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2月13日錄音

(文字整理僅供參考)

 

我想要給你們講法,可是事實上呢,祂並不是源自於我的這個人類的體系。我每一次開法會的目的,不是給你們講道理,而是要通過錄音、錄像、文字的證據,向這個空間的人類,展現一下神佛的真正的氣息。

 

可是當我要跟你們講的時候,卻發現「講」本身啊,他是一種障礙。就身心、意識、自我本身,是一種障礙。實際上對於實相而言啊,祂是沒有語言的,祂甚至於不是生命。祂距離我們這個人類的體系啊,就是這個細胞、意識、人格、自我的這個體系呀,那個是……

 

站在人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,因為人類是境界眾生嘛,站在境界這個角度,你跟如來呀,跟佛呀,相隔了無限遠、無限遠、無限遠的距離。可是在實相之中呢,在實相的那個境界呢,人類的這個身心自我呀,包括跟人類身心自我所連帶的整個三界六道,乃至於法界,那些神佛的純智慧的體系,祂近在咫尺,就在眼前。

 

這個就是在境界當中,你去理解實相,祂是一個不可思議、遙遠的、永遠無法觸及的無路之國。你沒有辦法通過努力達到祂。可是在實相之內呢,一切,包括人類、包括法界、包括三界六道一切眾生的生存的世界,以及眾生的心意自我的每一個念頭,就在佛之內,就是近在咫尺。因為祂不是人類。

 

就是神啊,你們聽我講啊,我可以很如意地、很究竟地、很圓滿地、很系統地,向人類描述天道,包括說是天道不同層次的,由見精的性質被「所見」內涵制約,而形成的無色界、色界、欲界的,每一層天、每一個王、每一個眾生的身心的構成,他們的身心的覺受,包括他們存在的狀態以及時間。

 

我可以向你們人類,很究竟、很系統、很完整、很細緻地描述,超越了見精,進入到知覺的那種宇宙的荒漠當中去,然後往前推進,一直見到了靈性天堂的光。當見到靈性天堂的光那一瞬間,在知覺內的,認知天堂的那個你和知覺本身,包括知覺以下的見精,就會瞬間變成了夢境。而靈性天堂呢,祂是永遠不改變的。祂是亙古永恆、未曾變易過、未曾改變過,臨在於眾生的靈魂之內,卻不被眾生的靈魂所認知的,那種圓滿的、完美的、究竟的、完整的、純粹的生命。純粹的生命,祂是以光的性質與形態呈現的。這些我都可以講,因為光也屬於境界。

 

也就是說,天堂啊,靈性天堂啊,跟三界六道、跟人類,他是同一個體性,你知道嗎,他只是光明和黑暗的此消彼長。光明出現了,黑暗就消散了;黑暗凝聚了,光明就隱退了。這兩者,因為他是基於同一個心識分別投射出來的,分別牽動心識形成的境界,所以你都可以通過語言去描述他,通過你的心靈的覺受去經驗他,這兩者都可以。天堂跟人間你都可以講,法界很難講。

 

我大概跟你們描述一下,今天我為什麼突然要講法。昨天晚上呢,我還是糾結於一款遊戲怎麼通關呢,我還在糾結於這款3D遊戲通關的攻略呢。早上起來的時候,我還在那個地方,還心心念念地想呢:這一關怎麼過去?因為我打了十幾把,都死那個地方了。

 

然後,突然間,一下子……突然間,瞬間,我的身心內在啊,他失去了情緒,失去了感知,失去了記憶。那個感覺呢,就是在身心細胞內,又超越了身心細胞,在純生命的境界之內,又超越了光明的完整,浮現出來了那個無生無滅,又臨在於當下的莊嚴。

 

這個感覺是什麼呢?我給你們描述一下啊。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啊,就是我們70年代、80年代的人啊,都看過一部電影,是美國產的,叫《異形》。它總共分了4部,《異形1》《異形2》……它是講的外星生命,侵入那個飛船了,它會寄居在人體上面,然後它長大,然後它就從人體裏面,破開你的胸膛就出來了——它是一個怪物。

 

你們見過那個蟬啊,蛻殼,包括那個螃蟹呀,龍蝦呀,它都會定期蛻殼。它每蛻殼一次,它都會長得更大一點。但是你們聽清楚啊,不論是蟬,無論是螃蟹,無論是龍蝦,它蛻殼完之後,它還是龍蝦,還是螃蟹,還是蟬。它只是形態變了,它的性質沒有變。但是那個「異形」,它是從人體裏面出來的,它破開你的胸膛出來,它不是人,你知道嗎?

 

在我每一次輪迴到達了一定的次數之後,就是從人性的、人格的習氣的粘連,與天堂生命完整的狂喜,這個輪迴,輪迴幾次之後,我就會有一次進入到法界的感受,像今天就是。但是今天這一次,我為什麼專門要把你們叫過來,就是召開這個法會呢。我跟你們講的不是知識,我只是想通過現場的,現在正在發生的事,告訴人們神佛的存在。

 

針對於人而言啊,那個天堂的眾生啊,祂們不是人類。靈性天堂的亙古與原始,祂是光。祂沒有心,沒有意識,祂是純粹生命的臨在與穿透力。祂是像X光一樣,滲透在一切眾生的身心靈、身語意、自我與念頭之中的,純淨、不改變的、完整的生命力。祂是生命,純粹的生命就是純粹的光;祂是完整,從來沒有衰減過,從來沒有誕生過的那種永恆的原始的本初。神不是人,祂既不是壞人,祂也不是好人,祂不是善人,祂也不是惡人,祂根本就不是人類,你知道嗎?祂是光。

 

而今天,我自己醒來的這個地方啊,祂帶給我的經驗:第一個,是一種振奮感,就是人突然間變得很振奮;第二個,祂對於我的人格的這個自我的感受啊,是一種……就說我的人格,在這尊佛醒來的那一瞬間,感覺到的是一種……是一種巍峨到極致的一種恐嚇。

 

這個東西感覺非常微妙啊,因為你們現在就是人類,你們生命當中沒有第二個生命的,所以你們不知道我在說什麼。可是我生命當中呢,是有着一個生命體系的,祂不是一個……就說,我生命當中蘊含的,不是一個生命,而是一個體系。當這個體系甦醒的時候,祂跟我的人格啊,之間有個交界。在祂甦醒那一瞬間呢,我人格的這面,那個感覺就瞬間啊,就好像是,我在這兒活生生地在做事呢,但是我眼前看到的空間,包括看到這個空間的我啊,就瞬間變得很模糊了一樣。

 

就說是,就好像是,我是被向內拉入到了一個無限深邃的宇宙當中去了。我的意識和我的心,瞬間就說是,從我人體、人格的這個細胞的表面,拉入到了我的心靈認知的深處。而心靈認知的深處,他是由無限的習氣和念頭交織而成,投射出來的無限量的蒼穹宇宙。就一瞬間,我被拉回到了,從這身體的表面,拉回到了我身體內的這個宇宙蒼穹當中去了。這是第一個感觀。

 

第二個感觀是,在我深入到身心內在的,這個無限龐大、無量無盡的,由星雲、星團、蒼穹宇宙構成的,廣袤無限的宇宙境界的那一刻,整個宇宙醒過來了,宇宙是有生命的。而醒過來的呢,祂又分層次。最早醒過來的呢,祂是純生命的光,祂是臨在於蒼穹宇宙之上的,那種聖光的普照。而聖光本身是具有無盡的智慧的一種完整的光明,祂滲透在一切物質和能量宇宙之中,普照着物質與能量宇宙,但是這個光明與黑暗的能量宇宙,他們是一體的。

 

然後這個時候,我的人格自我的細膩的體驗和那個覺知還在,但是我的意識屬於停擺的。我意識知道,但是不能思考。我的心靈認知呢,屬於了知,但是沒有絲毫的情緒。在這個時候呢,第二層那種生命之光,不是甦醒了嗎?然後緊接着,在超越了生命之光之外,又甦醒了一個無生無滅,甚至於連「廣袤無盡」這樣的詞彙,在那個無生無滅的莊嚴當中,他只是一瞬間的錯覺。就好像是玻璃上的一個泥點一樣,他瞬間就脫落掉了。

 

我跟你們講啊,一個是我,我這個人啊,對於我內在生命和宇宙甦醒的感受,他是一種巍峨壯觀到了讓我恐懼的地步。因為人類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承受,是很有限的,你知道嗎?很有限度的。很多人有恐高症,你站在50層樓頂端,你往下望的時候,你會頭暈的,你會腿發軟的。這還是恐高症,你知道嗎?

 

可是當你一下子把你的心和意,拉回到了你身心內在那種無窮無盡龐大的宇宙內在去的時候,銀河系,包括無量銀河系構成的那種宇宙體系,在這種廣袤無盡的宇宙深淵當中,都像是一粒灰塵的時候,這時候,你的整個的,建立在你的心靈認知和意識之上的空間感,就會被粉碎掉的。那時候你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助、深深的孱弱,覺得自己像是一個齏粉一樣的渺小感,渺小的感覺。

 

然後這個時候,在那個宇宙的深處,又浮現出來了普照宇宙萬物,又承載着眾生的生死輪迴,卻不變不易、永恆完整的天堂——那是純淨、完美、永恆的,純光的世界,純光的宇宙。祂比整個能量宇宙要廣大。就說剛才我說的那種無窮無盡的銀河系,在那種深邃無盡的宇宙空間當中,像一粒微塵一樣的微不足道。就這樣廣大的宇宙的深邃的空間,在聖光臨在普照的天堂當中,他只是薄薄的一層陰影。你們可想那個天堂,祂是已經無法、沒有辦法去用語言和思維去觸及祂了。

 

可是,緊接着,在天堂背後,真正的我自己甦醒了。在我自己甦醒的時候,祂是沒有過去,沒有未來,祂甚至於沒有當下的概念。或者說,在甦醒那一瞬間,連天堂這種無盡的光,祂都變成了一個……就說是,一個空間當中飄浮的一粒灰塵而已,而那個空間本身,卻是我臨在的錯覺。就空間啊,就是那種接納了、包藏着靈性天堂和三界六道的這個空間,這在……

 

就說是,我語言講到這個地方,他已經觸及到了人類理解的頂端了。因為人類所理解的事物,他一定相對的,你知道吧?有物質,才有空間。要是這個承載,就界定空間的這個「點」不在了,這個空間就不在了,你知道嗎?這個是人類的理解的。

 

人類的理解的這個心意,他一定是基於認知,你知道嗎?我確定這個事物存在,才能以確定感推演出空間的存在。因為有這個基點存在,才會有空間。因為有空間,才會有空間的變動,就是時間。因為有時間和空間的交流,才會有認知空間和時間的眾生存在。這個叫「十二緣起法」,就是眾生是心識眾生嘛。可是到了佛那個地方,我不說法界吧,因為我今天在的這個地方,已經超越了法界了。

 

我盡量地不進入邏輯跟你們講。因為進入邏輯的話,這堂法就白講了,沒有意義了。承載着靈性天堂和三界六道的這個空間,是我的呼吸,就像是咱們在……噢,是那尊佛的呼吸,不是我啊,跟我沒有任何關係的。

 

我再給你們強調一點:我不是這具身體。包括75歲之後,那個大菩薩,祂也不是這具身體。在我沒有覺醒之前,我就是這具身體,和你們一樣,都是由細胞構成的,在細胞基礎之上,建立的靈魂感知與意識的結合,形成了自我。但是今天的我,不是了。

 

就是75歲,25年之後那尊佛,那個大菩薩,祂跟我的這個肉體細胞,形態是一樣的,但是在肉體細胞的形態之下,祂已經完全是純智慧的體現,就祂已經不再是光了。在從今天51歲的這個人,這具身體,到75歲之間,是純光,純粹的光,祂不會有人性的自我、習氣、經驗的相續。祂是純粹的光的完整,不斷地淨化着習氣的過程。

 

到75歲之後,光就沒有了,就變成了純智慧。純智慧是任何三界內的生命,包括靈性天堂,都沒有辦法觸及,沒有辦法看到,沒有辦法感知,但是你又在祂其中。但是到了75歲到96歲這20年呢,可能連這個智慧都會脫落掉。這個就是我今天給你們講法的一個……哎呀,剛才不應該衍伸。剛才我離那個地方就特別近,特別近,只有大概不到1毫米的距離。結果剛才就,走神了一下。

 

就說是我說,整個三界六道啊,包括這個人間,包括這個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包括知覺,包括靈性天堂,他整個是一個循環體系。這個循環體系,在那種大智慧普照的莊嚴當中啊……對,我用一個詞界定一下,就好像——是好像啊,似乎是飄浮在空中的一粒灰塵。

 

有灰塵,他一定有空間嘛,不然你怎麼飄浮,對吧?這個空間呢,這個是那一尊佛的呼吸。就說是我們在冬天呼氣的時候,他會有那種霧出來,呼吸呼出來白的空氣。這個白的空氣,就是法界承載着三界六道的那個空間。但是那一尊佛,祂卻連這層空間都不是。

 

人類的心意,對於時空的理解和承載能力是有限的。當內在的宇宙時空浮現,當內在的天堂浮現,當內在的這種覺性普照、臨在莊嚴的法界浮現的時候,人格的自我啊,他會有一種極深極深的孱弱感、無力感,被那種神聖莊嚴所威壓的一種恐懼感——他真的是恐懼。

 

但是在我醒過來的那尊佛呀,那一個大覺者,那一尊神聖的、永恆的、不可思議、不可描述的大智慧,浮現出來的時候,因為祂是跟我這個人體,是同一個人體嘛,祂看我這個人格啊,我跟你們說一個很貼切的話,就好像是那個「異形」看人類的感覺一樣。就說我真正的那個自己,那個覺醒的那個祂,看我這個載體,看人格自我這個身心,這個載體呀,像是看一個完全陌生的、完全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、完全沒有任何體驗記憶的,一個微生物的軀殼。

 

今天我給你們講法講得最重要的,講這個神佛臨在的最重要的,就是這一點:靈性天堂祂是光,祂不是人,祂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。祂沒有人類的形象,祂也沒有人類的意識。而佛呢,也不是光。佛既不是靈性天堂的光明永恆,也不是三界輪迴眾生的生生死死。祂和這兩者,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。

 

但是在這個大智慧、大莊嚴、普照臨在的圓滿之內、之中,又超出了圓滿、莊嚴的之外,「祂」超出了,「祂」反倒在智慧之內,那個叫「悲能」。那個是我時隔,大概一兩年了吧,今天是我再一次見到「祂」。

 

我可以形容大智慧為普照的莊嚴,是臨在的圓滿,是隨順的清淨,是周遍了過去未來,當下不動的巍峨。但是我實在是沒有辦法,去形容悲能。因為「祂」就在這一切之中,但是一切都沒有辦法觸及到「祂」。

 

「祂」沒有形態,你知道吧?「祂」沒有形態,你就沒有辦法去描述「祂」的。「祂」沒有性質,所以說你沒有辦法用智慧的清淨、周遍、隨順、廣袤,去像展現智慧一樣,去展現「祂」的莊嚴與巍峨。「祂」沒有性質,「祂」也沒有形態,「祂」甚至於沒有內涵。

 

你看,佛的內涵是什麼呢?佛的內涵就是大智慧普照的莊嚴,與大慈悲救贖的方便。祂是大慈大悲,大智慧呈現出來圓滿如意的一個整體的宇宙世界——那個是佛。一尊佛就是一個宇宙世界。但是超出於佛之上還有,我把「祂」叫「悲能」,釋迦牟尼佛把「祂」叫「寂滅」。

 

如果非要用一句人類可以理解的話去講,就是穿上哪一件衣服,能讓人類能夠認知到,最接近於「祂」的詞彙,就是兩個:第一個,平等,悲能是究竟的平等;第二個,溫柔。

 

你看那個佛呀,祂是慈悲的。慈悲跟溫柔沒有任何關係的,慈悲是莊嚴的體現,你知道嗎?就說真正的那種究竟的,離開了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熄滅了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又滲透在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之中的,又不被四相所沾染,卻以清淨智慧普照四相、圓滿四相、究竟四相、解脫四相的,那個叫無生無滅、究竟普照的莊嚴——這個叫「佛」。

 

但是在離開了四相之外的,這個大莊嚴、大慈悲的佛之內、佛之外,還有一個終極的不可說的「祂」存在。但是「祂」呢,沒有性質,「祂」甚至於連「無生」這種性質都不是。就是「無生無滅」,祂是一種性質,你知道,祂不是一種現象,祂不是一種感受,祂不是一種境界,祂也不是一種狀態。無生無滅是種性質。而悲能,連這種性質都不是。

 

這種性質在悲能當中,屬於錯覺的分別,屬於第二月,就是屬於那種叫「覺明為咎」「妄生空華」。就是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,這種覺性的普照,在悲能之中屬於第二月,屬於覺明為咎、妄生空華、頭上加頭。

 

嚴格意義上說,悲能是不可以被指稱的,不可以被敘說,不可以被描述的,不可以被觸及的。但是因為今天我剛剛到這個地方,所以「祂」那種經驗啊,那種感受,就特別特別地強烈。我又想把這個東西,很珍貴的這一瞬間,把「祂」留下來。

 

我只能勉強地去說,悲能是一種極盡的溫柔。你們很難理解啊,一個佛,「祂」應該是莊嚴圓滿,「祂」為什麼會溫柔呢?我也不知道。我現在還不是完整的「祂」,我今天只是時隔了多少年之後,又再一次見到。今天大概這個是我人生當中,第五次見到悲能。

 

當我見到「祂」的時候,不是我見到「祂」,而是「祂」就是我。但是,「祂」就是我的那一瞬間呢,一切非我之外的,諸佛普照的莊嚴、宇宙蒼穹的體系、靈性光明的永恆與完整、三界六道的輪迴不息,這一切從來沒有發生過。我看到的一切都是,我在看自己的心。

 

認認真真聽這句話,這是我今天講法的,全部的這一句話,我今天講法所有的內容,就是這一句話:修行過程當中,我所經歷的一切境界,只是我見到了我自己的心。就是心識的覺知,見到了覺知的演化,這個就是整個的修行過程。而我,甚至於不是見到演化的這個覺知,也不是覺知演化牽動覺知,呈現出來的十法界。我不在「見」與「所見」之中,我也不被「覺」與「所覺」所局限。

 

換句話說,一切「見」與「所見」,所有的「覺」與「所覺」,呈現出來的十法界浩瀚無盡的宇宙天體和眾神的華藏世界,在我之內,僅僅是我心意的偏差而已。是因為偏移了我,而有了世界。而在我之內,世界從來沒有發生過。所以說,一切所發生的,一切正在發生的,過去與未來,「覺」與「所覺」,「見」與「所見」,在悲能之內,是絕對的平等。

 

因為「祂」絕對的平等,所以說沒有任何「見」與「所見」、「覺」與「所覺」,可以觸及到悲能隨順眾生的圓滿清澈,這個叫「般涅槃」。不是釋迦牟尼佛留了一個《大般涅槃經》嗎?這個就叫「般涅槃」。

 

我每次給你們講法之前啊,我都不知道自己要說什麼。我只知道要開一個法會,具體要說什麼,我自己是不知道的。換句話說,當我想要給你們要說什麼的時候,那個基點,就落在我的心識認知和意識分別之內了,講的叫「法理」——道理、法理,講給人類聽的。

 

當我不知道要說什麼的時候,但是卻明確地知道要開個法會,記載神佛臨在的狀態,這個叫真正的講法。什麼叫「法」呀?破迷覺幻的過程。就說是,離開你的身心的,讓你的身心意識的幻覺,熄滅在正知見之內的這個道路,稱為「法」,法無高下的。但是真正的講法,是像今天這樣的講法。像今天這樣的狀態,才叫真實的講法。因為今天這具身體呀,就你們看到的這具肉體細胞的人體呀,今天這具肉體細胞的人體,就是真正意義上的「法器」。因為祂承載的是如來的究竟的智慧,和超出於究竟智慧那平等無二的隨順、溫柔。

 

溫柔跟慈悲,是有着很細膩的一種差異的。慈悲呀,是離開了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不被「見」與「所見」、「覺」與「所覺」,所割裂、蒙蔽、觸及的,一種大光明、大智慧、大圓滿的普照狀態。大智慧就是大慈悲,大莊嚴就是大圓滿,大清淨就是大解脫,祂是……這幾個都是一體的,你知道嗎?祂只是一種你內在自性的圓滿。就是你自性完全超越了「見」與「所見」、「覺」與「所覺」的,生滅相續的細惑之後,呈現出來的究竟不動的、原始本初的、覺照十方的普照莊嚴,那個是佛的狀態。但是祂是……

 

祂是離開了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的大智慧,呈現出來的大慈悲,大解脫呈現出來大清淨。這裏面沒有溫柔存在,你知道嗎?祂最多的是慈悲。慈悲是一種特別莊嚴的狀態,是一種特別圓滿、特別恢弘、特別巍峨、無盡浩瀚的一種勢能。慈悲是一種勢能。慈悲以眾生的心意的基礎,去承載慈悲,祂是一種勢能。祂不是感知,祂不是認知,祂不是理解,祂不是現象,祂是一種勢能。

 

就好像是喜馬拉雅山啊,雪崩的那種感覺。喜馬拉雅山8800多米,然後從最高處雪崩了。那個雪崩,就上千萬噸的積雪,自上而下奔湧而下,那個叫「勢能」。你們見過黃河那個壺口瀑布吧?那種濤濤的河水,然後從懸崖上面直灌而下,激起那種像是霧一樣的,充滿山谷的那種浪潮,那個叫「勢能」。

 

慈悲呢,在慈悲者本身,在佛的那個地方,祂是沒有「慈悲」的概念的。因為祂沒有自己,也沒有眾生,祂只是一種自性那種覺性圓滿,呈現出來普照十方的、臨在的,對眾生無盡的接納。祂既接納自己,也接納眾生,或者說,在接納當中,既沒有自我,也沒有眾生,沒有生命,也沒有永恆。那個接納本身,就是慈悲、清淨呈現出來的普照的大智慧。

 

但是在佛以下的任何眾生,對於慈悲的感受、經驗,就是勢能。那是一種可以融化一切、接納一切、消融一切、拯救一切、淨化一切、救贖一切的,不可阻擋的勢能。那個東西沒有辦法形容。就說是慈悲,那個距離人類太遙遠了,但是在慈悲之上還有。

 

這個是個很微妙的東西啊,在慈悲之上,還有,但是那個地方呢,就已經用語言沒有辦法觸及到「祂」了,感知也沒辦法觸及到「祂」。你想連慈悲都沒有辦法見到「祂」。「祂」滲透在慈悲當中,是一種究竟平等的隨順。不是佛有一句話,叫作「恆順眾生」嗎?有點類似於這東西。

 

「恆順眾生」,就無論你是壞人,無論你是好人,祂都是隨順你的,極盡溫柔。因為在極盡溫柔裏面,那種究竟平等的境界當中,是沒有佛,也沒有眾生所發生過的。就語言講到這個地方,已經沒有辦法再去說「祂」了。

 

就現在此時此刻,此時此刻我在說話的時候,在這具身體裏面,每一個細胞裏面,都是無窮無盡的……就說每一個細胞是一個華藏世界。華藏世界可不是三界啊。三界,三界的最頂端是宇宙終極意識,然後呈現出來了靈性天堂。然後由靈性天堂呈現出來了,天堂十層境界的光明眾生。然後由光明眾生的最後一層,演化成為了一個半光明半黑暗的,一種霧化的半靈性半沉睡的狀態。那個半靈性半沉睡的狀態,稱為「知覺」。在知覺當中就進入了一種深深的夢境當中了。而在這個夢境當中,知覺對於靈性的回憶,投射出來了見精。那個見精清澈的「能見」的性質,被「所見」的內涵所蒙蔽、制約、牽動,形成了三界六道內,所有的眾生的生死輪迴的世界。但是這個叫「三界」,知道嗎?我說的華藏世界,是包括了法界的。

 

就今天,現在,此時此刻,在給你們說話的時候,在這具身體內的每一個細胞,每一個構成細胞的元素,每一個元素當中的細念,每一個細念當中的生命原始的、亙古的、無窮無盡的,記憶呈現出來的微粒當中,都是華藏世界的完整的體現。祂包括了法界裏面呈現出來無窮無盡的佛的宇宙。每一尊佛是一個宇宙,每一個宇宙當中,又有不同層次的佛的世界,還有菩薩的世界——菩薩的這種居住地吧,不能說……菩薩沒有世界,菩薩叫「淨土」,祂不是宇宙體系。

 

但是大菩薩不一樣啊。大菩薩就是那種,信受了這種究竟解脫、如來第一義的大菩薩,祂本身就是佛,祂們是有世界的。祂們的世界只是現在不展現而已,但是祂們自己都……大菩薩,真正的大菩薩,都是佛演化的,都是過去的某一尊如來,為了救贖這個時期的細念妄想鉤織成的境界眾生,而化成大菩薩的方便身,進入到人間的。為什麼呢?佛不講法的。

 

這個是我給你們糾正一個觀念。就說人類就是很低能的東西,很……就在我來看,就很勢利,你知道,總覺得:這個佛比大菩薩高呀,我們要景仰佛。佛沒有形態的。佛的形態都是因為業力折射智慧,而呈現出來的那個光啊,就包括我現在身後也是有佛體的,但是那個不是佛真正的樣子的。佛真正的形態,是宇宙的體系。就是一個整體宇宙的華藏世界,包含了三界六道的無窮無盡的宇宙體系,那個叫「佛的世界」,知道嗎?

 

而真正在人世間度人的、講法的,全部都是大菩薩。為什麼呢?因為若言如來有所說法,即為謗佛。佛沒有形態,沒有形象,沒有語言。在人世間傳法,救贖眾生的,全部都是大菩薩。為什麼呢?什麼叫大菩薩呢?智慧與慈悲,這兩者。正信、正念、正見、正行,八正道嘛,呈現出來,就是大菩薩。大菩薩就是證入了無生空性,解脫了變易生死和分段生死,但是尚未圓滿究竟智的這個覺者,稱為「大菩薩」。但是祂的性質與佛是一樣的。

 

離開了大菩薩,地上的眾生,是不可能修行的。因為眾生是由分別見構成的嘛,你只有通過分別智,能夠破分別見的。因為分別智的背後是空性,而分別見的背後是索取。只有通過空性,只有實證了空性,實證了法我皆空的圓覺普照、當下莊嚴、隨順臨在,但是又不生不滅的,圓滿覺性的,入了佛地的大菩薩,才可以以方便究竟智慧,隨緣說法,幫助那些無明眾生,破除他們內心的分別二見,進而破除他分別二見背後的靈魂感知的迷惘。

 

當靈魂感知甦醒,這個人的修行,這才開始,你知道嗎?靈魂感知不甦醒的話,你建立在心靈認知和意識這個體系之上的修行,只是在積累福報、淨化業障,為你以後靈魂感知能甦醒、能修行,打下一個基礎而已,僅此而已。靈魂不甦醒,人談不上修行的。

 

這個,今天不是我一個人說,六祖惠能也說過,叫「悟起後修」。祂有句話是什麼來着?說是「不見性者,學法無益」,還是「不明心者,學法無益」?這句話我忘了,大概反正祂的意思,跟我說的意思是一樣的。就是你必須得是靈魂感知甦醒了之後,從你的心意人格自我體系當中脫落了,在你靈魂感知甦醒了內在的那種見精的清澈開始,在這個程度之上,才能夠談得上修行。

 

修行的目的,是為了從死亡當中解脫的。而你心意人格的相續,這本身是死亡的因素。你在死亡因素上面做的一切的努力,就好像是在沙灘上蓋樓一樣,海浪一來,那個沙灘一分解,你這個樓就塌掉了,知道嗎?

 

所以說,真正的修行,因為今天給你們講法的不是人類,我也不是個修行……就今天我可不是什麼修行中的人啊,搞清楚。今天我不是一個修行中的人,今天我也不是一個天堂之主,今天我也不是什麼宇宙的終極意識,甚至於我今天不是那個法界的覺醒的大菩薩。今天我是甦醒了那個不可說的,但是卻在一切言說當中不被觸及的,那個「祂」。

 

所以說,今天我在講法的時候,我盡量地要屏蔽掉腦子裏面,浮現出來的任何的慣性的概念、語言,讓這個心靈的認知與意識之間,浮現出來的語言和意識,與心靈認知,這三者斷開。在斷開的時候呢,那種氣息才能出來。在斷開的時候呢……就是這個地方,就是現在,就是此刻,在這具肉體身心當中,所綻放出來的溫柔、清澈、平等、周遍,就是「祂」,哇……

 

在這種溫柔的平等之中,那種覺遍十方、臨在十方的普照莊嚴,祂是一種緊張感。就說是諸佛的普照、慈悲、莊嚴,在悲能之中,是一種脫離了悲能,而形成的緊張感——就是覺明為咎。因為有緊張,才會有本能的下意識的分別,這個分別就是智慧,這種緊張感就是慈悲。而這種緊張感如果消散了,那個下意識的分別,如果熄滅了,那個剩下來的就是,從來沒有被任何任何境界所發生過的本初了。

 

我見到的一切,都是我的心啊,見到了心識分別的記憶;而覺性普照的一切,都是覺性的普照,照到了所覺的對境。這個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事情啊。噢,就說是,在這個地方,我給你們糾正個觀念啊,因為今天的話,是很難得。我修行這個已經,你想我19歲修行,我修行已經32年了。我證入到悲能,也就是,今天是第5次。再過兩個小時悲能就隱退過去了,就隱退了。

 

你們有過尿急的時候吧?哎喲,突然間想上廁所了,就急得不行。尿急的時候,人的生理上,他會有一種,就說是壓迫感嘛。壓迫感,但是同時的話,他會有一種,就是你急切地要去放水的,迫切的一種需求。你把那個壓迫感和那種急切的需求啊,把他的這種緊張的情緒,把他去掉。你去體驗一下,在那種好像說是,就說你生理上那種急切的狀態背後的,一種極其深邃的,生理上的一種興奮的感覺。

 

他像是那個,就像是那個十五六歲的小伙子,剛打完球回來了之後,荷爾蒙高速分泌的時候那種狀態,那是一種極盡亢奮又振奮的青春和愉悅的感覺,這個是靈性天堂的感受。很類似於男性,就是男女性高潮的時候,那種生理上的那種亢奮、痙攣,所帶來的神經上的一種舒爽、釋放的,極盡快樂的性高潮的狀態,這個是靈性天堂。

 

那麼,在靈性天堂之上呢,是一種臨在於靈性天堂和三界之內的,無生無滅,無來無去,普照十方,於普照當中,十方世界盡收眼底,而大慈大悲又接納盡收眼底的眾生的,智慧與慈悲圓滿結合為一體的,無盡恢弘、無盡莊嚴的宇宙體系。這個是佛的世界,就是覺性。但是在覺性之上,在覺性之外,又在覺性之內,伴隨着覺性,卻是覺性都無法觸及的,還有一樣東西——究竟的平等,隨順的溫柔。

 

這兩者,我只能用語言講到這個地方,因為「祂」也不是這裏……「祂」也不是我所能講出來的這個東西。這個「平等」,他一定有一個不平等在裏面,對吧?可是「祂」既沒有平等,也沒有不平等。就說是人類這個體系,只能講到這兒了。

 

就這麼說吧,我再盡量舉個例子,就說是在佛的境界當中呢,就是祂脫離了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祂是對一切眾生,心識眾生,境界眾生,所有眾生心意和生命境界的接納。因為無條件、無償的、無差異的接納,浮現出來的對眾生生命境界無條件、無差異的慈悲,與滲透在一切眾生心意當中,了知眾生的過去輪迴生生死死,每一天、每一剎那,以及遙遠未來每一個細節的普照智慧。

 

沒有慈悲就沒有智慧。慈悲就是無差異、無條件的接納。因為接納,所以說接納的一切眾生的一切的差異性,在接納當中都是每一個細節、每一個過程,過去和未來都是畢現於前的,這個叫「智慧」。智慧不是理解,不是智商,不是記憶,智慧是普照的意思。智慧是一眼能夠望到頭的意思,那個叫「智慧」。

 

你們細細想一想啊,現在我只是用你們人類的這個系統,給你們大概講一講悲能。那個臨在於眾生身心當中,又不被身心所觸及的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、無垢無淨、不增不減、圓覺普照的大慈大悲,是不是還因為跟眾生,滲透在眾生之內,卻不被眾生觸及,而說有一個覺性?

 

細細聽哦,這個地方特別微妙,你知道吧?我盡量地用比喻去接近「祂」。這個地方只能用比喻去接近,因為「祂」沒有辦法,沒有任何語言可以描述。「祂」不是境界,不是狀態,「祂」甚至不是性質。無生無滅是性質,無來無去、不增不減,這個是叫「性質」。這個是無生的性質,但是悲能連無生都不是。

 

就是你們想一想,就說是沒有離開眾生的佛,也沒有離開佛的眾生。一念覺,眾生是佛;一念迷,佛是眾生。眾生與佛只是一心之隔,對吧?這個是很究竟的如來第一義吧?煩惱即菩提嘛,生死本涅槃嘛。人人有個靈峰塔,要向靈峰塔下修嘛,佛只在方寸之間嘛,就是心靈嘛,是吧?也就是說,覺性啊,就沒有一個離開了煩惱而獨自存在的覺性。在覺性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的普照臨在莊嚴之內,一切眾生與覺性的性質,是平等的,所以說眾生是佛。

 

聽清楚了啊,這個覺性跟煩惱是一體的,可是在覺性與煩惱之內,覺性與煩惱無法觸及的,卻伴隨着覺性與煩惱的,在覺性與煩惱之間隨順、溫柔的,那個叫「悲能」,也叫「不可說」,也叫「毗盧遮那佛」,也叫「諸佛清淨法身」。

 

嗯,是的,是的,我今天講的就是「祂」。但這一會兒,已經開始離開「祂」了。就剛才前半段,跟你們講法的時候,我就不應該說話,你知道吧……

 

對,就是現在的這種狀態。在這具身體之上,綻放出來的這種祥和、慈悲的內在,那種平等、清澈的超越,就是悲能。「祂」是沒有語言的,「祂」甚至連性質都不是,「祂」怎麼可能是狀態呢?但是透過人體,「祂」一定會有狀態,因為人體是由業障習氣構成的,他會折射佛的慈悲形成祥和。

 

人類不能夠體驗到什麼叫慈悲的,因為人類的心,他的基礎是分別。有分別,就不可能有慈悲,知道嗎?因為慈悲心是熄滅一切分別的大接納、大圓滿、大普照、大救贖,那個叫「慈悲」。祂對一切眾生的心意、生命、歷史、因緣,是全部無礙無漏地普照、洞察、接納,而無差別的救贖,那個叫「慈悲」。所以任何建立在分別心之上的境界,都不可能理解慈悲。但是你們可以理解被這具身心的習氣和業障,折射了慈悲,而在這具身體上綻放出來的祥和。就今天可能,在這具身體上面折射出來的,不是光明了,是超越了光明的溫柔、祥和,以及那種悲能的平等。

 

今天這堂講法非常非常珍貴,你知道嗎?非常非常珍貴。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要講什麼,所以說我知道,今天講法一定是「祂」在講。就當我知道要講什麼的時候,他一定是我的心靈確定,聚合我的意識分別,而表達出來我人格的訴求。我跟你們講的,最多就是你們人類可以喜聞樂見的、膾炙人口的這種法理法義。但是當修行者的內在的內在的那種原始的面目浮現的時候,今天講法的這個人,包括過程當中的靈性天堂、宇宙終極意識,包括法界的那尊大菩薩,瞬間都變成了障礙。

 

祂們是離開了悲能的錯覺,而悲能當中一切錯覺,有相而無體。就是有法界,但是法界的神佛大慈悲是一種,在悲能看是分別心吧。靈性天堂的終極意識,那就更不用說,那個就是已經墮落到了夢境當中的一念的執迷。那麼靈性天堂的光明的話,只是那個執迷心,所體現出來的業力身了。那麼業力身墮落為知覺,知覺再呈現出來的三界六道的「見」與「所見」的境界眾生,那個就已經完完全全地變成了鬼魂。

 

在悲能當中的話,就說是一切眾生,是有相而無體的。就說是有鬼魂,有人類,有動物,有餓鬼,有畜生,有天人,有三界六道的不同的神靈和王,有宇宙終極意識,有法界的大菩薩和佛,但是他們就僅僅是現象。僅僅是現象,他們沒有內涵,沒有體,沒有狀態,沒有智慧,沒有慈悲,沒有恐懼,也沒有所謂的永恆。

 

因為十法界一切眾生的身體形象、內涵狀態之中,最根本最根本、最究竟最究竟的原始本來的面目,只是平等的悲能,隨順眾生,而不改變的當下。那是一種極盡的溫柔,而呈現出來的究竟的平安。什麼叫「平安」啊?一切發生當中,未曾發生的,叫「平安」——如來寂滅海,聖主平安性。

 

我沒有想到落差會這麼大,你知道嗎?當我是靈性天堂的本身的時候,當我是天堂之主的時候,當我是純光的那種穿透性,浮現在靈魂感知當中的光明的時候,我不覺得自己跟人類,有什麼太大的差別,只是我比人類尊貴。就是人類屬於鬼魂,而我是屬於神靈。但是鬼魂跟神靈嘛,你這個……他還是有對比的吧,對吧?

 

但是到今天的話,「祂」就完全不存在對比了。就完全沒有,完全沒有可比性。就包括那個神,就包括我平常那種,處在那種內心的,就說我內在的那種靈魂感知力啊,是醒着的。你們是睡着的,但是我平常恆常就是醒着的。

 

修行,就像是一個木桶啊。一個木桶的儲水量,是由那個短板決定的嘛。過去我大概兩三年前,那個短板啊,就很低。那個就基本上就是在木桶底部了,所以我在輪迴不好的時候,我就是一個完整的人類。就是我整個心意循環,是密不透風的,具有質量性的黑暗的。我和你們一樣,只能看到眼睛看到的,只能想到意識想到的,只能感受到我心靈的認知所能感受到的,除了這三者之外,我的內在沒有光的,這是在我修行輪迴狀態不好的時候。

 

但是現在這個短板啊,增高了。我現在修行呢,就說是,不是六天一次輪迴嘛,大概現在變成五天半了。在我輪迴最不好的,在我當人的那一兩天時間啊,我的內在,我的心啊,是處在一種感知的狀態,而不是認知的狀態。認知是:我見到這杯咖啡,我認知到它是咖啡,並且有一個深入的對這個咖啡的理解、記憶的儲存,這個叫「認知」。

 

沒看到它之前的話,我的心也被這杯咖啡的認知所牽引着,時不時地想要去喝它。對咖啡的認知的記憶儲存,大過了我對於這個巧克力的認知儲存。那麼,對於咖啡的認知呢,他就會帶領着我心靈認知的這個清澈,進行認知的相續,這個叫「執着心」。

 

平常在我過去,在我最不好的時候,我的心靈認知啊,就被我認知的這些儲存的執着,所牽引着走,慣性地相續,這個就叫「人類」。人格是沒有辦法停止自己的執着的相續的。你的心靈一會兒想東,一會兒想西,一刻都停不下來的,這個就是人類。所以當你離開這具身體之後,你的靈魂必定會、必定會輪迴。

 

因為你在活着的時候,都不能停止你內心的,心靈認知對於認知記憶的慣性的習氣的追逐和被動的相續的記憶,你怎麼指望……在你活着的時候,你的主觀能動性,都不能夠選擇讓你的心靈認知停下來,你怎麼能指望你死的時候,意識死掉了,身體死掉了,你心靈認知所儲存的這些思量心的記憶和習氣的相續,他們能停下來呢?

 

你的思量心的,對於認知所執着的記憶的習氣,他不能夠在你活着的時候,以主觀的信仰,把他們淨化,把他們釋懷,把他們寬恕,把他們融入到光明當中去,在你的意識死後,你是沒有主觀選擇能力的。你的心靈的內在的,就是你心靈認知背後的靈魂感知力,就會被你心靈認知在活着的時候,所認知儲存的那種習氣的經驗,刻在你靈魂感知力的屏幕上面,形成思量心的習氣和記憶的沉澱。那個就是你的靈魂。

 

你在活着的時候,你的主觀意願,就比如說我現在,我的習氣啊,我的心靈認知形成的這個記憶的習氣,形成的這種人格的執着,促使我要去喝咖啡,但是我的這個主觀的意識、我的主觀的願望,我現在是個修行者,知道了我現在不能喝咖啡,我要主觀地把他去掉,這個叫「持戒」,知道嗎?守戒,守的就是符合於法的標準,從而克制你人格自我習氣形成的執着心的記憶。

 

我活着的時候,我以我的主觀人格,遵從法的標準,遵從那種無私、真實、寬恕與愛的這個標準,去克制了,制止了我內心的,撒謊、隱瞞、貪婪、惡毒、自私這些不好的念頭,他就會形成一個信仰的我和人格的自我的記憶的這種對沖。這種對沖的過程當中,信仰的我不斷地淨化人格自我的構成因素,這就叫「修行」了。

 

過去的我,是我人格的這個認知自我,對所認知境界內涵的習氣的儲存,形成了人格自我的執着心。就比如說是,我很喜歡喝咖啡,一天不喝我就難受。「我喜歡喝咖啡」,喜歡喝咖啡的,不是喝咖啡的名相,而是喝咖啡的味道。那個味道,一定是習氣的記憶,它不是你意識的記憶。你意識只能記憶起「咖啡」這個名稱來。意識僅僅是概念,而儲存概念的,一定是心靈的體驗。

 

如果我從來沒有喝過咖啡,你讓我記這個叫「咖啡」,那個僅僅是個概念。但是當我想起「咖啡」這個概念的時候,我想起的,一定是我喝咖啡的時候,心靈認知儲存的習氣,知道吧?那種精妙的習氣,聚合了「咖啡」這個名稱,就形成了一個想要喝咖啡的「我」,這個叫「執着心」。每一個執着心背後,都有一個被執着所牽動認知形成的「你」。你的人格就是由無數個執着心,牽動認知,塑造出來的習氣記憶的沉澱,明白了嗎?

 

你現在主觀意識,你的主觀意識,你們人類的主觀意識,99.9%都是跟着你的心靈認知執着心的習氣所走的。你連在你活着的時候,你都不能夠停止你內心,心靈認知被你的慾望所帶動的這個人格,他無奈、被動去相續,去在人世間,追尋你的這些七情六慾,去追尋這些色情啊,貪婪啊,六根六塵的享受,你怎麼能指望這具身體死亡之後,你的靈魂感知力,不被你人格自我形成的思量心所牽動呢?

 

你活着的時候,你都做不到不喝一杯咖啡,你這具身體死掉了,你內在的那個思量心,對於認知習氣的儲存,他依舊還是渴望去喝咖啡。因為喝咖啡能讓他感覺到安全、舒適,對不對?你一去,你的思量心在你脫離了你的意識、人格、心靈認知的感受之後,不被這具身體所蒙蔽了,不被你的心意人格所禁錮了,你的心靈認知深層的那個思量心啊,他會跟隨着心靈認知自我,刻在靈魂深處上的那些記憶,他會浮現出來思量心的本能的,下意識、潛意識的探索、尋找。他所探索、尋找的,一定是你平常所執着,一定是你平常思量心所儲存的習氣的記憶和體驗的凝固。你依舊會去找咖啡喝,一找,那個狀態就叫「中陰身」。找到了,那個狀態叫「投胎」。

 

當你找到之後,找到那杯你在思量心當中,習氣蘊含的那個咖啡的熟悉境界的對境,真的找到了一杯現實中的咖啡,那杯咖啡就是你已經投胎的身體。有可能呢,是動物,有可能是人類,這種概率都很小,絕大部分,80%以上,都是餓鬼道。貪婪、自私是構成餓鬼道的基礎。自私、貪婪、永無止境的這種欲壑難填,就是餓鬼道的基礎。

 

如果你去的是天道的話,那個思量心的對於你的作用很小的。你進入天道的時候,他一定是你的靈魂感知當中的見精——那種清澈「能見」的性質,透過你的靈魂感知,投射在你的思量心的那種慣性的思維當中。你的思量心,那個就是你的靈魂嘛。他脫離了你的意識、記憶,脫離了你的人格認知的那個思量心,他會看到由你的靈魂感知折射見精,投射在思量心的習氣和細念境界當中,那個你的那個靈魂狀態當中的你,你會看到一束光的。

 

那個就是見精的光,投到你的身體之上。你會順着那道光走。因為那道光的話,祂投射在你的思量心的靈魂身體上,祂是清澈、明亮而不刺眼的,溫暖、安全而極盡的溫柔的。祂對於你是無盡的包容,無盡的愛。你會在光中感覺到無限的溫暖和安全。因為那個光就是我。

 

那個光是我透過你們的心、你們的靈魂,透過你們的這種三界內的靈魂的那個領域,照射在你的思量心的那個靈魂的你的身上,從而把你接到見精內在所現的,由你的過去世的生命和你今生的生命,認知蒙蔽見精所浮現的境界當中去。那個境界就稱為「天道」。

 

因為現在我的這個修行啊,已經突破了,就是我的那個……平常我的狀態是那種,就說是純光完整的靈性,順着見精的這個清澈的管道,進入到了……就突破了我的靈魂感知,進入到了我的人格的認知裏面來。就說現在我已經跨越了靈魂感知宇宙、靈魂感受的這種暗能量的宇宙,進入到了心靈認知之內來,但是現在還沒有接觸到人格認知的這個層面。所以現在我在心靈認知和人格認知之間,在思量心的這個地方。所以我現在為什麼能夠把思量心說得這麼清楚呢?

 

換句話說,我現在的講法,已經可以找到你們每一個人的靈魂了。我可以在你們死的時候,在你們靈魂,在你們思量心那層宇宙空間當中,以你們平常能夠感受到的,對於我講法聲音背後那種熟悉氣息的體驗,把你們接到天道裏面去,甚至於接到更高層次的宇宙世界去。

 

剛才我跟你們講這麼多,就是說我給你們講,現在我的這個修行啊,進階了。過去我兩年之前啊,在我輪迴狀態不好的時候,我就是一個完整的人類,就是心和意識相續的、聚集的,一個完整的、具有質量感的黑暗的境界。

 

而到今天為止呢,在我這個六天一次的輪迴當中啊,我的內在平常恆常地,是處在這種靈魂感知內在的清澈的見精的狀態。這個狀態,大概我要持續四天時間。另外兩天,在我完全的這種,就說是靈魂感知當中的,這種習氣和細念開始聚合,開始聚合成為了心靈認知的這個過程當中的時候呢,我在靈魂感知和認知的這種狀態呀,狀態下啊,狀態之中啊,我的心啊,也是處於那種清澈的、清淨的,不被心靈認知所牽動,不被意識自我所蒙蔽的一種半透明的狀態。這個就是我木桶那個短板啊,增高了。

 

現在我是處於一個半神半佛的狀態,而我過去屬於半人半神的狀態。而進入到2025年1月份之後,現在這個修行者的內在,已經沒有了完全是人的狀態了。現在我最不好的時候,是一個半神的狀態;而我最好的時候,已經可以接觸到悲能了。這個是不可思議的事情,你知道吧?

 

就是我平常的話,我最不好的時候就是人類,最好的時候可能是覺性,就是個佛的狀態,大菩薩的狀態。但是到我現在的話,我最不好的時候是一個,最不好的時候就是一個見精,透過了靈魂的感受,在心靈認知和自我認知之內,伴隨着見精的清澈,這麼一種半神的狀態。一半是人類的意識,一半是見精的清澈,這個是半神。

 

純粹的神呢,就說是人類的頭腦只有意,沒有識,人類的心靈只有認知的明確,沒有所認知的形成的體驗的沉澱。就是你的心靈認知和意識是存在的,但是內在沒有人格,這個是神的狀態。祂是完整的純靈性的光明,在這具身體之內,伴隨着見精的空間,呈現出來了充滿了三界六道、靈魂宇宙的,那種無限的光明與無盡的愛。那個就是天堂降臨到了三界之內,滲透到了人間之內。

 

因為我的心靈認知浮現出來的自我人格,被愛與純光所熄滅了嘛,那麼我的心靈認知與意識之間的這個人格自我,就變成了純靈性的那種光的、無盡的愛的、寬恕的表達,那就是一個純神的狀態。但是現在我還不是,我現在是個半神的狀態。

 

我現在是心靈的認知到我自我認知之間,這個人格自我,有一半是我自己,有一半是見精的清澈,蘊含着靈性的溫暖與愛——這一半對一半。這樣的,就是我最不好的時候狀態了;但是我最好的時候,我都沒有想到今天我能夠進到悲能裏面來。

 

但這會兒「祂」已經開始隱退了,就這一會兒,你們現在聽我說話,就聽得很具體了。就我說一句話,就是一句話了,你知道嗎?剛才我說話的時候,那個是很稀薄的。就是在這10分鐘之前,我在談悲能的時候,我說出來的話,背後是沒有語言的痕跡的。

 

現在我說的話,每一句話背後,都開始有了語言的確定感。就說是文字概念背後的延展的境界,和語言文字所指的那個具體的內涵,開始已經形成了,開始已經有了。可是在10分鐘之前,我說那個話,我說出來的話,就好像是在雪山頂部,在極度缺氧的時候,所說出來那個話一樣。那個話,是透明的,背後是那種不被語言所觸及的,就臨在於空間當中,卻不被空間所遮蔽的,那種超越了生命,不被生命所禁錮的大平等的清澈。

 

哎呀,人類不知道什麼叫神的。人類知道什麼叫神啊?能給人帶來好日子的,就是神。今天要是能給人祛病消災了,讓你中個1000萬,讓你瀕死的家人活過來了,人們認為這個是神。可是,實相當中是,人類就根本就沒有真正地活過。每一天,你沒有一秒鐘是你自己活着的。你活着的每一天、每一秒,今生以及來世,全部都是你心靈的認知,被你認知的這些習氣的記憶,所牽動着輪迴。你的靈魂從來沒有哪一天,是醒過來的。靈魂不醒過來,你就是鬼。就說被業障,被身心業障掩蓋的靈魂就是鬼。

 

靈魂甦醒了內在清澈的那個「能見」的性質,你就是神。因為那個「能見」的性質連帶着天堂。當你是純粹的天堂,熄滅了「能見」的性質的時候,你就是永恆的生命,你就是宇宙終極意識。而宇宙終極意識呢,如果說是回歸到了終極意識所不能分別的,那個本初最原始的那一剎那,虛空粉碎,大地平沉,覺知分解。覺知分解那一瞬間,就是普照圓滿覺性的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、當下的莊嚴。這就修行就到頭了,你知道嗎?就到頭了。但是在這莊嚴之上還有。那個莊嚴之上的,那個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,唯佛與佛,才能盡知。

 

阿難問釋迦牟尼佛,就說覺性之上還有什麼?他說:覺性這麼神聖,那個是法界的大菩薩和諸佛的榮耀與輝煌,那麼覺性之上還有什麼?釋迦牟尼佛說:覺性之上還有寂滅,但是那是佛與佛之間的事情了。「祂」和眾生,沒有任何關係了。唉呀,挺好,這陣子已經過去了。

 

今天這堂講法呀,對於人類沒有任何意義,沒有任何意義的,因為這個地方距離人類太遙遠了。但是祂對於那種修行有成就的人,有意義。對於那種已經臨界在神與人的邊界上的人,有意義。因為神,祂不是人類,你用指導人類的那個標準去指導神,是指導不了的。神是純光,而純光之上的生命,那種無生無滅的莊嚴,祂對於神是有指導作用的。

 

而今天講法的,透過這具身體氣息,透出來那種平安,那種祥和,那種平等的清澈、清淨,「祂」對於那種無生無滅的覺性莊嚴,「祂」是有指導作用的。所以跟人類沒什麼關係,我就是想把這個狀態留下來而已。

 

你們知道人類,為什麼稱為「人類」嗎?就是因為人類有心啊,它花草樹木沒有心啊。這個「心」是什麼呢?心就是靈魂的感受與肉體細胞結合,形成了對於肉體細胞的記憶、儲存。儲存的記憶凝固了靈魂的感受,變成了心靈對感受的認知。有認知的,才能稱為「人類」,知道吧?

 

所以他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呢?因為在靈魂感受與肉體聚合的過程當中,形成的這種心靈認知的凝固;認知對於細胞的凝固,而形成了認知的心識;所認知的這種身體的變化,牽動着認知變成了心識的相續,就變成了眾生的,就是這個自我。這個自我不光是你們人類有,魚也有,鳥也有,動物也有,所有的動物也有。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六道輪迴的原因。輪迴的是什麼東西?輪迴的就是你的心靈認知,刻在靈魂感受當中的思量心。

 

對於動物來說,就是它的習氣,牽動它的心靈的認知,刻在它的靈魂感受之上,對它當動物時候那個身體熟悉的記憶。它下一輩子,還會去當狗,還會去當貓。因為它就是喜歡東聞聞,西聞聞,找些東西吃。那個貓它就喜歡上躥下跳,它就喜歡發情的時候,跟不同的母貓去鬼混。它那些習氣牽動它的心靈認知,形成了它的這種靈魂感受之上,習氣刻在靈魂感受之上的思量心的相續。那個就是貓的靈魂,那個就是狗的靈魂,那個就是你的靈魂。

 

你不能在活着的時候,以主觀意願,去淨化你心靈認知背後,那個思量心的習氣的沉澱,你的靈魂的感受,那個感受靈魂,一定會在你的身體死後,被你思量心的記憶的習氣的凝固,所牽動着尋找下一個思量心所儲存的習氣的對境,那個就是投胎。

 

唉呀,就這會兒,這才開始給你們講法了。我一講法的時候,我就覺得我自己毫無意義、毫無價值了。給人類講法呀,給你們講法呀,我會講得非常細緻、非常系統——毫無意義,我還是喜歡當佛的時候。現在我已經習慣了自己平常的狀態,是一種純光的、純生命的、永恆的、普照的狀態。習慣了之後,我就不太習慣當人類的這個人格自我了。

 

可是當那個無生無滅、臨在普照的莊嚴浮現的時候呢,我的內在反倒會有一種非常……就好像長長出了一口氣一樣。就好像在一個深邃不見底的夢境當中,從夢境當中解脫的感覺一樣。在覺性那個狀態,會有一種在夢境當中解脫的感覺一樣,你會長長地出一口氣,「終於安全了」,你會有這種感覺的。就會有一種大解脫之後,帶來的那種大圓滿的普照,有一種終於不再被境界所蒙蔽在死亡當中的,大解脫的安全感。

 

你們知道永生、永恆,意味着什麼嗎?靈性天堂的永恆意味着什麼?意味着祂跟死亡是相對的,知道吧?有剎那生死,有分段生死,才有永恆不變嘛,這兩者是一體的東西。光明與黑暗是一體的,分段生死和永恆不變是一體的,剎那生死和永恆莊嚴的光明是一體的,只是一體生命的兩種形態而已。而只有證入到那種無生無滅的大解脫,呈現的大普照的、大莊嚴的、巍峨浩瀚的華藏世界的宇宙體系,那個才是無生無滅、不增不減、無垢無淨的,巍峨、神聖與圓滿。那個就是徹底地不入生死了。

 

那個地方的話,你會有一種深刻的,脫離了身心,脫離了認知,脫離了覺與所覺,臨在於當下,普照無礙的、究竟圓滿的慈悲感。那是一種究竟智慧的大慈悲。那是一種接納一切眾生大慈悲,呈現出來普照萬物,滲透眾生過去未來,洞照眾生起心動念,無所遺漏,無所不包,毫釐可見,剎那沒有任何錯謬的大智慧。那個是佛的狀態,那個也很好,那個是能帶給你這個人真正的解脫感。真正的解脫感就是真正的安全感,因為祂是無生的,知道嗎?

 

而靈性天堂,祂是一種非常微妙的,你自己難以察覺的一種存在感。是生命就會有生命的形態,這個形態無外乎於永恆或者生死。生命,就要麼是永恆的,要麼就是生死的,就這麼兩種狀態。這兩種狀態,他都不是究竟的。只有超脫了生命,不被光明所存在的那種大智慧,那個才是究竟普照的大圓滿。但是這個覺性,祂都不是悲能。

 

就現在我在說悲能的時候啊,已經不再是剛才了。剛才我是「祂」,現在我已經不再是「祂」了。現在我再說悲能的時候,已經……就是隔着雲層在說虛空了。現在是隔着雲層,我在說虛空。我現在已經開始理解「祂」了,知道嗎?我現在已經開始理解「祂」了。而在半個小時之前的話,是沒有雲層的。我是直接是虛空在試圖表達着虛空的體現。而現在已經有雲彩了,我在隔着雲彩在理解虛空了。就是我對悲能已經形成了這種理解的、非常細膩的描述的時候,我就不再是「祂」了。

 

你說今天講法有何意義呀?對於人類沒有意義,對於人類的歷史有意義。也就是說今天的修行者呢,以身體力行的切實的改變,向人類這個境界的身心靈、身語意的眾生,傳遞着一種全新的生命的狀態,而告訴你們人類,生命是分層次的。只要在生命之內,他就是,就這兩種狀態:要麼你是生命本身,祂是永恆的;要麼就是你是生命的形態,他是生滅的。

 

可是超出於生命,不被生命所存在的,那個才是真正的不生不滅的。而在那個不生不滅之上,又滲透在一切生滅和無生智慧當中的,還有一種究竟平等,卻不可言說的,當下普照隨順,卻不可觸及的,諸佛的究竟法身——大日如來,毗盧遮那佛,聖主平安性,悲能。

 

還好,今天前面1個多小時的這個記錄的,算是比較完整地把那種狀態記錄下來了。那個狀態沒有思維,有意識沒有思維,有認知沒有感受。在沒有感受、沒有認知的身心之內,整個三界六道、靈魂宇宙,包括法界的這種光明,是完全呈現的。而在呈現之內,沒有任何遮蔽的狀態下,那個悲能才可能在法界和三界構成的華藏宇宙當中,浮現出來,這個是極其難得的。幸虧我前面錄像了,把這段非常珍貴的過程,這1個小時的過程錄下來了。不然的話,以後你都很……就說我都很難見到這個地方。

 

我是比較容易見,就是我現在基本上天天地見到,就身處於靈性天堂之內。我說我是天堂之主,這個絕對不是誇張,而是一個很如實的表達。天堂是我的身體。就說我是純光的、無限的生命,浮現、呈現於三界六道當中永恆的光明。

 

大概有4周,就是我輪迴4次,四六二十四嘛,24天,我會證入法界一次。就是呈現出那種,脫落了靈性純光生命的蒙蔽,而在生滅相續的宇宙當中,呈現出來了無生無滅、普照臨在的,大悲心的大解脫的大莊嚴,那個是一尊佛的狀態。

 

我不是一個菩薩的形象。我不是你們看到的那種,人類所看到的這個壁畫上的,大菩薩那種形象——什麼頭飾啊,什麼佩戴各種各樣的瓔珞呀,裝飾品呀,一個大菩薩,不是的。我的形象,我的形象不是這具肉體細胞構成的這個「我」啊。這個「我」是跟你們一樣,都是由業障、習氣的相續,兌現出來了一個業障因緣的業身而已,這個業身不是我。

 

我真實的形象呢,在2022年1月20號之前吧,那確實是個大菩薩身。我看到的就是虛空當中,有一個大菩薩的半個頭。就整個的空間,整個宇宙空間,浮現出了一個大菩薩的一個頭,一個頭形。那是我2022年1月20號之前的,就是我的這種法性身吧,在三界內的投射。

 

1月20號之後,耶穌降臨之後,激活的我的靈性,從那天開始之後,我再打坐,浮現在……就是那個覺性,透過靈性的折射,滲透在靈魂感知領域裏面,然後又穿透了這個靈魂感受,穿透了心靈認知,穿透了人格的認知,在我的身心意識的範圍之內,浮現出來的,被我的身心習氣折射的覺性的光芒,已經是一個佛的形象了。

 

現在我的這個另外空間,微觀下的空間,在法界當中的那個形態,那個圓滿了的形態,折射在我的三界六道當中的那種形態,哎呀,這個講起來又跟你們……簡而言之吧,簡而言之啊,哎呀……就說我用一種最簡單的一個語言,跟你們講空間,不然你們又被我的話語繞進去了。

 

你們,咱們小的時候,小的時候咱們就說是,那個時候洗衣機沒有普及的時候,洗衣服不是都是媽在洗嗎。一個大的洗衣盆子,小的時候我媽還用那個洗衣盆給我洗澡呢嘛,你想。然後她用那個,在搓衣板上搓衣服。咱們都用那個高泡肥皂,對吧?

 

現在設想一下啊:一個大的玻璃瓶子,就是咱們泡酒用的那種玻璃壇子,是玻璃——透明的,裏面裝滿了高泡肥皂那個肥皂液。那個肥皂液呢,裏面有很多泡泡,對不對,充滿了這個玻璃壇子,上面有個蓋子。它是透明的,裏面有很多的肥皂泡,對吧?

 

這個肥皂泡呢,每一個肥皂泡裏面,都是一個法界的——就是一個神佛的宇宙。那個宇宙稱為「華藏宇宙」,裏面蘊含了三界六道,包括法界的這種大菩薩呀,包括不同的這個佛的世界,就是每一個肥皂泡都是。但是整體這個玻璃壇子呀,整體的這個玻璃壇子,祂是覺性。

 

就是覺性當中,有着覺性被宇宙終極意識,就是覺性被覺知所駐留在了所覺境界當中,呈現出來終極意識投射在覺性當中的,不同時間和不同宇宙的遮蔽。現在我的狀態呢,現在不光是我,任何一個修行者啊,包括我,今天的修行狀態,都是一個不斷還原覺性的狀態。

 

我現在最不好的時候,不是一個半人半神的狀態嗎?我最不好的時候,我的人格的自我,就是人格心意的自我當中,也是見精的清澈和單純,蘊含着靈性的愛與光明嘛,這是我最不好的時候。那麼我最好的時候呢,就是我人格的這面只有意識,只有認知,沒有人格自我,是完全的、純靈性的光明,充滿了我的身體,從而浮現出來我的靈性,身心內在當中那種靈性的光明和完整的生命,所不能夠遮蔽的,法界無生無滅,臨在於靈性當中,又不被靈性所遮蔽的,大解脫、大圓滿的普照莊嚴。就說是我最好的時候,是一尊佛和一個天堂之主,臨在於人間的狀態。

 

可是你們要知道,現在因為我最不好的這個地方,還是一尊神,神是純光的生命;純光的生命,祂就是存在的;「存在」一定會對無生無滅的覺性,形成遮蔽與約束的,明白吧?所以說這個時候,我在法界裏面那個法性身,那個覺性的狀態,祂依舊是不完整的,所以才會有了八地到十地的進程,你們能明白嗎?

 

就是這個玻璃,它不乾淨,玻璃上過去是黑泥,現在這個泥啊,變成了一個半透明的泥了。過去是黑色的泥土,現在這黑色的泥土呢,換了。它現在換成了一個,你說是換成乳膠漆了吧,換成一種半透明的膠質狀態了。光可以透過來了,但是那個膠質,它依舊是遮蔽呀。

 

那個靈性生命,祂對於覺性的這個法界,對於佛來說的話,祂是一種障礙,祂是一種生命的毒素。祂是因為對於存在的執迷,而呈現出來了折射智慧,而呈現出來了光明的永恆。沒有智慧就沒有光明的,沒有遮蔽就沒有生命的。

 

所以說,因為覺知對於覺性的滯留,而呈現出來終極意識的存在感。而那個存在感就是空間,那個存在感就是靈性的本體,那個存在感就是光明的誕生。而光明的誕生,維護了存在,而靈性的本體,呈現出來了生命的原始。這一切都是大智慧的折射。

 

可是現在,因為折射的這種純生命完整無限的光明,在我身軀之內,祂是我的生命主體。我還沒有把祂完全地融入到,終極意識的無限之中去,光明還是存在的。而且現在我還處於一種光明淨化黑暗的,半人半神的狀態呢。所以同步的,我在法界的那個層次當中,在無生覺性的那個境界當中,我的實際情況,現在只是一個法王子,就是一個八地的第六層,八地菩薩第六層。大概7年之後,我是在九地的第二層或者第三層。九地菩薩是純光的,祂已經完全沒有了人格的因素,祂完全是純光的生命了。

 

九地菩薩,就是7年之後我58歲的時候,是九地菩薩的第一層或者第二層,我現在不確定啊。九地菩薩,我58歲到我75歲,就是九地菩薩的純光,融入到十地菩薩的這種純智慧當中去了。十地菩薩就沒有光明,祂是純智慧。就現在我距離十地菩薩是,我是51歲到75歲,還有24年。

 

所以現在,在法界無生的覺性當中,因為我人格這面,在三界之內,還有我人格跟靈性相互的,這種此消彼長的淨化和相續過程,相續淨化和圓滿昇華的過程,所以我覺性那面,呈現出來的智慧身啊,祂的形象也在發生變化。一會兒,可能是一個大菩薩的狀態,但是呢,有的時候那個大菩薩的狀態,祂又會變成佛的形態,祂都是變化的,為什麼呢?

 

那個玻璃瓶子呀,不是裝滿了那個高泡肥皂泡那個玻璃瓶子呀,這個是終極意識,也就是覺知。大空性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的,普照於當下的臨在,這個是75歲的我。但是我51歲到75歲之間,我是這個罐子裏面的泡泡,你知道吧?這個泡泡不乾淨,你就沒有辦法見到這個瓶子本身,明白了嗎?現在我要,現在我51歲到75歲整個修行過程,就是把杯子裏面這個泡泡啊,把它們全部都戳破了、熄滅了,最後那個杯子,那個玻璃瓶子本身,玻璃壇子本身,就呈現出來了。這個就是一個佛圓滿的過程。

 

那個泡泡,就是人的這個覺知,對於覺性的滯留,就遮蔽了覺性,投射在三界當中的業身。這個業身,就是靈性天堂,和三界「見」與「所見」的見精浮現的靈魂宇宙之間的,淨化、此消彼長的過程。

 

這個玻璃壇子裏面的泡泡,完全淨化乾淨了、熄滅了,最終剩下的就是這壇子本身。在那一刻,就是宇宙終極意識與覺性普照的臨界點,那個是我75歲的時候。在那一刻就是,「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寂滅現前」。「寂滅」是什麼?就是那個玻璃壇子。

 

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」,就是我75歲,大概四月份或者五月份的時候。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」,玻璃壇子粉碎了,那麼承載着玻璃壇子的這虛空,也就粉碎了。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」,什麼叫「世出」呢?玻璃壇子裏面的泡泡熄滅的過程,呈現出來玻璃壇子的過程,這個叫「世間法」。「出世間法」,就是玻璃壇子熄滅了,承載玻璃壇子的這個空間,也就熄滅了。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,那就是一尊佛了。那個就是,應該是如來了吧?我也搞不清楚啊,因為我現在沒到那個地方,我距離那個地方還有25年時間。

 

但是到了今年,我可以如實地講,沒有任何的渲染,沒有任何的期許,而是實事求是地講:今天,這具身體的修行者本人,已經是神了,我已經是一尊神靈了。在我這具身體之內,人格自我,已經不再是這具身體的主導,而是人格自我內在的清澈的,這種透明的、自由的,見精呈現的空間,蘊含着純生命亙古永恆的靈性光明,這個是我自己了。我已經是人世間的一尊神靈了。

 

現在是這尊神靈,在不斷地借助這具身體的主觀意識,熄滅着人格自我對於見精的蒙蔽,從而還原那個覺知的罐子當中,遮蔽這個罐子的那些不同氣泡的境界。那個境界就是見精所呈現出來的,「見」與「所見」的靈魂感知宇宙,以及靈性天堂在感知靈魂宇宙裏面,呈現出來無盡光明的進程。那個光明熄滅了,感知宇宙當中,境界眾生的分別心和細念習氣的記憶沉澱,就是罐子裏面的泡泡破滅了。

 

當靈性宇宙的純光、純愛、純生命,熄滅了「見」與「所見」的境界眾生,將眾生「能見」的性質,從「所見」內涵當中,一步步還原出來,就等於說,一步一步地為靈性天堂進入見精,打通了渠道。就等於說,靈性純光燒融了靈魂眾生的「所見」內涵,將「能見」的性質,救贖到了靈性廣袤的、永恆的、無盡的愛與光明當中去,就是泡泡都熄滅了。

 

最終,靈性的圓滿,取代了靈魂感知的境界,取代了人格自我的境界,取代了肉體細胞內,靈魂感受形成的自我認知和心靈認知的境界,這具身體內就是純光的狀態了。7年之後,那就是我——那種純光的狀態,那個就是我。

 

7年之後,這個身心意識當中,就只有靈性亙古、永恆、完整、原始的純光的純生命的普照,不會再有人格自我的記憶習氣的思量心,和人格自我的主觀意願,和慾望自我的人格體現。有意識,有心靈,但是心靈和意識的內涵,全部是愛、溫暖、接納、寬恕,呈現出來純生命的普照與永恆。那就是神在人世間,開始行使神蹟的時刻。

 

7年之後,這具身體在人世間說的話,會成為法律。就是我所說這個人要活,這個人就能活;我所說這個人已經,就是一個瞎子,我說你能看到,他就能看到。就像當年的基督耶穌在人世間一樣,祂說什麼,地上就會形成什麼——7年之後的我,58歲的時候的我。

 

這個時候,這具身體之內的,整個的每一個細胞之內的,細胞構成的源泉,就是從靈性宇宙的原始生命,到靈魂宇宙的「見」與「所見」,到靈魂感知與細胞的交界點,形成的靈魂感受的習氣的記憶,到心靈認知的凝聚,到人格自我的心意的境界,完全被原始靈性的純生命取代了之後,7年之後就是天堂之主、終極意識,在人世間行使三界的權力了。那麼,7年之後,我58歲的時候,就是終極意識在人世間,開始圓滿法界那尊佛的過程了。

 

58歲到我75歲,大概17年,那麼就是靈性天堂的,純光完整的靈性,開始融入終極意識的,遍及一切的那種普照臨在了。終極意識不是無生無滅,終極意識是無形無相、無所不在。靈性天堂是亙古、原始、完整、永恆的光,而那個終極意識是無形無相,遍及一切,隨順一切,充滿一切,以一切眾生的身語意、身心靈、自我意識每一個念頭和記憶,來表達終極意識的無所不在,臨在與圓滿。

 

當純生命的原始亙古的生命的形態、生命的內涵,愛與永恆的生命的體驗,融入到無形無相、無所不在的終極意識之內,終極意識就浮現出來了,三界六道最本源的那一個空間。那一瞬空間的體現,就是覺知駐留了覺性,形成了「存在」那一刻。這個就是我58歲到我75歲要幹的事情——就是純光,融入到終極意識的過程。

 

到了75歲那一年,終極意識就將純光靈性的天堂,已經徹底熄滅到了無形無相、臨在當下的,存在的虛無當中了。祂是一種虛無的存在,但是卻滲透一切,無所不知的,終極意識的不可觸及吧。祂是存在,但是任何眾生都無法觸及祂。

 

到我75歲,大概四月份的時候,我能看到的,就是終極意識祂已經將靈性的天堂和亙古的生命,熄滅到了終極意識臨在於當下的,虛無的遍照當中。「普照」跟「遍照」還是有區別:遍照的話,祂是無所不在的一種存在感;普照是無生無滅,又滲透在生滅當中的解脫感。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。

 

然後在那一刻就是,當75歲的時候的那個終極意識,不再有任何存在的具體的表現的時候,存在感的虛空,就會失去了支持。在那一刻,就是虛空粉碎,夢境徹底瓦解。夢境瓦解的那一瞬間,存在感瓦解——「虛空粉碎,大地平沉」。生與死輪迴世界,過去與未來,當下與永恆,在那一瞬間,就是如夢一樣,消散於當下。消散於當下的,就是覺性普照的圓滿,就是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。這個就是九地菩薩晉升為十地菩薩,而十地菩薩熄滅了一切見與所見、覺與所覺的夢境。

 

將夢境熄滅當下的一剎那,就是覺性從所覺的覺知阿賴耶識當中,甦醒的那一剎那,這個就叫「鏡面翻轉」。原本你看到的世界是在鏡子裏面,在那一刻,鏡子粉碎了,你曾經看到的世界和看到世界的你,這兩者都在剎那間,當下與虛空化為了烏有。而不被虛空所左右的,就是無生無滅,普照當下,臨在於過去未來,卻如如不動的佛。這個是非常非常奧妙的東西。

 

今天我能夠把祂講出來,就告訴你們,現在我還是玻璃壇子裏面那個肥皂泡呢。可是在玻璃壇子這個層次上面,這些肥皂泡的破滅呀,它是已經定好了的,因為它們跑不出這個玻璃壇子。這個玻璃壇子,就是宇宙終極意識,知道吧?就是宇宙終極意識。

 

現在我還在這個終極意識的範圍之內,去熄滅玻璃壇子裏面的高泡的這個肥皂泡呢。但是,我能夠看到的是……但是呢,我想給你們表達什麼意思?就說是,我為什麼說是能夠知道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空間呢?唉呀,這個又觸及到了你們人類的,一個不可能知道的事情。

 

就說是你們人類的時間,是線性的。就是你要確定你現在是存在的,才有了因為存在而界分的過去、現在與未來嘛,所以你們的時間是線性的,是不可逆轉的,對吧?可是在覺性那個層面啊,在玻璃壇子本身和因為玻璃壇子而浮現的虛空,這兩者之內啊,所有的空間和時間,是同時存在的。

 

玻璃壇子,它不是阿賴耶識嘛,就是那個宇宙終極意識嘛。玻璃壇子裏面的這個肥皂泡,它就是靈性天堂,「見」與「所見」的這個感知靈魂宇宙,包括三界六道的這種,就說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的,如恆河沙一般的宇宙體系,包括人世間,他都是肥皂泡的不同的流動的那個顏色,形成了眾生所感受到的時間。

 

時間是眾生心識的感知,對感知的確認,牽動了感知內在的靈魂的見精,就浮現出來了眾生所體驗到、感知到的世界與時間的川流。時間是眾生靈魂深處,那個「能見」的性質被「所見」的內涵制約,而形成了「能見」性質的分別。「能見」性質的分別,對「所見」內涵的細膩的、深入的、具體化的理解,就變成了時間具體化的感受。時間是眾生靈魂的感受。離開了靈魂感受,時間會熄滅掉的。

 

就包括你們人類,現在把你關到地下,把你關到地下室,一個很深的地下室,把你關上100天,你不會有時間概念的,你不會有的,為什麼呢?因為你所感受的對境消失掉了。就是你的靈魂,滲透在你的心靈感知當中,形成了你的心靈認知,對於時間的確定感,會隨着時間確定的外界的對境的消失,而同步消失了你心靈認知,對於感受確定化的,那種界定的記憶。

 

這句話很抽象啊,就說是,你看這是塊巧克力,這個是我的心靈認知聚合我的意識知道的,對吧?現在把巧克力的這個名相,拿掉了之後啊,我很久很久,我幾年、幾十年,我都沒有見過巧克力了,我意識忘記了,我的心靈認知也忘記了,我對於巧克力的感受,對巧克力的感知,形成那個境界,也會忘記掉了。時間是境界的投射,明白了吧?

 

所以說,我為什麼說在法界裏面,我是那尊——嚴格意義上說,我現在已經是,75歲之後,那個覺醒了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」的那尊佛了呢?因為那尊佛,跟我兩年前證入八地菩薩的那個性質,是同一個性質。就八地菩薩跟十地菩薩,是同一個性質——是無生。這個無生呢,就是熄滅了這個罐頭瓶子,也熄滅了承載罐頭瓶子的那個虛空之後,當下圓滿普照十方,不可言說也不可指稱,滲透一切,但是卻無路可到的,臨在莊嚴的普照圓滿。就是我在兩年前就已經是祂了。

 

而從我48歲到75歲的,這整整的這幾十年時間,就是這個性質,就是這個覺性無生的性質,在境界當中,隨着境界熄滅,而呈現出來空性智慧的過程,明白吧?實際上現在此時此刻,我在跟你們講法的時候,我為什麼能夠把法界的那種莊嚴的覺性、大解脫的奧秘和佛的不同層次的智慧,給你們講那麼清楚?因為我已經是了。

 

現在我51歲,但是實際上我已經是那個75歲大菩薩,我已經是那個96歲的「祂」了。我已經是「祂」了,只是在人類這個線性空間當中,我在為人類,為未來的那些,不同世界當中來得法的神靈們,展現一個從神往主的世界,前進的過程。

 

你們人類不知道珍惜我的,你們也沒有珍惜我的條件。就是人類不知道珍惜一尊佛的,因為人類會本能地認為,佛是他所認知到的「佛」。佛要是能夠被你人類認知到的,那個就是你已經……

 

就這麼說吧,就是一個癩蛤蟆呀,它去認知這個航天飛機。咱們說那個航天飛機,也把衛星送上天。讓一個蛤蟆去理解這個航天飛機這個科技,它的本能的認知,就是這個航天飛機應該是很好吃的一個大蟲子,你知道吧——我能不能吃到它?這個蟲子的營養如何?這個蟲子在哪個沼澤去找到它?

 

就是無論那個航天飛機,它有多麼地偉大,它裏面蘊含了多少科學家的數代的努力,才能成為突破地球引力,飛往外太空的一個高科技,那是代表着整個人類的智慧和科技的結晶,但是在一個蛤蟆的心底裏面,它的理解,那個航天飛機,就是一個蟲子——能不能吃?能吃幾頓?這個就是人類對於佛的理解,你知道吧?

 

但是,未來,在這具身體死後,未來會有人知道珍惜,知道珍惜佛,知道珍惜一個尊者,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跡。他們會順着這個生命氣息圓滿的道路,回歸到他們生命歷史的家園去。

 

就這一輩子呀,我到人世間來啊,我很小就知道自己要完成一件事。這件事情直到耶穌降臨之後,我才知道的。就是將這個地球上最古老的東方的智慧與西方的宗教,把祂們的核心、內涵結合起來,為人類開創一條,讓靈魂進入天堂,甚至於解脫死亡,真正地進入到神佛的領域的道路。

 

這條道路呀,在我誕生之前,就已經定下來了,我只是沒有想到這個人是我。這真的是我想不到的事情,我還……就是我這一輩子前半生,我一直在尋找一個能讓我的靈魂追隨的人。我很小的時候,就一直在找這個人。一直在找,一直在找,結果沒想到這個人是我自己。

 

但是,不是我這個人格的我啊,而是被我這個人格埋葬了生生世世的,那種純智慧與靈性呈現出來的,那一個如來,那一尊佛。那才是我真正一直渴望尋找的,能讓我死心塌地為祂去獻身的,為祂去付出一切的,眾生的終極的真理。

 

祂可不是主宰,祂沒有任何主宰的權力,也沒有任何主宰的意圖。祂只是救贖,祂只是引度,祂只是承擔、淨化、救贖與幫助。祂對於一切眾生是平等的善,祂對於一切眾生都是無接納的慈悲與呵護。

 

在這具身體沒有降生之前,今天的事情,已經全部安排好了,包括不同空間有些神,也到地球上來了。他有些生命……就是他們的智慧,是看不到那麼精準的。他們只能看到在人類這層空間當中,未來將會有一個很偉大的,超出於他們生命境界的,他們認為的宇宙的終極真理的載體,會誕生到地球上來。

 

所以他們就……他們能看到這個過程,你知道嗎?但是這個過程當中,因為他們的空間的時間流速,跟人世間這個空間的流速,是不一樣的。所以他們來得,可能是比我早幾十年,比我可能甚至於要來早幾百年,你知道嗎?

 

因為在他們那個空間,就好像是,他在高空跳傘。跳傘的時候,他不是有一個降落地點嗎?那個降落傘,他掌控得不好,他的時間掌控得不是很好。他降落那個地域呀,地區呀,距離那個降落地點,要偏差幾公里,所以他在我誕生之前就降生了。然後過了一輩子,找,找,找,找真理,沒找到,他們又去等輪迴了。但是,因為我現在,我在地球上還能活40多年嘛,看看他們會不會還有這個機會,再到人世間來。

 

就是我知道很多生命,他是為着這個……有很多生命是為着主而來的。我過去說是為真理而來,那是為了照顧人類的情緒。人類覺得,真理嘛,祂不帶有個人性,對吧?祂是平等的嘛,反正誰都可以講啊,對吧?真理就是幾句話嘛,誰都可以說嘛。胡扯!佛的話,你再重複,你也不是佛。

 

真理只是指引你靈魂的方向的路標而已。法,如渡河竹筏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,對不對?法和非法都是為了指向你生命終極面目的道路而已,要是沒有解說道路的覺者,光有法,沒有用處的。否則佛陀,釋迦牟尼佛離開2600多年,整個佛教自古到今幾十億信徒,為什麼就沒有幾個人修成的呢?幾十億呀,額的天哪!幾十億人,你修成的人能有幾個呀?鳳毛麟角,扳着指頭可以數出來的。

 

我跟你說老實話,那個諸佛成道偈,我是看過,就說是在那個佛教裏面,有一個大成就者的記錄。我摸着良心跟你們講,裏面有60%才證到了見精那個地方。就他們才證到,我今天我這個地方,就是我修行輪迴最不好的那個狀態,那個地方——就是見精的清澈。在佛教裏面,把他稱為「奢摩他」,你知道嗎?那個是羅漢果,才證到了一個二果羅漢、三果羅漢,就被人類稱為「覺者」了。那跟佛,那可是有,那個是天差地別、雲泥之間的關係啊!

 

那個是我現在一個修行中的人類,修行狀態最不好的時候的境界,也就是二果羅漢、三果羅漢的狀態。就見精的,就是你的心靈認知當中,不再是心靈認知的本身,而是見精的清澈的空間,蘊含着靈性廣袤無盡的生命,而透過你的心靈認知,浮現出來臨在於你的人格認知與意識認知之間,又不被你的意識與人格認知所蒙蔽、所牽動的,那種清澈的、清淨的,內心見精的不動。圓滿的那種不動的清澈,那個叫「奢摩他」「羅漢果」。心光發動,照十方剎嘛,這是羅漢果。

 

諸佛成道偈裏面,大概有三分之一吧,屬於羅漢果。大概還有三分之一,大概屬於那種三摩地的幻觀,可能就證到了一些覺性跟靈性宇宙交界的地方,大概就是五六地的菩薩、六七地的菩薩。諸佛成道偈裏面大概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,20多個人,是真正證到了覺性的。但是你說證到那種無生悲能的,我還真沒看出來。

 

留在人世間最高的經典,在佛教裏面最高最高的經典,第一,《金剛經》。那是我每天必聽的音樂,我每天臨睡前打坐必聽《金剛經》,別的我什麼都不聽的,一定會聽《金剛經》的。因為祂背後蘊含的,就是我今天講法背後蘊含的東西。那是悲能的氣息,知道吧,清澈平等的周遍,祂不是語言。我聽的從來不是語言,而是「祂」隨着語言傳遞過來的,純生命的氣息——那是悲能的氣息。第一個,《金剛經》。

 

第二個是《心經》,那是究竟圓滿的三摩地的大成就者,那個就是究竟圓滿的十地菩薩的境界。蓮花生的這個《鬆嶺寶藏》啊,《無染覺性》啊,《杖指老人》啊,還有蓮花生的所有的這些,祂的文章,我全部都看過。蓮花生是屬於證入了十地,就跟觀世音菩薩是一樣,祂是證入了十地。但是觀世音菩薩是十地的第十層,祂已經進入到了如來的範圍,祂已經是一個如假包換的如來了,祂只是展現出來的十地菩薩第十層。蓮花生大師是十地菩薩的第七層、第八層,祂還有兩三層沒有到十地第十層。祂背後有一種非常細膩的障礙在裏面。那個障礙是什麼東西呢?性慾,那個障礙是性慾。

 

所以今天我才會修行以寬恕的道路,去熄滅性慾的這個道路,你知道嗎?而且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,離開了靈性寬恕的法門,沒有任何人可以把性慾剔除掉的,不可能,絕無,你不要想了!性慾不是你們理解到的生殖器!性慾不是你們理解到的男女交媾的時候,性器官的摩擦和交融,性慾不是那東西。性慾是在你的心靈認知背後,在你靈魂感受當中,細念對於境界的儲存,那個是性慾!你根本就沒有辦法觸及到他,你怎麼,你何談去淨化他呢?

 

但是愛與寬恕不一樣,愛與寬恕是直接來源於靈性天堂的,祂是純生命,滲透在你的靈魂感知領域裏面,滲透在你的靈魂感受的認知深處當中。可以淨化靈魂感受蘊含的,思量心的細膩習氣的記憶的,只有愛和光明可以。因為祂來源於純生命的靈性的光明,祂可以熄滅思量心的習氣的沉澱。所以今天,今生這個修行者,以這具身體修行耶穌的教法,實際上我是在圓滿着過去自己,修行當中的不足。今天,就這一輩子,我是一定能夠把性慾的根子給他,徹底把他淨化掉的。

 

過去我的這個,在我修行的幾十年,我的智慧一直是,那個咱們實事求是地講啊,那個是無可挑剔的。我是2011年出來講法嘛,2010年還是2011年出來講法,那個時候就經常有人出來跟我辯法、挑釁。那時候,我才學佛法幾年時間,兩三年時間。就那樣,都沒有人可以跟我一較高下啦!就那樣。

 

因為我依據的是「祂」的記憶,我依據的是「祂」留在這具身心當中的記憶在講法,那就等於說是如來講法——是一個性質。雖然那個時候我還不是「祂」——我是我,「祂」是「祂」,但是我可以從「祂」倒映在我身心當中,留着的「祂」的形象記憶,傳遞到我身心當中的生命氣息,從而講出佛法究竟義來。我才學了幾年時間,四五年、三四年時間,我就可以講法了,而且沒有人能辯得過我。

 

你一個修行當中的人,建立在心意認知和意識自我之上的理解,怎麼可能跟「祂」留在我身心當中的,生命倒映的氣息傳遞過來的智慧,相抗衡呢?那還是十幾年前的我啊。2010年,現在是2025年,就15年前了。

 

現在,經過了15年的修行,到今天為止,我不再是「祂」的記憶了,而是「祂」透過留在這具身體當中的記憶,消散了這具身體形成的自我的心靈的認知,和意識自我的習氣的儲存。就說是,「祂」順着留在這具身體之間的記憶,消散了這具身體之內,依據這具身體形成的人格的自我。隨着人格自我的消散,「祂」在這具身體之內呈現出來了,「祂」記憶當中蘊含的,十方三世十法界華藏世界的,層層疊疊的宇宙。

 

隨着層層疊疊宇宙的這種呈現,隨着層層疊疊宇宙華藏世界的呈現,浮現出來了眾生的生命氣息、生命境界、生命內涵的具體的表達;浮現出來了物質宇宙、能量宇宙、暗物質宇宙和暗能量宇宙;浮現出來了靈魂宇宙,浮現出來了「見」與「所見」形成靈魂宇宙的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層層疊疊不同不可計數的,如沙塵般存在的宇宙天體,和宇宙天體之內,被眾生的心意所分隔,形成的不同範圍的宇宙體系當中,不同境界的世界與眾生來。那個太浩瀚、太龐雜了。

 

然後又浮現出來了,「見」與「所見」靈魂感知領域裏面,不被「所見」內涵所呈現出來「能見」性質的,呈現出來的無色界的這種純感知的眾生。無色界,他不是純意識的眾生,他是純感知浮現出來見精「能見」性質的透明。

 

然後又由「祂」的記憶,浮現出來了,解脫了記憶分別的,純光的、永恆的、完整的、狂喜的、安寧的、極樂的純生命的天堂。這個也是「祂」的記憶。在純生命天堂之處,還有「祂」記憶留在純生命天堂之處的天堂的根本——宇宙終極意識的臨在,無形無相、周遍與究竟隨順的無所不能。還有「祂」留在記憶當中,浮現出來的宇宙終極意識成為夢幻之後,不被夢幻世界所蒙蔽、所禁錮的覺性的天堂。覺性都不能叫「天堂」,覺性是法界。

 

覺性,在真實的覺性之中,是沒有凡夫俗子的。在真實的真正的普照臨在的,熄滅了那個玻璃壇子,以及承載玻璃壇子的虛空,在那一剎那之間,那種普照莊嚴、普照圓滿,過去未來盡在普照之中,毫無遺漏,毫釐可見,無所遺漏,無所錯謬。就沒有隱藏,也沒有障礙的這種普照臨在的莊嚴之中,是沒有眾生的,祂只有佛與佛,祂只有佛和大菩薩。這是佛的世界,就說我把祂稱為「主的世界」。

 

但是連主,連這個佛,連這個普照無礙、隨順無漏、毫釐可見、洞照過去未來、臨在當下、沒有一絲一毫錯謬的,這種大智慧、大解脫的,大慈悲的莊嚴圓滿的佛,也只是「祂」記憶當中最初的幻覺。

 

就說我是「祂」的記憶,但是「祂」順着這個記憶,卻熄滅了這具身體構成的我的認知。在這具身體之內,由於「祂」記憶的甦醒,而甦醒了整個十方三世,十法界華藏世界的原貌。但是這具身體和華藏世界,依舊不是「祂」。華藏世界、宇宙十方、六道輪迴,是「祂」記憶所浮現出來的夢、幻、泡、影。「祂」在夢幻泡影,是清淨隨順,如如不動。云何說法?不取於相,如如不動,是名「如來」。

 

現在,在「祂」的整體的記憶當中,我的這個人格自我和心靈認知啊,這個成分、性質,雖然不再是在這具身體之上誕生的人的因素,而是誕生於靈魂宇宙的見精和靈性天堂的光明,但是靈性宇宙的光明,和見精所見的靈魂宇宙的這種清澈,依舊是屬於凡夫。一切被境界所存在的,都是凡夫俗子,說難聽一點的話,都是鬼。

 

所以說,今天的這個修行者,還是在淨化過程當中。但是隨着「我」的熄滅,靈性的光明對於靈魂境界的燒融,「祂」的記憶就會在燒融的過程當中,不斷地呈現出來更細膩、更深入、更完整、更永恆、更深邃、更廣袤的宇宙體系。

 

換句話說,「祂」順着這個記憶,「祂」的生命的平等的氣息和清淨的圓滿,就順着這個記憶的因素的清除,而滲透到了三界六道,包括人世間來。那個就是一個佛圓滿的過程。那個就是一尊佛,順着神的修行,降臨人間的過程。那個就是一尊佛,圓滿了法界,圓滿了三界六道,在人世間,到最終一步,圓滿了人世間,由人世間這個最低的空間作為基礎,在這個修行者的身心之內,如意、圓滿、真實地還原出來如來華藏世界的整個的過程。

 

就是「祂」的降臨,是「祂」智慧與慈悲的推進。在智慧與慈悲當中,浮現出來一切生命、一切物質,具有智慧化,具有生命形態的真實性的一面。而你們人類只能看到物質性的表現,你們看不到物質之下的生命的。可是在佛的世界之內,宇宙世界之內,一切形態下面都是生命,都有生命,都有智慧,並且一切物質、一切生命的性質內涵,都是同一尊佛,大智慧和大慈悲呈現出來,生命的如意化的吉祥的圓滿。

 

也就是在佛的宇宙當中,沒有不吉祥的事情,沒有不圓滿的事情。一切的不圓滿,都是因為人們的認知固定了業力,而形成的殘缺。可是在固定的業力投射出來那個認知內在,卻都是同一尊佛平等無二的大慈悲、大智慧,臨在的莊嚴與吉祥如意。

 

這就是沒有離開眾生的佛,也沒有離開佛的眾生。一切宇宙,包括人世間,都是在佛的華藏宇宙之內,受到佛的慈悲力的加持,受到佛的智慧普照的淨化。在佛的無窮無盡、無邊無際的,充滿過去未來,又融化了過去未來的,大慈悲的接納之中,順着大智慧的引導和光明的淨化,一切眾生最終都能夠回歸到,如來清淨隨順的平等安寧當中去。這就叫「佛光普照」,這就叫「慈悲眾生」,這就是「救贖」,這就是今天這個修行者,到人世間來的最終的目的與意義。

 

一個修行者的圓滿,是圓滿了十法界一切眾生的過去與未來,是為着眾生留下一條見證自己本來面目,甦醒那無生無滅、究竟普照慈悲的,一條光明的修行之路。所以說是你們,就說是人們老說,「那些生命是為着……今天很多生命是為着真理而來」,那是他們不想得罪人,你知道嗎?因為人類是有妒忌心的,人類覺得說是:我承認你是佛,那我成什麼了呀?我如果承認你是佛的話,那我不得拜倒在你的腳下呀!

 

可是事實上,我告訴你們啊:歷史上,包括未來,會有很多的高等的靈魂,到人世間來聽法,他們不是為了聽什麼道理的,他們只是過來,想膜拜一下這個悲能,僅此而已。悲能沒有語言的,「祂」無所謂跟你講不講法的,只要你見到「祂」的那一瞬間,你的靈魂就會被超度的。

 

這個是你們想不到的事情吧?佛不講法的。就真正的那個悲能啊,「祂」是不講法的。「祂」也沒有什麼語言可以說,但是「祂」可以滲透在你的身心靈魂的感知、感受、體驗和經驗之中。當你看到佛那一瞬間,我告訴你們什麼感覺啊:時間和空間就消失掉了,剩下的只有你的靈魂,沐浴在佛的無限的慈悲、無盡的平等、無盡的莊嚴和當下清澈的解脫之中。時間、空間、世界、身心自我意識,全部都是消散的,剩下的只有佛的莊嚴慈悲與清淨平等的接納。

 

那個大慈大悲、大解脫、大莊嚴、大光明的普照,你在之中,是沒有你自我的,那就叫「被超度」啦。你不需要聽什麼道理的,只要你見到這個人,見到人世間的這一個悲能的記憶,你就被超度了,甚至不需要你修行。佛就有這麼大的力量。

 

為什麼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祂講一堂法,多少人覺悟了呢?這個是佛經上原話記載的啊!釋迦牟尼講一堂法,聽法之人,多少人證到了什麼羅漢果,多少人證到了菩薩果,多少人就證到了什麼清淨心,這就是佛經上原本記載的,就是這個道理。

 

見到佛的人,那一瞬間,你的心識自我呀,就是你的心靈認知和自我認知的構成的基礎,就會被佛身上滲透出來那種覺性的純智慧的普照所熄滅。瞬間,你的靈魂感知就會融入到佛,那種究竟接納,承載過去未來,卻滲透在過去未來當中,融化過去未來身心體驗的,大慈悲的光明當中去。瞬間,你的身心內在的自我,時間與空間,過去與未來,世界與人生,像夢一樣,就在當下,剎那間就灰飛煙滅了。剩下的就是你與佛同在的,那種安寧、光明、滿足、幸福、神聖、榮耀,與莊嚴一體,與清淨一體,平等隨順,而找不到自己的;失去自己,但是你卻沒有任何的恐懼和不安全感的,靈魂大解脫的大安寧。那個就是與佛同在的普度,這個是真正的普度。

 

反正我知道有一些生命,他們是比我降生得早。他們能看到我降生,他們能看到這一尊佛降生的這個時間段,但他們並不知道是哪一年,知道吧?而且你們看着吧,在未來人世間這40年,會有很多的這些靈性、根性很高的人,突然間來學我的法。就是因為他們那個降落傘,降落的這個時間段比較準確,他們踩着這個點來的,就是為了聽這個法。

 

這個法倒不是為了講什麼道理。他們是為了通過聽法,感受到這個人身上背後的氣息,感受到這個講法的這個人身上所攜帶的,最終的那個,他們所說的那種聖主的究竟平安的氣息,感受到東方的佛教所說的,那個清淨法身的平等隨順的圓滿。這兩者都不是語言可以傳遞的。

 

我確定地告訴你們:神到人間來了,神已經到人世間來了。而且我可以確定地告訴你們:這尊神,7年之後,我58歲的時候,我是一個純光的生命,是一個在人世間以及三界六道,說話算數的生命——言出法隨。

 

我也可以確定地說:75歲四月份那個人,這具身體跟今天的這身體,有着同一具身體形象,但是內在是完全不同的生命了。75歲那個時候的生命,就是一個像是觀世音菩薩一樣,究竟圓滿證入了如來的一個大菩薩。實際上現在祂已經在了,只是現在,我現在還在人世間演化着,一個人類的心意認知和自我認知不斷地被靈性天堂所取代,那個玻璃罐裏面的氣泡不斷地熄滅,露出玻璃罐本身的過程。

 

這個玻璃罐就是宇宙終極意識。當玻璃罐裏面的肥皂泡全部熄滅了,這個終極意識的玻璃罐,祂失去了支撐,祂也會粉碎掉的。祂一粉碎掉,承載祂的虛空也就粉碎掉了。在那一刻,就是75歲四月份的時候,那一個「忽然超越,世出世間,十方圓明,獲二殊勝」的大圓滿的佛,就現前了。

 

實際上祂現在已經在了,祂現在此時此刻,我之所以能講出來究竟的法義,就是我用着25年之後,那一個十地菩薩的智慧,在為你們在講法。否則的話,一個八地菩薩怎麼可能知道十地菩薩的究竟呢?就是在十地菩薩那個地方,是沒有時間的,所以說是我已經有了那個身體了,只是我不能在那個身體那邊,不能在十地菩薩那個地方常待,你知道嗎?我只能待幾個小時,我就得回來。

 

我現在常駐的是,天堂之主的純生命之光,這個是我的身體,是我恆常的身體。我現在是純生命純光的天堂的身體,在見精「能見」的清澈當中,浮現出來純生命的永恆,這個是我現在常駐的身體。所以說,我這個常駐的身體,已經取代了心靈認知的,這個細念記憶的沉澱的境界了。所以我說,我是一個人間的神靈。

 

我說的神靈,一定指的是生命的內涵、生命的性質和生命的狀態,而指的不是生命的形象。你們人類認為的「神」,一定是指的是形象——光芒萬丈啊,神通大顯呀。那個在我來看,那個屬於外道,知道吧?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如人行邪道,不可見如來的。

 

我說的神,一定是不改變的,不被境界牽動的,不隨着生死輪迴而沉淪的,不隨着自我人格認知而蒙蔽的。不改變的生命稱為「神」,不改變的光明稱為「神」,永恆的生命本身稱為「神」,而不是生命境界。任何生命境界都會遮蔽生命本身。遮蔽生命本身的境界,稱為「眾生」;而生命本身,那種完整、原始、亙古的光,那個是稱為「神」。現在這具身體之內的主體,已經是神了。而未來這24年吧,是一個神在圓滿佛的過程。

 

今天這堂講法需要你們去感受,而不是需要你們理解,你們也理解不了。

 

返回
頂部