這個習氣的這種霧氣呀,這種善的這種道德呀,這種人性的感受,你是沒有辦法融化,你靈魂感知當中那種堅冰的。只有火可以,只有天上的陽光可以。
這就是,沒有神,就沒有解脫;沒有神,就沒有修行;沒有神,人類就只有死路一條。沒有神,人所謂的「修行」,那個都是謊言。就是你自己像過家家玩了個遊戲一樣,自欺欺人、自娛自樂一下就可以了,千萬不要說解脫生死這件事,這和你沒有任何關係的。
我剛才說了,還有另外一種人是……還有另外一種,就是除了這種大惡之人啊,就壞人,還有另外一種人,是不用經過輪迴的,就是神救贖的靈魂。
我救贖的靈魂啊,有兩種。第一個的話就說是,是對於真理作出過巨大貢獻的。巨大的貢獻,就是他這一生當中,遇到真理了之後,就不遺餘力地去弘揚真理。弘揚真理的話,他不僅僅是給別人寄書啊,他包括說是資助那些弘法的人,也算弘揚真理,一個道理。
第二種人就說是,從始至終,非常虔誠的人。他沒有錢,他也沒有能力,但是他是一心虔誠,他是願意把自己身家性命,供養給真理的。因為我不受供養,他們沒有供養我的資格,也沒有供養我的機會,所以他們可以去……但是他確實也很窮,連自己一日三餐都吃不飽,他哪有那個錢、資金,去供養真理、弘法?但是他依舊是很相信真理,很虔誠真理,很信賴真神,也行。
這兩種靈魂在我的教法當中,是平等的,我不會因為你有錢高看你一眼,我也不會因為說是你沒有錢,但是你非常虔誠,而低看你一眼。因為神是神,人是人,神是不需要錢的。神跟人類不平等的,神對於人類來說,那是救主。救主,我是救你靈魂永遠的未來的,那個不是你那點錢,可以買來的東西。所以我不看錢,我看一個人的虔誠。這人很虔誠的時候,他的心裏面,一定是沒有他自己,只有神的。
那麼同樣的,那個人資助了很多,作了很多貢獻,但是他心底裏面,僅僅是想要為他自己的靈魂未來,買一個保障。這東西我得提前說清楚:我不買賣的。神這個地方沒有交易,神這個地方是單方面的救贖。你的心意,決定了你靈魂未來的去處。我這地方不是說是你有錢,就可以買到你靈魂未來的保障的,不是的。虔誠心是一切。
那麼還有,就說是假設一個人他非常虔誠,他對真神很虔誠。就是他整個的靈魂當中,只有我,只有真神,沒有他自己。沒有他的親人,沒有他的家人,沒有他的父母,沒有他的孩子,沒有他的親朋好友,沒有他的人間的生活,他只有神的存在。神代表什麼呢?神代表着愛與寬恕,神代表着真實與清白,神代表着無私與光明。
就是我特別喜歡米勒日巴佛說的那句話:俯仰無愧,是我的教法。這個也是我的教法——俯仰無愧。我今年活到51歲了,讓我總結一下,我整個修行的標準,就兩個字——良心。我這一輩子,只是想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良心的人。我做的一切,第一個,要符合我的良心;第二個,我要符合真理的無私。就這兩條:第一個,良心;第二個,無私。我不欠任何人的錢,我不欠任何人的情,我不欠任何人的承諾。我所為你們承諾的,一定是我能做到的事情,或者說我已經在做到的事情了。
那麼,這種生命,他的靈魂當中,只仰望神,只渴望神,只信任神,只依賴神,只依靠神,只皈依神。這種靈魂就等於說,他獲得了神的保證。那麼這種生命,無論他做不做……他最好是做,因為說是,你這個是屬於你自己的心境問題。你的生命性質已經屬於神了,但是你沒有資糧,你沒有功德,你也去不了……就是你能去,但是你待的時間很短,就這麼簡單。
三界內的神靈是需要吃飯的,我謝謝你,就跟人類一樣,他是需要吃飯的。就說我,就比如說我現在在加拿大,我給了你門票,到我們家來做客。飛機票我都給你買好了,你隨時可以來的。但是我這個地方的話,是伙食自理的,你知道嗎?就說我准許你進入我的世界,進入我的天國,進入神的天堂,但是來了之後,你要吃飯的,我不可能去負擔你的飯。
所以說是,人是得要功德力的。這功德力就是,只有神在的時候,只有真理在的時候,才會形成功德力。不然的話,那個就是人間的福報。就是你為寺院捐款呀,修橋鋪路呀,捐助社會,那個叫「福報」,那個不叫「功德力」。
只有神在的時候,為真理付出的生命,才會形成功德力。功德力是神才有的,他不是人類有的東西。只有與神同在的靈魂,才會借助神的這個平台,形成功德力。因為功德力的核心,是無私,他沒有一個與神交換的念頭,他所做的一切,才會變成功德力。
我教法當中有這樣的人啊,那個靈王,她就是,她就有功德力。可是在這之前,我觀察她七八年,她在七八年之前都是,她的靈魂領域裏面,是一片荒漠呀。那個是個餓鬼道的生命,你知道嗎?死後的話,那個就是墮落到餓鬼道裏面去了,幾千萬年、幾億年無吃無喝的。
可是當我在前年在跟她,去年還是前年,在跟她通電話的時候,她聲音背後傳出來那個境界,那個已經從一個漫漫黃沙戈壁灘,一棵寸草都不生的那種荒郊,就是那個叫「荒無人煙」的這種無盡的戈壁,變成了一個……怎麼說呢?就說是一個魚米之鄉吧。
而且在她那整個荒原之間啊,她遼闊幾萬公頃的那種荒漠中間,她有一個峽谷,那個峽谷裏面是乾涸的,一滴水都沒有。那個峽谷很深,長達幾萬米深那個峽谷。就是任何福報、任何水流,進到她的世界裏面,就會流到這峽谷裏面去,不見蹤影的。
但是我在聽到她的聲音的一瞬間,我可以順着她的聲音,看到她聲音背後的那個靈魂境界。她那個峽谷已經,在峽谷深處,升起了一座山脈。它不是一個山峰,而是一個山脈。那個山脈是純金構成的,高達天空,就高達多少萬米,白雲都只能在那個山腳下。就她那個山腳的距離,就有幾萬米,那個雲彩都在她的山腳下飄浮。
那個金山上面,佈滿了各種金銀財寶。就各種琳琅滿目的,各種什麼,像什麼瑪瑙、綠松石啊,各種夜明珠啊,各種各樣的寶石,裝點在這座金山之上。而且圍繞着這座金山,它整個那個荒漠,就多少萬、多少萬,就說無窮無盡那種荒漠,多少萬公頃的曾經那種戈壁灘,寸草不生那種荒漠,現在全部變成綠洲,裏面充滿着生命。
這個就是她的功德力,因為她……後來我才知道這個人多年弘法,默默無聞地傾盡家財,每年弘法幾百萬那樣的人。她從來不告訴別人,她從來都是無私的。就這種無私的心,再加上弘法的行為,導致了她從一個餓鬼道的生命,現在變成了靈性天堂的王。這個可是我……這個我不帶任何的誇張的。所以說是將來,這種生命還是就,你不光對神要虔誠,而且說你對於真理得要有所付出。付出不是為我付出,是為你靈魂的未來付出。給自己的靈魂的未來一個機會吧!
神到人世間來,真的是你靈魂解脫死亡的,可能是數千年以來的第二次機會。第一次機會是,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耶穌在世的時候。第二次機會就是,跟這個真神在世的這一次機會。去弘法,去資助那些弘法的人,去提供這些弘法的這部分資糧。
我這個教法當中啊,所有弘法的人,都是不經手錢的。就是我們沒有任何人,會經手你們捐助的這些錢,不會的,這個是我禁止的事。咱們彼此之間乾乾淨淨的。我是給你們的靈魂,留一條上天的道路。而你們的靈魂呢,就說是,也不要被人世間的這種利益糾纏,玷污了你們靈魂的信仰,我們之間彼此,就說乾乾淨淨。
這種靈魂,只要是凡虔誠心作基礎、作內涵,驅動的一個靈魂,在人世間一做了弘法的這種工作,形成了漫天的這種功德力,他最次最次也是福報的話,那麼,這個靈魂離開這具身體之後,經歷了地水火風分解,經歷了意識分解、人格自我分解、心靈認知分解之後,他的思量心當中蘊含的,那個對於真理的虔誠心,在那一瞬間,他就會甦醒過來。
那個虔誠心,他是以一種靈魂感知浮現出來的——靈魂感受當中,靈魂感知。那種靈魂感知,因為他平常海量地學法,他對於我的聲音、我的氣息,他有先天的深刻的記憶。而我呢,在現在,在靈魂宇宙裏面的形態啊,祂是那種,就像是早上起來那個太陽啊,照在樹林裏面那種狀態。祂是一種純澈的、純淨的一片的光明,祂是一片光明。現在我的光,是一片光明的形態,祂不是具體生命的形態,現在我的力量,我沒有到那一步。
但是光,我那種光,祂是一種生命氣息,祂是有生命的體驗的。祂是我的智慧,祂是我大菩薩的智慧,透過靈性宇宙天堂之主的這種軀體,浮現在靈魂感知領域裏面的,一種光的形態。但是因為現在我沒有成為九地菩薩,這個光,祂是一片光。祂就像籠罩天空的一個光明,就太陽照在地球上的那種狀態。祂是一整片光明的狀態,但是你會感受到,光明當中有我的氣息。有那種祥和的、慈悲的、溫暖的、安詳的氣息,那個就是我。
然後,你的靈魂感受當中,刻下來的對於我的記憶,就會本能地跟這個光相融。因為你記憶的就是這個光裏面的氣息嘛。當你的靈魂感受當中,感知到那個光明就是我的時候,感知到光明那個感知,他就會帶着你的靈魂的感受,進到光裏面去。或者說,你靈魂的感受,就會迎接,敞開心扉迎接,這個光明的照入。
光明照入的時候呢,你的,刻在你靈魂感受之上的思量心啊,就是你的這個人格自我的那個根——基本的那個習氣的種子、那些元素,他們都會退位。這就是虔誠心的根本根本的原因啊!你要的只是真神,不符合真神的一切,都不是你要的,這個就是決斷啊!你分清楚你要的是什麼,你才能夠分清楚,不屬於你的東西呀!
你們能不能明白這個道理呢?我要的就是這杯咖啡,那麼不屬於這杯咖啡的那個,都不是我要的。那麼這個東西來了,它就不是我要的;這個東西來了,也不是我要的,對不對?在我死之後,當我看到了那道光的時候,那道光就是我要的一杯咖啡嘛,那麼不屬於那道光的,那都不是我。這個就是虔誠心的要命的地方——他可以分開什麼是神,什麼是鬼。
你虔誠的是神,那麼非虔誠的,就一定不是你,就包括你的自我都不是你。就包括你的靈魂感知當中,蘊含的你的這一生當中,形成的執着心的記憶,都不是你。只有對光的熟悉,只有對神的虔誠,那個才是你的時候,當你的虔誠心融入到神的光之中的時候,你非虔誠的一切,你非屬於神的安寧、純潔的一切,你非屬於神的愛與寬恕的溫暖的一切,那個都不是你。當你認清他們都不是你的時候,神會為你剔除掉。
因為你不要他們,你知道他們不是你,那麼你就會,在你的絕對的虔誠當中,融入到神的愛與溫暖當中;那麼,你的人格自我,在那一刻,就會被分解掉。這個就是為什麼我的教法當中,核心的核心,要命的要命,關鍵的關鍵,就是虔誠。
什麼叫「虔誠」?虔誠就是,只有神,沒有我,知道嗎?我死,也是為神而死;我活,也是為神而活着。我活着,跟我的人格自我沒什麼關係;我活着,不是為了我的人格自我在人世間,獲得什麼好處和利益;我活着,是為了神而活着!我活着的每一天,是為了真理、為了神而活着;我活着的每一天、每一件事情,都是為神而付出的!
這樣的生命,在他死去之後,他的四大一分解,意識一分解,人格自我一分解,他靈魂背後的,就是他的心靈認知背後,靈魂感知當中,靈魂感受當中,只有虔誠心的時候,那麼他的人格自我的,那些自我保護、自我執着的意圖,在他決絕的虔誠心形成的那種感受當中,就會形成了對立,對吧?
他活着的時候,全身心是為了神而活着的,為着真理而活着的,沒有一絲一毫的自我索取和自我保護。他死後,靈魂感受當中,那麼虔誠心的比例就會很大,90%。那10%的人格自我的記憶,就會在這90%的虔誠心,所浮現出來靈魂感受當中的,安寧、坦蕩、清白、無私,而浮現出來的愛與溫暖的光芒當中,就會被熄滅掉。
我活着的時候,不愛我自己,只愛真理。我死掉之後,愛真理的那個我,才是我。而在人世間形成的這個我的記憶,就變成了,我曾經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一段記憶而已。這一段記憶他本身,我活着的時候,我就不愛他。我死後,我才能夠把不愛的這個自我,從愛之中,從光之中,從安寧之中,把他剔除掉。這就是圓滿,明白嗎?
屬於神的,他就是屬於光的。屬於光的,他就是屬於了無生無滅的智慧。那麼,從無生無滅的智慧當中,甦醒了那究竟解脫的、妙覺莊嚴十方當下的圓滿,你就是一尊覺者,就像我今天這樣,是個八地以上的一個覺者,是一個佛的種子。
我不指望每個人能達到這一步,但是我把這條路留給你們。我的教法最核心的原因是虔誠,就是在這一點上。只有虔誠,你的心,才可能選擇靈魂未來的性質——是一尊覺醒的神靈,還是一個沉淪在人格自我當中,被人格自我的習氣繼續牽引,在三界六道當中輪迴的鬼。
但是我話說到這個地方啊,虔誠心很難做到。因為我帶有身體,你們看不到我的真實的狀態。所以我讓你們相信我,你們會覺得我是邪教。因為邪教嘛,它就是要以虔誠心來控制靈魂的嘛。但是不管怎麼說,我給你們人類留下來這個機會、這條道路,怎麼做,那是你的問題,那是你的事情。我是真真正正地給人類,留了一次改變自己靈魂未來的機會。
就算是你達不到神的狀態,你達不到一個佛的狀態,去做一些弘法的事,對你的靈魂未來,也是很有好處的。就算是這個人,他的人格自我很重,他的虔誠心達不到,那種只為真理而存在,只為真神而存在,而徹底忘卻自我,完全是純信仰的心,在人世間呈現出來一個持戒的、清白的、純淨的修行者的狀態;他依舊帶有他的人格自我——我依舊喜歡女人,我依舊喜歡吃肉喝酒,我依舊喜歡開車,喜歡玩樂,但是我對於神非常敬仰、非常崇拜;我也做了大量弘法的事,我每年也是給不同弘法的那些機構捐錢,捐了很多錢,捐了幾十萬、上百萬。這樣的生命死掉之後,會怎麼樣呢?
在他的這個身體死亡之後——要麼是在病床上,他的意識死亡了,身體死亡,心臟停止跳動;要麼就是他突然間,出了什麼車禍,或者是說從懸崖上掉下去,他橫死的——他死掉那一瞬間,他的意識死掉了,人格自我死掉了,心靈認知死掉了,他的靈魂感知不是甦醒了嗎?
他的靈魂感知,對於真神的這種崇拜、敬仰,他會引動我在三界六道,滲透在三界六道每一個世界當中,每一個眾生的靈魂感知當中那個光。他信仰的是那道光在人世間的名相,那麼這道光,就會通過他信仰的這個名相,進入到他的靈魂的感受當中去。他會以一個思量心的狀態,以一個靈魂的鬼的狀態,親眼看到,人世間我的模樣來。
就是他,因為他帶有業身嘛,他帶有他的業身,所以他只能看到業身。他會看到:誒,這個不是那個誰嘛,這個不是老師嗎?但是他看到那個,那個實際上是那個業,就他身上習氣當中帶的那個業,折射他的靈魂認知,在他的靈魂感受的幕布上面,浮現出來他今生,對於這個修行者的形態的認知來。他會看到一個他心目當中的我,但是那個我,在靈魂感受那個領域裏面,他是帶着光的。是帶着光的一個人格的我,會陪伴着他,邀請他做……
他不知道自己死掉了,他會覺得是我在邀請他去做客,就跟着走。然後把他帶到一個非常好的環境當中去——要麼就像是公園一樣的,有假山呀,有瀑布,有流水,要麼就是一個大酒店,要麼就是一個非常高檔的,非常富麗堂皇的皇宮。可能會把他帶到這個地方,讓他先坐下來休息一下。
然後他在那個地方坐下來,可能剛休息了一下,打了個盹,他就在天道裏面,就投生出來了。他就是以天道裏面的一個仙子的身份啊,或者是一個仙人的身份啊,就在那一層宇宙,就投生了。但是這個叫「福報」。因為他本身是欲界天的生命,他本身沒有解脫之心的。他還是人格自我,刻在靈魂感知當中,思量心的狀態。
思量心,將他靈魂感知,凝聚為了,一個具體的帶有業身的靈魂的狀態。但是因為他弘法,他跟真神同在,他有了巨大的福報。這種福報會讓他在欲界天裏面,一待就很長時間。換到人世間的話,幾千年吧。如果長一點的話,放在人世間,大概就是幾萬年。但是,因為欲界天,他是物質化的,他是能量體現出來那種境界化的物質形態,所以他那個相續很快,他衰敗得也很快,福報消耗得也很快,待個幾千年、幾萬年,他又得要去輪迴去。
但是我要跟你們說的一點是:我是「祂」,我是那個最終的「祂」,一切世界都在我的慈悲性當中。無論你輪迴到任何一個境界當中去,只要是今生跟真神同在的生命,只要你的虔誠心不改,未來我也會繼續地看護你、加持你、普度你。哪怕你的福報消耗完了,繼續輪迴,你輪迴那個世界,一定還會遇到,下一個那個「祂」,在那個境界當中的化身,就像今日的我一樣。
我將這一切的道路鋪好了,我將這一切的保障和安全,都為你們保障了。如果你們還是不能相信,還是不敢相信,還是無法相信,那麼最起碼,神佛給了你靈魂這樣的機會。你自己不行,那是你的問題了,那就是你自己選擇的生命的未來了,與神佛無關了。神佛的慈悲,從來沒有挑過你,從來沒有拒絕過你。是你自己的業,你的恐懼,和你人格自我的這種邪惡的因素,將你從神佛的慈悲當中,拉走了你靈魂的未來。是你自己的業,決定了你生命的未來。
換句話說吧,與神同在,你的靈魂不用害怕死亡。你放心,你死後一定是去好的地方。我現在已經有了這種超度靈魂的能力了。你只需要做到,對於我絕對的信賴、信任、虔誠,就可以了。
換句話說,如果說你要做不到這一點,你要覺得:因為他沒有傳承,因為他出來的時間還很短,他還沒有得到社會的整個的認可,所以我不敢。那麼,你現在作出的這個決斷,就會決定你靈魂以後的未來,也走不進來。
在神面前作出來的選擇,那個是相當於靈魂的誓約,你未來也走不進來。走不進來就意味着,你生命的未來……那我來看,生命就沒什麼未來了,就輪迴唄。輪迴的結果,最終都是無間地獄,一定的,這個跑不掉的,任何人都一樣。只要你輪迴,最終的結果,一定是無間地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